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的眼睛》教材教案

李斯分享

  《青蛙的眼睛》介绍了青蛙的习性和眼睛的特点,以及人们利用这一特发明“电子蛙眼”,并用于监视飞机的情况。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的眼睛》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的眼睛》教材教案一

  教材理解:

  本课为科普小品,介绍了青蛙的习性和眼睛的特点,以及人们利用这一特发明“电子蛙眼”,并用于监视飞机的情况。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同样是死苍蝇,当面它不动时青蛙不吃,但让它动起来时,青蛙很快就把吞了。第3自然写对发生上述现象原因的解释: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第4自然段写人们据此制成了“电子蛙眼”,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动物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了解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2、 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3个新词,知道“敏锐”和“迟钝”是一对反义词

  3、 能给第1自然段选择合适的意,能根据第4自然段的意思把概括意的句子补充完整。

  4、 读懂第3自然段,能按要求划出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后,可让学生说说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对什么最有兴趣,还有哪些问题。

  1、 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2、 教学第1自然段。

  这一段有4句话。第1、2句写青蛙最爱吃什么。第3、4句写它捕捉昆虫的本领极大。

  “跳”、“伸”、“卷”写出了它动作的敏捷,“只要……就……”表明它一旦出击决不失误,“鼓着一双大眼睛”则暗示了青蛙捉虫“百发百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眼睛。可着重让学生通过有关词语体会青蛙善于捉虫的表现和原因,再完成课后第3题。

  3、 教学第2自然段。

  本段共5句。第1、2句写青蛙不吃死苍蝇:第3、4句通过一问一答,告诉我们青蛙并不是因为苍蝇是死的才不爱吃:第5句写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现象:青蛙把死苍蝇给吞了。可引导学生比较第2、5句中青蛙的表现有哪些不同,并据此推测原因,初步解释这种矛盾现象。

  4、 教学第3自然段

  这一段揭示了前一写到的矛盾现象发生有根本原因,在于青蛙的眼睛很特殊。可利用作业 本第5题进行教学。对于说明青蛙看动的东西很“敏捷”那句话,还可通过与“虫子在飞……它都能分辨清楚?”一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话是怎样用“只要……不管……”的句式把青蛙眼睛有“敏锐”写具体。

  5、 教学第4自然

  这一段写人们利用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并用于监视飞机。“立刻判断”写出了“电子蛙眼”的敏锐,“准确地指挥”突出了它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段段意可概括为:人们制成了“电子蛙眼”,用来监视飞机,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

  6、 知识拓展。

  二、媒体运用。

  有青蛙眼睛放大特写和青蛙捉飞虫过程的动态课件,用于学习第1、3自然段体会青蛙捉虫本领极大,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

  三、作业 指导。

  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的眼睛》教材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动物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了解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3个新词,知道“敏锐”和“迟钝”是一对反义词。

  3、能给第1自然段选择合适的意,能根据第4自然段的意思把概括意的句子补充完整。

  4、读懂第3自然段,能按要求划出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当小科学家?

  好呀,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试试,揭开青蛙眼睛的秘密。板题、读题。

  二、研读课文

  课前老师已经发了一份研究报告,同学们已经着手研究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看看谁是最有前途的小科学家。(出示研究报告)

  1、交流研究内容: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

  2、说说研究结果

  出示: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找出这一句中的一对反义词)

  出示第三自然段

  (1)读一读,说说自一自然段是什么段式结构。

  (2)划出总起句,并找出中心词

  (3)说说课文是怎样把总起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体会“只要……不管……都……”、“准能”、“如果……就……”,并用“准能”说话

  (4)文中那里也能看出青蛙看动的东西很敏锐?

  “跳”、“伸”、“卷”写出了它动作的敏捷,“只要……就……”表明它一旦出击决不失误,“鼓着一双大眼睛”则暗示了青蛙捉虫“百发百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眼睛。

  3、青蛙眼睛的特点是怎样研究出来呢?(教学第2自然段)

  实验法

  4、那么,我们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有何前景呢?(教学第4自然段)

  (1)为什么要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利用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并用于监视飞机——在地球上,动植物身上有许多特殊的本领,是我们人类所不及的。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研究动植物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发明出来的,这门科学就叫仿生学)

  (2)对于“电子蛙眼”,你想了解什么?(生提问:“电子蛙眼”是怎样的?“电子蛙眼”是怎么工作的?“电子蛙眼”有什么优点?……)

  (3)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不少!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研究。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通过自己的朗读体会,你能读懂什么?自己读好想好后,与边上的同学交流一下。

  “立刻判断”写出了“电子蛙眼”的敏锐,“准确地指挥”突出了它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段段意可概括为:人们制成了“电子蛙眼”,用来监视飞机,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读中体会)

  (4)通过研究,你发现“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答后,出示青蛙的眼睛与“电子蛙眼”的两段话。让我们来读读这两段话,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体会“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的敏锐。

  (5)出示填空练习

  “电子蛙眼”相当于(),飞机相当于( )。青蛙的眼睛看动的东西(),只要虫子在飞,它都能(),而且还能( )。“电子蛙眼”也一样,只要飞机在飞,机场上的工作人员凭着()的帮助,就能(),还能()。

  三、拓展延伸。

  1、过渡语

  动植物身上有好多神奇的本领,远远超过人类。而我们人类的聪明之处在于善于从动植物身上发现它们的长处,学习它们的长处,为我们人类所用,为人类造福。

  2、你能说说人类还利的动植物的什么特点为人类造福。

  填空:

  人们研究了青蛙的眼睛,制成了( ),用它来( )。人们研究了( ),制成了( ),用它来( )。

  我想研究( ),制成( ),用它来( )。

  3、这道题能做得完吗?为什么?谈谈你在研究青蛙眼睛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4、师总结:是啊,在这奇妙的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动植物特殊本领还等着我们去发现研究,许许多多的东西有待于在座的同学去发明创造。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勇于实践,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们中间。

  板书:

  青蛙的眼睛———————电子蛙眼

  看动的东西  敏锐  立即判断飞机方向

  看静的东西  迟钝  准确指挥飞机飞行或降落

  小学三年级语文《青蛙的眼睛》教材教案三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

  (板书)齐读课题

  二、请同学们回忆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三、看看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开火车读)

  喜欢 因为 迟钝 准能

  再看看课文中有那些生字(指读)

  喜、因、喂、线、迟、能

  四、这节课就学习这6个生字。

  1、请你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看看你想怎么学习这些字。

  喜、喂——比较难

  线、能——左右结构

  因、迟——比较简单,可以自学

  2、先来学习这两个比较难的字

  (1)先来看喜字,这个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拆分法:士+口+..+口——喜

  我们再看看这几部分有时怎么组合成这个字的。

  师指导书写。

  生练写、评改。

  (2)再来看看下一个字。指读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结构特点是什么?重点看看右半部分写时注意什么?

  竖提的起笔位置在哪儿?

  捺在哪笔出锋才好看呢?

  师指导书写。

  生练字、评改。

  3、接下来我们学习2个左右结构的字。

  这2个字相请同学们分小组研究学习。先找找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分别说说2个字是怎样记和写的。

  汇报:相同点:结构相同,左右结构。

  结构特点,左窄右宽。

  不同点:线:头不齐脚也不齐

  能:头不齐,脚齐

  字形不同

  记字方法

  线:熟字换部件,浅——线

  熟字换部首,红——线

  能:拆分法….+月+匕+匕

  写字注意:

  线:二倾斜,较短。斜钩长点,起笔在竖中线上。

  能:左、右两部分收笔位置要对齐。

  匕写实要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分别指导书写。生练写,评改。

  4、最后2个字请同学们自学,选出其中一个字来学习。

  汇报。

  因:师生同写。

  生练写,评改。

  迟:请你自己试着写一个。

  生练写,评改。

  五、齐读6个字。

  觉得哪个字不好写,再写一个。

  六、练习,形近字组词

  因( ) 尺( ) 线( ) 蛙( )

  困( ) 迟( ) 钱( ) 娃( )

  七、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章

1.小学三年级语文《信任》教材教案

2.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的味道》教材教案三篇

3.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精选教案

4.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材教案

5.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南京长江大桥》精选教案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信箱里的花》教案模板

    335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