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热门句子>经典语录>语录大全>

有关佛言经典语录集锦

邱惠分享

  佛言: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有关佛言经典语录,希望你喜欢。

  有关佛言经典语录

  1) 得生人道难,生得寿终难,得闻正法难,遇佛出世难。一切恶莫作,一切善应行,自调净其意,是则诸佛教。

  2) 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示,道不失矣。

  3) 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优婆塞戒经》

  4) 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注:有了嗔恚却能自我控制,有如及刹车,这就叫善于驾御自己的心身,能舍弃黑暗入大光明。

  5) 无害于天下,终身不遇害,常念于一切,孰能以为怨。注:对天下无一丝损害,终身就不会遇害。常以慈悲心对待一切,谁又会把他当作仇敌。

  6) 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注:贫苦的人往往怨天尤人,意外地结下了恶缘。

  7) 万物为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奈何乐此。注:万物如同水泡,心意好像野马,所居住的世间如同梦幻,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

  8) 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注:应该认识到,太多的欲望就会带来无穷的痛苦。

  9) 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

  10) 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注:所以你们要殷勤地孝顺奉养父母,这样做同供佛所获的福报没有两样。

  有关佛言很经典的语录

  1)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金刚经》

  2) 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注:别人的过失、隐秘等莫向人说。

  3) 若菩萨,为贪利故,自叹己德,毁砦他人,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菩萨戒本经》。注:如果菩萨为名利赞叹自己、毁谤他人,是第一重罪。

  4) 誉恶恶所誉,是二俱为恶。好以口快斗,是后皆无安。——《法句经·言语品》。注:称赞恶人和被恶人称赞都是邪恶的。

  5) 怨亲等苦,先救怨者。见有骂者,反生怜悯——《优婆塞戒经》。注:仇人亲人同样受苦时,应先救仇人。别人辱骂自己,心中反要生怜悯之情。

  6)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四十二章经》

  7) 世间大地称为重,慈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慈母恩高过于彼。——《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注:慈母的恩情重于大地、弥山。

  8)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吉祥经》。注:奉养父亲母亲,爱护妻子儿女,从事无害的事业,这是最大的吉祥。

  9) 波罗提木叉者,名为知足,成就威仪无所受畜,亦名净命。注:波罗提木叉叫做知足,能成就威仪,不接受不积蓄任何东西,也叫清净的活命。

  10) 一切世间欲,非一人不厌,所有有危害,云何自丧己?一切诸众流,悉皆归于海,不以为满足,所受不厌尔。——《佛说生经》

  11)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金刚经》注:菩萨对于所作的福德,不应该贪恋执着,因为福德也是虚假不真实的。

  12) 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13) 律者入戒威仪深经善义,遮受一切不净之物及不净因缘,亦遮四重,十三僧残,二不定法,三十舍堕,九十一堕,四悔过法,众多学法。

  14) 善男子,譬如转轮圣王先为众生说十善法,其后渐渐有行恶者,王即随事渐渐而断,断诸恶已然后自行圣王之法。

  15) 欲此人群中,达彼岸者少。其余诸人等,徘徊于此岸。善能说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达彼岸,度难度魔境。

  16)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注:财色之味寡而伤害甚多,有智者不可类彼小儿也。

  17) 极苦痛失财,身体被损害,或重病所逼,或失心狂乱。或为王迫害,或被诬重罪,或眷属离散,或破灭财产。或彼之房屋,为劫火焚烧。

  18)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注:明善莫善于真修,大莫大于实证也。

  19)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

  20)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有关佛言经典心语语录

  1)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2)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华严经·菩萨问明品》

  3) 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4)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空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四十二章经》

  5) 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八大人觉经》

  6) 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7) 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

  8) 知足之法,即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9)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

  10) 彼应不杀,放舍刀杖,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常行慈心。彼应不盗,自财知足,于他财物不生希望,乃至草叶,不与不取。

  11) 离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应离妄语,如说如作,不诳于他,先思而行。随所见闻,如实而说,宁舍身命,终不妄语。——《大宝积经》

  12)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吉祥经》。布施是良好的品德,尽力帮助亲友,行为上无污点,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13) 若菩萨,自有财物,性悭惜故,贫苦红尘无所依怙,来求索者,不起悲心,给施所求,有欲闻法,吝惜不说,是名第二波罗夷处法。

  14) 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15)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16) 从外在的掠取获得,永远不能满足内在的贪欲,它只会得到短暂的快乐,接着又会引发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冀求更好,得到的又怕失去。

  17) 摄护意忿怒,调伏于意行。舍离意恶行,以意修善行。智者身调伏,亦复语调伏。于意亦调伏,实一切调伏。

  18) 视如水上浮沤,视如海市蜃楼,若人观世如是,死王不得见他。来看这个世界,犹如庄严王车。愚人沉湎此中,智者毫无执着。

  19) 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20) 若有人来问佛世尊,我当云何不舍钱财,而得名为大施檀越。注:我要怎么样能够不舍弃钱财,却能被别人称为大布施的施主?

  21)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我见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22) 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23)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24) 尔时迦叶复白佛言。世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时得杂肉食,云何得食应清净法。

  25) 能行说之可,不能勿空语。虚伪无诚信,智者所摒弃。——《法句经》。注:做不到的,不要说空话。虚伪不讲信用正是聪明人所鄙弃的啊。

  26)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27)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28) 察友在为谋,别伴在急时,观妻在房乐,欲知智在说。《法句经·多闻品》。注:阐明了了解朋友、伙伴、妻子、智者分别要采用的方法。

  29) 佛言:迦叶,当以水洗令与肉别然后乃食,若其食器为肉所污,但使无味听用无罪,若见食中多有肉者则不应受,一切现肉悉不应食食者得罪。

  30)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吉祥经》。注:不要亲近愚痴者,应与智者交往;尊敬道德高尚者,才是最大的吉祥。

有关佛言经典语录相关文章:

1.十大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2.佛教静心经典语录大全

3.有关经典佛法语录大全

4.关于佛的经典语录精选

5.有关佛学经典语录摘抄

    199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