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原因大全>

怎么样缓解脚足跟疼痛

晓琼分享

  脚足跟疼痛即足跟骨质增生,其症状是足跟压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脚足跟疼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现在就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缓解脚足跟疼痛的方法吧。

  缓解脚足跟疼痛的方法

  一、耳部按摩缓解疼痛

  1、拇指、食指捏耳部跟反射区l~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有行气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跟骨骨刺,足跟肿胀、疼痛等症。

  2、食指按压耳部踝反射区l~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经常按摩此反射区可活血通络,对足跟部的肿胀、发炎有治疗作用。

  3、食指揉压耳部肾反射区1.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经常按摩此反射区可调补肾脏,对肾亏所致的足跟痛有治疗作用。

  按摩原理:足跟痛属中医“骨痹”的范畴,发病原因多与中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肾亏导致身体孱弱,外伤致使气血不行、经络不舒,加之寒湿入侵,由此致病。因此,在采用按摩疗法治疗足跟痛时,应以固本培元、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为主,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和反射区,补益肾气,畅通足部气血,疏经通络,消肿止痛,达到缓解足跟痛的目的。

  二、足部按摩缓解疼痛

  1、拇指按揉承山穴50次,以感觉酸胀为宜。承山穴是祛除人体湿气的最佳穴位。按摩此穴不仅可以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将体内湿气排出,还可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快速缓解肿胀、麻木、疼痛等足跟痛症状。

  2、拇指按揉涌泉穴3~5分钟,以足心发热为宜。按摩此穴可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促进血液、淋巴液在体内的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具有持续而强有力的镇痛利尿作用,有效治疗足跟痛。

  3、拇指指腹按揉昆仑穴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昆仑穴位于脚跟处,古文献有记载:“踝跟骨痛灸昆仑。”即此穴是治疗脚踝、脚跟部位疼痛的的特效穴位。

  脚底养生的方式

  1、敲击脚底

  正确的敲击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向四周放射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脚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这样比较容易敲击每只脚分别敲100次左右。

  2、脚踩网球消便秘

  当脚部感到疲劳的时候,用网球刺激脚底,可使疲劳得到缓解。开始转动网球时,脚底会感到相当疼痛,坚持一段时间后,这种疼痛感就会逐渐变为舒适感,脚部的疲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消除便秘的功效。

  3、脚底摩擦

  因为脚底离心脏最远,末梢血液循环不畅时,双脚怕冷,也容易患失眠症失眠时,可以让双脚合拢起来相互摩擦,使血液循环畅通待脚部感到温暖,便可以在短时间内酣然入睡。正确的敲击法是:方法是仰卧在床上,举起双脚,然后用劲相互摩擦如果双手也同时进行摩擦则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脚部就会感到温暖,睡意也就来临了。

  4、单脚站立

  采用金鸡独立的姿势,踮着脚尖站立初时也许很不习惯,甚至可能感到非常痛苦可以先让双脚后跟稍微离开地面一些,习惯以后再踮着双脚的脚尖站立,最后过渡到踮着一只脚的脚尖站立单脚站立时,可先踮着右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然后再踮着左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反复轮流进行,踮脚时最好双手扶墙或抓紧栏杆,切记要注意安全。

  脚足跟疼痛的原因

  1、气滞血瘀型

  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2、肝肾亏虚型

  肝肾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精生髓。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

  3、寒凝血瘀型

  气血运行缓慢,复感寒邪,寒主凝滞、主收引,致使经络被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热怕凉。

  可以打封闭针,效果快,相对费用便宜。先在疼痛点注射一针,看疼痛情况可以半个月以后加强一针。但封闭针不能保证彻底解决。

  年轻女性慎用,是激素类药,会导致2-3个周期月经不调,半年内最好不要怀孕。

  “封闭针是将药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并有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的作用。时间长的可管数年以上,短的数周,视病情轻重,时间长短不定。这是一种对症治疗措施,对消除局部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猜你感兴趣:

1.足跟痛艾灸的方法

2.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怎样治疗

3.10岁男孩脚后跟的筋疼的原因和对策

4.脚后跟靠前疼是怎么回事

5.脚后跟痛要怎么治疗

    37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