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抗战老兵随笔

木兰分享

  抗战胜利纪念日快到了,那关于抗战老兵的随笔都有哪些?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抗战老兵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抗战老兵随笔篇一

  昨天下午,红河谷论坛一行七人,去老河口市张集镇,拜访了已经88岁,身体还算硬朗,头脑还清晰,一个眼睛不好,耳朵有点背的抗战老兵——张华轩。

  1944年夏天,只有17岁,读过私塾的张华轩,经驻防张集镇尚岗川军熟人介绍,进入国军127师380团团部卫生队,当了一名卫生员,卫生队有七八十人。在新兵训练阶段,听过第五战区长官司令李宗仁先生的抗战鼓励和训话。1944年冬季,张随卫生队,进驻随县大洪山。张作为军师的助手,负责配送药品,救治前线送下来伤员。

  1945年三月,老河口与日军的保卫战打响。为驰援老河口125师守军,张随127师380团卫生队,途经河南新野,邓县,湖北三官殿,顺江南下,进入老河口,参与了马头山,花城门战斗。在日军先进武器和凌厉攻势下,老河口守军经过十几天浴血奋战和重大伤亡,最后老河口城还是失守沦陷。昔日繁华的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称的老河口城,被日军炮火,轰炸为一片瓦砾废墟,军民伤亡一万多。向谷城撒退渡河时,张亲眼目睹了两船士兵,被日军炮兵击中,沉入江里,士兵埋骨江水。张的卫生队也被冲击得四零五散。张和另一位王姓同乡(已去年十多年),在与部队失去联络后,脱下军装,扔到江边沙滩芭茅里,跑回张集老家种地,隐姓埋名几十年。

  土改时,他被划为富农。三反五反,大跃进时,清理阶级队伍,“”等运动时,为免受批斗,从张营搬到蒋营,投靠亲戚。他只有一个女儿,现与女儿女婿在一起生活。在运动频繁年代,怕受挨整,他对自己当过将近一年国军卫生员的事情,向任何人,只字未提。家人们略有所闻。改革开放后,他才向家人们陆陆续续,点点滴滴说些自己当卫生兵的轶事。只是年代久远,他只记得当时127师长叫王英,熟悉的几个川兵,部队打散时,不知是死是活,几十年没有联系,不知是否健在。跑回老家时,什么证件也没带。建国后,连户口都没上,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安了户口,老人原名张华轩,现名张正下。他的孙子,前几年听说,国家对抗战老兵有一定的补助,跑到民政部门询问,可没有有力的人证物证证明他那段经历。

  同行的王三哥说,他最近写篇关于老河口抗战的文章,研究过抗日时期老河口保卫战的历史。认为老人说的与他看的记载,基本吻合。没有那段经历,一个诚实的种地老人,想编也编不出那样的事。可他当兵时间短,熟悉的人少,七十多年了,很多抗战老兵都已走了。能找到直接人证物证,确认他那段历史的希望,确实渺茫。估计他没有老河口另一位抗战老兵,刘忠后那么幸运,在热心人和媒体记者帮助下,身份得到国家承认,还见到七十多年未见到的老战友。

  老人现在四世同堂,女儿女婿在路边盖了三层楼房,条件不错,能够安享晚年。我想,国家补助,抗日老兵的名誉,对他来讲,已没什么实质意义。但我们要对当年保家卫国,抵御外来侵略,那怕只当一天兵,那怕为抗战做过丁点有益事情的人,都应献上我们应有的敬意。

  抗战老兵随笔篇二

  在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深秋,我有幸被红网益阳义工联“爱在阳光下义工分会”邀请参与了一次我原来从没参加过的探访抗战老兵公益活动。

  这个公益活动是由符节老师两夫妻倡议带头发起 ,并由城市学院的廖教授爱心接力带领爱心团队建成《老兵之家》坚持了五年到目前。并且已经将这种单一的爱心接力转变成一种完全常规化公益活动,一颗爱心大树在多名爱心人士的关注关心下正在根深叶茂茁壮成长。这个组织已经通过网络的平台优势关注帮助多名抗战老兵改善了目前的生存、生活环境与政治待遇。

  今天我们要去探望的这位老人家只是这群老兵中的一名代表。他是原国民革命军88军的一位战士邓梅开,现年78岁,住桃江桃花江镇崆峒村。他在16岁时为了国家参军去打日本鬼子。在抗击日寇的战火中受伤。于1948年起义后退伍回乡务农。因大家都晓得的原因,特别是经过了“反右”、““””运动的原国民党老兵们的政治待遇及生活环境可想而知。

  现在红网“爱在阳光下”义工组织的关注参与下,桃江政府为邓嗲嗲盖了简易新房,“爱在阳光下分会”的会员们自己捐款又为他配备了家中的一应家俱、床上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及部分钱款,并请人来照顾他。 得到政府的关怀,邓嗲嗲好开心快乐的。他说:“到了晚年生活好了,他想多活几年,写几本书,教育孩子们。要是日本鬼子还敢来侵略,国家需要他时,他还会上战埸去杀日本鬼子”。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通过历史,我们都记得你们与日本鬼子的浴血奋战、为国捐驱。为打垮外国侵略军者所做出的贡献。我们不会忘记你,国家人民不会忘记你。

  这是一次有意义的爱心活动。在好活动中我受益非浅。

  这是我们本篇的主人公邓嗲嗲,是一位多才多艺、和蔼可亲的人。他一个人至今未成家,自己单身一人居住有点孤独。有哪一位阿姨钦佩他的经历,喜欢他的性格和为人。愿意与他共度余生,不妨到桃花江镇来走走、看看哟。他会很热情、很真诚的欢迎你。我请问,你会是那位与邓嗲嗲有缘的人么?

  抗战老兵随笔篇三

  戎装义勇傲江湖,

  惯看烟云漫卷舒。

  喜庆余年享盛世,

  笑谈昔日击狂奴。

  贻孙教子家盈爱,

  植树浇花夜梦姝。

  锐气珍藏霜鬓里,

  柔情满颊亦雄夫。

抗战老兵随笔相关文章:

1.纪念抗战胜利随笔

2.2016抗战胜利纪念日随笔

3.抗战小英雄王二小随笔

4.2016大学生抗战胜利纪念日随笔

5.有关抗战胜利70周年的散文诗歌

6.2016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日随笔

    1387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