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管理文章_大学生如何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方面,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需要,对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自我管理文章一:如何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摘 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树立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其时间观念,形成一个完备的自我管理体系能够从整体上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也使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得到很好的锻炼,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自我管理;时间观念;组织能力;管理能力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充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来促使学生全面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采取多种方法实现自我学习、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组织的活动。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探究,进一步提出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树立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和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自我管理知识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和表现进行深刻的反省,进而树立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班级制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适应他们的发展学习需求,真正做到让学生自愿服从管理,并进行适当的自我管理,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组织活动、自我管理、交流学习的能力。把遵守纪律和道德准则与提高自身控制能力有效结合起来,在实践和教育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意识。
二、给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出学习方法
现在很多大学生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会出现迷茫、没有生活规划的问题,他们缺乏一个有效的指导,不知道自己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学会什么,该去做什么事,该去完成什么任务,这就导致他们四年的大学生活都处在无所事事、一无所获的状态。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也需要对学生在大学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以及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行业方向等内容进行适当的传授和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他们的时间意识,在有限的大学生活中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邀请有经验的老生对新生进行一些学习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交流和传授,或者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展示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欠缺和不足之处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继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促使他们进行更为严格的自我管理,对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完善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三、重点培养班干部,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
班级作为学院进行专业教育的基本单位,实现其整体的有效管理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工作内容较为繁琐,所以在对班级的管理和监督上可能有一些方面存在疏漏之处,这就需要学生内部进行自我管理。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赋予班干部一定的管理和执行权力,使班干部能够对班里出现的一些事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治中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学生干部进行严格的选拔和有效的培养对于班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在选拔班干部时,主张采用演讲竞选的形式,使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激烈,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锻炼他们的口才和竞争能力。在对班干部的培养上,要提供耐心的指导,对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细心的解答,并鼓励他们开展多方面的班级活动,活跃班级氛围,增进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了解。在班级干部处理班级事务和人际关系出现不妥之处时,要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在制订班规和管理条例时,要明确奖惩制度,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规范进行。把每个职务的责任和义务落到实处,班干部进行明确的分工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班级管理体系。除此之外,学生干部还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给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动整个班级朝着认真学习、踊跃参加活动的方向发展,以形成良好的学风和和谐的班风。
四、鼓励学生参加社团和校园活动
通过在班级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学习以及出游等活动,在举办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的同时,要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在班级学生参与学校比赛时,可以调动班级其他学生对其进行支持和鼓励,这种方式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增强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开展上述活动,能够有效地锻炼班委的组织、协调能力,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班级的团结。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学生会等校园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处理社团事务等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人际交往以及组织策划等能力。同时,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也可以很好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有事可做,并促使学生为达成某个学习目标而不断努力。
在大学生活较为轻松自由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学生的懒散、迷茫无措等现象的出现,通过对学生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锻炼他们的组织、自学、交际能力,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和管理效率,也可以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到更多日后工作和生存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这是大学教学管理中最为有效的方法。
大学生自我管理文章二:大学生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良好的情绪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生在大一到大四的过程当中,会常常存在着一些消极情绪,比如自卑、焦虑、孤独、抑郁、易怒等,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实践表明,大学生的情绪发展是从一个不稳定到稳定、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大一由于环境适应问题,易出现孤独、失落等情绪。大二适应学校生活一段时间后情绪趋于稳定,大三大四学生因为面临毕业和就业等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易躁易怒等情绪。
如何管理情绪
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经常采用忍耐、逃避和爆发的方式进行情绪管理,虽然这些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良情绪的负面作用,但是无法根治情绪问题,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不良社会后果。
正确的管理情绪之法,应以正确的认知为基础,树立正确的认知,用合理的想法代替原来不合理的片面或极端的想法;并且要合理地宣泄情绪,打开情绪的阀门,让不良情绪顺流而下,在情绪低迷的时候找朋友聊聊天,也可以养一些花草,修养身心,达到内心的平和;还要发展情绪智力,就是要学会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调节情绪的方法
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我不是因为快乐而唱歌,而是唱歌使我们快乐。”
如果你经常担心忧虑,可以经常保持忙碌,不再有忧郁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安排多一些户外运动,如爬山、运动等。
如果你觉得愤怒生气,你可以深呼吸,然后区分轻重缓急,换位思考,原谅对方、善待自己。
如果你觉得压力大,你可以暂停一下,让自己有放松、喝水的机会,然后想想愉快的事情,也可以求助于别人。
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也为了使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不妨争做一次自己情绪的主人吧!以平和的姿态和微笑的面容,去面对生活中雾霾,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加明媚的!
大学生自我管理文章三
一、大学生管理现状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从未成年变为成年,是大学生青年时代的一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质的转变。大学则是大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怎样处理实际问题,从简单初级的社会关系进入复杂社会关系的一个关键阶段。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科学技术知识,还应具备一些基本能力。但是,在绝大多数大学里,很多高校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学生管理,即教师管理学生模式。在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中,学生养成了完全依赖于老师,不会独立思考,缺乏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下会出现一些弊端,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心理素质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低、人际关系不协调、缺乏基本的交际能力等。
培养和发展大学生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是提倡和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却是一条更为有效的途径。大学生自我管理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时代要求,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管理的终极目标。自我管理模式并不是对传统学生管理方式的完全否定,而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创新和改革。自我管理是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价值的一门艺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当代大学生想要干出一定的成绩,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学会为自己度身制订一套自我管理方案。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概念
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主体自律与内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完全依赖于主体自身对其全面发展的认识和领悟程度。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当下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和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的需要。然而,当代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而且基本上都是以“追求自我独特个性”为特点的90后。他们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和父母的精心呵护中长大,踏入大学后,不善于独立生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忽略他人感受,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所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中国所有大学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理性地评价自己,获得相对准确的社会定位,合理有效地安排大学学习生活时间,从而促使和帮助他们全面地发展、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以后适应社会竞争提前做好准备,将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大学生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和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转化、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认识是指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及特点的感知和了解,即主体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学习生活现状,寻找自身优势,发现自身劣势,从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扬长避短。一个人只有客观、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约束自己和激励自己,才能正确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定位,从而合理地进行自我管理。
第二,自我计划能力。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对未来进行有目的性和意识性的规划,是自我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自我计划才能使主体的行为有目标、有组织、有效率。大学生进行自我计划的核心是明确未来的目标。目标就好比地球存在的轴心,偏离了轴心,地球的旋转便没有了意义。大学生们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何时达到以及如何达到目标进行计划和安排。人生路途中的目标很多,而且不同人生阶段目标也会有所不同。一个个目标的确定和完成,就构成了充实的大学生活。
第三,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大学生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并通过自我检查掌握自己目标实现的进展和质量,自行纠正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偏差行为,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大学生只有学会如何进行自我控制,培养坚强的性格和品质,对自身的思想、行为、经济等方面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才能够在走入社会的时候顺利转型。自我控制是保障自我管理顺利按照自我计划的预定方向和目标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激励是指大学生个人由于内在的动机和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内在的驱动行为,即自我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自我激励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推动力。大学生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面对社会现实,不断回顾自己目标实现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如果做得好,就给自己奖励;若做得还不够,就给自己敲响警钟。大学生只有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潜质,积极乐观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和实现自我价值。
三、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途径和对策
1、更新和完善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教育和引导体系。大学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完善自身的地方,学校自我管理教育体系的发展状况将会对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学校应当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和重点的引导,促使在校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步步发展和提高。学校还应当广泛听取学生对自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充分理解和支持学生,增强他们对自我管理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转化为内在驱动行为。
2、强化大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建设。大学生组织是大学生锻炼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好平台。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广泛参加各种形式校园社团活动。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接触不同的人,扩大自己的交际面,开阔自己的视野,而且还可以拥有较多的自主管理权力,可以自己管理社团组织,自己组织活动。大学生可以在活动前进行自我分析、目标设定与活动设计;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组织、过程调整与效果操控;在活动后进行自我评估、活动总结与反思总结等,使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在大学生组织的管理上,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个性发展和自主管理的空间,启发学生自觉提高自主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3、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每一个人最终都要走入社会,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员。但是在走入社会之前,学会如何使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融合起来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社会实践既是自身需要,也是社会需要。在大学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是间接的,学得再好,也只是对知识的一种初步的掌握、认识和理解。只有回到社会现实中进行检验,才能够真正的拥有它。而且与人一生中将要学到的知识相比,大学只能是一个能力养成阶段,如果想将来继续学习更多知识,获得更大发展,必须要投入到实践中去。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起来,对专业领域知识了解得更系统,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是与在校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员,为了更好的进行大学生自主管理,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也要花大功夫、下大力气。高校辅导员老师应当要掌握相应的人文科学知识,尤其是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处理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更多专业知识扎实、心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社会、高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只有学会如何理性评价自己,如何全面发展自己,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才能在踏入社会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大学生自我管理文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