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亲情文章>

关于母爱的短文章有作者

淑贤分享

  每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都是作者的心血,都是投放了作者的感情的。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母爱的短文章有作者,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母爱的短文章有作者篇1:我的母亲

  作者:暗夜孤星

  我小时住在外婆家,外婆和母亲可谓是一个模子里的人,性格都是如此让人倾佩,或多或少母亲给我带来了人生在世的道理。

  母亲出生在农家,所以任劳任怨,各方面都好。从我记事开始,母亲的身体从未有一丝轻松,她的手一到冬天,总是裂开的出血。白天,她洗衣服,虽然现在有了自动洗衣机,可母亲却还是时不时的用手搓洗,这一切都因为她做事从不含糊,一点污渍她都要搓洗得洁白无瑕。到了夜间,晚饭过后,她的手也还总是泡在冰凉的水中,低着头洗碗。每天早晨,母亲会把窗户打开去臭,被前一晚弄得脏黑的白地板,也擦得干净,在母亲慢慢碌碌的身影中,清爽的家总能呈现在眼前。母亲也有着小雅致,阳台上几盆花,每天都可以得到安逸的待遇,春夏秋冬都会弥漫着花的香气。这些有序调理,不怠慢的性情,我保留着。若有客人来了,她必定是第一个起身行礼,便走到房间里拾许多水果与糖端出去,接下来母亲就倒茶走过来了,茶是不可以倒满的,母亲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不愿出门的她,到那时也会心甘情愿的出门买东西。到了晚上十点左右,客人们还没走,我看地上脏的都不能再脏了,拿起扫帚,扫了起来,母亲叫住了我,叫我到书房去,母亲的声音在我耳边浮走,母亲悄悄告诉我,客人还没离开,扫地是对她们的不礼貌,便叫我不要再扫了。

  守礼的母亲带给我更多的是来自她的爱。在我上学期间,我的手绝对是没有一点累痕,想分担一些家务,耳边也总是那句话“放下吧,我来,你去学习。”母亲总是这样,自己身上的烫痕、疤痕、印痕多得数不清,可还是咬牙坚持。她从不打扰我做作业,就算有重要的事,也会当我做完作业再告诉我。然而这样的母亲却异常的刚气。妹妹生性胆小,母亲也是不爱出声的人,可母亲看见谁欺负妹妹,也绝不甘示弱,与妹妹同龄的小朋友,母亲是绝不会插手帮助妹妹的,而对于孩子的母亲,一个成年人欺负妹妹,母亲是断不能容忍的,这时的母亲不是那个懂礼的母亲,母亲知道对这种人不能以礼而服,便产生了纠纷,直到对方母亲给妹妹深沉的道歉,母亲才就此罢休。

  如此刚气的母亲也是有脆弱的一面。在儿时,我跑到朋友家去玩,晚上十点还没回家,我看见大街上,有五、六个身影,母亲便是最显眼的那一个,在月光的脆光下,晶莹的泪珠映在我的眼里,只听见母亲大声哭起来,母亲睫毛上的泪已经迷得她的眼看不清路了,直到看见了我。到家之后,搓衣板已经与我的膝盖接触紧密了,一排排泪珠顺流而下,母亲这时却站在门口,无奈的眼神看着我,眼帘中夹着泪花,母亲又流泪了,可她却依然站在门口凝视着我。

  母亲对于我有的只是付出,对于外婆有的是感恩与爱。在外婆开刀动手术之后,一次次复查,是母亲做的。当母亲在我面前讲述这一切,只说她自己没有用,没能挣到钱为外婆复查,可母亲却不曾想,舅舅干什么去了,若舅舅有点出息,复查的事便不劳母亲操心了,母亲总是不断地说都怪母亲自己,连她自己的母亲都照顾不好,说着说着,母亲轻轻的哭了。

  我的母亲,在人世中,假若我懂得了爱与被爱的分别,假若我懂得了付出与享受的差异,假若我懂得了守护和信念的真谛——都得感谢你。( 文章阅读网:

  关于母爱的短文章有作者篇2:别样的母爱

  作者:暗夜孤星

  母爱在细节绽放,你总是没看到。

  ——题记

  天,依然是那么地沉重。雾霾已经遮盖了许久。悄悄的风来了,吹入我的心房,这不安在我的心中蔓延。

  这阴沉沉的天,让我的心情变得烦躁,做作业自然也不顺心。我便到电脑室去,跑到门前习惯性地望了妈一下,妈正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也许是出于心虚,怕被妈发现了罢;也许是出于机谨,怕被妈喊回书房了罢。进去的那一瞬间,似乎妈望了我。打开电脑,我便快速的登上了,我和妈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其实只是我一厢情愿。妈并没有捉“老鼠”而我却当起了老鼠,不出3秒我便望向门,生怕遇见“猫”不料,我和朋友正在视屏,“猫来了”她站在门前,脸上露出阴险的笑,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我都没来得及消掉“你在和谁视屏?”她一动不动地盯着我吼道。她锋利的眼神,刺穿你的心。我无奈被擒,迅速地说道:“你看,我没干坏事,只是聊聊天。”我的声音从600分贝变成了1分贝,动都不敢动的我,看着妈。妈凝视了我一会儿,眼珠无奈的转动,没有说什么,但那眼神中已经透出来她想说的话……我也明白那是一次警告。她诙谐的走了出去。妈前脚刚出门,我就像只猴子似的乱蹦乱跳,原形毕露的我欣喜若狂,但还是有一丝担忧。沉重的天变得似沉似轻。

  我无忧的聊起了天,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了。妈多次进来,样子似乎渐渐严肃,我却浑然不知,依然沉浸在聊天的趣味中。天上的雾霾越来越多。妈却在这时候出现,指着我的鼻子道:“你不做作业了吗?还在聊天,我的耐心是有限的!”她忍耐万分的爆发随口而出,眼神十分坚定,她的手愤力的拍桌子,声音比雷大,她的眼神像针,刺穿我的一切;她的手像石,无比坚硬的砸在桌上;她的腿像铁,直挺挺的,这一切显得她多么剽悍。我大吃一惊,瞪大眼睛看着她。面对她身上的一团火,我就真是一只老鼠,一溜烟地跑到了书房,乖乖地做起了作业。

  天上的雾消了。妈妈进来了,她对我说:“我没有得吵你的病,有时候自己要自觉,是为你好,没有父母会害自己孩子。”

  非同一般的爱,尽显在对你忘形时的叱呵之中。

  关于母爱的短文章有作者篇3:母亲的白发

  晓军

  昨天,母亲让我到大哥家取水果,放学后我到了大哥家,敲了一会儿,母亲才颤巍巍地开了门,一头干枯、零乱、花白的如同乱草般的头发扑进我的怀里。两天不见,妈妈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是我花了眼?是平时太没注意她了,还是?再仔细一看,满头白发没有一点生气,苍白的脸,无助的眼神,身体更是那样的瘦弱,似乎禁不起一点风雨……这就是以前我一直感觉是我温暖的避风港的母亲?是什么让她一下子变得这般?我抑制不住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和她说了几句话,问了几句大哥的情况,大嫂的病情,侄子的学习和这几天妈妈的生活,赶紧走出了家门。在妈妈面前,我得坚强,现在,我是家中最厚实的脊梁,我得坚强,大哥一再叮咛,大嫂的病情不能让爸爸妈妈知道,她们已经无力承担这悲情的事实了……

  灾难在不提防间来到:

  还是上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晚上,我正收拾准备去学校,妹妹来电话让我从大哥那里问问嫂子的病,说她在医院碰到一个熟悉的大夫,问咱家谁和大哥一起去北京给嫂子治病去了,问的我一头云里雾里,没听说她有病呀,我急忙问情况,大哥只是说不要让妈妈知道,他们已经到了北京。看来问题严重,我说动手术前通知我,我和爱人到他们身边,有事一定告诉我,我永远是你们的大后方……三天后,动手术的时间定了,我和爱人要动身前往,我想,应该告诉妈妈,不然,她更不放心,可我也想,不能告诉全部。

  我告诉妈妈,嫂子要在北京动手术,我俩过去侍侯一阵,病也不太严重,让她和父亲不要过于操心。我记得妈妈说,她前不几天去过大哥家,他俩都不在,看家的亲戚说他俩外面培训去了。看来,病很严重,我还要解释,她说,她懂,病不严重,肯定不会去那么远……我还能说什么,只能说,一切都会好的,我们去了,你和爸爸在家保重,不要过多的操心,到了,有什么情况,我告诉你们……妈妈呢喃着说:“我病的时候,我也没这么担心,病的人怎么不是我?”我抑制着自己,不让泪水涌出自己的眼睛,也不知自己嘴里念叨着什么,和老婆走出了家门……

  说起母亲的病,那还是四年前。

  母亲一直和我住在一起,四十多年来,她在我的眼中,一直是温和、健康、力量的化身,好象疾病一直都躲着她。那是刚过春风的一个星期二的下午,妹妹突然打来电话,说回家后看看妈妈的化验单,昨天她陪妈妈检查了身体,今天没顾上,是妈妈一个人去取化验结果的。我也没当一回事,以为是常规的检查。下班后到家,妈妈依然在厨房忙碌着,儿子开始在餐桌上狼呑虎咽了,我跑到厨房要看今晚妈妈做的是什么时,看到母亲的脸色苍白,说话有气无力,才记起妹妹说的话,忙问检查的结果,妈妈吃力地、慢呑呑地说,检查单在茶几上。我才拿起化验单一看,宫颈癌I期。一看到癌,我血往上涌,头脑一片空白,发了几分钟呆,才记起母亲也是的识字的,肯定认出了“癌”,而“癌”在老一辈眼中,就是不治之症,我虽然没这么重的认识,但也知后果之严重。怎么说呢,怎么向母亲说呢?该先了解了解这个病吧,赶紧在网上学习,当了解到宫颈癌I期可治时,我恢复了正常,赶紧咨询是医学教授的表姐,告诉了大哥妈妈得病的情况,连夜联系了医院,决定第二天到兰州住院治疗……做完了这些,才记起妈妈还在做饭,就告诉她这个病不同于其他癌,虽然是癌,但可控,做子宫切除术,制愈率高,并请表姐给她做了解释……

  住院很顺利,手术很成功,手术后恢复很快,在医院内的半个月时间内,我和哥哥陪伴的母亲的床前,感受着母亲的坚强,虽然有术前的担惊受怕,术中的度日如年,重病监护室的生离死别,医生谈话时的肝肠寸断,但更多的是床前的母子情深,我每日被母亲的为儿女所想感动着,为母亲的坚强激励着,更为在自己的关注下一天站起来而骄傲着。

  病友和医生都说是奇迹,半个月,出院了。妻子准备好了晚饭迎接我们的凯旋,我又为经历磨难后妻子的温情和责任感到兴奋,为儿子成长感到喜悦,在住院的时间内,妻子忙了学校,再忙家里,还不时跑到医院关心婆婆;儿子,才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中午给自己和爷爷准备吃的,还经常打电话问寒嘘暖……

  我二十天没到单位了,出院的第二天。妈妈就让我去上班,我要给她请个保姆,但被她回绝,早上,我和妻子准备好早餐、午餐,母亲下床热了爷孙三个吃,晚上,我们在回家。护伤口的暖带,早上我给她绑好,晚上再要给绑时,还是那样的整齐,不知母亲是如何保护的……

  真的是奇迹,半年、一年复查,结果都是欣喜的。

  而母亲的坚强、勤劳、善良,我以前就已经体会的很深了。

  我家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时我家人口多,分了九个人的地,五十多亩,以后二个姑姑出嫁,我们三个考上学校,父亲在外工作,爷爷奶奶年迈体弱,农业劳动的重担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那里我已经毕业,工作的学校离家较近,每周回家,母亲都要做一大包馍馍供我下周食用,因而我也亲眼目睹了母亲的勤劳。

  周末到家,天已擦黑,香喷喷的饭已经摆在炕桌上,我和爷爷奶奶狼呑虎咽,风卷残云过后,妈妈如期出现(我们吃饭时她给家中的鸡、猪、羊、狗、驴喂食),麻利地收拾完锅灶,和我如约而至,来到打谷场,这里已经“野径云俱黑”,只有我们的打谷场“火独明”。那里已经晒着满满一场谷草,褥的整整齐齐,那是家中两头驴一周的伙食。前几年,是她和爷爷的工作,我偶尔帮帮忙,这两年,爷爷老了,没气力了,这些活计,就成了我盒俩的固定节目,爸爸偶尔帮帮忙。忙完已是星斗满天,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卧到了床上,脸懒得洗,衣服没有力气脱,而这时,还有四眼炕等着她填,两缸水等着她挑,明天下午我返校时的一袋馍馍等着她烙……鸡的啼叫吵醒了我,火烧火燎迷迷糊糊的我看见厨房的灯光还没有熄灭……爷爷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我火烧火燎地跑到地头,庄稼地里已经一大片收割了的庄稼,这时东方的曙光还没红,麦田上的露水正浓,别人的庄稼地里还“人迹罕到”……

  那是1995年夏天,十年九旱的家乡迎来了大丰收。那年,我家种了24亩小麦,其中有一块我家最大、最好的地,十六亩全部种了小麦。那年刚好我进修毕业,麦熟的时候正在家。我记得很清楚,7月20日中午母亲兴奋说,今年的小麦长势很好,我家今年小麦能收三十多包子。今天下午咱俩割麦子,一边说,一边磨镰刀。我由于经常做农活,割麦子是一把好手,我想母亲一方面是高兴庄稼丰收了,一方面是今年有了个好帮手。

  我也很兴奋,中午几乎没睡,不到两点,就和母亲往麦子地里赶。那块地叫“十石窝”,据说共十五晌,旧社会时庄稼丰收,一共能打十石小麦。其实现在我们一家的占三分之一,也能打十石了。一路上,热气气冲牛斗,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天空一片青灰色,暴烈的太阳把地面烤的滚烫滚烫;忽尔一阵南风吹来,卷起一股热浪。穿过村庄,老人们坐在树荫下,耐心地摇着扇子,嘴边还一边诅咒炎热,一边高兴地议论天气怎样又利于谷子抽穂。穿过树林,蝉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声音低沉而缓慢,像在诉说一个古老的传说。那些树中的小鸟,都懒洋洋地歇在树上,视乎在做“丰收”的梦。

  “那片最大的、最黄的就是咱家的!”我顺着母亲的目光看过去,小麦闪着金色的光芒,微风过来,金黄色的麦子正在随风骄傲地向人们卷起一层层浪花。我看到这丰收的景象,一下子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之中。我撩起袖口,卷起裤管,迫不及待的冲进麦田,挥舞起镰刀,只听“喳-喳-”的声音,一把把麦杆倒在我身边,我也豪情大发,乘伸腰的机会吟诵几句古诗,什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什么“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晌午时,我们已经割了六七十捆,看着这胜利的收获,我没有了一丝困倦。喝了几口水,坐在麦田旁树荫里小歇,片刻就拥有一份清静,拥有一片清香,拥有一片金黄,拥有没有喧嚣,没有人潮的简单一刻。我站起来,轻仰脖颈,双手舒展伸直,微闭双眼,深深的一个呼吸,把心里和灵魂里的所有带尘的东西清空,吸取麦子的清香和氧份,让人感到全身舒畅,心灵上得到彻底的抚慰。闻着带有泥土气息的幽香,我完全融入了美丽的大自然,我无法拒绝与麦浪,与芬芳麦香亲近。在醉人的馨香中,看阳光在麦穗上闪耀光芒,聆听麦子启程的声音,看着麦子成熟景象,丰收喜悦的心情如海浪般的欢畅。抬头望着晴朗的天空,就像一只巨大的手掌,搓动麦穗,麦香随风飘荡。那种亲吻麦香的感觉,从体肤再到灵魂,仿佛清爽了整个夏季。我那倾慕已久的心一如六月艳阳,难以自禁地打开芳香,这特有的洒脱和乐观的心情,似乎让我忘了自己的所有忧伤。

  太阳已从西边渐渐落下,月亮也随之从东边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照在大地上,好像给大地披上了温馨的衣裳。月光照在高大的树上。树显得更加挺拔了;照在金黄的麦田上,麦田更美了。偶尔有几朵厚云遮住了月光。大地立即变得暗淡了。过了一会儿,月亮慢慢冲出包围,出现在湛蓝的天空。刹那间,飘来了几多薄云。萦绕在月亮的身边,宛如仙子踏着白云要降临在地面上似地。

  我和母亲拢好麦捆,我一数,一百五十捆,母亲也对我的表现赞不绝口,说今年多了这么厉害的帮手,我就不会落在别人家后面了……

  记不起那年麦收是怎么结束的,只记得那年我家的麦场里麦堆子是全庄最大的,那年我家的粮仓中装不下了收获的粮食……

  不出母亲所料,那年我家的夏收走在了前头,我满以为母亲会好好休息一下时,她却帮那些还没有收获完庄稼的庄里人了,我让她休息一下时,她说:“夏收,是虎口中夺食,现在雷雨正多,收不到场里,不放心,再说,平时,他们也没少帮助过咱家。”多淳朴的民风啊。

  这时,我又记起了一个镜头:那年正是麦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午后,一家人正在门前的树荫下纳凉,忽然,雷声滚滚,不一会,乌云遮住了天空,一霎那,大雨倾盆而下,我们没来得及躲进屋里。刚进门,母亲就往门外扔擀面杖、箩筐、菜刀。还没扔完,她又冲了出去,我一看,豌豆大小的冰雹铺天盖地而下,冰雹在院中上下跳动,而母亲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不过,庆欣的是冰雹很快就停了,母亲才从地上起来,满脸不知是水还是泪……事后我问她为什么那样做,她说,往外扔东西,据说能吓退雷雨。冰雹下来了,她一年的收成眼看着没了,她腿软啊,……

  就是那一年,四姑姑家那里冰雹造成了绝收,爷爷让我们家把一车送小麦送过去接济一下,虽然那时我们也不宽裕,可母亲二话没说,并偷偷地把一袋豌豆和两瓶清油也装上了车……

  母亲经常接济庄里条件不如我们的人家。我们庄上有一户人,由于近亲结婚,生的三个孩子都是弱智。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三个孩子更是衣不蔽体。那时,我们姊妹三人的衣服经常会不翼而飞,不久,会出现在那几个孩子身上,我虽然抱怨过她,可依然如故。每当我家来亲戚或过节时,刚要开饭,那几个孩子就会来到厨房门前,看到他们那褴褛、肮脏的样子,我就往外赶,母亲总是制止我,默默地给她们盛上饭,经常,我们姊妹就没吃饱,母亲更是只能啃几口馒头。

  母亲在庄稼活上是一把好手。以前爷爷是庄稼活把式,后来,爷爷老子,庄里人都认为我们的地种不成了,可好强的母亲,男人做的活,她都学会了,犁地、撒种、锄田、割田、捆田、装车、摞摞子、摊场、碾场、扬场、装仓,她都是一把好手。空闲时,她也不得闲,那时,她是我们庄里的裁缝,东家给娃娃做新衣服,西家给老人做寿衣,都叫她帮忙;她是我们庄里的高厨,王家娶儿媳,李家过满月,都让她主厨;年末了,给孩子理个头,生病了,给人打个针,她有求必应,随叫随到。我也埋怨过她,可母亲说,都乡里乡亲的,张个口不容易,何况咱们也常求人家呢……她总有理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现在,母亲也老了,你看她那孱弱的身躯再也经历不起风雨,村子里的人说,她有福,可近七十岁的母亲,还在为子女操劳,她还没有享过一天福。我的生命是母亲赐予的,而母亲的白发,那如同蓬草的白发,是为儿女操碎了心的见证,我该如何报答母亲的思亲呢?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不过,还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

  
看过“关于母爱的短文章有作者”的人还看了:

1.关于父母的短文章名家作品

2.关于描写母亲的短文章短篇

3.关于描写母亲的短文章

4.关于父爱和母爱的短文章

5.关于父母爱的短小散文

    17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