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在北京随笔

木兰分享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那在北京的你,如何写随笔呢?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在北京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在北京随笔篇一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所以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只要有条件就想去看北京。

  北京我也去过好几次了,当初结婚旅游就是去的北京,那是第一次去,第一次看见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威严庄重,气势宏大,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毛主席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门前开通的金水河,一枕碧流。心情是无比激动,我想不仅是我心情无比激动,是我们这一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第一次看到北京天安门都会心情无比激动,仿佛看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在检阅海陆空三军,在检阅红卫兵,崇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有了孩子后,带孩子去北京。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我们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那时孩子刚上小学,居然知道认真的整整红领巾,举起手臂,庄严的向人民英雄敬礼。第二天我们起大早去看升国旗,我们的国旗每天都从天安门前升起,可看升国旗的人还是人山人海,我们占据有利地形,看着我们的国旗在乐曲声中冉冉升起,真的是自豪感从心底升起。

  后来出差去北京,游览了位于北京市中心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等地。金碧辉煌,庄严绚丽“紫禁城”依旧,可这里曾居住过的明清两代24个皇帝已如过眼云烟,早已物是人非了。

  今年三八妇女节我们单位女同胞又来北京,三月的北京处处都散发着初春的气息,也是天公作美,我们来的那几天都是大晴天,蓝蓝的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更显得奥运后的北京明快充满生机。

  我们第一站来到天坛,天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一座典型坛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无论从构架、力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天坛都是出类拔萃、举世无双的建筑杰作。

  第二天游览恭王府,王府花园坐北朝南,环山衔水、正处在“蟠龙水”环抱之中。 恭王府及其花园早为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宅第,规模只比故宫略小。嘉庆四年和珅获罪,宅第没收,从和珅家财产值白银9亿两,而乾隆时期,整个国家的每年收入只有七千万两,也就是说和珅的家产相当于他当政二十年间清王朝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强。可见反腐倡廉多么重要。

  北京还有许多著名的学府如清华、北大等也汇聚于此,可以漫步校园中想象朱自清、胡适等昔日大师在校任教时的情景;北京还有许多闻名遐迩的自然景观…… 就留待以后再来北京,旧地重游吧。

  在北京随笔篇二

  第一次听到三里屯这个名字的时候,以为它是北京的郊区农场,后来才知道三里屯是北京的一个泡吧的最好去处。我之所以认为三里屯是北京的郊区农场之类的地方,主要是字里面有个“屯”字,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差一点把一个好端端的娱乐场所整到乡下去。

  三里屯的酒吧就是一个字“火”。一条200多米长的大街,虽然连个停车场都没有,但是每当夜色降临的时候,这里就变成了“人间天堂”。所以把人间天堂用上引号,这就是说,三里屯只能是有钱人的天堂,没有钱的人谁能会为80元一杯的咖啡埋单呢?三里屯的“火”与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这里是外国使、领馆区,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比利时等70多个国家,人们看中了外国人居住的地方,于是,在这里建起了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三里屯的初衷应该是为外国人开设的,可是,后来也成了“北漂”单身族的最好去处了。现在的北京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北京了,这里已经成为新的移民城市,有能力的往里钻,有钱的往里挤,到这里发展空间太大了,就连乞丐也愿意到这里乞讨,我曾经和一个乞丐算过他的收入,在我就职的丰联广场有一个地铁站,每天出入按10万人计算,每200人给1元钱的话,一天就可以收入50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一个白领人的工资啊!

  我在北京时只去了一次三里屯,而且是家乡的孟大哥邀请我和赵大哥一起去的。那时赵兄是天津一家乳品厂的驻京销售经理,孟大哥从广州回家路过北京看赵兄,于是他点了三里屯,目的是见识见识。我们从东向西慢步走着,从一家家酒吧中不时的传出嘶哑的歌声,昏暗的灯光下隐约可见扭动的人影,大街上随处可见异域风情的女子,浑身上下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在一家室外有大排档的酒吧前我们停下来,原本想喝点啤酒,吃点小菜,可是一看价钱:啤酒40元一瓶,不禁让人咋舌。我当时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在这里吃饭太大头了,可是,赵兄坚持环境不同,意境也不同,大家有些拿不准主意了,最后,孟大哥拍板,到别处找一家歌厅玩玩。当我们刚走到三里屯尽头时,突然走过来一个男子,他压低声音对我们说,几位到XX夜总会玩玩吧,我家小姐靓,国内国外的都有,价钱也不贵,玩一把200元。孟大哥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故意地泡起了那个男子,讲条件,砍价钱,把那个男的弄得信以为真,跟着我们走出了好远,最后,孟大哥以距离远,条件太一般拒绝了。有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写东北人独霸三里屯的事,说他们能打能拚,是国内不好惹的主。想一想,要是那天拉客的男子是东北人,我们说的又不是东北话,我看那个戏弄人的场面就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结局了。

  逛了一圈三里屯,感觉就是一个风月场。其实,在北京这样的地方还真的挺多的,曾和我的同学去过一家酒吧,里面都是漂亮的外国妞,我的一个同学和一个韩国小姐聊了不到二十分钟,竟给人家打了三百元的小费,而我也只能是装聋作哑谁都不理,原因自然是没有“硬通货”了。这样的地方为什么没人管,我想北京是政策的始作者,自然是自己的刀不能削自己的把,中央政策只能是地方执行了,看来这就是灯下黑吧!

  写这篇文章是听说三里屯被拆了,我想为这逝去的东西留下一笔。可就在成稿之时,我又听说,不久以后这片废墟上要建起一个更大的娱乐城--巴黎城。

  那时的三里屯会更风光吗?

  在北京随笔篇三

  初到北京的人一定会对她的大气所征服,你看,故宫那个大;天安门那个大;还有新地标鸟巢那个大;水立方那个大;国家大剧院那个大等等,数也数不过来。这对于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我有幸于今年4月底到了一次北京,近距离的领略了她的风采。

  说来好笑,长这么大,没有坐过飞机,等坐上了飞机,又晕机,还没有体会到空姐的服务和坐飞机的感受,就到了北京国际机场。走进候机室,除了感觉大外,就是人多,而且在现实中从未见到外国人的我,这时是饱了眼福,放眼望去,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到处都是,可那外国人并不像电视上所放的那样艳丽动人。除了长得高外,一个个都是那么胖,皮肤又特粗燥,像风干的腊肠,身上又有一股怪味。饱了几眼眼福后,我可是再也不想看了,随着旅游团走出候机室。

  在候机室里不能算真正踏上北京的土地,只有到了外面才能体会到。此时正是鲜花开放的季节,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而横七竖八的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会把你逼得喘不过气来。远处天是蓝的,几片浮云在悠闲地晃动,一队小鸟排着秩序正欢快的在天空中飞翔。我深深地起了一口气:“这就是北京啊,我日思夜想的地方!”在电视上无数次看见听见你的心跳,此时走进你的怀抱,竟有些激动和不知所措。

  旅行是匆忙的,五天的行程排的紧凑而富有情趣,北京的风土人情让我们感慨不已。而就是这短短的五天行程,让我喜欢上了北京,不只是她的大气,更多的是人文方面的。

  北京的热情

  北京的热情是众所周知的,外地人到北京就会感觉到象回到了自己的家,只要是你向路人问路或者其他一切事情,他们会详详细细的讲解,让你感动的只有点头哈腰的份。

  北京人的热情还体现在一个“侃”上,北京人如果和你”侃“上,那就没完没了,而且谈吐听起来就像个大学教授,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北京话

  北京话很好听,一辈子不到北京听听京腔京韵是一种人生遗憾,这是我的个人感受,不代表全部。我们的导游小姐就是个地道的北京人,瘦瘦的,戴着一幅近视眼镜,人长得不是很漂亮,但是处处透着青春气息,是个可爱的姑娘,而那一口地道的北京腔让我们听起来如沐春风,说不出的快乐。

  北京话有一个特点,不紧不慢,字正腔圆,和北京的大气相映成辉,从北京话可以看出皇家的气派,可以看出他们眼里还没有让他们惊讶的事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京人的处世不惊、泰然自若的神态。

  导游小姐就是这样一个姑娘,你能发现在任何时候遇到任何事,她说话总是那么不紧不慢,那种镇定让你不得不佩服。在五天的行程中,我们在她地道的北京话中度过,也是一种享受。

  文明程度

  北京的交通一直是个头疼的事情,北京人称北京的交通状况为“首堵”,北京不是首都吗?这时她的谐音。

  堵归堵,可在北京开车的人都严格地遵守着交通规则,没有一个人敢闯红灯,可以说是井然有序的。而且当车遇到行人过马路时,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车都会让这人,可不象上海等地只要是绿灯亮才不管你行人呢!

  我们就曾亲历过这么一次,有一次我们到商场购物要穿过马路,这时绿灯亮了,正好此时几辆车驶来。看到我们在过马路,都自然而然的停了下来,待我们走过去,车才继续前行,让我们很是感动。从这件小事上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而北京人的文明程度是根植于人的骨髓的,是自然而然体现出来的。到过北京的人就会惊讶原来中国还有这么一个相当文明相当有魅力的地方。

  北京的魅力

  说到魅力,不得不说北京的魅力,北京的魅力可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方面是北京把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拿天安门广场周围来说,有故宫,也有人民大会堂;有石景山公园,也有“全聚德”。单从建筑上看不出哪个是现代的那个是古代的,但这些都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给人的感觉也许是从古代突然走向了现代,也有可能突然从现代回到了古代,让你在一惊一诧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界限,让你完全融入她的怀抱。

  第二个方面是北京处处透着皇家的气息。你走在故宫里,仿佛看到康乾盛世时乾隆正指点着江山;你走在颐和园的画廊里,在惊讶古代能工巧匠的杰作时,你的耳边会突然听到慈禧太后正领着众多嫔妃嬉笑着从你身边走过的脚步声;即使你走在偏避的小胡同里,你也感受到乾隆微服私访时那种太平盛世的景象。这就是北京,让人敬仰,让人敬畏。

  第三个方面是北京的历史,翻开北京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由盛而衰的血泪史,而那些到处可见的皇家陵寝、皇家建筑,活生生的给你讲述着历史,你不由不倾耳聆听,听到伤心处不禁泪流满面。

  最后不得不说北京的老字号,“同仁堂”、“全聚德”这些老字号如雷贯耳,看到这些老字号,你就会走进那个时代,那种感觉微妙极了。

  关于“风水”

  北京的名胜数也数不过来,我们也只是走马观花,要讲领略她的精髓则是免谈。但我想说说对这些名胜的感观,除了前面所说的大气外,还有一个就是这些建筑的“风水”。

  也许“风水”两个字不好听,但在现实中,北京所有的名胜建筑都是按照“风水”学的有关原理建造的,你不信也得信。故宫、天坛等都有它严格的中轴线,两边建筑也平坦低矮,seo是什么,一方面是保证皇脉长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美观。鸟巢、水立方等一批现代建筑也建在皇脉的延伸线上,其意义不言而喻了。

  关于“风水”,好像现在大学里就有这个学科,只不过不叫“风水”,而叫“建筑艺术学”,不信吗?那可是我们到中央电视塔参观,塔底有个玉器博物馆,身为馆长的建筑学教授亲口说的。为了更好的介绍“风水”,他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发展经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之初,一度生意萧条,时任行长的周小川便请一名香港的“风水”大师来看看,想以此改变银行的状况,“风水大师”看后,要求周小川在银行门口摆一个“皮咻”,在门前竖一个旗杆,但不要升国旗。这个旗杆寓意着一炷香,天天烧高香,自然会得到佛祖的保佑,而“皮咻”象征着财富,周小川就依“风水大师”讲的做了,果然不出几年,建设银行的生意如日中天,现在已是中国银行界的三巨头之一。

  还有一个关于“风水”的故事,是导游说的,说毛泽东只在建国时在天安门城楼上讲过话,此后再也没有踏入故宫一步,为什么呢?因为毛泽东身边有个很有名的“风水先生”,说毛泽东属龙,而故宫没有水,龙离开了水是不行的,于是建议毛泽东不要住在故宫里,否则凶多吉少。毛泽东听后觉得有道理,从此后便没有进过故宫。

  还有一个关于毛泽东的故事。毛泽东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曾为自己在十三陵附近选陵墓,当大兴土木时,“风水先生”又劝毛泽东不要在十三陵见自己的陵墓,原因是毛泽东是一条土龙,要在十三陵建陵会惊扰了真命天子,对他以后的事业是很不利的,毛泽东居然也信了此言,就停工放弃了建陵的想法。这也许是传说,对于这个传说我不信,因为毛泽东是中国人的领袖,不可能相信“风水”一说。

  北京人的大度、成熟与温柔

  北京人的优越感渐渐消失,这一点不是北京人落后了,而恰恰是他们文明的体现,一个地方的人如果处处觉得有优越感,以优越感来看待一切,那是非常可怕的,那会造成两个严重极端:一是目空一切、唯我独尊;二是停滞不前、自鸣得意。而这两种极端后果是造成对外来人的排斥。这方面典型的是上海,北京以前是,可现在不是,北京在更多方面体现了一种包容、大度,一种成熟,有时还有一种温柔。

  先说包容和大度,走在北京街头,你会发现到处是五湖四海的人,他们和地道的北京人一起工作、一起游玩、一起享受明媚的阳光,北京人不会问你来自哪里,如果他们无意中知道你来自哪里,他们也会和你大“侃”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侃”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凌驾于人的感觉,而只是“侃”,不会露出鄙夷的眼神。这一点上海不是这样,上海人如果知道你是外地人,他们会投去不屑的眼神,继而爱理不理的和你说几句话。其实北京以前也是这样,皇城的优越感让他们一度迷失了自己,而他们现在会理智的看待一切事物,这就是一种进步、一种自我救赎自我反省,这样的北京人令人尊敬。

  北京的成熟主要体现在她的理智上,她已在世界大都市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方面的,北京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这一点不用过多述说;二是建筑方面的,北京的著名建筑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如:鸟巢、水立方等,这些建筑富有世界性的特点;三是文明程度,这是最主要的,北京的文明包括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都是举世瞩目的,特别是现代文明已融入到每个北京人的心中。

  说到北京的温柔,我个人认为北京除了阳刚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温柔。你看北京的天是那么的蓝,花树是那么的茂盛。除了感官外,北京的温柔还体现在人文方面的关怀,走在大街上迷路了,问交警,交警会很耐心的给你指路;残疾人上车、走路,人们会小心翼翼的给于照顾;你会经常看到热心的老大妈在你口渴时为你递上一杯热茶;喝着大碗茶,听着京腔京韵,你还会体会到另一种温柔。

  这些北京的印象也许在人们看来不值一提,我只是以一个初到北京的人的眼光来看北京,只能说泛泛而谈,谈不上什么深刻,也许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北京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也许一辈子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挥之不去。

  我在想,如果有机会再到北京,我会用一个月的时间或者更长的时间慢慢领会她的魅力之所在,只怕等不到那个时候了,会留下一些遗憾,但这点遗憾却是美妙的,让我有想念她的时候。

在北京随笔相关文章:

1.关于北京的经典散文-描写北京的散文6篇

2.关于北京的散文3篇

3.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3篇

    142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