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激励学生文章
励志教育追溯到起点即我们应该从小开始,它无时无刻不穿插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这是培养学生的根本教育。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生激励学生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生激励学生文章:你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文/安梳颜
(一)
这个世界很现实,这个世界没有不公平,但是不可否认,我爱这个世界,因为它至少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去改变某些东西。
我始终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对很多人来说,大概只有这条路才能通往更高的金字塔。
很多读者私信我,“怎么才能写出大家都喜欢的文章?""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作家,但就是坚持不下去““我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你能告诉我吗?”“我有时候就是不想动,总是会放弃”……
类似这样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总而言之概括为,前途迷茫型。
其实问这样问题的人,在我个人认知里,至少应该是家庭条件不错,生活也很优越,所以才可以选择不想努力,因为只有生活条件的还不错的人才有的选。就像有钱人才会从容不迫的说,没钱不要紧。那些没钱的人,不得不努力,如果他们偷懒一天,那第二天可能就没饭吃。
不过我终究败在了我以为上,在后续的聊天中,他们大多生活苦闷,家庭困难,有着遥不可及的梦想和沉甸甸的责任。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残忍的鲜血淋漓,面目可憎,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它迎头痛击,无论这个世界,我们都能骄傲的说,我没辜负自己。
(二)
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硬座,主要原因是为了省钱,我总安慰自己说,年轻的时候要多吃点苦。
可能是由于跑的快的缘故,我是我们那节车厢第一个进去的人,然后就开始期待旁边坐的会是个什么样的人。车厢里的人陆陆续续地进来了,我旁边依然空着,可能不是起点站买的票,我暗暗想到。
在我低头玩手机的时候,耳边传来了“姑娘,你旁边没人吧”
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四五十来岁民工大叔,肤色黝黑,皮肤很干燥,脸上有些地方皴了,穿的民工服,衣服很薄,背着,提着,外加放着的,有一堆行李。
我立刻说:“暂时还没人,可能不是起点站买的票”
火车运行后,坐在一起的,难免聊了起来。
大叔在北京打工,工地上干活,如今项目做完。想早点回家过年,只好买了站票。说起回家那个字眼的时候,大叔很温柔的笑了。
对面的一个大姐打趣问大叔:“今年是不是赚的盆满钵满”
大叔说每天早上五点就开始上班,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要是加班可能更晚,不过工资也还挺好,一天能赚三四百。
“赚钱挺辛苦的。”我有些感概的说。
“谁说不是呢,不过家里有两个笑的,大的今年要结婚,要买房买车,小的又读的是三本,学费高的吓人,不赚钱不行啊”
后来我问大叔为什么不让孩子在网上以前帮他订张票,毕竟要站十几个小时。
大叔面露尴尬,后来才说,本来也想在网上订票,可家里就小儿子会上网,但是小儿子嫌弃他农民工的身份,还说他没文化,平时大叔打电话回去,小儿子也没接过。后来想想就算了,只是站一会而已。
以前我在知乎上看到一条答案,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努力,高票答案下面贴了一张照片,是很多农民工春运的时候大包小包挤火车的场景,说了一句,因为我不想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当初看到那条答案的时候,我无比赞同。
可是如今,我真真切切的看到这位民工大叔,鼻子莫名的酸了一下。
北京冬天的室外有多冷,我能形容的就是十个人里面有九个都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带厚厚的围巾帽子,但是大叔只穿一件很单薄的外套,早上五点开始搬砖,和泥……
大叔不是买不起卧铺,只是因为要给家里的孩子省钱。
(二)
周末的时候我会出去兼职,以前在一家西餐厅做服务员,工资还可以,所以干了挺久的。
那家西餐厅有很多兼职生,排班也都不一样,几乎每次我遇到都是不一样的面孔,除了店长和洗碗阿姨。
洗碗阿姨人很好,总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每次都会冲我笑,前厅不忙的时候,我也会偷偷跑过去帮她洗几个碗。
阿姨的工作时间和我们不一样,比我们长四个小时,工资却只有服务生的三分之一。
我知道的时候,气鼓鼓的文:“阿姨,你怎么不换一个工作,这简直是压榨劳动力”
阿姨似乎是苦笑了一声:“换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啊,哎,我都这么老了,没啥文化,只能干这个了”
下一个周末,我提前到了一会,看见阿姨穿着一身其他店子服务员的衣服,急急忙忙的赶过来。
“阿姨,你换工作了?”
“没有啊,我们店是十点上班,我在我家附近的早餐店找了份兼职,负责端早餐,打杂,跑腿啥的,我早上六点去上班,可以干三个半小时呢,一小时八块钱。”阿姨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意。
我要下班的时候,阿姨问我,能不能帮她家女儿补补课,知道价钱,一小时五十,问我愿不愿意。我也带家教,不过犹豫了几秒钟,回答:“好,回头协商一下时间,一小时四十就行。”
大家想必都洗过碗,在家里洗三四个碗,几个盘子,是件挺轻松的事情。可是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整整十二个小时,除开吃饭的二十分钟,其余时间要一直站着洗碗,到最后腰疼疼脖子疼,阿姨自己说起来的时候,总是略带笑意的说,没事没事,都习惯了。
为了多挣二十八块钱,阿姨要早起三四个小时去另一个店子,找到这份兼职的时候,就和捡了宝一样。就算这样,阿姨还是会花五十块一小时的高价给自己孩子请家教,生怕自己不能给她更好的。
(四)
暑假的时候没回家,在武汉打工,租的房子在一个即将拆迁却没拆迁的棚户区里面,住我对面的是一个小姑娘,十七八岁,早出晚归。
有一天十点左右,突然听到楼下有哭声,我冲下去的时候,姑娘呆呆地坐在门口,膝盖胳膊在流血,我赶紧跑过去问她怎么了。姑娘一开始死活不说,只是呜咽。后来才说在路口遇到几个流浪汉尾随,双方吵了几句,姑娘怕的不行,拔腿往回跑,路上摔了一跤
带姑娘回来,我一看不是大伤口,就帮她包扎了一番。
后来聊天的时候,我问她年纪这么小,又是一个人,为啥租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家里人不担心吗,多危险。
姑娘说自己今年的艺考生,暑期培训,父母都在抽不开身,在这租房子便宜,艺考本来就要花挺多钱,家里也不富裕,不想在多花钱了。
姑娘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姑娘那天晚上惊慌失措布满泪痕的脸。
九月份开学我离开的时候,姑娘依旧住对面,依旧早出晚归。
我租房子的地方,坐完地铁还要转公交,偏僻的不像话,当然房租也特别低。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一个人住在那,为了某些坚持的东西。
(五)
我从上大学就没拿过家里的钱了,学费生活费全是自己挣得。几乎所有空余时间我都在兼职,端过盘子发过传单,做过礼仪也带过家教。
我尽可能地找所有机会挣钱,如果银行卡里的钱不够两千,我就觉得很恐慌。
以前在网上做过枪手,帮大神代写网络小说,千字十,接任务之后一直熬到凌晨两三点,能码一万字。也帮人写论文,三万字五百块,走路都要抱着本其他专业的书边走边看。
大概是那个时候写的多了,如今写起来也不会太辛苦,写出来也会有人点赞,打赏。只是有天看到一条私信,大意就是我很辛运,成了签约作者,还能出书。
其实我一直坚信的一句话,在这个努力程度如此地的社会里,真的轮不到拼天赋。
我十分清楚,我没有资格不努力,因为如果我这个月想偷懒,想休息,那我下个月就没饭吃。
那些找不到坚持动力的人,只是过得太舒服,没被生活逼到哪个份上。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过得还算舒适的生活是谁提供的呢?
那些父母一把辛酸泪,为了你们愿意去干最苦最累的活,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拿着不高的工资,你们真的有资格偷懒吗?
这个世界很残酷,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是不努力一定没结果。不过还好,至少它给你去努力改变的机会。
我要赚很多很多的钱,我要买一所大房子,我要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我不想我爸我妈五十多岁时候,还在外面打工奔波,我要给他们更好的将来,所以我没资格不努力。
当你倦怠松懈想要放弃时,愿你多想想那些你爱的和爱你的人。
高中生激励学生文章: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文/赤木
(一)
昨天看到陈道明老师的一段节目评论视频。
节目的主题是击鼓与杂技的多元结合。设计很有创意,传承之余掺杂进现代表演方法,观赏性和艺术价值都很高。参演人数多,动作难度大。
表演结束轮到点评团点评的时候,有一位年轻人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样的表演对这些孩子将来生活并无益处。”
接下来陈老师反驳时说的几句话让我赞同之余又记忆犹新:
“你们一定要努力,但千万不要着急。”
“每一张脸都是不一样的,你们都独一无二。”
这让我忽然想起来小时候的一件事。
(二)
我打小就数学成绩不好,天生对数字不敏感,没天赋。
通过刷题勉强维持到高中,可是因为课业难度增大,数学成绩直线下滑。
记忆中分数最低的时候,总分150,我考35。
在分数至上的高中时代,班主任又恰好是数学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所以我理所当然被边缘化:座位从开学时按成绩排的第二排,没觉来就已经到了倒数排。
身处理科重点班,数理化成绩不好就几乎要了我的命。
从好学生到差生,从云端掉落的落差让我拼了命的学数学,整天泡在题海里不肯出来。
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更不愿意同父母沟通。
上学下学形单影只,学校里也没什么朋友,走在路上都在背公式。
并不懂什么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为和以前一样背些公式,多做些题就万事大吉。
结果可想而知:新知识摄入让我应接不暇,题海战术又疲于应付。
之前积累的知识库存很快见底,新的知识又无法行成系统。
成绩不见上涨,身体却垮的很快。
周身气场负能量满满,用我妈的话说,就是目光呆滞,双眼无神,身形枯槁,整个人行尸走肉一般。
但说实话,即使求学坎坷,我也从来没想过放弃。
我想的很清楚,无论过程怎样,我要拼过一把才知道自己行不行。
以这个很英勇悲壮的姿态坚持到分班考试,我孤注一掷选择了文科。
但是在我们那个三十八线都占不上的小地方,文科的同义词是无能。
周围亲朋师长都普遍认为,不学数理化,出来没工作。
而且我数学并非强项,其他科目又与其他人拉不开太大差距,学文科除了自以为是的“天赋”外,并没有什么优势。
但我依然坚持了我的选择,也为之付出了代价—复读一年。
第一次高考失利,觉着天空灰暗,世界末日。
然后在进入社会和沉心复读的选择中纠结了一个暑假。
在决定复读前那天晚上,我在本子上写下了这句话:
“你一定要努力,坚决不能放弃,千万不要心急。”
时至今日再回头看看,那一年说长不长,收获的东西却能惠及一生。
第二次高考后我幸运的上了一所不错大学的传媒系,如今也做着与之相关的我喜欢的行业。
当年那样近乎绝望的拼命努力,让我学会了吃苦和忍耐。前途茫茫的复读,让我学会了坚持和等待。
如果我当年再心急一些选择进入社会,我或许已经踏上了不一样的道路。
所以我如今依旧笃定一个真理:你不要对不起自己,上天就不会辜负你。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不要心急,你想要的和该收获的,时光都会给你,所有的付出都会为你铺上一条花路。
(三)
同样给我类似体验的,还有来自于我朋友芦苇身上的一件事。
我的读者朋友们(并没有)也许看过芦苇的故事。
芦苇当年在刚毕业那家公司工作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并不少。
上司的刁难,同事的嘲讽,工作的困难都是常事。
相恋两年,男朋友的毅然离开才是对她最大的打击。
因为外务合作,工作需要较好的英语口语。
为了赶上差距,她每晚都要上夜校,回家还要加班赶工作。
那时候睡觉说梦话都是在背单词。
通宵达旦做方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哪天如果不用加班才让人啧啧惊叹。
甚至她很快就从失恋分手的伤痛中走了出来—工作并没有给她伤春悲秋的机会。
可是她一点儿都不急。
我有时候心疼她,工资不涨职位不升,我急的乱跳,她却淡定自若。
因为她一点都不急,她说该来的总会来的,只要做好迎接的准备就好。
果然,不久后,她就升了职加了薪,离梦想越来越近。
社会是很残酷,而且也很功利,可是它逻辑简单。
你值多少,它就会给你多少。
而我们穷尽一生,不正是在拼命的提高自己的价值吗?
没有量变的积累就没有质变的飞跃。
你努力提升自己,它也不会轻易辜负你,不要心急,该来的总归会来找你。
而且你急也没用。
不要总抱怨你不升职加薪,要看看自己的努力值不值更好的。
总有人比你能力强,却比你更努力。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全世界只有一个你,不论大小,你总有你的独特价值。
我不会告诉你,只要你努力,就能立刻逆袭。
我只想告诉你,只要你努力,我们都能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平凡却可贵的自己。
千错万错,你的付出不会有错。
所以,年轻人啊,你一定一定要很努力,但千万千万别心急。
高中生激励学生文章:太强很累,其实不强更累
文/孙晴悦
在大学里,是敷衍度日勉强毕业;还是争分夺秒,专业、社交,哪项都不能落下?
临近毕业,是选择考研,赌一个也许更好,但却不确定的未来;还是随便找一份工作,平淡安稳?
工作两三年,新鲜劲散去,是接着奋勇向上;还是调到一个清闲的岗位,岁月静好?
如果提出以上问题的是一个女生,那么大部分的七大姑八大姨加上路人都会说,姑娘不要太辛苦了,姑娘不要太强。
因为太强很累。
好像有那么点道理。在这个世界里,好像让姑娘不要太累,天经地义。可是不要太强,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要太强,过得就真的比较好一些吗?
Paloma是巴西一家电视台的女记者。2008年的时候,我们就认识。当时,北京奥运会,我给那家电视台的奥运报道团当翻译,她是那个报道团最年轻且是唯一的女记者。
那一年,是大二的暑假,我看着全天候24小时连轴转的记者报道团,瞬间明白了为什么这个行业绝大多数都是男生,且做得出色的也都是男生。
很简单。因为电视行业太累了啊。且不说能不能熬夜,就是同样需要帮摄像拿三脚架、坐在任何地上都能开始编片的能力,女生确实天然弱势。
Paloma是体育记者。我问她,巴西是不是也和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一样,成为着名电视台的出镜记者,特别特别困难?女生做电视,是不是特别累?
当时,我记得已经一个通宵没睡觉的巴西姑娘,寥寥数语。她说,做电视确实太累了,这个行业你要做得强就很累啊。我以为她敷衍我,没认真回答,但是还有下半句。
“可是,其实不强更累啊。”
后来的很多个时刻,我都深深感受着这句话的力量。
毕业季,大家都说找工作难,可是总有那些大神们,手里握着一把的offer,挑挑拣拣,羡煞旁人。而我们却忘记了大神们的大学是怎么过的,大神们有漂亮的成绩单、出色的社会活动表现、500强的实习经历。他们在拼命为这一切努力的时候,我们在一旁看着,撇撇嘴说,女生不要太强了,你看她们多累。
当她们轻松在一众offer里挑挑拣拣的时候,其实轮到我们累的时候到来了。跑了n场宣讲会,却连能去面试的机会都很难得到;从秋天到冬天再到春天,找了大半年工作,依然没有一个满意的offer;即使有了offer,我们又嫌起薪太低,上升空间有限。
不强,是不是更累?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从这个节点开始,我们做着味同嚼蜡的工作。想说要不然还是随便混混吧,反正干多干少,工资都一样,要那么辛苦干嘛。于是,我们再一次选择了easy模式,上班淘宝,下班收快递,就这么过了几年,觉得居然也还不错。然后,等到五年分水岭出来的时候,我们望着再次出国深造的费用,望着直线上升的房价,望着手头上鸡肋般的工作,无力感是不是难以阻挡。
不强,是不是更累?
然后我们在父母的支持下买了房子,成了家,面对每个月必须要还的房贷,你还敢放弃手头上鸡肋但却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吗?
这是一个不强的恶性循环。不强,让我们只能抓住手上现有的,不敢冒险,不敢放弃;也让我们丧失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做着十年如一日简单、重复的工作。不要太强,过得真的就比较好一些吗?
2014年的时候,我在世界杯赛场上再次遇到了Paloma,在媒体中心里遇见六年没有见过也鲜有问候的故人,激动之心难表。她惊讶于,我也成为了一名记者,并且在她的国家做了一名驻外记者。而我惊讶于,这个告诉我“可是,其实不强更累”的姑娘,已经成为了她所在电视台的当家花旦。
她不再需要坐在地上剪片子,不再需要做那些大牌记者做剩下的选题,不再需要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体育项目,强颜欢笑。她在一个视足球为生命的国度里,成为了当家足球记者。
太强辛苦吗?其实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辛苦。
最开始,她从为球队接机送机的记者做起,小个子的Paloma淹没在那些人高马大的男记者中。一点一点,她争取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机会,她成为了报道团唯一的女记者。再后来,万众瞩目的世界杯,她是当家一姐,全程有最好的机位、最热的话题、最优先的连线时间。她可以选择她想做的内容,拍她想拍的故事,做她想做的采访。
强大,意味着你在一个团队里有优先的选择权,在职业生涯里,你可以尽可能地走那些有效的路。那些暂时看上去不累的工作,到最后失去的却是最重要的——选择的权力。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问我,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最好。我仔细想过以后,成为了我一直到现在的答案。
我觉得自由最重要。我想要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生,不是要随时随地可以出去旅游,不是要上班不受领导约束,而是在每一个我想要改变,想要尝试一种不同的生活,想要再往前走一步的时候,我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且只能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即使这样做很累。
看过“高中生激励学生文章”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