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亲情文章>

关于母爱的亲情文章:母亲的唠叨

晓晴分享

  母亲的生日到了。谨以此文献给年过半百仍奋战在劳作一线的母亲。对远在他乡漂泊的母亲道一声“生日快乐,安康纳福”,同时也祝福全天下为子女们辛苦操劳的父母亲们平安康健,万事顺意。

  前不久,应朋友之邀,听了一次关于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课程,由于中途耽搁了一点,仅听了课程的一部分。虽然,我没有听到整个课程,但剩下的部分却还是让我眼含热泪听到结束。这不是夸张,也非故弄悬虚。这是来自内心最深处的那份真切的感动。也是隐藏于内心最深处的那份即将没于尘埃的情愫与这次课程所撞击出的微不足道的感动。

  这是一次关于青少年成长教育的课程,爱唠叨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课间,讲师现场邀请了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年轻妈妈。给大伙儿模拟体验。当实验进行到一半时,猛然间,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唠叨狂。为此,我曾经还给她编了一首童谣。“早扒眼 ,晚宿眼,天天叨叨嘴难休,叨完大来又叨小”。虽然歌词编的不太押韵,但形容我的母亲绝对是恰到好处,我的童年便是在母亲的喋喋不休声中度过。母亲是个急性子,而且他的性格也非常烈。稍有不慎,便是一阵狂风暴雨的横扫。所以我们父子三人一直小心翼翼的生活在她的“统治”之下。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之理。无论我们如何保持警惕,却也难免踏上“雷池”。

  那时候我在外地寄宿。有一回,好不容易熬到周末放假回家。本想可以痛痛快快地看电视,谁知,这也会触碰到母亲的红线,于是狂风暴雨的场景是在所难免了。遭到了母亲好一顿的唠叨。“放假不帮家里干活,钻到电视里得了,就靠看电视过活哇!大人干了一天的营生吵闹的睡不着,你也不体谅”等云云。于是我把电视的音量调到最低,但是母亲并没有就此罢休。又嫌电视的光线太亮而影响她休息,无奈之下,索性又将电视的亮度重新作了调整,即使这样,也还是不能满足母亲的要求,又是一阵絮叨。最后只能乖乖就范,关掉电视。诸如之类的事件举不胜举。

  直到现在看电视的时候,还会习惯性的把音量调到最低。后来我到了离家更远的地方去求学,减少了回家的次数。当时感觉到非常的庆幸。因为,这样就可以脱离了母亲的“魔掌”了。听不到母亲的唠叨。只是偶尔给家里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家里的情况。为了防止母亲的絮叨。便尽快将电话挂掉。

  如今儿立之年,与母亲异地相离,由于工作所致,便很少与母亲通话,只有在过节时,才能与母亲短聚几日,便又匆匆离去。即便如此,母亲也会絮絮叨叨地数落一通,只是我不愿再去打断或回击甚至是逃离,而是静静的站在她身旁去听,听她的絮絮叨叨,这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带来的快感是无法形容,别人更难以体会。现在和母亲的通话,更是少之又少,每月寥寥几次,甚至一个月都不会通话。但却与母亲的通话时间在逐渐的延长。其实没有什么大事,都是些家常里短的琐事。但我却愿意用更长的时间去听,听母亲的絮絮叨叨,因为我知道这绝不是单单的唠叨,而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子女的爱。不知何时,母亲的脸上也被这无情的岁月刻下几条深深的皱折。乌黑发亮的发髻间夹杂着数根银丝。是的,母亲老了,她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去絮叨她的子女了。所以讲师在模拟试验的时候我落泪了,尽管极力的去控制,但还是无济于事。

  唠叨,似乎是每个母亲天生就会的一种能力,细细想来其实这是每个母亲对孩子们的一种殷切期许,更是母爱的体现吧。

【本文作者:张小宝(微信公众号:老事旧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0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