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2016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日随笔

木兰分享

  71年前抗战胜利,因为民心凝聚在一起。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日快到了,大家是怎么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的呢?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2016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日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日

  2016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日随笔篇一

  时光荏苒,71年弹指即过。今天,当我们沿着历史之河上溯,缅怀先烈、慎终追远,凝望71年前那裹挟了亿万人的战争硝烟,我们必当深思,那场全民族的抗战究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什么?

  一寸山河一寸血。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抗战,凸显了一个不畏强暴、众志成城、血战到底的民族身影。没有什么比中国军民的巨大牺牲更让人震撼、感佩。14年艰苦抗战,中国以贫弱之力浴血奋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太行山上、长沙城前,中国军民义无反顾,用血肉之躯捍卫着每一寸国土,宣示着民族的尊严。

  抗战期间,中国战场进行了大规模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牵制、抗击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整个抗战,中国付出了包括军人在内伤亡3500万同胞的巨大牺牲,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按1937年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百年耻辱,一战洗雪。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以14年的艰苦抗战和巨大牺牲,终获全胜。抗战胜利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遗产,给我们的现实生活留下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抗战胜利使我们彻底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命运。由于抗战胜利,中国能够以孱弱的国力跻身大国俱乐部,获得联合国创始国以及常任理事国席位,让我们能享有大国国民的地位与荣光。这些皆赖中国军民14年的前仆后继,皆赖亿万同胞14年的坚持坚韧、共赴国难。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后人的无法用金钱估量的巨大财富,我们须臾不能忘记。

  71年前的那场战争仍然活在今天。“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在抗战烽火中,鲜明地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觉醒,71多年来,一直回荡在神州大地上。

  我们走在张自忠路上,读着王二小的故事,看着抗战电视剧,我们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愤怒,为是否抵制日货争论。虽然已经过去71年,但我们仍然强烈感到抗战影响无处不在。然而,抗战给我们留下的最大遗产究竟是什么?根据本报进行的“中国青年看抗战”大型民调,83.8%的受访者认为最大的抗战遗产是伟大的抗战精神!

  这种抗战精神,传达了一个积贫积弱的民族在民族存亡关头所爆发出的无比的坚韧与抗争。它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一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一种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一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2016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日随笔篇二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时刻!

  1945年9月2日,日本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在美、中、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的注视下,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三个法西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签字结束后,飞机轰鸣着飞掠“密苏里”号上空,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9月3日,四万万中国人举国同庆,用喜极而泣的泪水和胜利的自豪,享受国难终结的喜悦与幸福。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刻!

  1945年8月21日,中国战区中国接受日军洽降会议,在湖南芷江举行。“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

  胜利,有赖亿万同胞的流血漂橹;“落日”,皆因山河岁月中难以想象的坚韧卓绝。14年抗战,我国军民前仆后继、万众一心、和衷共济,以血肉之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中华民族从未像此刻一样,在抗日的旗帜下同仇敌忾、一致对外。14年抗战,不再是朝廷与列强的战争,而是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为了自己的民族尊严、种族存续而进行的全民族抗战。

  2016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日随笔篇三

  今天,我们回望71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当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告慰英灵。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当年满目疮痍、任人欺凌之中国;今日之国民,也不是当年贫弱、闭塞之伶仃小民。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今非昔比,国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也空前高涨。

  爱国主义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今天,这仍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但进入21世纪,爱国主义增加了新的时代内涵。国家间应有新型国家关系,国民也应有新型大国心态。新时代的爱国者应该具有更为宽广、理性、包容的胸怀,以及更加高远的视野。我们不能虚无,但也不能狭隘,尤须警惕将自我膨胀和盲目自大视为爱国主义、民族自豪以及民族凝聚力。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权都曾经历过从屈辱到强盛再到覆灭的过程,国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对于各自国家的复兴,都起过巨大的作用。但是,非理性、扭曲的民族主义的盲目膨胀,不仅异化了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自尊的正常内涵,使得民族主义蜕变为极端民粹主义乃至种族主义,更使得国家走上了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道路,为国家和民族造成巨大灾难。

  今天反思,71年前那场战争灾难告诉我们,建立在对外扩张和掠夺基础上的发展模式绝不能重演,战后各国的高速发展也充分说明,完全可以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在新时期,建立在这种国际观和发展观基础上的爱国主义,应该更理性、平和、包容,把爱国情感更多地内敛为自身的奋发努力,以和平的方式崛起,以自身的强大赢得尊重和地位。

  理性的爱国主义和健康的民族主义,需要高素质的国民予以承载。大国崛起、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价值观重构期的纷乱以及利益的诱惑,容易让人进退失据,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心态。而中国经济力量的强大以及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勃发,客观上又使得,假如不能以正确、平稳的心态指引自己的观念行为,任凭情绪发泄式爆发,很可能导致在对外态度上亢奋和激进,使我们的许多努力功败垂成。

2016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日随笔相关文章:

1.2016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日演讲稿3篇

2.2016年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思想汇报

3.2016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演讲稿

4.2016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演讲稿最新

5.2016年抗战胜利71周年演讲稿

6.2016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演讲稿

    135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