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与反思:当新教师遭遇到问题学生

莉莎分享

  学习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以下是一篇有关班主任关于问题学生的案例与反思,一起来阅读一下吧!

  【案例一】爱是教育的前提

  【背景】

  在我第一年工作时,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班级里有这样一位A同学:性格非常内向,平时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很不上心,作业时常不做或是瞎写应付老师。在第一个学期,作为班主任,经常找他谈话、劝说,但是毫无改变。多次与其父母联系,想与他们当面交谈,其父母一直没有时间。后来,我进行了一次家访。

  【案例描述】

  这次家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放学后(电话联系家长,被告知平时都不空),所有事情处理妥当,于晚上5、6点,晚饭过后,去进行家访。兜转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他家。他家住在临时搭建的打工楼里面,二楼的最里面一间。门外放着厨具,一间屋子小小的,有一扇小窗,但光线很暗,孩子打开了灯,昏暗的灯光照亮了房间,里面两张床、一张吃饭桌、一个橱,尽收眼底。我问孩子,你的爸爸妈妈呢,由此才得知,他的爸爸妈妈每天都要上夜班,到8、9点才能回来,晚饭又怎么解决呢,他淡然地说,橱里有留好的饭菜,热热就能吃了。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孩子以前在老家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进入初中,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刚来到陌生的环境,非常不适应。我一阵心酸,他才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这个本应有父母照顾、天真活泼的年纪,他已是这样老成,需要自己照顾自己。我突然明白,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孩子在生活上都得不到一些必要的照顾和关爱,又如何能对他学习上提出要求呢?他又如何能够做到呢?到了晚上7点多,A同学的父母都还没有回来,电话联系其父母,被告知实在事情太多回不来。于是,这次家访,以未见到孩子父母这样的结局告终。在家长会中,他的父母也只出席过一次,在这一次的交谈中,我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他们平时非常忙,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上没有什么要求。当谈到作业不做的事情,他的父母表示自己也没有办法,不做就不做吧。

  初一的时候,在我的高压管理下,A同学勉强能应付学习。而到了初二,情况急剧恶化,他无心于学习,也不与人交流,上课不专心,课上很多时候趴着在睡觉,作业不完成。多次试图与他交流,他都是沉默以对,不愿改变。最后,在初三上学期,他辍学了。面对他父母与他的无动于衷,我也竟没有再多做什么。

  【案例反思】

  情感价值观是我们人类的一大需求,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我的育人教书的过程中,却正是缺乏这样的一种情感关怀。要想了解学生、转变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而当我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学生时,我给他提了这个要求、那个要求,要求他上课认真听课、作业认真完成……表面上是为他好,其实根本没有去了解他、去关心他、去爱他。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来说,爱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我是值得反省的。

  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社会节奏快,家长们都忙着工作赚钱,对子女的教育常常被忽略。孩子身上出现的许多问题的根源都在家庭。当我意识到造成他成为“问题”学生的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家庭之后,我应该加强与他父母的联系,让他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能够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部分时间,多关系孩子、多陪伴孩子,希望能够更加健康、更加快乐、更加自信地成长。我应该试着去做,不管结果如何。退一步讲,当家庭真的没有指望时,在学校里,我作为班主任,应该给予他一点点温暖。我只是一味地教育他这个不好那个不对,或者用严厉的口气要求他做这个做那个,我得到的只是孩子的沉默与叛逆。

  教师要学会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严寒只会让人把外壳越裹越紧,温暖的阳光才可以让人脱去厚厚的包裹。严厉的口气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叛逆,温暖的关爱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也行有时只是一个微笑、一个鼓励。

  其次,我也应该让他意识到我们属于同一个大家庭,建立起一种归属感。让其他同学多多与他交流,建立友谊,这样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依赖关系。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从班级中获得肯定,而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渴望从学校、班级中、老师、同学处获得理解和支持,鼓励和肯定。

  这样的一次家访,这样的一个学生,我想我永不会忘记,我想以这件事情告诫自己,我做得远远不够。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明白老师是否真正爱自己关心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的认可和关爱。简单的说教并不能打开孩子的内心,只有老师真正爱护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才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394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