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民俗文化>童谣>

中国经典民间童谣_民间最流行的儿歌(2)

玉珊分享

  童谣的历史

  童谣历史悠久,最早始于《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列子》中记载的《康衢童谣》,据说是我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谣。《古今事物考》说:“《列子》曰:‘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谣之起,自尧时然也。”有人认为《列子》这本书不一定可靠,只承认《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谣。即使如此,童谣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我国文学史上,能够与它比“老资格”的,就只有《诗经》中的某些篇章了。

  综观中国古代童谣的历史,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在明代以前,所有的童谣几乎都是政治童谣,不同程度地都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简直不相干;从明代开始,在继续发展政治性童谣的同时,产生了一批真正反映儿童生活的童谣,或者说。这时才有人有意识地开始创作和收集真正意义上的童谣。我想,明以前大概也有非政治性的童谣,只是由于无人搜集记录下来,所以就湮灭了;即使记下来一点,也往往被附会到政治中去了。明代是我国资本主义因素大量产生的时期,当时有一批人,冲破宋元理学的束缚,思想比较解放。他们的视野扩大到了前所未及的许多领域,加上当时印刷业的兴盛,童谣的创作或收集也就有了较好的成绩。现存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是明代吕坤于 1593年编成的《演小儿语》,此后,这方面的专集才逐渐多了起来。[3]

  从现有材料看,我国古代童谣大体上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状况:乱世多,盛世少;王朝末期多,王朝早期少。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元代,政治上黑暗,内外战争频繁,国家分裂,生灵涂炭,反映这一时期政治斗争的童谣也就比较多。在每一个王朝中,一般又是末期比早中期多,像秦末、汉末、元末.明末等时期,都是童谣大量流传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乱世和末世,政治斗争尖锐复杂,各种政治力量都努力表现自己,其中就包括用童谣为自己造舆论。所以,有着产生童谣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这时统治者的钳制力则相对削弱,使那些生产出来的童谣不至于全部被扼杀。新上台的统治者对那些替自己造舆论的童谣,固然会乐于保留,就是对那些诅咒被推翻的统治者的童谣,也往往持一种容忍的态度,甚至也乐于记录下来,以作为自己“顺乎天心,合乎民意”的证明。反过来,在每一个王朝的初中期,统治阶级的统治相对稳定,除了歌颂升平的东西之外,真正有战斗力的童谣就不容易创作和保存下来了。

  童谣的教育价值

  智识教育

  儿童的知识浅薄,生活经验有限,而儿歌的内容,又绝大多数是描述一般生活情景、民俗节庆的祝贺,或者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天文气象等自然景观,甚至是关于鱼虫鸟兽、花草树木、色彩数字等的想象情节,不但生动有趣,合乎儿童胃口,而且题材包罗万象,更能满足儿童好奇的心理。因此,儿童可以从童谣中,获取新的经验和知识。

  情趣教育

  儿歌的内容,特别重视情感和趣味,能够陶冶儿童性情,变化儿童的气质,使他们养成活泼、爽朗、优雅、天真的性格。孔子不是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话吗?

  文学教育

  儿歌丰富了儿童的字汇,增强了儿童的表达能力。儿歌中的词句,通常是浅白而简练的。由于浅白,使儿童容易了解其中的意思,领略其中的情趣,欣赏期中的意境,并很快地学会新的语汇;由于简练,使儿童容易学到生动优美的句子,无形中增强了儿童语文的表达能力进一步地说,儿童的语言能力,都是从简单的语汇慢慢累积而培养起来的,他们不但从吸收到的各类语汇中扩充了知识的领域,更从这些语汇中的运用中增强了联想及叙述的能力。

  品德教育

  有些儿歌也蕴含着伦理道德或劝勉讽戒的教育性内容教忠教孝,使儿童能得到陶铸品行、美化性灵的好处。因此,若将儿歌运用到音乐、舞蹈、戏剧、游艺等学科的连结教学活动上,更能达到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儿童在半游艺、半学习的教学活动中,必能更深入地领悟到诗歌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受到深刻而具体的熏陶。如此,不但能适应儿童身心的发展和需要,充实儿童的涵养,对儿童的品德教育,尤其可以收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育价值

  童谣对3—6岁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著名儿童学家、首都师范大学金波教授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童谣这种文学形式,孩子们最容易掌握,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重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我园的童谣教学,让童谣进驻我们的心田,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在这里度过一个智慧快乐的童年。

  春节话童谣

  在老北京,过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一首首一段段的童谣伴著孩子们稚嫩的童音,清脆地走进千家万户,在深深的胡同里,在古老的四合院久久荡漾。

  一进腊月便有了年味儿,孩子们都盼望著过年,特别是家庭困苦的孩子,平时穿不上新衣裳,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可是到了过年的时候,父亲母亲就是再苦再累,也要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吃的喝的,做上件新衣服。

  那时候,只要一喝上腊八粥,离年就不远了。于是,孩子们便唱起了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因为大年初一、初二家家户户的人们都要出去拜年,所以这时候满街都是人来人往的。这首童谣,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人们忙忙碌碌过大年的整个习俗,多少年来一直在北京广泛流传。逗……逗……乞逗乞逗强;年糕蘸白糖,枣儿栗子大海棠。

  要过年了,大人们都要上街去买年货,小孩子们则跟在大人后头要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玩的的东西。那时候,街上卖各种风味小吃和水果的特别多,卖主把年糕摊在案子上,买多少,用刀现切,然后再放上一勺白糖,小孩子们就蘸著糖吃。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孩子们又说道: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祭灶是过年时的旧俗,一祭完灶,离年就更近了。这时候,孩子们不仅可以吃到关东糖,还可以上街去买各种各样的鞭炮。到了三十晚上,穿上新衣,点上灯笼,可以尽情地玩耍。放过了鞭炮之后,子夜时分吃过了饺子,就要给长辈磕头拜年了,童谣里说道: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这时候,孩子们都变得很乖,一个挨一个地给老人们磕头。老人们则笑容满面地看著自己的孙子、孙女,每个要发给一个小红包,以求孩子们平安吉祥,这红包里装的便是压岁钱。

  过去的时候,孩子们说童谣,常常是即兴加词儿,也许有的是念走了音,有的是为了念起来上嘴儿,所以,有时一首童谣竟有好几种版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就这么说著、唱著,长大成人,走出了四合院,走出了胡同。然而,老北京的风情却依然如故,完好地保留在一首又一首的童谣里。


猜你喜欢:

1.爱党童谣大全

2.儿歌童谣大全

3.爱国抗日童谣大全

4.80后的童谣

5.中国梦200字童谣

173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