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古诗教学随笔

木兰分享

  古诗,高度浓缩了诗人的思想,有点难懂。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古诗教学随笔让学生懂多一点呢?请往下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古诗教学随笔,希望你喜欢。

  古诗教学随笔篇一

  《古诗两首》《回乡偶书》和《赠汪伦》这两首古诗比起第一组的《赠刘景文》和《山行》比较简单,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在教学古诗时,学生也没有任何参考书,我没有事先向学生解释诗句大意,部分学生能够根据古诗的字面意思猜个八九不离十,这让我感到很欣慰,这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不容易。在进行古诗教学时,我十分重视古诗的诵读。所以在备课时就对古诗的诵读花了一番功夫。

  在我的范读指导之下,学生的朗读明显有了提高,知道读出轻重缓急的变化来。但我还是觉得学生读得不够放。当然,是我的范读限制了学生的发挥。正所谓矫枉过正,如果我想让学生读得更富有变化、更有感情,我自己的范读就该相对比较夸张,学生才能感受得到。这就像我教学生写字一样,为了让学生注意到突出主笔,我范写的时候故意将主笔夸张,还一直向学生强调宁长勿短。 《语文园地六》首先,低年级的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不强,为了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创设欢乐的教学的景、组织有趣的活动这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在积累的过程中不单是数量的积累,还要有质量的提升。所以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对质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如在本次教学中,老师提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的( )”小组讨论然后班内小组竞赛汇报。这样开放性问题犹如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尺巨浪。学生因为要取胜,所以合作、所以积极思考。于是他们把课内、课外的积累都用上,令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古诗教学随笔篇二

  新课程标准指出: “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 , “ 以生为本 ” 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古诗教学随笔篇三

  数月弹指过,一岁回首间,也许有一天我们蓦然一回头,自己已是百年身。时光荏苒,曾经让我们一度望而生畏,恐惧的2012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岁月匆匆,我们直面现实会不会也像李太白那样发出深沉的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慨时光的一去难留。会不会有曹孟德的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感叹岁月易逝。会不会有渊明兄的哀伤,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哀伤时光的无情。会不会有诗豪陈子昂的惆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会不会有诗圣杜子美的凄凉,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会不会有孔圣人的无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昼也不止,夜也不休。在我们熟睡的时候它却不会停止,为此孔夫子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许我们此时会油然而生苏东坡笔下那般的悲怆和凄楚。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但我们此时难道就不会有感于孤篇横绝,虽成大家的张若虚先生笔下对人生,宇宙和世事的探问和思考。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宇宙永恒,时空无限。长江无穷,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人世亦能不休不已。岁月虽无情,人生应有意。拼出一腔血如火,留得英名芳千古。生要与日月同辉,死不与草木同腐。永垂而不朽,能有如此一生,也不枉来世走一回。古人说一失人生,万劫不复。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三分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而现在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正当千般用时,我们又岂能坐待岁老。由此一定而触动我们的心弦,引发我们对岁月人生的急迫感,时光难留,岁月无情,“赶紧生活”。其实,在今天“追赶”这种意识已经是为时已晚。早在本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就流行一句话,流行的已经过时了。此言可谓一语醒人,振聋发聩,开顽化冥。很彻底的说明了现代社会的特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这样一句话,乍一听,也许你会有点怀疑、有点茫然,产生怀疑的多是中国人,或者是朝鲜人。在我们中国不少人还在赶时髦,追流行,而在欧美“流行的已经过时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在今天创新已经是时代的主流,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立于不败的根本,换言之也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只有能够不断创新的人,才会成为社会财富的主宰,成为社会的精英,行业中的佼佼者,出类拔萃的人,是人们所仰慕的人,追捧的人,尊敬的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风光至极,荣耀之至。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得志者生活从容坦然,而失意者慌慌不可终日,魂不守舍,坐立难宁,岂不是人生的一件苦事。

  然而要创新,就必须有继承,要善于学习。常学常新,时习时觉。学而日新,习而日固。只有巩固才能有所提高。古人说,三日不学便觉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新知如新貌,改变自己,就要更新知识。知识使人日新,学习使人日进。因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更新自己,创造新我,在时代大潮的淘选中不会被抛弃。说到创新,我在这里要特别指出,在学习中创新不等于是永远学习新的,而更应该重视温故知新,论语中不是有“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也”之训吗。温故易而温故知新难。温故知新中的新知识,才是最深刻,最本质,最有用的知识。而我们人之常情是喜新厌旧,大多数人不喜欢重复旧的,这样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失之于浅薄。不愿温故,自然就会错过知新。但如果我们有谁能够克服常人的通病,不但能够求新,而且还乐于温旧,那么他就会变得与众不同,出类拔萃。不妨现在让我们品读一则名人的轶闻。在唐朝有一位大画家阎立本,一天,他途经荆州来到梁朝画家张僧繇的壁画所,欲去瞻仰一番,但看完后他旋即言到:“徒有虚名。”但当他回到寓所后,又感到余味未解,第二天又去观摩,却不禁点头称是,“果然名不虚传”。第三天又去细细把玩,竟然拍手叫绝,索性回去把铺盖卷一挟来到壁所寝卧对之,流连忘返十多日才兴酣离去。学习常常会玉没粗中,大画家阎立本之所以最后能失而复得古人之精华,这其中说的不正是温故知新的道理的作用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可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至圣孔子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儒家经典《论语》中第一章、第一篇的第一句话,治学者皆能诵之。我认为这是学习方法中顶顶要紧的一句话,是金石良药,也是存在于学习生活中的一个法则,它就像2﹢3﹦5一样,是一个简单的、伟大的自然法则,一个艺术空筐。2﹢3﹦5是一个法则,也是一个真理,2头牛﹢3头牛﹦5头牛,在这个空筐中牛可以放进去,老虎同样可以放进去,因为它是一个横达四海,纵横古今,囊括宇宙万物的一个伟大的真理,而且它是一个空筐,可以随意装进天地万物,世间万象,但如果它只能装进一样东西而倒不出来,那它的作用就大大的打了折扣,甚至会变成废物。而我们高明的至圣孔夫子就在学习实践中总结出来这样一个伟大的空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就是一个存在于学习中的有效的法则,一个规律,一个真理,只要你在学习中遵循这个法则,依照这个道理去探求知识,无论贵贱,不分贤愚必然会大有所获,因为它是一个道理。以道而行,便会得路,哪有行不通的;以理而做,自然可解,那有做不成的。只要你领会了这其中的道理,在你以后的学习中你就会时时感受到它的“反作用” 力──知识的作用。反作用力与作用力是成正向比,读书学习就是这样,就像物理学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你的努力──作用力愈大,你能感受到来自知识和道理对你的“反作用”力就愈强,你获得的东西就会愈多,探究理解的就会愈加深刻。书似友也,学益友也,而习为至亲。你明白了这其中的要义,在你的学习过程中并能够践之以实,它就会对你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会使你从中受益无穷。时学时习,早读晚诵,这样学习才会一足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进步。其实踏实的学习是在等于为自己铺路,而学习不踏实就等于是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掉进陷阱的迟早会是自己。书、知识、学习都是你的至亲好友,你理解了它,它因你的理解或知遇而会投桃报李,向你敞开胸怀,给与你加倍的回报,这也是对你付出的酬劳。由此看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正是我们学习的真正不二法门。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够切实领会这学习的不二法门,一定会茅塞顿开,开于一窍,而悉于百味,一通则百通,在这以后的学习中也一定会无师自通。教学如能把学生指引到这条道上来,那就是授之以渔,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地。然而我们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不得其道,像是在荆棘从中,荒原大漠中跋涉一样,使得身心交瘁,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竟至学无所获,事无所成。在教学中,我们孜孜以求,希望的就是把我们的学生引上大道,我们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得道而行,畅行无阻,他们自然会不断的接近自己的目地。但我们要理解认识一些要理至义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正如陆游所言,六十馀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寒灯夜笑,神通心会,人常常是在历经生活的磨难之后才真正会懂得物事人生的要义,人生也好像得到了脱胎换骨,获得了一次重生。鲁迅先生说“人生识字忧患始”,而我认为人生识字成败始。在我们经历了生活的成败之后,才对社会、人生、自然有了更多的感悟和认识。但我希望以我们的曲折和迂途,以我们的教训和经验而能够给学生以启发,使他们可以找到一条学习的捷径。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把这三句话看作是人生亦或学习的三种境界。这是几句看似平实无奇的话,初看让人一头雾水,是佛家语,是道家言,还是儒家之教?但仔细地咀嚼一下,又余味不尽,再经品味就会满口芳醇。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不得其门而入,所得到的认识和知识那只能是肤浅的,是知识的枝叶和皮毛而已。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这已经能够深入到实物的内里,探究到事物的实质,得到了学习的门径,可以登堂入室了。看到了山里的璞玉,觅到了水中的明珠。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觅得珍宝归来时,再回首看山观水,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但那山已经是藏玉之岳,而水则成了是怀珠之川。既能看得进去,又能看得出来。如此这样,才会宝山此去不空回,不虚此行。学与习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学能够不断的扩展新知,而习却能够不断深入下去。学不厌多,多多益善;习不厌精,精益求精。只有时学时习,循序渐进,才能达到心领神会,得之于心而后自然才会应之于手,得心应手,做到运用自如。所以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理自知。正像一代理学宗师朱熹训示我们的那样:“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这样就可以把别人的知识化为己有。所以我特别强调大家学习要每学必背,否则就形同借书还书一样,自己仍然一无所获。

  现在一学年行将结束,过去的数月也颇值得回味。我们回头总结我们的所学,在这一学期主要学习了古诗文欣赏。古诗文都是古代的圣贤之言──圣贤的思想,经验。说道圣贤之言,有的同学会偷笑,老师不是在介绍轮扁的时候说过,圣贤之言不都是一些糟粕吗。而圣贤那些妙不可言的精华不都失去了吗,那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呢?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故事。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也?”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也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那我们从这则故事中能够得到什么启发么呢?轮扁是在讥笑齐桓公读死书。启示我们学习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而要活读书,读活书,鲁迅先生不是说过“死读书是害己,而一开口就要害人。”在世上有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书,一本是无字书。那么活的书指的就是无字书,也就是圣人妙不可言的那些知识。有字书,虽然是死书,然而人是活的,可以把死书读活吗。我曾经写给大家一篇“学习要让知识还魂重生”的文章,强调学习要让知识活起来。如何让知识活起来的方法──“放归还生”。知识从何处来,再让它回到何处去。因为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要让它活起来,那就是须让它再回到实际生活中,也就是要把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在我们把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的过程中,自然就会体会到轮扁所说的那种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的技艺的精微之处。而这大概也就是轮扁所说的妙不可言的地方,而这也许就是类似圣人不能喻之于后人的知识精华吧。知识和实际,正像鱼和水的关系。鱼得水则生,离丌水就会死亡。鱼在水中我们看到的是活泼轻盈、生动多姿的,倏而远去,忽儿休止,十分招人喜爱,充满了生气和活力。水中的鱼我们感受到的是它的动,它的鲜活与美丽;而离开水的鱼,我们看到的则是僵死的、毫无生气的将腐之物,自然就会对它失去好感和兴趣。观游鱼而乐,也正是源于这种道理。

古诗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1.称赞教学随笔

2.教育教学随笔

3.有关诗词随笔

4.八年级历史教学随笔3篇

5.爱与责任教育教学随笔3篇

6.班主任教学随笔大全集

7.给予树教学随笔

8.八年级数学教育教学随笔3篇

9.爱如茉莉教学随笔3篇

10.八年级语文教学随笔3篇

    1172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