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人生哲理文章>

有关人生哲理的文章精选(2)

淑贤分享

  有关人生哲理的文章精选:面对人生的疲惫

  一日当中,总有那么一会儿,有点魂不守舍,精力涣散;

  一月当中,总有那么几天,觉得百无聊赖,无所用心;

  一年当中,总有那么一段,情绪低迷,不知所以;

  一生当中,总有那么一段时期,心力交瘁,怅然若失。

  这是生活的疲惫,也是灵魂的低潮。常规的生活容易引人疲惫,何况,生活的内涵从来就包括诸多的无奈与失落呢?实际上我们不可能每天都尝试一种崭新的生活,也不可能时刻都保有那种对生活的全部激情,虽然我们挂在嘴上,总是这么勉励自己;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接受生活中的巨大诱惑和拒绝那些生活中的不快,哪怕我们拥有足够的金钱和自由。

  更重要的,无论对谁,生活的本质是平淡的、朴实的,甚至是琐碎的,乏味的。有什么理由让我们始终如一地保持那种只有幼童过年时方有的渴望、兴奋与冲动呢?

  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而人尽管有着聪明才智和活跃,也不过如此。对于生活,尽管我们的想法很多,志存高远,但首先总得直面它。尤其要直面它的疲惫,疲惫后面的无奈,无奈后面的威胁。

  为什么有人在的征途中猝然倒下而毫无先兆?为什么有人在生活的重压下选择退却以逃避?为什么有人在灵魂的拷问中甘于沉沦而投降乞怜?

  生也有涯,总有烛光熄灭的那一天,除了本身,什么都不能带来,也什么都不能带走。疲惫有时,总有志气昂扬的那一刻,除了生活本身,什么都不必在意,也什么都不必认真。

  因此,当我们生活时,首先学会呼吸;当我们奋然前行时,必要懂得保存体力;当我们准备赞美和享受时,就不要吝惜探询的眼光和脚步,就不要在乎掌握的财富和光阴。

  一日的匆忙之中,不妨稍作驻足,抬眼远望;

  一月的紧张之中,不妨淡出数日,诚意正心,凝神静思;

  一年的之中,不妨临水登高,探幽涉远,给身体松绑,给心灵放假;

  一生的执著当中,不妨栽几棵恬淡的花,喝几杯淡雅的茶。

  下几盘得意的棋,交几个相知的友……

  所谓真谛,无非自然;所谓质量,惟其真实;所谓真生活,就是该放松时就放松,到自由处尽自由。因此当生活的疲惫来临我们早已作好准备,舒展身心;当心灵的疲惫来临,我们早已气定神闲,泰然处之;当生命的低潮将至,我们早已调整,闲云野鹤。

  没有好奇心,只能过一成不变无味的生活,

  没有赚钱的欲望,就没有富人的潜力,

  而今天的社会,赚钱少了未来也一样是穷人。

  您怎样选择自己的未来?

  有关人生哲理的文章精选:机会从尊重别人开始

  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 的鸽子看到这情景赶忙将叶子丢进池塘。

  蚂蚁爬上了叶子,叶子漂到池边,蚂蚁得救了。“她很感激鸽子的救命之恩。

  过了一段时间,蚂蚁看到有位猎人用枪瞄准了树上的鸽子,但鸽子一点儿也没察觉。就在猎人开枪之际,蚂蚁爬上了猎人的脚,狠狠咬了一口。

  猎人一痛之下,子弹打歪了,鸽子逃过一劫, 蚂蚁报了鸽子的救命之恩。

  小蚂蚁也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大忙!

  动物世界是这样,人类也是如此。每一个人,不管他的职位高低、身份贵贱、财富多少、能力大小,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很容易去尊重上司,尊重那些名门望族,尊重那些高高在上的人。

  可是,却往往会忽视身边的某些人,比如那些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勤杂工,觉得他们衣着简陋,面容沧桑,根本就懒得拿正眼瞧他们,更不用说去尊重他们了;甚至觉得和他们打招呼、说话简直都有失身份。

  但是,总有一天,这些势利行为会付出代价的。

  有一位女士带着孩子去公司,孩子一直流鼻涕,她就拿出纸巾给他擦鼻涕。擦完鼻涕随手 便把纸巾丢在了干净的地上。

  这时在旁边打扫卫生的老人走过来把纸巾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什么也没有说。

  女士又把一张纸丢在地上,老人还是静静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

  当女士再次把纸巾丢在地上时,老人依然没有说什么就把它放进垃圾桶里面。

  可这位女士瞥了一眼老人后对儿子说:“如果你不努力学习的话,长大后找不到工作就像那个人一样,要干这些肮脏的活,被人瞧不起!”

  老人这时候走过来,说:“这里是某某公司,只有公司职工才可以进来,请问您是怎么进来的?”

  妇女很自豪地说:“我就是公司营销部的经理!”老人听了,拿出手机拨了一个电话,随后便出来一位青年,老人说:“我建议你重新考虑一下营销部经理的人选是否合适。”

  青年尊敬地回答:“好的,我会慎重考虑您的建议。”原来,那清洁工是公司的总裁!

  最后老人蹲下来,微笑着对小孩说:“孩子,人不光要懂得好好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认为在他们面前没有必要表现高雅,也没有必要体现修养,说不定某天你的恶劣行为就会被那些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看到。人生处处是考场,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

  有关人生哲理的文章精选: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启示

  爱与你相遇的每个人,每一个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启示。你给予他们,同时你也被给予――给他人或自己给予。这是个并不神秘的秘密,但必须再次由我提出,再次让你得到和明确:每一个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启示,如果你能带着反思自己的觉知。

  ……生命并非是个耗能过程,它只是个能量的转化过程。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损失,所有的损失只不过是一种转化。能量是守恒的,在精神领域也同样守恒。生活没有真正的减法,你想真正失去是不可能的。一些东西你不要也得要,人类的奇怪正是于:他总是觉得,想要的没有,不想要的却来……事实上,这是没有觉知的结果,因为他总是在看到一面。如果他能看到整体存在,那么,他就会觉得存在从没有丢失,存在只在转跳。人类那一点点智慧正是应该用来找寻并融合另一面的。

  ……如果你带着足够的觉知,与人相遇,你就有返照的能力。你给予别人的同时,你一直在给予自己。在那个自我觉知的情况下,你是别人的镜子,事实上,任何人也都是你的镜子。如果你有觉知,任何与你相遇的人都是一种镜子,你从那里面一定能够望见某种开启,神的开启。如果你有觉知,你就能获得两种信息的反馈:客体实相给予的信息;还有你自己在那面镜子里的虚像的神启信息。如果你有那种觉知,你一定会相信,与你相遇的每个人都是你的启示。而且你还会发现,你得到总是多与你给人的,所以有了那么觉知与对启示的摄取,你的感恩之心是自然的显现。

  ……你无法遇到感恩,所以你就必须得来计算。你要计算你爱了多少,恨了多少;得了多少,少了多少……头脑必须看到实物及其数量,否则它会不安。烦恼不是人遇到的,恰是人创造的。

  ……每个到你面前的人都是一面镜子,你在看到镜子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镜中的你自己。常常是当一面特别的镜子来到人家的面前时,他们只在看镜子而不知在看镜子中的自己。——这正是你无法在与你相遇的每个人身上看到启示的原因。一面玻璃之镜送到你面前你很容易用它来照见自己,但为什么一个“人”——一面特殊的镜子至你面前时你却只见镜子而不见镜象呢?因此照镜子也是需要修炼的。

  ……人一生在把自己打磨成镜的同时,也练就了一种能把别人视为镜子的功能。神启正是周围的墙上看到自己的镜像。修炼的另一个秘密就是能把所有的墙变成你眼中的镜子,同时你自己也变成了镜子。如果你没有达到这样的能力,那么你将很少获得神的启示。你也就无法得知:与你相遇的每个人都是你的启示。

  ……所有与你相遇的人都带着一定的财富与你相遇。没有一个纯粹的乞丐是来向你纯粹乞讨的。每个人都在给予你什么,无论他们标明要向你讨要什么――如果你有开悟的能力,你仍会觉得他们在给予你。没有纯粹的乞讨,你不想要那个与你相遇的人的信息也是不可能的。

  ……生活中没有纯粹的减法,你拒绝做加法也不可能;反之也成立,你只想做加法也不可能,加法必定伴随着减法在运算当中发生。同理,在人的生活中,乘法和除法也是一样的:没有纯粹的乘,也没有纯粹的除—— 一切相对的运算法则都在同时进行。从存在整体上从存在全局上看一定是这样,之所以你总在觉得亏本,你在做减法,甚至是除法,那是因为——你总是在看到与你直接相关的利益得失,你的能力有限,你无法看到与你相间隔的间接的东西。烦恼就是常常来自于你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评价的失颇正来自于你只看到硬币的一个面。你无法看全大象,因为你是蚂蚁。要想蚂蚁看全整头大象,蚂蚁必须爬上大树。如果你没有灵性的高度,你无法看到你的全部。如果你未曾将墙壁变成你眼中的镜子,如果你无法把他人看成发光的物体——你将无法在周绕看到自己的相,你将无法获得那种存在的启示。只有从内心接受自己后,才会真正接纳别人,才能感知这个你遇见的人给你的人生启示。

  ……所以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天长地久。珍惜和感恩我们遇见的每一个人吧!因为与你相遇的每个人都是你的启示。

101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