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生活就应该有诗意,那么生活日记随笔也是这样。生活日记随笔如何才能写好呢,一起来看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生活日记随笔,希望你喜欢。
生活日记随笔篇一
最近给baby买了一个betta奶瓶,由于怪异的形状,因此有专门配置的奶瓶刷和奶粉灌装漏斗。这个奶瓶本身就挺贵的了,因此像奶瓶刷这种东西,我觉得都可以通用别的品牌20块钱普通的,没必要买70多块钱马毛的,而灌装漏斗更是贵而鸡肋的产品,谁往奶瓶里倒奶粉还用个漏斗啊。
果不其然,没过两天,就发生了问题。先是由于奶瓶口很小,勺子装奶粉的时候很容易洒出来,如果把勺子放入奶瓶口中,那么奶瓶上的水会碰到奶粉勺子,潮湿的勺子放回奶粉盒中,奶粉受潮而变质了。还有就是因为奶瓶形状特别,普通的海绵刷根本无法全面的刷到奶瓶的每个角落,图便宜新买的尼龙刷有些四处飞溅,有点角落总是会有残余奶粉,每次都会很费劲清理。没办法,又去买来专用的配套产品。虽然挺贵的,但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奶粉在也不会洒出来,也都刷的干干净净的。这个昂贵的奶瓶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起来,甚至成为了baby最喜欢用的奶瓶。
其实这是个多么简单的道理。一分价钱一分货,人家既然这么设计,自然有人家的道理,硬扛着去买了自认为可以的替代产品,到头来没有好效果又多花了钱。真正又贵有好的东西,用起来顺手又高效,质量好用的时间也会很长,自然性价比才是最高的。虽然有时候还会免不了买便宜的东西,但每当准备下单的时候,总会想想,如果把这些钱都赞起来,能买到怎样品质的东西?
前段看过一个文章《你买过的便宜货究竟可以换多少件奢侈品》中提到:“很多人整理衣帽间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明明满柜都是衣服,却找不到一件可以穿的。这很可能是因为一个原因:你的破烂买太多了。买了1个月就开胶的鞋,洗了一次就已经没法看的衣服,还有买了很多就是没有一只可以出席正式场合的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数字来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平均6.6双zara可以换一双manolo blahnik的经典bb鞋”,“平均3.1条bdg的牛仔裤就可以换一条apc的原生仔裤”“6.2件sos大衣可以换一件burberry羊毛大衣”。这样一算,其实每个人把衣柜里的衣服算算看,自己还都挺有钱的。
刚和g先生在一起的时候,我发现他有几件穿了十年的衬衫和tee。据说,他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月薪1500块,他就舍得花800给自己买一件tee或者衬衫。如果是我,可能只会买20块钱的。这些在今天来看也挺贵的衣服,穿起来不但让人精气神高起来,而且能穿很久都不变形不染色不变质,看上去完全猜不到都穿了十年了。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讲,无论衣柜里衣服是100件淘宝还是20件精品,常穿的可能永远就那么几身,因此贵的高品质衣服,不但让人的精神面貌和自信心都能拔起而起,而且还真的非常省钱。
不仅仅买衣服,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是这样,特别是买便宜东西的时候,这个道理更加明显。挑了一个便宜的礼物,回家又觉得送不出手,又去买一个贵的;吃饭图便宜随便买一个,过一会儿饿了又去吃更多;省钱走路回家结果路上饿了又花了更多的钱在饭店里吃饭。很多小事做的时候总觉得占到了便宜,但存在即合理,钱永远不会走错门。
虽然自己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执行的时候免不了还会对便宜的东西长草。比如看到30块钱便宜的原单宝宝衣服就很想买,觉得好看又便宜,但下单的时候提醒自己,三件这样的假货,就可以买一件好看质又好的千趣会正品衣服,于是停下即将付款的手。每次看到便宜的机会和东西,我总要提醒一下自己。这样一来,相比之前东西多的到处堆,很多东西用不上又舍不得扔掉的状况,现在家里基本上所有东西都有很高的使用率。如果某些东西买回来无法用得上或者利用率非常低,就立刻马上送给需要的人。如果有很久不穿的旧衣服,闭上眼睛收拾到箱子里马上寄走捐出去。不要给自己考虑今后会不会用得上这样的机会,也不要给自己舍不得的机会,断舍离是走向高品质极简生活的必经之路。
努力赚钱,把买好几个便宜东西的钱攒起来,去买又贵又好的东西,买的时候会有点点肉疼,但日常生活中频繁的使用起来,而且让生活高效又便捷,而且还特别节省空间,实在是一种特爽的事儿。(文/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生活日记随笔篇二
最近,“说走就走裸辞旅行”的话题又火爆了。你羡慕别人放下一切说走就走,你渴望摆脱工作的痛苦烦躁,你总是在想,别人为什么能到处旅行游玩,别人为什么能拿奖学金,别人为什么能升职。你总是“别人别人”地以为着,希望自己也能像别人那样。但是,你有资本吗?没有资本的话,就请在今天努力吧。因为我一直都这样认为: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是要有物质保障的,除非你的家庭很牛气。
有很多时候,别人展示自己游玩过多少个地方,展示自己的生活过得多么优越,日子多么滋润,然后你默默低头沉思着,想着自己现在所过的生活的烦恼,不喜欢现在的生活,讨厌现在的一切。但是你忘记了,很多时候别人都是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你看到的只是美好那面,而另外一面说不定不是美好,可能藏匿着你看不见的各种悲伤辛苦。
你想要旅行,可以,但是请先有资本;你想要辞职,可以,但是请先有资本。如果你暂时没有资本,请撕掉虚荣,放下浮躁,在当下努力,为自己想要的累积资本。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如果你没有好的出身、好的长相、好的学识等,那么请不要再埋怨上天对你不公平,为什么好的全部让别人占据了,而自己得到的全是不幸。其实你埋怨了也无济于事,因为埋怨不会让那些不好变好。你想要买到百元的东西,那么你就得付出同等努力。你想要得到成千上万的东西,那么你的付出更要与你想要的成正比。
不要总说老天亏待了你,你所面对的挫折、磨难、伤痛都是老天在考验你,看你是否配得起它将来要给你的幸福。如果你想过人上人的生活,就要接受面对各种挫折。
如果你羡慕别人安稳的日子,羡慕别人的一切,但你不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那么你永远都只有抱怨的命,好的机会永远都轮不到你。如果你努力了,那么你就多了一次机会,也减少了坏运气的概率。因为你强大后,就会遇见和自己一个圈子的人,也会得到很多机会。
我最近在读的书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趁年轻过随心所欲的生活”“放下一切出发吧”等诸如此类的字眼,甚至还大言不惭地说“你待在办公室,留在小城市只是坐以待毙”,只不过我想问一句,你不顾一切说走就走去旅行的资本是谁给的?如果靠爹妈,那么我无话可说。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迷恋甚至是沉沦于“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始向往西藏、丽江这些逐渐被世俗浮躁所覆盖的地方。其实你想到说走就走之前,或者放下一切不计后果的旅行前,是否问过自己:我旅行的资本是什么?我上路后就真的可以改变所处环境的不安吗?我辞职旅行回来后又能干吗,有退路吗?
所以,你想要改变现在的境遇,那么你光想是不够的。不努力,不行动,总以消极抱怨的态度对待生活,那么生活永远都是不公平的,你永远都适应不了快节奏的生活。
生活不会平白无故就给你想要的,你想要过喜欢的生活,就得去争,去耕耘。如果你觉得自己贫穷,那么就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挣钱。有时候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圈子,那你为什么不让自己努力,然后跳出现在的圈子或生活,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你努力奋斗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有说走就走旅行的资本。所以,如果你正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奋斗着,那么请继续坚持。别害怕追梦过程中的孤独寂寞,因为追梦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最终能坚持到终点的人寥寥无几。
如果你仍然激动着所谓的“青春就是说走就走”,相信着扯淡的“再不出发就辜负了青春”之类的话语,那么,请放下你的浮躁,撕开虚伪的面具,想想你说走就走的资本,柴米油盐物质有保障了吗?上路是为了信仰还是为了炫耀?
说真的,我并不羡慕你放下一切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有一场旅行。现在的忙碌辛苦,是为了上路后的欢喜踏实。(文/沈善书)
生活日记随笔篇三
一些人开车回家,常常要坐在车里发一会儿呆,才会慢吞吞地打开车门;一些人忙完一天,明明累得不行,躺在床上忍不住还要打开手机,玩上一小时才能心甘情愿入睡;还有一些人工作的时候——哪怕是需要全神贯注的工作,就像此刻的我正在赶这篇稿子——也要打开音乐、视频,“听个响”,否则总感觉哪里缺了点什么,心气浮躁。
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温和的、不易觉察的,对生活的厌倦感。
我们按部就班地工作、休息、社交,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形成一个模式。一旦感到这个模式没什么意思,就忍不住想开个小差,跳脱到主线之外,哪怕只是几分钟、几小时,“生活在别处”。动静更大一点,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有一些人——也许是今天的大多数人——是要不断以“新鲜感”喂食的:新鲜的知识、新鲜的体验、新鲜的人际关系、新鲜的故事... ...假如已经习惯了当前的体验,而又没有新鲜的玩意填充进来,虽然也说不出哪里不妥,但总隐约有点心神不宁。我们的社会文化也在鼓励这样的担心。人生被比喻为一场旅行,相应地,我们就在追求“风景”:人人希望在有限的行程内多看到些“不一样的风景”,只有这样才值回票价,不虚此行。
按照这个比喻,所谓生活在别处,就相当于旅行中随处可见的一种心态:
“老在这一个景点待着有什么意思?去下一个地方看看吧。”
这样的游客,适合跟团,最好跟那种“十大景点一日游”的特惠团。真正热爱旅游的人只怕不会看好这样的心态:何必那么匆忙?如果难以沉浸于一处风景,不管变换多少景点,结果都是差不多的。并非风景让人开心,而是人的心态决定了风景——同样是赤壁的月夜,苏轼可以赏玩一个通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赶上一个性急的游客,也只不过是拍个照合个影。
我们常说,生活乏味让人厌倦。但乏味与其说是外物的一成不变,倒不如说是内在的一种感觉。达芬奇画鸡蛋,能从每一个鸡蛋上看出它的特别来,而许多人甚至说不出今天和昨天有什么差异。一旦陷入乏味感,一些人就很难从新鲜的角度来感知当下。
大部分的时候,依靠这个世界的丰富奇妙,这种感觉不难化解。特别是有了网络,打开电脑或拿起手机,就可以无比便利地、几乎不花成本地制造出一些新鲜体验。这一点,也不好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就像一个爱吃糖的小孩恰好生活在糖果的海洋里。
有看不完的电影、听不完的歌,打造出无数“新鲜的风景”;听公开课就更好了,可以不停地学习“干货”;假如不占手的话,也许还会刷刷微博,打打游戏... ...我们永远都可以制造出“生活在别处”的体验,以此调剂“此处”的乏味生活。看上去很美好,惟一的问题在于,这样会不会久而久之,也变成一种“乏味”,最后也产生出厌倦感呢?
再怎么化解乏味,它仍然会深藏于我们心底。一个人马不停蹄地变换景点,最后说不定得出结论:旅行这件事本身就没意思。这时候,他所面临的就是一场更深刻的危机。他不仅知道“现在没意思”,而且知道“继续寻找新鲜刺激也没意思”。但危机也蕴含了转机。到那个时候,就只好反观厌倦本身,就地寻找出口——那便是另一层修行了。(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生活日记随笔相关文章:
5.生活日记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