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原因大全>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措施

曾扬分享

  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是很多旅游景点经常出现的问题,那么不文明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是从我国文化的角度来看,我国一直奉行的是以“仁、义、礼、智、孝”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对于公民的公德心和文明修养方面的培养还较为薄弱,这就导致了公德文化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一定的氛围,长期处于这种私德文化下的旅游者,往往只顾及自己或者家人的感受,而不会将精力放置在保护旅游资源、环境等方面,大部分景色优美的旅游胜地都会在长假过后变成遍地垃圾,这种“中国式”丢垃圾的现象,不仅表明了我国国民在公德心和文明修养还亟待提高,也暴露出我国教育传统中有关公民教育的缺失之处。

  二是旅游过程中的“道德感弱化”也是引发不文明旅游行为的一大因素。人们进行旅游消费时是为了更好的享受一种休闲、放松的感受,这种心境之下的旅游者往往会放松对自己行为的约束,道德的约束力也容易被大幅度减弱。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文化层次和个人修养都较好的旅游者,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往往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三是我国社会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环境保护意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随意性决定了人们并不重视由不文明旅游行为引发的后果,常常在无意当中就会造成旅游环境的人为伤害。除此以外,我国旅游行业的兴起时间不长,短短几十年内,人们所积累的旅游经验尚浅,人们还不能平衡旅游资源保护与个人私心之间的关系,导致我国很多景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物品丢失情况,比如在深圳一个景点中,一些极具特色的泥塑被市民拿走或损坏,给景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应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措施

  为了提升我国旅游行业的形象,降低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则必须从多个方面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控制,这才能让“文明旅游”真正融入大众的生活当中。

  通过文化和教育来根治不文明旅游行为

  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我国的文化和教育中应该加强人文精神渗透,培养民众的公德心是杜绝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根本所在。从游客来说,强化自身文明素养教育,是一生的课题。不光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文明出游习惯,家长和老师更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自身行为去影响下一代。由此可见,文化与教育对人们的行为影响力最明显,通过文化和文明来塑造良好的旅游氛围,这也成为全社会都需要努力的事情,将文明灌输到每一个旅行者的头脑中,就可以使他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可以明晰如果因自己不文明行为给旅游景点带来的损害,那便与休闲活动愉悦身心的初衷背道而驰。

  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不文明旅游行为

  不文明旅游行为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除了在道德方面要加强约束力之外,法律规范也是约束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利刃”。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应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来处罚那些不文明旅游行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实际角度来看,法律法规已经将一些不文明行为相关执法权赋予给景区管理者,使得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惩处变得有法可依。尽管如此,法律并非万能,在法律之外还有更多努力可做,对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更需要相互提醒,把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教育和约束相融合,让文明出行变成旅游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旅游者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旅游景区和导游应该发挥引导监督作用

  对于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的发生,景区和导游也承担一定的责任,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景区应该承担起提示、引导、劝阻、督查的责任。一方面,要通过有意识地设置文明宣传提示,时刻提醒游客的行为不要跨越文明界;另一方面,要在景区配置完善配套的服务设施,方便游人来丢弃垃圾,除此以外,景区管理人员巡视巡查,也可以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从导游的角度来看,跟团旅游是大部分人进行出行的首选,旅行社更应该让导游们在维护文明上尽责任,对于那些因相关文化和知识缺乏而导致的不文明行为,导游应及早提醒,发挥他们的监督功能。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教育方法

  细读这张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清单,笔者发现,其中很少是在旅游这种特殊情境下的偶然失态,绝大部分是一些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性常态表现。因此,根治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最好办法,是从观念到行为修正一些国人的不良习惯,让他们的常态表现符合文明规范,这就需要借助于我们阔别已久的礼仪教育。

  礼仪是在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并非浪得虚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管朝代如何更替,礼仪教育始终占据着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把礼仪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古代教育在儿童启蒙阶段就要“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围绕礼仪的著述更是汗牛充栋,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可惜的是,一段时期以来,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文明礼仪被作为封、资、修的流毒予以扫除,致使全社会的礼仪失范,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旅游中的种种不文明行为,说到底是我们长期缺失礼仪教育收获的部分苦果。

  当然,重新开展礼仪教育,并不是要求全部照搬过去时代的礼仪内容,而是应该在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知耻、节制、勤俭等价值核心的基础上,继承传统礼仪中一些符合人性基本需要的礼仪要求,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从科学精神、民主思想和现实生活实际出发,赋予礼仪以新的内容,以新颖、实用、简单、灵活的形式,体现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特点,展现我国应有的社会风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礼仪教育绝不仅仅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每一位旅游者必须有良好的礼貌修养,在旅游教育中必须把礼貌修养作为必修内容,每一位旅游者都应学习并实践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对礼貌的认识,包括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德,文明礼貌的实质,中华民族文明礼貌的传统,文明礼貌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性,走出“礼貌无用”、“礼貌是小事”等误区。其次是在旅游活动中一般性的礼节礼貌,包括遵守时间、尊重老人、妇女和残疾人,尊重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交往时的风度、举止、仪表、服饰、语言和称呼等。还有是在交往活动中,具体的礼节礼貌,包括见面、介绍、谈话、宴会、晚会和舞会的礼节礼貌。


猜你感兴趣:

1.大学生行为素养缺失的原因

2.产生犯罪的原因

3.学生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

4.高原现象产生原因

5.社会不文明现象的原因

6.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177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