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爱的随笔育儿3篇

乐平分享

  家庭教育这种“先入”式的影响,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往往是有更多的奠基性“走向”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爱的育儿随笔,希望大家喜欢。

  爱的随笔育儿:爱哭孩子的转变

  刚开学的时间,我发明我们班有个孩子爱哭,他天天早上来到幼儿园就开端抱着奶奶不愿放,嘴里老是喊着“奶奶来呀,奶奶来”“我要表面去”,工具么也不愿本身吃,只有先生来喂他才肯吃,厥后我发明,他逐步的开端在担当这个团体了。

  到了这个礼拜,他开端本身吃工具了,有一天正午,他居然本身拿着饭碗跟我说,“我要吃个白白碗,把饭都吃进去。”那天正午我们吃的菜有胡萝卜,他还一个劲的跟我说,“我要吃胡萝卜的,这个吃了弟弟会长大的,对身材好的。“听了这话我真的是很惊奇,这个爱哭的孩子,居然能笑着跟我语言,并且还那么乖的用饭,很快他就吃完了一碗饭,他还很高兴的跑过来给我看他的“白白碗”。那天我给他奖了一个大五角星,他归去的时间开心极了,还拿给奶奶看。

  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来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随笔他又哭了。他奶奶说,他便是胆量小,天天都不肯意分开他们,他也是特殊担忧。过了一会,他就开端不哭了,坐在本身的地位上看小朋侪们玩,有时间还会坐在本身的地位上玩积木。同时我大张先生也发明了题目,他不爱跟别人交换,老是一小我私家坐在地位上,然则在上课时,他的留意力倒是分外的会合,他的小眼睛老是随着先生一路走。当我们问到他时,他又不肯意答复,话也显得特殊少,在发红花的时间,我会给他发上一朵大红花,表彰他上课听的很细致,他拿着大红花很高兴的笑了。

  厥后跟他奶奶交换我们相识到,这个孩子在幼儿园里不语言,但是回抵家里他话许多的,他天天归去都市跟奶奶说本日做什么,吃了什么工具,为什么奖你到大红花了,讲的时间他很高兴的。

  我们发明这个还在对大红花很感爱好,幼儿手工制作是以,我们凭据他天天的表示,只要天天前进一点了,我们就讲给他一朵大红花,而且让 他知道他获得这朵大红花是处所做的好有前进了,天天获得大红花他都很高傲的,逐步的他也开端跟小朋侪交换了,乐意加入团体运动了。

  爱的随笔育儿:让孩子学会爱

  女儿刚过五周岁的生日,是个活泼可爱、善解人意的小姑娘,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呀呀学语到嬉戏玩闹,她的每一个憨憨的笑容,每一句稚朴的言语,无不牵动着我们的心,对于女儿,我们真的无法不宠爱,一家人常常围着女儿团团转,虽然知道宠爱可能会让女儿养成独生子女的坏习惯,可爱是无法遮掩的,我们爱女儿,关心着她、呵护着她,但是我们也注重爱的方法,在爱她的时候我们也教会了她关心我们、爱护他人,所以,虽然女儿倍受宠爱着,却也有着关爱他人的好品质,她是爱的使者,把我们给予的爱还给了我们,传给了他人。

  孩子的心灵,是一张无暇、纯洁的白纸,正准备人生起步的描摹,而他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也许就成为这张白纸上的第一笔。家庭教育这种“先入”式的影响,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往往是有更多的奠基性“走向”作用。为了让女儿学会关爱他人,我们是这样做的:

  1、重视每一个让女儿关心长辈的日子。

  许多家长都会很风光地为年幼的孩子庆贺生日,而把自己的生日,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日抛在了脑后,事实上,这种做法容易催发孩子唯我独尊心态的萌芽。在我们家,我们重视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日,在大人生日那天,我会告诉她今天是谁的生日,她总会学着我们对她那样,对着长辈唱唱生日歌,说一些祝福的话,有时还会缠着我帮她拿着积钱罐里的小钱买一些巧克力之类的她喜欢的小东西,我们也都欣然接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她意识到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互相关爱着的,明白过生日不是她的专利和特权,从而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走出自我中心的小天地。

  “父亲节”、“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都是很好的教育机会,在这些日子里,我都会告诉她是什么日子,是家中谁的特殊节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节日,使她能铭记家人的养育之恩,报答长辈的辛勤劳作。比如,在“妇女节”来临之际,我给女儿孩子介绍自己的职业,并把她带到自己班中,看自己上课、备课、做教具等,使其深切地认识和体会妈妈工作的勤奋与辛苦,学会关爱妈妈;还让她在奶奶做饭时在一边打“下手”,知道奶奶每天做饭也很辛苦。在“重阳节”到来之时,我们和她谈话,让她知道人年纪越大,体力就会越弱,身体就会越差,并进一步引导孩子要尊老敬老,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照顾和帮助,所以每天吃晚饭时,女儿总会第一个叫上爷爷奶奶。

  2、学会和家人一起分享快乐。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意识,认为家里所有的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她一个人的,许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都会说:现在的孩子都小气。其实这不是小气,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家长们每每买了好吃的、好玩的,大多会先给孩子,有的甚至自己一点都不吃,都留给孩子,所以孩子会认为好吃的、好玩的理所当然都是她的。女儿的爷爷奶奶一开始也都这么做,但我不这么认为,家中有了好吃的,我会要求她先给家里的每人分一份,然后再自己吃,哪怕只有两份,我也不让她一个人吃,现在女儿有了好吃的东西,也总想着让大家尝尝,有时奶奶不肯吃,她还会劝说:奶奶,你尝尝,很好吃的。我也总要求大家把东西吃了,因为这样才能让女儿知道好东西不能一个人要,要大家一起分享才能有更多的快乐。在给女儿买书、买玩具时,我也会给自己买一些,或给侄儿买一些,让她懂得好东西不仅她喜欢,别人也都会喜欢,让她学会心中想着他人。

  3、让孩子学会关心周围的人。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质和优良的素质,健康的心理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生,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父母还应让孩子融入社会,让孩子成为社会的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的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会为孩子树立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对待朋友的榜样。我家的房子是乡下那种楼上楼下的老式房,一排有很多家人家,平时,常常会互相串串门,邻居家的孩子来我家,我总会让孩子学做“好客的小主人”,学会友好地招待客人,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一起玩,好吃的拿出来一起吃;自己上别人家串门,我要求她做“文明的小客人”,知道爱惜他人的玩具,接受他人的食品时要有礼貌。她和邻居相处时感觉也像一家人一样。如果亲戚家有人病了,我都会带上她一起去探病,探病时,我会主动地照顾病人,让她知道生病了人会很痛苦,需要陪伴和照顾。

  女儿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少儿频道,电视里给妈妈洗脚的小男孩、做好事的大哥哥大姐姐、让座的叔叔都成了她学习的榜样,在看这些公德广告时,我都会给她细细地解释,还会加上画面人物的想象,看到电视里的大哥哥跑步时一路做好事,女儿很是感动:“妈妈,那个大哥哥真好,他经常帮助别人。”我告诉她说:“是呀,大家都喜欢大哥哥,特别是那些得到他帮助的人,一定会想,多亏了他帮忙呀,要不然自己的宝宝会被球击中,东西会撒一地……”此时,女儿就会充满崇拜地说:“妈妈,我也要和大哥哥一样做好事,让大家都喜欢我。”有一次,我们乘公交车去姥姥家,女儿看到上来了一位老奶奶,在耳边悄悄地对我说:“妈妈,我们让老奶奶坐吧。”听到了老奶奶的感谢,她笑成了一朵花。看到电视里孤单的奶奶一个人坐在家中,她会很难过的问我:“妈妈,为什么电视里的奶奶一个人坐在那里,她家的宝宝呢?为什么不陪奶奶?”听着女儿的话,我好感动,在她的心目中,认为自己应该要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爱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孩子的发展需要爱的抚育,让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去关爱孩子,让孩子真正体验到我们无私的真爱,让我们的爱唤起孩子心灵的爱,这才是教育之成功所在。女儿现在上中班,虽然她还有许多坏习惯,吃饭有时要喂、有时做事没恒心,但是,女儿的这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却是难能可贵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所有的各个方面的特征与和谐,是由某种主要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品德教育,是教孩子学“做人”。女儿有了做人最起码的准则,有了“爱”这个基础,我相信,只要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深入细致、持之以恒,女儿长大了一定也会是个优秀的人。

  爱的随笔育儿:做个爱讲故事的妈妈

  自从听了“小兔乖乖”里的“不开不开就不开”,麦苗把这个句式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吃不吃就不吃”“不穿不穿就不穿”“不尿不尿就不尿”。大人若有一点逼迫,她马上拧着脖子、声嘶力竭地喊着“不*不*就不*”,俨然为自由和人权而战的勇士。

  传说中的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就这么来了?

  每天早上,麦苗醒来都要在床上赖一会。有时,说啊,唱啊,跳啊;有时,从床头拿一本书,没完没了地让大人念,就是不肯换衣服、下床。来硬的显然不是好办法。怎么办呢?我决定通过讲故事来转移她的注意力。

  “麦苗,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我把书本一扔,开始进入演讲者的角色。

  “嗯。”麦苗一脸认真地看着我。

  “山脚下,住着一位小姑娘和她的好朋友兔兔。有一天,兔兔生病了,小姑娘决定到森林里帮助兔兔去采蘑菇。森林好大啊,小姑娘一直往森林里走啊走啊,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蘑菇。这时,袋鼠妈妈出现了。袋鼠妈妈问小姑娘,你看起来好像很不开心啊?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吗?小姑娘就告诉袋鼠妈妈,要给好朋友采蘑菇的事情。袋鼠妈妈说,越过森林,有一个湖,那里有很多蘑菇,来,钻到我的袋子里,我带你去吧。小姑娘钻进袋鼠妈妈的袋子里,看着呼啸而过的花、草和树木,还和小鸟打着招呼。湖里的水真蓝啊,岸边长了好多好多的蘑菇。袋鼠妈妈累了,先饱饱地喝个肚圆。小姑娘把采来的蘑菇装进包里,等袋鼠妈妈歇歇再出发。这时,羚羊出现了……羚羊把小姑娘驮到山脚下。小姑娘为兔兔做了鲜美的蘑菇汤……”

  “妈妈,蘑菇肉肉。”

  “哦,好的,蘑菇肉肉。”我一边讲着故事,一边给麦苗换下睡衣。她像个木偶一样,在我怀里乖乖的,对我的行为似乎毫无察觉。故事讲完了,小麦苗也已穿戴整齐。

  麦苗也不喜欢洗脸,毛巾刚放到脸上就挣得跟泥鳅似的。嗯,妈妈不来硬的,讲个小鸡找虫虫吃的故事好不好?

  该吃饭了,麦苗不让戴围嘴,怎么办?如法炮制,再讲一个小鸭子学游泳的故事吧。呵呵,讲故事简直是必杀技,招招制胜。每次小麦苗都仰着脸,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大人做什么她都不反抗。

  而我讲的故事呢,有时是书本上的“小猫钓鱼”“小兔乖乖”“乌鸦喝水”“三只小猪”,有时是胡编乱造的,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更没有什么主题,语言来不及雕琢,也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情节,扯到哪里算哪里。有时看任务完成了,草草地一句话就收了尾。有时,赶着上班,还会糊弄她说“欲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小家伙一脸迷茫地看着我,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故事就已经结束了,妈妈转身忙别的去了。所谓的“下回分解”,自然是了无踪影了。

  麦苗现在还小,不会分辩故事是不是符合逻辑,是不是合乎情理,只要有小朋友、小动物,顺便再和她的生活扯上一点关系,她都听得津津有味的。这么低级的讲故事水平,能糊弄到什么时候呢?再大一点,怎么办?难道我要每天背个故事给她听吗?

  我不希望麦苗过早地识字,至少在她上小学前,我不会指着字给她读书,更不会主动教她识字。但是,我知道她一定不可避免地会学到一些。我希望她多听儿歌、童谣、故事和音乐,多看绘本或图面。幼儿时期,关键是培养孩子的“感觉”体验,“知道”的重要性还不及“感知”的一半。要不断培养孩子的感性,感受越深,思考得就越深,语言也越生动(松居直)。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妈妈。如果不能,那就给孩子买好多好多的绘本吧。然后,把孩子搂在怀里,用自己的声音,努力把别人的故事讲好。

爱的随笔育儿3篇相关文章:

1.育儿心得范文3篇

2.爱的沉淀散文随笔3篇

3.爱情随笔投稿美文3篇

4.幼儿园大班育儿心得3篇

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随笔3篇

    67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