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民俗文化>谚语>

2020年鲜明有趣的民间谚语精选

燕琳分享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关于民间谚语合集,欢迎大家阅读.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江苏)

  端午佳节,菖蒲插屋。 (江苏)端午节卖菖蒲 。(温州)

  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 。(温州)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上海)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 (浙江)

  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 (南京)

  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南京)

  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 。(湖北)

  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 (江西)

  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客家)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蛤蟆蝌蚪躲端午。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

  午时水饮一嘴, 较好补药吃三年 。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 。

  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

  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端午佳节,菖蒲插屋。

  端午节卖菖蒲 。

  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 。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

  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广东潮汕)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广东)

  五月节,小哒埠。 (广东潮汕)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 (福建)

  未吃五月粽,破袄不敢放 。(福建)

  未吃五月节粽,破裘毋甘放。 (福建)

  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 (福建)

  未吃五日节粽,破裘不甘放。 (台湾)

  洗午时水,无肥亦嫷(漂亮)。 (台湾)

  午时水洗目睭,明到若乌秋(大卷尾,鸟名) (台湾)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台湾)

  吃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老。 (台湾)《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相关文章:

1.民间谚语合集

2.跟端午节相关的谚语有哪些

3.各地方的端午节俗语谚语

4.中国传统节日谚语俗语歇后语

5.端午节相关的俗语有哪些

6.跟端午有关的谚语有哪些

    34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