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散文欣赏>优美散文>

描写家乡的优美散文精选

雪丽分享

  古往今来,家乡一直是文人骚客们谈论的亘古不变的话题。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故乡之思,永远都是游子的至诚抒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家乡的优美散文精选,欢迎大家参阅。

  描写家乡的优美散文精选篇一:家乡的榨油坊

  菜花黄、油菜籽香。当乡亲们把最后一粒油菜籽收进粮仓时候,所有的油菜籽就有了自己的归宿,大部分换作了钱补贴家用,剩下的就准备榨油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家乡的榨油坊坐落在一条小河边,老式的穿斗结构,厚重的大门给人凝重、沧桑之感,雕花的窗棂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天长日久菜籽油香气的侵润,人未走进,远远的就可以嗅到一股优雅的香气。房的前面是一块空坝,榨油时节放有板凳桌椅供人歇息,还有黄澄澄的凉茶随时饮用,不远的岸边是几株垂柳,五月时节柳絮翻飞、柳丝飘散,蝉鸣其间,悦耳不聒噪,微风夹杂着河水的潺潺声音,还有时断时续的浓郁香气人让人倍觉舒坦惬意,也是一副写意的山水画时刻舒展在我的心间。

  先前因为生产力低下,菜籽油都是一滴一滴舂出来的,说了叫人难以置信又不得不叹服。到了榨油时候,坊里的伙计轮番上阵挥汗如雨,艰辛可想而知的。如今机械取代了手工方式,榨油是又快又好,家乡的榨油坊就是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

  榨油时节必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备齐三牲,以敬天地,感激上天的恩赐人们丰收无忧。由坊主专门聘请的榨油师傅举行开榨的仪式,所请的榨油师傅绝对是方圆十里人缘好、技术最精湛的。经过一番肃穆的仪式之后开始点火,这个火点起来之后除了最后收榨,不论有人没人来,中途是不能熄灭的,这也是取了一个红红火火连续不断的意头。

  这个时候榨油师傅俨然成了这里的主人,来榨油的乡亲,包括坊主都要听他的号令行事。因为出油量的多寡、榨油的优先次序,全在榨油师傅的经验技术和安排,容不得半点马虎的。把滚圆的菜籽倒入转筒内翻炒。需要掌握一定的火候,炒制的颜色非常的重要,过深过浅都会影响到出油量,还需要不时的挑出来一些用竹板平压,观察出油的情况和概率,千万不能小瞧这个动作,这可是凭榨油师傅几十年的经念掌控的。炒制的颜色又与菜籽的成色有关,懂事的乡亲不失时机地递上一支烟,并且美言师傅几句,殷勤的打着下手,莫了小心翼翼的问上一句,如何?脸上满是期待,好像榨油师傅决定着他的命运一样,确实有那么一点,说好呢,说明你的人勤快庄稼做得好,说不好呢,言外之意不言而喻。聪明的榨油师傅美滋滋的吸上一口烟,眯缝着双眼,脸上挂着笑,也不答话。把炒制好的菜籽油倒入调好压力的榨油机器里,在机器的作用下,一滴滴浓香、滚烫、金黄的菜籽油就出来了,这个时候整个屋里弥漫着一股舒适的菜籽油清香,一屋子的人开始活跃起来,外面的歇气的乡亲也加入了进来讨论,相互交流着种植经验,述说各自菜籽成色,议论今年的收成,顿时变成了一个小型的交流会场。当榨完一个人的时候,已经炒制好另外一个人的,就这样周而复始,不用停歇。

  这个时候还不是最纯净的菜籽油,需要倒入一个过滤器中去掉杂质,之后加入冷凉的盐开水,充分的搅拌,因为盐开水可以加快杂质的沉淀,这样就可以拿回家再自然的沉淀几天就可以食用了。当榨油坊的伙计叫着乡亲们结帐离开的时候,每个人应答的声音都透着自豪和满意,金黄色的菜籽油映衬着乡亲们黝黑的面庞那么和谐、壮美。

  榨油时候产生的油饼是一种很好的肥料,乡亲们一点点收集起来带回家,撒在地里面又可以茁壮下一茬的庄稼,迈着轻快的步伐挑回家,香气洒满一路。不时遇见熟人寒暄两句,欢声笑语回荡在天空如此的亲切、爽朗。回家放在陶瓷的罐里面贮存,吃的时候香气浓郁、持久,这种香气一直伴随着我走南到北。

  描写家乡的优美散文精选篇二:可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北疆大兴安岭。这里,冬长夏短,昼夜温差悬殊,四季分明的气候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四时景观。春天的雪中花、夏日的避暑地、秋季的缤纷山色、严冬的银白世界。这里有丰富的山珍药材,这里有罕见的飞禽走兽,这里还有浓厚淳朴的风土人情。虽然离开了二十载,每每想起,依然令人神往!——题记

  一、春季

  这里的春天不像南国那样春意盎然。三月,这里依然是白雪皑皑,茫茫雪野,也会突降大雪,又会重新回到了那冬季的景象。南国的春天此时已是梅花绽放,桃花芬芳,樱花绚烂,郁金香缤纷……但这里只有一种顽强地在雪中迎风雪绽放的红色的花——杜鹃花,也叫映山红。开起来红红的一片,满山遍野都是。有的羞答答含苞未放,有的热情大方吐蕊怒放。她顽强的生命力不正是生活在这里的勤劳人们的写照吗?他们不畏严寒,勇战风雪,创造着美好的家园。不禁让人想起了那首歌词: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寒冬腊月呦,盼春风,若要盼得呦红军来,岭上开遍呦映山红……每当听到这首歌,久违的丘峦叠嶂,久违的白色世界,还有那久违的乡音以及儿时和小伙伴们在风雪中自由奔跑尽情嬉戏的场景,就会浮现在眼前。

  昨夜还乍暖还寒,早上掀开窗帘你会惊讶的发现,映入眼帘的是玻璃窗上突然出现的美丽冰花和树挂。春姑娘还是这么害羞,她娇羞含情踯躅留步,让你感觉她含羞点点顾盼彷徨。是啊,故乡的春天你就是这么害羞多变,没有南国春姑娘来的那样热烈大方,那么热情似火。

  孩子们却等不及了,他们厌倦了冬日的漫长,迫不及待地带上工具上山去捕鸟。麻雀、松鸡、鹌鹑、黄雀、黑尾蜡嘴雀等,珍贵的还有花尾榛鸡(飞龙)、乌琴鸡等。支起罩子,撒上谷子,远远的观看,那份静静地等待,得到的也是沉甸甸的收获。这是南国世界里没有的,这是莽莽原始森林赐予大兴安岭人的特殊恩惠。

  二、夏季

  夏季来的也很迟。六月份冰雪才全部消融,林间潺潺的小溪带着清凉奏着一路的欢歌奔向远方,布谷鸟开始催促人们农耕,于是大地苏醒了,万物苏醒了。你看看那山岗、林间、草甸上的山花烂漫。远远望去,她们一朵朵、一片片、一丛丛,一串串,有粉红的,有鹅黄的,有鲜红的,有金黄的,有淡紫的,五颜六色的点缀在山坡上、丛林间。你闻闻那山坡上的野草莓,芬芳扑鼻,惹人驻足寻觅。晨观云海、夕望日暮、晴日朗空万里、雨中山色空蒙。雨过天晴,整个大山都淹没在滚滚的雾海之中。在这片丹青水墨画卷里,她们是画家的最爱,你看那绚烂的色彩,不正是他们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吗?哦!这满山如锦的野花,亦如音乐家谱写的美妙旋律里那颤动的音符,奏响原始森林那沧桑历史和峥嵘岁月里永不停息的歌儿。

  夏季也是动物们的乐园,冬眠的黑熊早已出洞,它们饥肠辘辘四处觅食,迎接着春天的清新空气。东北虎、狼、野猪,狐狸形成了大兴安岭地区野生动物的高级食物链,驼鹿、狍子在丛林中竞相奔跑,松鼠在树枝上蹦蹦跳跳地嬉戏,鸟儿叽叽喳喳地在树上筑巢垒窝,抓紧时间孕育着后代。黑龙江的开江鲤鱼味道鲜美、大马哈鱼从海洋中逆流洄游几千公里,历尽艰辛回到这里产卵。所有这些无不演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

  农忙的人们,利用大自然的赏赐,在这片黑土地上辛勤的耕耘。你看那一望无际的地垄沟儿,你看那万亩瓜果梨桃的果园,你再看那广袤无垠的有机绿色大棚,向全国输送了多少优质大豆、高粱和玉米……他们把理想埋在黑土上,等待的是收获的梦想。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惹的天空湛蓝湛蓝,不忍暴雨连绵。这里少雨水,即使来了,也是瞬间雨过天晴。你看挂在天边的那一轮彩虹,不正在雾气腾腾的暮霭里诉说着牛郎织女的传奇爱情?

  三、秋季

  秋天的大兴安岭也是五颜六色的,到处一片色彩斑斓,颜色深浅不一。在墨绿色的底蕴下,一簇浅黄,一片淡红,一串雪白,一朵湛蓝点缀在林海中。白桦树挺拔耸立,如林间的少女,柞树叶变成了红色,如林间的少妇,落叶松枝变得深黄,如林间的婆婆。所有这一切形成了铺展在天地间的一张巨幅画卷。清晨,朝阳的霞光将整个林间染上了一层绯红,从居民的小屋顶上升腾的袅袅炊烟,虽然打扰了这份宁静,却又让林间变成仙境,云雾缭绕,雾气沼沼,宛如一条白色的玉带在山林间缠绕。

  这时候是采山人的季节,大雁南飞,山珍已经成熟,一片片的榛蘑,一朵朵的猴头菇,一簇簇的木耳,一团团的蕨菜……榛子包浆成熟了,鲜红的山丁子也熟透了,蓝莓漫山遍野,只要弯下腰随手可得。那一层薄薄的白霜,真的让人垂涎欲滴。摘一个放在嘴里,甜中带酸让人难以舍弃。山上金黄的金莲花、黄芪、人参、芍药、石耳、五味子、南沙参、木灵芝、鹿含草,刺玫果……真是不胜枚数。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赏赐,这是大兴安岭给我们的恩泽。

  这时候也是农作物和瓜果收获的季节,金灿灿的麦浪、稻谷穗随风荡漾,绿莹莹的大白菜颗颗饱满,成熟的大豆高粱含笑低头;金黄色的香瓜儿飘香,红里透黄的苹果甘甜,黄橙橙的橘子甜里带酸。哦!这可爱的大兴安岭,我可爱的家乡!你黑色的胸膛孕育着多少宝藏!

  四、冬季

  冬季是兴安岭的主要季节。十月,南国还一派生机,橘黄蟹肥、丹桂飘香。这里的冬季则是另一番景象,白雪皑皑,茫茫的雪野。如白绸缎一般的小河被静止,山川旷野都披上白色的盛装。早上推开屋门,你会惊讶的发现,昨夜还在做着美丽的童话般的梦,不想冬姑娘就已经抖落那纱裙上点缀的银花,这素白的银花儿从浩瀚苍穹悄无声息地袅袅飘向这无垠的大地,亮晶晶、毛茸茸,仿佛是给大地母亲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抬头远望,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缠绕在天际。近看,街道、房屋、农家小院……都穿上了洁白柔软的棉衣裳,姿态各异的枝条,有的像少女的臂弯,有的像胖娃娃的胳膊,都缀满大大小小的绒球,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闪烁。这毛茸茸的球随风“扑簌簌”滚落下来,飘进你的脖领,钻进你的袖口,透彻你的心扉。整个天地是洁白的,圣洁的,犹如一件晶莹剔透、雄伟壮观的艺术珍品让人不忍去触摸。

  冬季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三三两两地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滑雪橇,仿佛这就是他们的世界。严寒锻炼了他们的意志,风雪考验了他们的品格,如苍柏青松那样坚韧、似白桦雪松那样挺拔昂扬。

  雪后的深山依然活跃着各种动物,他们是出来觅食的。有机灵的雪兔,飞奔的狍子,憨憨的黑熊,狡猾的雪狐,凶猛的狼和东北虎。还有翱翔在树丛里的野鸡、飞龙……暮色苍茫,勇敢的鄂伦春人打猎归来,那豪迈、粗犷的歌曲在林海雪原里回荡: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人一匹马,一人一杆枪!

  五、春节

  这里的春节非常有“年味儿”。由于寒冷,这里是天然的大冰柜,提前一个半月就能读到春节的气息。你看那入冬以来,家家存储的几千斤大白菜,如今已经积成了酸菜,你看院落里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你看那燃放爆竹的孩子们,你再看那些面带喜悦的大妈们手里拎着的年货,都在告诉你春节临近了。这里的春节处处张灯结彩、贴窗花儿、贴对联、浇冰雕……亲人来了有好酒,朋友来了有好菜,一锅热气腾腾的“东北乱炖”,一瓶淳淳的红高粱美酒,充满了家乡的热情和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

  这里真正的本地人不多。大部分是因为闯关东、建设兵团、知识青年支边和铁道兵建设来到这里。他们响应党的号召,从几千公里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带着青春的梦想,带着昂扬的斗志,战斗在这片热土上。如今的他们早已经鬓发斑白,满脸沧桑。

  他们为整个东北奉献了青春,奉献了子孙,以及那满腔的豪情。

  描写家乡的优美散文精选篇三:家乡的小镇—华城

  华城是属于我们梅州市五华县一个普通的小镇,和其它的山区小镇没有什么两样,背山靠水,走在小镇上,随时都能听到那再熟悉不过的梅州客家山歌!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跟司机说,到了那个小镇记得告诉我,我总是不停地把目光伸向窗外,生怕由于自己沉浸于小镇的回忆中而坐过头。但是真正到了小镇,我的心又总是思潮澎湃,心情难以平静,感慨岁月的无情、时光的短暂、生活的变迁。

  小镇曾经热闹过,繁荣过。城市化浪潮使这里显得衰败和凋蔽。你瞧,小镇汽车站斜对面的派出所,供销社,食品,邮局、信用社,粮所;林业站,卫生院,兽医站等等。现在改建的改建,撤掉的撤掉,连个门牌都没有。铁铺,裁缝铺早已消失,一些小商铺简陋的甚至连个店名都没有。虽然华城是一个小镇,但在方圆百里却家喻户晓。

  我记得十九岁前,我一直生活在距离小镇不远的村子里,小镇的朝朝夕夕,小镇的兴衰变迁,众人皆知。就连留在记忆深处的往事竟是那般的深刻,铭记于心。虽然小镇有些落后,也很古朴。大家没人说它的是非曲直。没有它给人们留下一些像样文化遗产。但即使这样,做为家乡人,仍有“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感慨,而且随着时间和岁月的更替,这种感慨越来越萦绕在灵魂的深处。

  有时站在镇上这头吆喝一嗓子,镇上的那头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真有一种“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感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说往事泪先流。”小镇勾起了我对儿时记忆的无限向往……

  曾经,我老是缠着父亲,拉着父亲的手,在食品门市部前闹着要糖吃,对我宠爱有加的父亲,当然不会让我失望,在糖没有过秤,手已伸进秤盘里,开始往兜里塞的幼稚举动,也有糖纸不剥,往嘴里喂惹得服务员朝父亲笑的尴尬局面。当然,我也不会忘记缠着母亲,在小镇唯一一家的油饼摊,让母亲买油饼吃的情景。那油香味散得很远,很远,差不多,整个小镇都能闻的见。看着别人你一个我一个地买,不懂事的我,就坐在地上不起来的架势,逼得母亲没法,不得不用少买油盐的代价,满足我吃油饼的愿望。现在想起来,除了感慨那时生活条件的贫穷外,恐怕再也找不出什么让我对油饼感兴趣的理由来。

  曾记得,在镇文化站因看电视录像《霍元甲》而旷课,被老师知道后让我回家请家长,差点挨母亲笤帚疙瘩的惩罚。曾记得镇广场看晚上放映的露天电影,有次竟然睡过了头,等冻醒后发现周围黑洞洞的,从来没有在别的村子留宿的我,在怨恨同去的伙伴同时,畏畏缩缩蜷在镇广场的戏台一个旮旯里,可怜的过了一夜的情景……

  也不会忘记在小镇的那座旧桥上所发生的惨案,一件让我一辈子无法抹去的的往事。

  一位老汉赶着一头水牛,当经过旧桥时,正好有一辆汽车在转弯处经过,司机连按几次喇叭,也许因为喇叭声音太大,惊了他的牛,那头牛连奔带跳,把老汉撞到了桥下,老汉当时就断了气。牛也折断了脖子就地躺在河滩上。正在随母亲赶集的我,和母亲随着人潮赶往出事旧桥下时,看到的除了众说纷纷的赶集人,和盖着衣服躺在平板上的老汉,和不远处死去的牛。这也是小镇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伤心事。后来听母亲说,老汉的老伴失去依靠,在老汉下葬的一个月后也悬梁自尽的悲剧……

  如今,原先那座不知何年何月建造的老桥,早已被拆除,在旧桥的旁边,又建起了一座又宽又平坦的新桥,以往那种惨剧永远不会重演。

  原先四季都流着清澈的水,到了雨季很是壮观的小河,可惜现在河水干枯了,河滩都被开发成了块块菜园有的还种了庄稼,甚至栽上了树,盖了房子……

  小镇逢集的时候,公路也变成了街面,两旁摆满了五颜六色的日常百货,瓜果蔬菜,牲畜和农具,感觉镇子的集日就是一个大杂烩。人多的时候拥成了堆,想挪也挪不动。有时人喊着让挪挪,但就挪不动,只好耐着性子等。耐不住性子,有的骂骂咧咧那骂声,那表情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逢集日交易牲口的地方在小镇的东北面的河滩上,有牛、有羊也有猪,牲畜的表情各种各样,有高兴的,不高兴,高兴的大概是早已不满主人的虐待,巴不得另寻新家,不高兴的是知道了主人要卖他,在那里哼唧着,又拉又尿,报复着主人,卖牲口的,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砍着价,不时伸出指头,一五一十地砍。整个镇子的西北面,成了牲畜的天下,牛叫羊叫猪叫,汇成了一支协奏曲。街面上这样,商店里也好不到那里去,给老人买砖茶,给孩子扯布做衣服等等,媳妇们买针线的,姑娘们买棒棒油雪花膏的,当然也有像母亲一样买油盐酱醋的。一个窄小的商店被挤得没法进出。

  街上各种各样的工具,如锄,锨,镰,犁地的犁,撸柴的耙子,梿拁,镲子,背篼,打胡基的杵子,簸箕、笸箩则是男人光顾的地方,这问问,那看看,挑着各自中意的农具。生资商店围着买化肥的。当然,也少不了买点烟叶回家卷旱烟抽,从没见那个男人买过衣服鞋帽,一年四季就那身打扮,在他们看来,一年四季在地里摸爬滚打,很少走出这个小镇,穿新的是浪费,不如省下给老婆孩子。让人感觉朴实中透着心酸……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商品交流会在小镇兴起来了,它让小镇着实热闹红火了,尘封许久的客家山歌开始演出,不但请县里的剧团演出。乡镇府和文化站组织各村进行文化汇演。曾经销声匿迹的“皮影”艺术也悄然兴起,丰富了小镇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文化的复兴为小镇的经济繁荣也决定性作用。因为商品交流会,也促进了小镇商品的流通,小镇也成了方圆百里商品交易集散地,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商贩前来经商。

  虽然小镇人和全国人民一样,刚刚经历过饥饿与物资匮乏时期的煎熬,以及精神上的创伤。但大家还是沐浴着改革春风带来的新气象,小镇也借着这股春风焕发了勃勃生机。从此,小镇步入了它的最热闹的最繁荣时期。

  斗转星移,四季更替,时光如梭,岁月轮回……如今,即使赶上过去的集日,也是冷冷清清,十几家小贩把大大小小的麻袋,纸箱,一些的零碎商品沿街一字排开,这就是现在的集日,这就是我以前朝思梦想的集日情景。

  看看现在的小镇,那些青砖青瓦一坡水的商铺,改建成两层楼式的两用房后,反而觉得失去以往旧商铺的庄重,以前熙熙攘攘的赶集人仿佛躲藏起来似的,再也无处寻觅。只有零零散散的闲人在街上闲逛。商铺的门前除了店铺的主人有一句没一句和闲人聊天,很少有顾客购物。我想,或许是这几年的移民搬迁,带走了往日的热闹,或许是这里的山,这里地不养人,让人失去对它的依恋,纷纷搁弃了祖辈留下的基业,带着对城市的向往,携妻带女住进了犹如囚笼般的楼房,感受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华噪杂的城市。

  我也不明白,那些或许常出门,但从来没有走出这里的大山庄稼人,何时将老屋,老人留在这里?难道除了生存,还有什么比亲情更为重要的情愫。看着街上佝偻着背,牵着牛,背着青草,推着人力车载着收获的庄稼从街上经过老年人,脸上写满无奈,孤独,寂寞,沧桑,那饱经风霜的表情,深深地触动着我的神经。

  因为小便而绕过商铺后面,看见那曾经炊烟凫凫的老屋,如今个个变得破落不堪,让人顾忌它能否经受住暴风骤雨的侵蚀。如果不是城镇规划,在街面盖了上下两层商业住宅两用房遮掩了这些破旧老屋,那小镇模样是不是更让那些农村的父母官寝食难安呢?

  也许往后的日子,小镇和其它的村庄一样,如人走茶凉,逐渐衰败,甚至荒废沦落到如一个普通村子一般大小,甚至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尽管如此,我依然感到小镇很美,很美,它的美不仅体现在它的宁静与醇厚,古朴与秀丽,而且体现在它有炊烟袅袅的烂漫气质,和淳朴的民风习俗,以及经过时间岁月洗礼的深厚文化积淀。

  对于家乡的小镇,我是有感情的,我留恋它昔日风光,更希望它有一个美好明天,不会因为种种缘由就此衰败,凋蔽。

看过“描写家乡的优美散文精选”的人还看了:

1.关于故乡的经典散文

2.我的家乡优美散文

3.关于描写家乡的优美散文

4.最新描写故乡的经典散文

    234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