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阅读答案>

最痛之吻阅读题答案

淑航分享

  《最痛之吻》是一篇有趣的故事,在做这篇故事的阅读题时,你把握核心的答案了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最痛之吻》的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同学们参考和学习!

  《最痛之吻》阅读原文

  ⑴有一次讲作文,我讲了一个话题作文——“吻”。

  ⑵我先讲了自己曾写过的一篇《最美的一吻》,然后又说了许多与吻有关的典故,最后, 我告诉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吻都是甜蜜的,有些吻会很痛,甚至痛彻心扉,甚至痛不欲生,只是,那么痛的吻,也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因为会因痛生志,因痛生力, 从这方面讲,这也是生活对一个人的眷顾。

  ⑶忽然,一个男生站起身来,大声说:“老师,你居然也是这样讲!我有些相信了!”那一瞬间,我看到他的右颊上,有一块儿红色的疤,隆起,牵扯着嘴角有些歪。他的眼神很是炽热,神情因激动而有些狰狩,我努力不流露出一丝的惊讶,只是问:“还曾有人对你说过吗?”他点头:“嗯,杂货店的爷爷也对我说过类似的话。”

  ⑷这个孩子的身上一定有着难忘的故事吧。我于是又问:“那个爷爷为什么要对你说这些呢?”他眼神黯了一下,只是一瞬间,他便大声说:“因为我脸上的疤!”我注视着他,学生们也都屏息静气,看着他,等着他往下讲。
  ⑸这个大男孩出生时便没有了父亲,但他成长得也算顺风顺水,虽然母亲对他冷冷淡淡,虽然常被别的孩子嘲笑,可是并没有给他造成太大的伤害。直到上小学六年级那年,最痛的时候才真正到来。

  ⑹事情发生在暑假,有一次他约了班上的一个女生出去玩儿,不想却被母亲遇见了。母亲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狠狠地燈他。那天回家后,母亲着实地训了他一顿,他感到很委屁,但同时他也想到做母亲的不容易一一做父母的,谁不想着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呢?想到这些,他便把母亲的训斥放到了一边,早早地上床睡觉。

  ⑺夜里,他忽然被一阵剧烈地疼瘉惊醒,睁开眼,房间里亮着灯,先看到的是母亲血淋淋的嘴,用手抚摸痛处,才发觉右脸已经血肉模糊。他一下子呆住了,而母亲,仿佛精神不正常了,看着他的脸,说:“这回我看你还怎么去找女生玩儿!”他捂着脸,强忍着钻心的痛,想笑,却没有笑出来,艰难地说:“妈妈,你亲得我太用力了!”

  ⑻他依然对母亲恨不起来。随着伤痛的渐渐平复,他的心也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虽然他变得很丑,可他并不觉得难堪。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母亲没有悔意,他亦没有恨意,日子依然这样流淌。他以为会一直这样平静下去,如此也好,所以心里全是希望和chōng jǐng ( )。

  ⑼初一时,换了一茬新同学,他并没有为自己的脸而自卑,甚至相当活跃,还当上了班干部。一个冬天的晚上,他放学回到家。母亲一反常态,用手轻抚他冻得痛红的脸,然后轻拥住他,用脸去温暖他那块红红的疤痕。那一刻,他仿佛梦中,从记事起,母亲从未这样亲昵地对过他,霎时,他完全陶醉在母亲爱的幸福中。但这种幸福是短暂的,巨痛再一次从旧处传来,他的心从高空跌落,还没有从幸福的云端清醒,痛苦的深渊便已在望。

  ⑽教室里一片寂静。我轻声问:“是不是从这次就开始恨你的母亲了?”

  ⑾他慢慢摇头,说:“没有,就算想恨也无从恨起了,因为不久之后,我母亲就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我只是觉得,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欠世界什么,为什么世界会如此对我!”

  ⑿他也无心上学,后来和一位杂货店的爷爷很是投缘,禁不住诉说了自己的种种,爷爷听完,说:“第一次时你的心态多好,妈妈的那一吻太用力了,不管怎么说,那都是吻啊,虽然那么疼,可是你心里还是爱她怜她,妈妈不在了,世界还在,你也该爱这个世界,怜这个世界!”

  ⒀他看着我的眼睛,说:“老师,我会记住妈妈的两个吻,好好上学。”

  ⒁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会是我这一生讲得最好的一堂作文课。

  《最痛之吻》阅读题目

  19、根据拼音写汉字:chōng jǐng (2分)

  20、第②段划线句子“因痛生志,因痛生力”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21、根据文意,完成下列表格:(6分)

  情节母亲对儿子的行为儿子对母亲的情感

  第一次吻前(1)没有生气

  (把母亲的训斥放到一边)

  第一次吻时用力吻他(2)

  第二次吻时(3)也无从恨起

  22、阅读第10——13段,回答问题。(6分)

  (1)第10段中“教室里一片寂静”运用了环境描写,作用是 (3分)

  (2)杂货店老爷爷为什么把妈妈“咬”孩子的行为说成是太用力的“吻”?说说你的理解。(3分)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题目“最痛之吻”中的“痛”不仅指肉体之痛,更指心灵之痛。

  B.第④段中“学生屏息静气”表明同学们对男孩的遭遇深感震撼。

  C.杂货店老爷爷对男孩说的话,是鼓励孩子敢于面对伤痛,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世界给予他的一切。

  D.从文中情节可以推测,故事中的母亲是一个受过精神创伤的人,她无法控制自己9 才导致两次把孩子咬伤。

  《最痛之吻》阅读答案

  19. 憧憬(2分,1分一字)

  20. 引出下文男孩的故事,或统领全文(2分,若只写引出下文给1分);点明文章主旨(2 分,写承上启下不给分)

  21. (6分,2分一空)

  (1) 训了他一顿

  (2) 依然恨不起来

  (3) 先是亲昵后又用力吻(咬)他

  22. (1)渲染了凝重(或沉重、悲伤)的气氛;(2分)表现了大家对男孩的遭遇感到震惊(或同情、悲伤)。(1分)

  (2)要让孩子记住母亲对他的爱,忘记母亲对他的伤害;要让孩子有大爱,学会宽容,爱母亲也要爱世上所有的人。(答对一点2分,两点都答对3分)

  23. B (4 分)

  《随风吹笛》阅读原文

  (1)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2)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3)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4)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5)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 ,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6)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硬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7)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8)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于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 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9)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 10)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11)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12)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13)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于,有了风,竹于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14)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15)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随风吹笛》阅读题目

  【小题1】文章由“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开篇,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阅读(1)一(3)段,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3分)

  【小题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

  (2)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小题4】文章叙述了作者雨天听竹的过程,其间作者心情波澜起伏。请简要写出作者心理变化的四个过程。(4分)

  【小题5】作看通过写“随风吹笛”得出了哪些感悟?请简要概括。(3分)

  《随风吹笛》阅读答案

  【小题1】(1)照应题目(2)为揭示“笛声”真相做铺垫、引出下文“笛声”

  【小题2】(3分)清晰、高扬、穿透力强

  【小题3】(1)竹林乐声声势宏大,不同凡响,让作者心存敬畏。(2分)(2)因为自然风景是活动的、变化无穷的,如果把自然风景简单的理解为一幅静止的画,那是没有真正感悟自然。(2分)

  【小题4】①被笛声吸引,②被笛声震撼,③感动于笛声,④遗憾没有录下笛声。

  【小题5】(1)自然的声音是美好的(1分) (2)自然的声音能净化人的心灵(1分)(3)人要亲近崇敬自然(1分)

    267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