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优秀随笔写作展示:总有一样东西会触动童年回忆

析娜分享

  编者按:总有一种东西会触动童年的回忆,总有一种东西是情感的寄托。一口剑,有多少感情啊,一部影视、一款游戏,背后又有多少当年一起交谈的小伙伴儿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总有一样东西会触动童年回忆。

  古人尚剑。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欧冶子善冶剑,所铸名剑有“龙泉”、“太阿”、“工布”;又有“大刑三,小刑二”之说,三把长剑名叫“湛卢”、“纯钧”、“胜邪”,两把短剑名叫“巨阙”、“鱼肠”。每把剑都有故事。就拿这“湛卢”来说吧,传说后来成为唐代名将薛仁贵所用佩剑。《精忠说岳》里,岳飞从周三畏手中所买的剑也是这把“湛卢”。武侠小说《三侠五义》讲,南侠展昭在松江府茉花村跟他未来的妻子丁月华比剑,就是用“巨阙”胜了“湛卢”。至于“鱼肠”剑,那就更鼎鼎大名了。专诸刺王僚,就是用这把剑,剑放在鱼肚中,做好的鱼汤搬到桌上,专诸拔剑而起,刺吴王僚于宴上。

  文人也爱剑。剑被称为“百兵之君”,就是兵器中的君子。腰上挂把剑可能是一时风尚,虽说有“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这样的歇后语,其实是不伦不类的。韩信年轻的时候喜欢挂把剑招摇过市,后来人看他不爽,就有了“胯下之辱”。想来李白也喜欢剑,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所佩的就是剑,什么“五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那是需要剑的,余光中那首著名的诗里就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陆游、辛弃疾应该也爱剑,毕竟人家是击剑高手。辛弃疾不仅自己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也能鼓励朋友“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两茫茫”。王阳明潜心儒学之前,曾有“五溺”,即沉溺于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不知他沉迷任侠、骑射时,爱不爱玩儿剑呢?

  我小时候喜欢看武打的书和影视,三国、水浒,后来的岳飞传、杨家将、三侠五义、小五义,回老家的时候喜欢找棍子玩儿,幻想这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小孩胡闹,但也玩儿得起劲。后来玩的游戏,《仙剑奇侠传》里李逍遥就梦想自己有把剑,可是在游戏前期,他佩戴的一直是木剑;飞蓬和重楼打架,才导致镇妖剑流落人间,龙阳王子铸剑,雪见结局里龙葵舍身祭剑;云天河的父母就是因为“望舒”、“羲和”两把剑而结缘;越今朝从越祈身体里抽出光剑,捅死了鱼妈。《轩辕剑》里,天女青儿携带天帝之剑助轩辕黄帝破蚩尤,这把天帝之剑就是轩辕剑。回忆起来,我也曾拥有过两把剑,一把小时候的塑料玩具剑,金剑鞘、银剑身(当然是塑料上涂的粉儿),每每把玩儿起来很有感觉,不幸的是,有次胡乱挥舞,劈到墙上而折断;一把是来青岛后,在石老人玩儿时买的桃木剑,但作为借花献佛的礼物被我给送人了。

  近来痴迷金庸武侠,尤其是爱看《笑傲江湖》,读罢其他武侠小说怕是都瞧不上眼了。令狐冲和岳灵珊有“冲灵剑法”,后来会了“独孤九剑”,剑本无招,胜似有招,收放自如,可潇洒,可拙笨,但威力无穷,打起架来十分好看。岳不群使起剑来配合紫霞神功,面带紫气,是华山气宗传人,虽说人称“君子剑”,却是十足的伪君子。恒山派的师太们舞剑,剑法轻灵,以守为主,冷不防间出杀招,这种剑法适合女子学习。衡山派莫大先生形容枯槁,日常像个失足风尘的落魄汉子,拉着市井悲调的胡琴,但人耍起剑来,“琴中藏剑,剑带琴声”,可骇可怖,不失大宗师风范。

  见猎心喜,所以,也搞到了一把剑。签收后,拿到宿舍拔剑那一瞬间,童年的回忆,近几年的经历,点点滴滴,都化作一种不可名状的兴奋涌上心头,宿舍里不知谁说了句“都快三十岁的人了,还会这么高兴……”

  哈哈,总有一种东西会触动童年的回忆,总有一种东西是情感的寄托。一口剑,有多少感情啊,一部影视、一款游戏,背后又有多少当年一起交谈的小伙伴儿呢?一本书,背后又让人想起多少自己经历过的故事,遇到的人呢,又含着多少作者和读者想表达的观点呢?

  笑傲江湖,你我又何时也能如此呢?

  ……总有一种东西会触动童年回忆。

  作者:袁梦柯

  公众号:梦柯笔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402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