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原因大全>

肺大泡的原因是什么

晓贤分享

  肺大泡一般继发于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也有一些病因不清的特发性肺大泡。那么,肺大泡的原因是什么?肺大泡怎么手术治疗?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告诉大家吧!

  肺大泡的原因是什么

  肺大泡是常见于婴儿的一种肺部疾病,一般说来,肺大泡是由于炎性病变而使小支气管粘膜产生水肿,肺大泡继发于肺炎或肺脓肿者多见于婴幼儿,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继发于肺结核的则多为单发,亦无明显之肺气肿同时存在。

  一般继发于细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气肿和肺结核。因有炎性病变,小支气管粘膜有水肿,造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因之肺泡内压力增高。在正常情况下,肺泡间有侧支呼吸,虽有支气管部分阻塞,肺泡内压力不致过高。但在炎症状态下,肺组织也有损坏,肺泡间的侧支呼吸消失,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增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

  肺大泡继发于肺炎或肺脓肿者多见于婴幼儿,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继发于肺结核的则多为单发,亦无明显之肺气肿同时存在。继发于肺气肿者,常为多发,除大泡之外,常伴有多数小泡。肺大泡的壁甚薄,由肺泡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也可能仅为纤维性膜。大泡不断扩大,可占居一侧胸腔,压迫邻近肺组织,甚至将纵隔推向对侧,形如张力气胸。如果肺泡内压力增大,向胸膜腔破裂,所形成的大泡,其壁的一部分即为胸膜所组成,这样形成的大泡称之为胸膜下大泡。另有一些大泡容积较小,常在肺叶边缘形成串珠状,临床上称之为肺小泡,常可与巨大的大泡并存。无论大泡小泡,如有破裂,则产生所谓的自发性气胸。

  肺大泡的手术治疗方法

  肺大泡外科治疗的原则,是既要解除大泡的压力,又要尽可能保存有功能的肺组织,不可轻易进行肺切除术。在大泡切除后,目前多主张于胸膜腔内撒入滑石粉,以产生胸膜粘连,预防术后自发性气胸,并可促进胸膜侧支循环的形成,后者可能有助于加强肺组织的营养。常用的手术方法如下。

  (一)大泡切除术:若肺组织无其它病变,应采用单纯大泡切除。先将大泡切开,由麻醉师作气管内加压使肺充分膨胀,明确病变的范围,将大泡壁切除,但适当保留一部分边缘,以备缝合泡腔之后,用以包盖缝合口。胸腔内为过度扩大及融合的肺泡,可见弥漫的肺泡漏气,若有小支气管的漏气,用细丝线加以缝合,再用细丝线或细肠线从腔底开始将腔壁对拢缝合,然后利用已保留的泡壁边缘覆盖肺表面,并用丝线严密缝合,以防止小支气管漏气。如同时有小泡存在,则可于其基底部用丝线加以结扎或缝合。

  (二)肺叶切除:若大泡所在的肺叶肺组织已明显萎缩或有炎性病变,留之无益,则应作肺叶切除。

    81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