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原因大全>

雏鸡喝水多是什么原因

曾扬分享

  雏鸡是指出壳的到42日龄这段时间的小鸡,其体温调节能力很差、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健全,那么雏鸡喝水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雏鸡喝水多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雏鸡喝水多的原因

  雏鸡喝水多现象主要考虑饲养管理方面,如室通风不良导致室温过高等。

  雏鸡喝水多怎么办

  雏鸡的饲养 :雏鸡开食前,先用4/万的高锰酸钾液饮水一次,用于消毒和排出胎粪,清理肠道。雏鸡开食即雏鸡第一次吃食,用雏鸡颗粒饲料饲喂,开始每日喂5--6次,对于体质较弱的鸡,黑夜要加喂一次,以后逐渐改喂3--4次/日。雏鸡料的营养指标:粗蛋白18--19%;能量2900千卡/公斤;粗纤维3--5%;粗脂肪2.5%;钙1--1.1%;磷0.45%;蛋氨酸0.45%;赖氨酸1.05%。雏鸡的用料量应根据实际饲喂情况而掌握。雏鸡饲喂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并要保持清洁饮水。

  育雏温度: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育雏温度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育雏初期温度宜高,弱雏的育雏温度应稍高,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高,夜间比白天高,阴雨天比晴天高。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如果温度适宜时,雏鸡分布均匀,活泼好动;温度过低时,雏鸡缩颈,互相挤压,层层堆叠,尖叫;温度过高时,雏鸡伸舌,张嘴喘气,饮水增加。

  育雏湿度:如果室内空气的湿度过低,雏鸡体内的水份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同时易引起灰尘飞扬,使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大,会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因此,育雏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

  保持正常的通风:育雏舍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应控制在0.2%,不应超过0.5%。氨气含量要求低于10ppm,不应超过20ppm,H2S的含量要求在6.6ppm,不应超过15ppm。在通风换气时,要严防雏鸡感冒,要求做到在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

  雏鸡养殖方法

  一、进雏鸡前的准备

  进雏鸡前一周就要将育雏室打扫干净进行消毒,整个育雏室最好用甲醛(40毫升/立方米)和高锰酸钾(20克/立方米)熏蒸24小时,地面墙壁再用1%-3%的热火碱水喷洒消毒。一般采用育雏笼育雏,因此再熏蒸前将雏鸡笼安装好。在进雏鸡的头一天进行预热,保证来鸡时室内温度达到33°C,同时准备好饲料槽、饮水器、照明用的灯泡等。

  二、进雏后的管理

  1、饮水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要先饮水(温开水),然后在开食。出壳的雏鸡腹部卵黄尚未完全吸收完,这部分营养物质需要3-5天才能基本吸收完,这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很有力,雏鸡饮水能加速其吸收利用。有条件的可在饮水中添加少量的葡萄糖或维生素C,这样可缓解雏鸡从37.8°C到33°C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产生的应激,补充体内水代谢平衡,防止脱水。水槽要充足,保证每只雏鸡都能饮足水。

  2、饲喂

  一周内的雏鸡采食能力差,可不用料槽,可将饲料撒在浅料盘或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保证大小强弱都能采食,一周龄后改用料槽,仍然自由采食。饲料的粒度要适中,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在24%左右),易消化。(一般饲喂专用的雏鸡饲料)

  3、温度

  开始进雏时,雏鸡舍温度控制在33°C-34°C,随着鸡日龄的增加,育雏温度也随之下降,一般以每周下降2°C为宜,直到降到20°C的室温。

  温度过高,雏鸡散开,张嘴呼吸,温度过低,雏鸡扎堆压死,一般白天温度宜低,夜间宜高,阴天宜高,晴天宜低。

  4、湿度

  育雏舍湿度高,易患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霉菌病等,湿度低,雏鸡易脱水消瘦,影响食欲,尘土飞扬,引起呼吸道病。因此要控制好雏鸡舍的湿度。0-10日龄,湿度控制在70%-75%左右,11-20日龄,控制在65%-70%,以后控制在55%-60%。鸡舍要进行通风换气,排出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5、光照

  进雏的1-3天连续照明24小时(15-30勒克斯),让雏鸡熟悉环境,学会采食和饮水。以后采用11-15小时的恒定光照。

  6、饲养密度及断喙

  开始第一周,每平方米45-55只雏鸡,第二周,每平方米30-40只,第三周每平方米20-30只,第四周到育雏结束每平方米20只。雏鸡断喙一般在10日龄进行,用断喙器进行,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 ,这样可以防止啄羽啄肛。应注意的是,断喙前1~2天及断喙后1~2天应在饲料中按每千克料添加维生素K2~4毫克,可防止出血,断喙工作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断喙后3天内料槽与水槽要加得满些,以利于雏鸡采食。

  7、雏鸡的免疫 要按照免疫程序及免疫方法进行。

雏鸡喝水多是什么原因相关文章:

1.怎么饲养小鸡

    283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