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游记随笔
泰山是国家泰山游记随笔A级旅游景区。大家旅游泰山有何心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泰山游记随笔,一起来看看。
泰山游记随笔篇一:夏游泰山
天气竟然昏暗下来,裹夹着电闪雷鸣和斜风骤雨,去往济南的列车此时正途径泰安。我只能透过车窗远望雨雾下的莽莽雄山了,也为今后几天的行程琢磨起来。在济南,姐夫和我商量行程后决定等个好天气再上泰山,至于能不能看见日出,那就得碰运气了。
在济南,曲阜,青岛游玩了一个星期--泰安还是多云,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我和姐夫毅然背着行囊出发,登上了前往泰安的列车。近年来,姐夫迷上了户外运动--登山,骑车,加入了"三人行",还自驾游去了云南。这次他就背上了他的登山行头:帐篷,地垫,睡袋,水袋,登山杖一件不落。怎么着得有四十斤,啤酒肚没了,身材也练回来了。我的双肩包里只有雨衣,食物,水,手电,小刀(非管制刀具),就十来斤重--菜驴的目标是徒步登顶。
岱庙
我们抵达泰安时,竟然出了太阳,一下子打破了脑子里《雨中登泰山》的臆想。于是打车前往岱庙,这是皇帝祭祀泰山的地方,总的来说泰山还是一座道教名山,信奉当地的生化护佑的女神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
庙宇有城墙环护,宫殿式建筑年代久远,油漆斑驳,御碑,石刻比比皆是,都是历代名人雅士游历泰山后留下的感悟颂扬之词,也为后人研究当时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来不及细看,只能用相机拍下来有空再咂摸味道吧。
北方人喜欢种植柏树,槐树,银杏,至少目前留下来的以这几种居多。这里面就有"唐槐"与"汉柏",柏树老了易开裂,槐树老了会烂心。而国学最喜欢研究的就是"形与相"了。你看树杆开裂了,有句老话就叫"树大发岔,孩大分家",当然还会有更多艺术哲学的领悟。那老槐树空心了积累了腐质泥土,一粒树上的种子落下来长成了新树,就成了"母子连心".抽象的规律总要经由生动的譬喻才能演绎为经典,《易经》讲的都是这些吧。
姐夫更为喜欢灵动些的事物,对着欢群的锦鲤鱼呀,鲜花碧草,古木的奇形怪状纹理,一些生动的雕刻拍个不停。
山水林荫
出岱庙,穿岱宗坊,直奔一天门,沿着孔子登临处,天阶,红门开始了一路攀爬。这条登山石阶依山伴溪,在没有景点路段,我们便改为朔溪而行,呼吸山野间花草流水气息也很遐意,偶尔被溪水浸湿了鞋子,一会儿就干了,留下的只是清凉感受。
路边的石刻太多,也会匆匆而过,只对一些描绘出胸意有所触动的才会驻足观看。一路上小店摊贩不少,旅游纪念品,拄杖,矿泉水,小山货,他们就住在山上过着从容逍遥的日子。路边散养着自家的鸡群,雄鸡抖着红冠凤尾,踱着刚健的方步在草丛里捉虫觅食,那派头俨然是泰山的精灵了。
过来三官庙,我们斜插经石峪。高山流水之亭是一座四柱石亭,柱上楹联"天门倒泻一帘雨,梵石灵呵千载文",横批"源头活水".暴经石上刻的隶书《金刚经》,有些经文已经水蚀风化了,听瀑流观水下经文就能够明心见性吗?此刻,我能感受到的只有涧溪的哗然与山风的清凉。
柏洞附近的四槐树据说是唐朝-程咬金所植。这也有草顶的茶棚,布置的自然整洁,绣球花开的正鲜艳,主人还用山涧里捞来的浮木做成根雕,桌,凳,供人休憩,路人络绎不绝。
十八盘
南天门,几乎还只是一点影子,十八盘却像挂在山崖间的窄窄绳梯。过来中天门,山势陡峭起来,陡壁之下的峰回路转,倒是不用日晒了,那就开始来耗体力,玩心跳吧。
只要连续走上八十级台阶,就会气喘吁吁,心慌不已,汗水也会漫出来,于是只能停下来,靠着护墙短暂休息。然而路还是要走的,三五分钟后便继续前行,我采用"之"字形路径向上爬去,腿部似乎要舒缓一些。拄着登山竹杖奋力撞击着石板,掷地有声的竹节里发出脆亮的声响"嘟…嘟…嘟嘟……"振动着耳膜,也坚定着信心。
此时可以静下心来,一路欣赏领会摩崖石刻的意境,转移疲劳的感受,云步桥的亭子上就有"跋险惊心到此浮云成梦幻,登高极目从兹俗虑自销沉".山间的苍松,崖壁的碧草黄花(萱草),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强劲不曲的生命力。杜甫当年的"会当凌绝岭,一览众山小"的信念诗句,鼓舞了无数后来之人。在疲惫不堪之时,仍能够发出坚毅的豪言壮语,激励共勉,这就是不屈不挠战胜万难的英雄主义气概。
如此十八盘倒成了朝圣泰山之旅了,从翠屏斋开始的紧十八盘成了最后的冲刺,可脚下的石阶变窄陡了。每个人都躬着身子,喘着粗气,静下心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目标就在头顶之上,上到南天门才算成"仙人".
大家终于都拖着身疲力竭的身体,能够站在南天门前享受的胜利的欣喜。
玉皇顶看落日
进到南天门,已近下午六点了,太阳开始西下,我们闲散的走在白花花的天街上,这里已经形成了繁华的街市;不再是印象里拿扫帚,葫芦当招牌的窄小街面。
白云亭,白云洞传说当年里面往外漂白云
穿过中升坊,我们直奔玉皇顶而去,路过碧霞元君祠时,庙门已关,一些妇人带着香烛,坐在门前休息,也许她们在等第二天进香吧。,碧霞元君祠侧面是皇帝行宫遗址,在场地的前面我看到了门轴的石窝窝,后背的崖壁上刻满了文字,最大的一幅是唐朝的《天下大观》御碑。
后面的山顶就是皇家道场"敕修玉皇顶"了,山门紧闭。清辉落日映红墙,望着夕阳沉浸,心情逐渐平复下来。忽然天籁间传来了清亮的欢叫,"唧唧呀呀"不绝于耳,一阵阵黑色的剪影在空中徘徊掠过
--燕子,那是燕子!她们在夕阳前翩然起舞,在1545米的上空欢送着落日,这些玉皇顶的精灵呀!忽而聚拢,忽而散逸象一只扇动巨大薄翼的黑蝴蝶,如此的欢歌雀舞,让我激动不已。这不正是太阳的图腾
--雨燕金乌嘛。
太阳的最后一点鹅黄隐入红霞,我们才离去,赶往日照峰露营。
拱北石观日出
泰山观日出地标就是日照峰--拱北石。夜幕降临前我们在拱北石下支起来帐篷,享用晚餐后躲进了帐篷。净月高悬,天上人间,顾不上一路疲惫,我就安然入睡。夜上泰山来准备看日出的年轻人,一拨接一拨,没带帐篷,山上的雾水湿气确实是让人无法入睡的,他们的到来也打碎了夜的沉寂。
翌日四点半,我们钻出来帐篷,东方灰蒙蒙的有了些红亮光,远山还是肃穆不清的景象。天边的乌云逐渐暗红起来,慢慢的放出些霞光。霞光的天际漂着些许灰色的云,天空逐渐放亮,周围的景色也清晰起来。从玉皇顶到日照峰站满了人群,大家翘首远望着东方。
慢慢的天边的灰云被加热变红,然后又发白,似乎逐渐要被融化掉。太光芒阳快要出来,于是举着相机,专心等待那乌云中的第一缕红,随着那一抹红阳在乌云中冒出额头,发际间开始赤热变白--蛋黄的太阳从卵翼下脱壳而出终于跳了出来,在天际的乌云下放出燏燏黄黄的光芒。这光芒逐渐四射照亮了天边的白云,映射到近处的树梢上,也反射出点点晶光。此刻的拱北石也披上了红妆,调整角度给拱北石和太阳来张合影,有了石头的掩映,更衬出来太阳的耀眼光芒。天上舒展的鳞状羽云和耀眼的太阳在一起组成了翱翔蓝天的"白羽凤凰"图。而拱北石也显出直冲霄汉的雄浑气势。
太阳升起,普照万物,退去了那抹喜气红妆,再看玉宇清明。瓦蓝的天空飘着些许烟云,玉皇顶和碧霞元君祠都白净起来了,远处是滚滚云朝,真有"天外天"的感觉。此时庙宇洞开,香烟缭绕,道士们清心唱经早课,香客们虔诚顶礼膜拜。
感受泰山正能量,来泰山观日出
后记
一天的徒步攀爬,汗水把衣服和背包全留下了白霜。空乏其身了吧,却没有回力的酸痛。
泰山的碑刻太多,雁过留名,我却没有找到秦朝李斯的碑刻。
东岳庙前的五大夫松据说是秦始皇加封的,只是看上去太矮小了旁逸斜出的树冠像个盆栽,养尊处优的世袭后代吗?怎么看也显不出两千多年的古朴苍桑。
一路上的庙宇很多,但烧香自愿。我只在碧霞元君祠看见了道士。
终于还是和挑山工见上来面,只是开通了索道后,如今的挑山工是挑着货物从上往下走,再也找不到那种硬朗向上的雄浑感觉了。
还有就是泰山顶上,一年四季日出的角度可能不同,产生的视觉效果肯定不一样。
下次也许要换个时节再来……
泰山游记随笔篇二:雨中登泰山
细雨迷蒙,便是泰安之行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泰安的雨是缠绵的,它飘洒温柔,把整座泰山隐在自己身后,以致空气都弥漫着潮湿的气息。雨中的泰山,却也有着别样的韵味。
车把我送上了山腰,便不再行进。于是我下了车,把自己投身于一山雨雾之中。细雨霏霏,温和地打在脸上,细细腻腻的。倒也没什么凉爽之说,只是觉察到柔情,似母亲爱抚孩子的脸。也对,大自然不就是人们的母亲么?
印象中的泰山是巍峨的,千峰万壑。但笼在细雨中的泰山,和着绵延不绝的峰,却有了几分婀娜、几分柔美,有如一个腼腆的小姑娘,穿着飘逸的裙,伫立在和风细雨之中。泰山俶尔亲和起来,好似与我早就相识一般。
我选择了步行上山。不为别的,只是想好好地亲近泰山,雨中的泰山。
原本想着脚下的路该是泥泞的山路,路边的滑石上长有青苔之类,空气里有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夹杂着花草的芳香……总之是极富自然本色的画面。可惜走在现实中的大道上,滑石青苔是有,路面却是水泥的,因此泥土花草的芬芳锐减不少。不过这并不碍事,雨天的泥路极滑,若是摔上一跤,反倒可能减弱了我爬山的游兴与赏雨的雅兴。
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前行的我,决定不撑伞,就想感受一下淋着雨登泰山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滋味。
在烟雨中缓步着,寻觅雨中泰山的韵味。可惜虽然脑海中有着千丝万缕的感受,待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旁人坐在小亭里等我娓娓道来时,却什么也总结不出来了,似乎自己的口已不听使唤,说出的话并非心中所想。许是不识泰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泰山游记随笔篇三:爬上泰山
爬上泰山半腰后,只有浓雾与若隐若现的松尖。长发一缕缕沾湿,冰冷地粘在脸上.双腿已经疲软不堪。这时不是为了征服泰山而想爬上去,站在山顶,而后告诉世界胜利是值得骄傲的.因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上去,因为雾浓而看不见上山的前路,每迈上几节台阶,都似乎给呼吸造成压力,只好大口喘着,潮湿的空气使得汗液无法畅快,憋闷感也无法避免。身边横着身体下山的人,略带得意地告诉向上踏步的人们还有多少米还有多久才到南天门,好心人很多,他们会告诉你只有不到十分钟,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刻在台阶上的血红色的数字知道目前的高度12001300还是1500米,而继续下去远不止十分钟,也许,那是下山者的最快速度吧。这是个好方式--永远不知道离终点究竟多远却能在一定时候知道自己已经到达的高度,由此明白,努力是怎样被认可,人就是这么可怜可爱,因为一个刻在某处的认可就会心地笑了,然后会继续爬,没想那么多所以也没想过所谓停下,只是抬脚,抬起脚步,我抬起脚,并且不抬头,我宁愿埋头看湿漉漉的石阶看湿答答的发在眼前晃动--这是艰难中我的态度--没有瞻望的勇气,没有俯视的心情,却有一点点硬硬的执着在心里。快到顶时,石阶越来越窄时而会直挺挺地陡起来呈现大约七八十度的姿态鼓励了最后这些顽固分子快爬,因为已经没有绝对的理由不喝最后这一碗江水,可以不论条件,无视困难,这时人又变得挺可爱。最后看见的一片平坦上仍然浓雾涌动,当然,也人影晃动,毕竟,永远不会只有一个征服者存在。从白玉雕栏俯身展目,风吹千卷白纱立涌而上。
时间是座山,长的短的都是自己的,高的低的都是用生命来执着地爬完的,走着走着就快结束了,事情由此分为两种:梦想实现或者继续作为梦想,存在于擦肩而过的遥远中。听说在黄山才得见云海,其实并不值得遗憾,云海再美不过是黄山的飘发,没有云海的泰山有它可爱的所有。
泰山游记随笔相关文章:
1.游记随笔精选
3.春节印象随笔
4.优美有关教学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