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原因大全>

牙龈肿痛是怎么回事

巩诗1分享
  牙龈肿痛(swelling and aching of gum),实际上是牙齿根部痛,因为牙齿周围齿肉肿胀,故称牙龈肿痛,也叫牙肉肿痛。引起牙龈肿胀疼痛常见原因包括牙龈脓肿、牙周脓肿、智齿冠周炎或根尖周炎等。患者本身往往存在慢性炎症,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天气干燥、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或患有糖尿病等疾病时,导致原有慢性炎症急性发作,出现牙龈肿痛症状,需进行相应的口腔科治疗。那究竟牙龈肿痛该怎么办?小编今天将为大家介绍治疗牙龈肿痛的各种疗法大全,告别疼痛。

  牙龈肿痛病因介绍

  1、引起牙龈肿痛的原因主要是本身就患有牙龈炎或牙周炎,最为常见是牙周炎引起的病症,牙周炎主要是由于牙龈上的炎症扩散到牙龈下,在牙龈下形成牙周袋,大量的牙菌斑附着在牙表面和牙缝,牙结石以及口腔中清洗不到的死角,导致流动性的病菌侵袭牙龈,一旦在牙龈下形成牙周袋,牙龈的毛细血管开始膨胀,血管的压强升高,牙龈长时间处在充血的状态,牙周袋容易受到外界的撞击。

  2、天气非常干燥,人体的唾液分泌减少,呼吸道干燥,血管的脆性增强,本来就很容易感染细菌。如果再吃补品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加速血液的运行,中医称之为“血热妄行”,将病菌带到全身,引发牙肉肿痛、流鼻血、干咳、喉咙发炎等症状。

  牙龈肿痛治疗方法

  (一)急性牙周脓肿:

  1. 治疗目标 尽快消除急性症状和体征。

  2. 治疗考虑:

  (1)去除菌斑结石,牙周袋内清创引流或脓肿切排。

  (2)可考虑适当的咬合调整,并抗生素应用。

  (3)在急性症状控制后应进行一个综合的牙周状况评估和系统的牙周治疗。

  (4)脓肿未成熟前,可行洁治,袋内冲洗上药,必要时辅以全身用药。

  (二)牙龈脓肿:

  1.去除相关的局部刺激因素。如去除嵌塞的食物残渣、消除充填体悬突和去除鱼刺等异物。

  2.消除急性炎症和止痛。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后,应用抗菌消炎药物,如3%过氧化氢液或0.12%氯己定液局部冲洗,于龈乳头处涂敷复方碘剂液。

  3.针对病因的治疗。龈乳头炎的急性炎症控制后,不仅要治疗原有的龈炎,还应彻底去除病因,如去除导致嵌塞的致病因素、修改不良修复体边缘和治疗邻面龋齿等。

  牙龈肿痛疾病预后

  (一)牙龈脓肿:

  1. 积极治疗预后好,是一种可复性疾病。

  2.不注意维持,很容易复发。

  (二)智齿冠周炎:

  拔除阻生智齿后可避免冠周炎反复发作和对邻牙健康的威胁。

  (三)急性牙周脓肿:

  1. 预期疗效:症状和体征消除,急性期后,丧失的附着可以部分恢复。

  2. 治疗不彻底:牙周脓肿可能复发,附着丧失也会继续。

  3. 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有炎症病因去除不完全,清创不彻底,诊断有误或者存在潜在的系统性疾病。此时,需重新评估和治疗。

  (四)急性根尖周炎:

  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根管治疗的临床成功率逐步提高,但是患牙患有根尖周炎,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也会显著降低,因此对于牙齿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根尖周炎的发生,对于出现根尖周炎的患牙,要积极治疗,尽量保存患牙。

  牙龈肿痛疾病预防

  1.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2. 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3. 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

  4. 慎食辛辣刺激食物。

  5. 定期口腔检查,遵循医嘱,及时治疗口腔内疾患。

    109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