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围绕生活展开的人生感悟随笔

析娜分享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五色的大染缸里面,每天有着不同的事情发生。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围绕生活展开的人生感悟随笔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1.生活矛盾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五色的大染缸里面,为了适应各种色彩,我们不得不磨去生活的棱角,让自己变得圆滑。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收起自己喜怒哀乐的表情,不得不闭上自己的嘴巴,更多的是学会了如何的察颜观色,如何和婉言拒绝。然而但我们一个人惬意的坐在某个地方,边欣赏美景,边思索自己的人生时,才发现生活中处处是矛盾,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

  我们小时候老师问我们,梦想是什么,我们认真的思考后,会说:“当宇航员、当科学家、当老师、当医生、当一个拯救者”等等,我们的梦想是很大的,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渺小的,自己是伟大的,一切是可以战胜的。当我们从上小学到初中可能我们还是坚信我们的梦想,到初三当老师问我们,梦想是什么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出几所重点高中的名字,而不是宇航员、科学家。高中毕业老师问我们的梦想是什么的时候,我们更多的说的是某所大学,没有更多的梦想,大学毕业后更多人的梦想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固定的收入,仅此而已,当我们回头想想我们小时候说过的梦想,长大了似乎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的梦想也越来越小,小的容得小我们如何生存下去。我们想远离这样的生活,想找一个自由的地方去生存,但我们却离不开物质与金钱的诱惑,我们很多时候去抱怨一切的不公平,却又不得不从社会中获取自己所需的必需品,这本身就是矛盾。

  我们恐惧灯红酒绿的社会带给我们的冷眼与嘲讽,向往世外桃源般的清净与闲舒,却又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来拼搏,一切只因为我们不甘心,我们不得不屈从于这样的矛盾;我们恐惧出租屋里的寒冷,却又不得不努力的去工作,去挣房租;我们胆怯高额的房贷、车贷,却又不得不为贷款所需的手续奔波,不得不为每个月的还款努力工作,所剩寥寥无几,这也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算过生养孩子的高昂费用,而我们却总是为孕育生命而高兴,似乎一切的苦都不算什么,生活似乎就是这样痛苦并快乐着。

  我们内心深处所有的矛盾就像一个背井离乡的孩子,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却又不得不离开;想念自己的亲人,接通电话后却又怕父母的唠叨。我们向往一份纯粹的爱情,不带任何的物质色彩,而在这个物质的时代,我们往往为生活的一些柴米油盐争吵。我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时常安慰自己不在乎所获得金钱的多少,而与同事与自己得分上司红脸几乎每次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人是有欲望的高等动物,当我们活在这样的染缸里,若要活得轻松自在,只有一颗奉献的心还不够,更需要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善良的思维,善良的行动。

  2.关于原谅

  刚走进学校上学的时候,我是左手握笔,于是我母亲提着鸡蛋去拜托白老师纠正我的错误。白老师惩戒我们的方法只有一个,揪头发,只揪额头的那几根。我时常感觉前额的头发连带着头皮一起疼,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惧怕白老师。惧怕他严肃的面目,甚至惧怕他头顶不多的几根花白头发,有点深入骨髓的样子。

  离开故乡之前,我对于白老师的记忆已经存留的不多了,但有两处回忆却如何都涂抹不掉。

  一个农忙的春天,我母亲不知是因为什么而和白老师的妻子争吵了起来。白师娘一边跳一边指着我母亲咒骂,言语不堪。我母亲是个不会骂人的人,当别人骂她的时候,她至多偷偷地瞪一眼或者掉一滴眼泪。

  二姐当时10岁,看不下去母亲的受辱,于是她拿着一根棍子跑到白师娘面前,在她身上戳了几下。让我惊悚的是在那一刻,白老师顺手拿起了一把铁锹,青筋暴起的向我们的方向砍来。

  受伤的自然是母亲,她护住了我二姐。我清楚的看见我母亲的脸上有了不止的血,头发也都被红血浸湿。我当时傻傻地一动不动,两个姐姐也都瘫坐在地上嘶哑的喊着妈妈。我记忆最后的一刻是我妈晃晃悠悠地跌倒在了地上,其他的都忘记了。

  第二处回忆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那时我的母亲已经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我和姐姐以及年迈的奶奶。如今说起这个回忆我都不能完全相信,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陕北的农村,竟然有家庭没有能力拿出一块钱给感冒发烧的孩子买药。感冒发烧的那个孩子就是我,拿不出一块钱买药的家庭就是我们的家庭。

  于是,当白老师要求我们每人上交两块钱,用来生炉火取暖的时候,我再一次被拖入深深地恐惧。第一天我没有拿到那两块钱,于是,白老师让我在寒冷的教室外面站了半天。

  等到第二天我奶奶领着我到学校找他说情的时候,白老师不知道说了什么难听的话,我的奶奶泪流不止。我也泪流不止,虽然不懂白老师话语的意思,但当看到年迈的奶奶流下浑浊的泪水的时候,我有些情绪失控。

  于是,在我转学离开母校、离开白老师的时候,头都未回。因为就当时而言,我不认为我对于那样的学校,那样的老师有什么留恋。可是后来听我奶奶说,白老师难过了好几天,他说他应该给母亲赔礼道歉。

  近些年,断断续续的听到白老师的消息,他最以为傲的儿子的堕落,妻子的病重,生命奄奄一息,还有他自己的极度衰老。这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在我心里没有激起过一丝的涟漪。

  最近一次见到白老师是在我上大学以后。

  他就那么蹲在三爷家的炕边,手里捏着一支自卷的烟,花白的头发,秃顶的那一片更是光光如也,努力的咳嗽感觉就要咳出血。他抬眼看我的时候,似乎都没有足够的力气。看到曾经凶恶的老师如今安静的蹲在自己的面前,像一个受伤的孩子一样,我的心里是有些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是时间给予的,我没有任何能力进行抵抗。我曾经无数次试想当我荣誉回乡的时候我一定要刻薄的表达我对他的极度不满,可当真正面对的时候,我的双眼噙满泪水。这泪水不仅仅是因为白老师现在颓败的处境,更是回想起那一段段的过往,不会因为他而褪色,反而是色彩斑斓。

  我不想与白老师讨论过去,我有意的躲避着,可是他说:你挺有出息啊。你是我教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过去的事儿,你还记恨吧?

  他笑了笑。

  我母亲曾经摸着头顶的伤疤告诉我她早就原谅了白老师,我问是什么让你原谅,她没说话。问我自己,对于过去那么耿耿于怀的一件件磨难一样的事情,我是如何就这么轻而易举的释怀?也是找不到答案,或许真的是时间在逝去,我自己的身体装不下那么的仇恨,于是,学着释怀学着原谅。

  我很潇洒地回复白老师:恨什么恨?我早都忘记啦。

  我也笑了笑。

  3.务虚为生,务实为活

  活着的事,大抵在两个方面:务实与务虚。缺其一,便可算得残疾。譬如一个家,家徒四壁势必难以为继,便是笃爱如牛郎织女者,也是“你耕田来我织布”地需要务实。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爱情没了,万贯家财很可能只是内战的火药捻;爱情,即务虚的一面。

  现在的中国,是空前地务实起来了;市场经济正在淘汰着懒汉和清谈家,这真是个好兆头,没有人不盼望她从此富强。但这并不是说,她过去就多么地理解务虚,连年的文打武斗多不过是虚误罢了;爱情呀,人性呀,人道主义呀,都曾一度做过被唾弃的角色,可见务虚的方面也是多么荒芜。

  辩论先务实还是先务虚,先谋生计还是先有爱的追寻,先增加财富还是先提高文明水平,似乎都是无聊的逻辑。房子有了而找不到爱情,或新娘来了再去借钱盖屋,都是极不幸的局面。为什么不能舍生忘死地爱着,同时又废寝忘食地建设家园呢?虚实相济才是好文章,才有最新最美的图画。

  务实与务虚绝不相互抵触。劳累了一天,人们需要娱乐;奔波了一生,人们向它要求意义;作为五十亿分之一,每个人都有孤独和困苦,都希望这个世界上充满善意和爱情。在参天的大厦下和飞奔的轿车里,这些东西会不期而至吗?好像不会;名和利都可能会这样,唯善意和爱情是不能不由期盼来催生的。

  在“俗人”成为雅号的时刻,倒是值得冒被挖苦的风险,做一回“雅士”的勾当。沉静地坐一会儿,到大厦之外的荒地上走一趟,凭心神去追回被冷淡了的梦想,风吹雨洒,会看见天堂尚远,而梦想未变。于是,虽得不住“俗人”的雅号,反惹一身“雅士”的俗气,心里也不计较了,觉着往前走去似乎有了底气。

  多年的虚误,让理想背了黑锅。但理想的性质注定它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注定它要发展和不可泯灭。说不要理想,那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不要理想正也是一种对理想寻求,但凡活着总是要往前走的,不可抹杀的时空保障了这一点;说不要理想,其实只是在发展着理想和丰富着前途。但说不要理想,毕竟是说错了。原本想说的很可能是:不要再清谈,不要再虚误吧。

    397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