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阅读答案>

全球大脑阅读答案

丽仪分享

  《全球大脑》是一本科普作品,这篇文章作者在议论关于科普作品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差异。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关于全球大脑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球大脑阅读材料

  近日读到《全球大脑》一书,其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让人联想到科普作品与流行文化的关系问题。这本以“网络时代的信息漂流”为副标题的书的作者,恰恰是努力用与往常见的科普作品有所不同的语言来讲解知识和讲述故事的。实际上,现在的图书市场上关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各种读物已经不少了,但是像《全球大脑》这样,能用一种真正具有网络风格的另类语言,用一种带有武侠小说式的叙事风格,以一种散发着都市青年特有的感觉的调侃,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将相关的奇闻轶事、网络时尚、价值伦理乃至实际操作等娓娓道来,却几乎是国内同类书籍中独一无二的。而且,书中那些与正文若即若离但却耐人寻味的插图,也给该书的阅读带来了一种“飘”的感觉。也许,像《全球大脑》这样的作品,正是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所准备的、具有某种流行文化特征的新型科普读物吧。

  科普,也就是科学普及;或者按照有中国特色的理解,系对科学技术的普及。既然是一种普及的工作,而且为了达到普及的目的,那么,在工作方式和风格上,或者比如说,在科普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上,自然应具备某种流行的特色。如果连流行都做不到,怎么能叫普及呢?但在现实中,我国的科普作品虽然挂着普及的招牌,在大多数情况下,却实在难以称得上有流行特征。这显然是一种悖论。

  流行文化,这个词虽然被人们经常挂在嘴边,深究起来,其含义并不怎么清楚。然而,就人们日常使用这一概念的情境来看,却可以让人们联想到许多事物,比如,20年前邓丽君的通俗歌曲在大陆的传播,或近年由周星驰带动起来的大话文化,或一度火遍网络上下的《东北人都是活雷峰》,如此等等。这些,大约可算是流行文化,或是流行文化的具体体现吧。

  既然存在有流行文化,既然科普在理想的状态下应该具有流行特征,那么,这两者之间显然存在有某种无可否认的关联。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经常基于某些价值判断而否认其间的关系。一种常见的偏见就是对于流行文化的轻视和不屑,不愿与之为伍,认为科普著作应该保证科学的严肃性,而那些具有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特色的东西,则与严格的科学不相干,甚至会降低科普作品的品位。

  科普与流行文化之间就真的那么水火不容吗?当然不是。科普作品与严格的科学研究著作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的受众主要是科学界之外的公众,而后者则是科学共同体中的专家。对于专家当然不必更多地考虑通俗、普及和喜闻乐见的形式问题,但当面向公众时,这些问题却是不可回避的。流行文化之所以会变得流行,肯定有其道理,有其规律。当科普作品本身并不流行普及时,我们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不只是一味地责备受众缺少什么科学素养和人文品位之类的东西。即使受众真是因为缺少这些东西而使得科普作品难以流行,那也只能说是科普作品的作者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理想地履行其宣传普及的职责而已。其实,流行,流行文化也并非只顾流行而不负载任何理念。相对来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情况要稍好一些,至少我们还可以看到像蔡志忠对古典人文作品的漫画演绎,看到对艰深的哲学的图说等。

  在科普工作中,以及在范围更广的教育领域,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就是寓教于乐。或许这也正是科普作品不能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里,认为只有教以及相关的学习,才是最终的目的,而只将乐作为一种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实际上,这样做恰恰是把生活的目的和手段相混淆了。如果反过来,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和工作,也许效果会大大不同。那些理想而有益的流行文化的特征,恰恰就是乐字当头,教也就在其中。对于科普,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我们既需要研究流行文化与科普工作的关系,也需要在实践中努力将科普作品做成流行文化的样式,并最终使科普也成为真正的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全球大脑阅读题目

  1.对《全球大脑》,作者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来说明它的流行文化的特征。

  2.在作者看来,科普作品之所以不能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

  3.以下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科普作品之所以不能流行和普及,主要是群众缺乏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B.所谓流行文化,其最大的和唯一的特征就是流行。

  C.为了达到科学技术普及的目的,作者认为科普作品的形式和风格应当具备某种流行的特色。

  D.邓丽君的通俗歌曲,周星驰带动起来的大话文化,网络上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都可以算是流行文化,而《全球大脑》又为流行文化提供典型的一例。

  E.科普作品当然更多地要考虑通俗、普及和喜闻乐见的形式问题。

  4.本文的说明中心是________

  5.为了使科普成为流行文化,作者认为首要的是变更观念,变“寓教于乐”为“乐字当头”,你是否同意这一意见?请简要地说明理由。

  全球大脑阅读答案

  1.语言风格,插图

  2.“寓教于乐”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3.AB

  4.应将科普作品做成流行文化的样式,并最终使科普成为真正的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5.要言之成理,并兼顾语言文字的表达。


猜你喜欢:

1.儿童智慧阅读附答案

2.徒步旅行(Hiking)阅读理解的答案

3.蚂蚁阅读附答案

4.挪树阅读答案

5.老去的舌尖阅读题答案

    368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