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亲情文章>

表现父母不容易的文章3篇

乐平分享

  表现父母不容易的文章 父母不容易

  “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啊。”妈妈生气地说。

  “我很听话的,你为什么总是不理解我呢?”我也十分苦恼。

  “还说我不理解你,你理解我过吗?我生你养你,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你却这样回报我……”妈妈滔滔不绝的说个没完没了。(+﹏+)~狂晕

  这样的吵架对于我们母俩来说实在是太普遍了,几乎就是三天大吵、五天大吵,就像考试一般。为了让我和妈妈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好,我决定和她来一次换位。

  第二天早上六点。

  “妈妈,去做饭呀。”“孩子”十分着急。

  “早着呢,再睡会儿。”我烦躁地说。

  “不行,我现在已经饿了,我要吃早饭!”

  “自己去早点摊买!”

  “早点铺得东西不干净,我要吃纯自然的!”

  我不得不爬起来给“孩子”做早点。可是一看到厨具时,我就呆了,我什么都不会啊。我只好学着菜谱做早餐。虽然是看着菜谱学,可是还是把我弄得措手不及。忙活了好一会儿,终于做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早餐端到“孩子”的面前,陪着笑脸说:“皮蛋瘦肉粥、荷包蛋都好了,吃吧。”“孩子”尝了尝就吐出来了,生气地说:“做的什么呀,荷包蛋里怎么会有那么多蛋壳!皮蛋瘦肉粥又咸又难吃,真是的!”我听了吓得直发抖,只好用饼干打发她。

  打发好以后我还要洗衣服、拖地、整理房间……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孩子”还要提出一个又一个的要求,弄得我忙不过来。一天下来,我已精疲力竭,累得连走路都成问题了。我终于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特别是母亲。她生我们养我们,还要做家务、答应我们一个又一个要求,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所以说,我们平时就算有再大的委屈也不能和父母顶嘴,因为他们比我们委屈多了。我们该做的事长大赚钱了好好孝敬他们。最后,我要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虽然不能一下子改掉顶嘴的坏习惯,但是我会努力的,绝不辜负你们的期望,我爱你们!”

  表现父母不容易的文章 做父母不容易

  爸爸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父母不容易》。我爱不释手的读了起来,书的内容深深的感动了我。这本书讲述了四十位父母和她们孩子之间相处教育的事情。

  这些父母,有的因为孩子学习不用功成绩差而苦恼,有些孩子因为调皮捣蛋而煞费苦心,有些孩子叛逆不听话而伤心难过......

  我想起了我的父母,为了照顾我养育我,天天辛勤工作,挣钱养家。而我从来不知道感谢她们,没有一颗感恩的心,觉得这是应该的。我读着这本书,内心感到十分愧疚,就像这本书的前言里说的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但有多少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父母的付出呢?父母的爱是无私付出的,但父母的爱不应该没有回报。读着这些话,我告诉我自己今后一定要理解父母,自己的事情尽自己的能力去做,让父母少操心。

  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共同体贴理解父母,让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首先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房间,主动和父母一起做家务,父母工作累了回来给她们揉揉肩,经常问候父母体贴父母。让她们觉得她们的付出有了回报,自己养育的孩子懂事了。让父母感到欣慰宽心。

  让我们一起记得书中最后一段话吧,父母的艰辛你不可不知,父母的爱不是为了回报,但你是不是真的能用心体会,并且很珍惜呢?让我们一起对自己的父母有颗感恩的心好吗?

  表现父母不容易的文章 父母不容易2

  初一开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咱们这个班是我带过的最朴素班,我们大都是从农村来的,父母不容易,我们不要辜负了了他们。”

  到了初二我们宿舍是全校典型的“捣蛋”宿舍,有一段时间我们胖胖的宿管给我们做思想教育。本以为又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大道理,可没想到他搞了个创新,让我们感到很新鲜,他的那段话被我们概括为“上学无用论”。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最后的结论是:现在父母辛辛苦苦挣的钱大部分都花在了子女学习身上,倒还不如自己打工攒钱混得好。听起来去也不无道理,但是他的观点确实是和社会舆论是相反的。

  今年春天的风是干燥的,时常卷起操场上的尘土,然后扑在正在干活的工人身上。也许你听了会感到惊讶,那个人是个中年妇女。黄色的头巾把脑袋裹的很严实,好像只露出了两个眼睛。穿着暗红色的花纹外套,裤子上还有几块没有干的泥巴。一双被磨破边缘的千层底站在这陌生的土地上,听着陌生的谈话声,她显得有些不自然。想要回头看看这群充满活力孩子们,却又怕他们笑话。也许她的孩子也在其中,他不能让儿子认出来,因为她不想让孩子面对艰难的选择,是面子还是母亲,这源于母亲的善良,也是母亲的不自信。他只管用长长的铁棍伸进厚厚的混凝土层里,然后抓住棍子的一段,尽管充分利用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也需要使出很大的力气才能把顽固的混凝土弄下来。这本应该有一个壮年男子干的活,现在却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在干。也许是因为无奈包工头的安排,也可能是因为好活儿被工友抢走了,其实最根本的是为了钱,为了子女的生活费在奔波劳累。越是这样,他们越不会告诉子女他们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冷眼,甚至是挨了多少谩骂。一直憋在心里,永远烂在肚子里。

  我曾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位小学同学说他不想念了,旁边的同学劝他,他似乎还在犹豫,我知道他在想很多事情。这其中一定会包括她的母亲。

  作为本就不孝的子女,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要记住在你的背后,一直有个默默关心你的日日为你付出血和汗水的人在支持你。

    40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