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及反思

李斯分享

  《给家乡孩子的信》写了巴金在87岁的时候,在他收到家乡的孩子写给他的信的时候,克服着年老的衰微,提起笔追述他的一生的信念和渴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简介巴金。

  1、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

  (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着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2、质疑:引出课文。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

  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

  三、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文中找答案。

  (……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孩子们的话,你有何体会?

  (说明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四、精读第二段

  1、87岁的巴金爷爷写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2、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3、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指导写字

  1、教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朗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一至二自然段。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

  (我们从巴金爷爷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他是"五四"以来的着名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要为社会添更多的光彩!""为别奉献更多的爱",巴金爷爷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

  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

  用"不是……而是"造句)

  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双表达了什么希望?

  ("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开花结果。)

  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作为理解巴金爷爷这句话的注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5、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

  6、小结:让生命开花说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三、精读第四段

  1、引读:体会爷爷珍惜生活,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2、感情朗读。

  四、精读第五段

  1、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感情读出来。

  五、学习书信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分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对照课文,指明书信的五个组成部分。

  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七、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造句:

  多么……多么……

  不是……而是……

  2、课后4

  (1)巴金爷爷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声誉,但他认为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而87岁的他知道时间是有限的,他要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放出光彩,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2)为着社会,为着他人,活着才有光彩,正如巴爷爷一生恪守的信条: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他。正是这样不断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贡献自己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向社会提供了无限的精神食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小学四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二

  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巴金爷爷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1.相关的投影片,影音文件;

  2.生字词小黑板;

  3.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巴金的资料。

  收信的感受

  对回信的歉意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让生命开花

  寄予深厚的期望

  第一课时

  一. 揭题,审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课题。

  2. 提问:你们了解巴金爷爷吗?能介绍一下吗?

  3. 出示图片,谈话:巴金爷爷是四川人,中国文坛的泰斗,中国作协主席。虽然他不住在家乡,但是家乡的孩子很想念他,常常给他写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给孩子们的回信吧。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尽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3.齐读生字词。

  4.提问: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 尝试听写,并检查反馈。

  5. 齐读生字词。

  6. 轻声再读课文,要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尽量自己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动手查阅工具书来解决。

  7. 组织交流。

  10.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11.轻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思考:这篇课文是主要讲了哪几个意思?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12.小结:一(1)二(2——5)三(6)

  13.提问:巴金爷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的什么期望?

  1. 齐读课题。

  2. 指名交流。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指名领读齐读。

  3. 指名正音。

  4. 齐读。

  5. 指名回答。

  6. 指名补充。

  7. 尝试听写。

  8. 齐读。

  9. 按要求轻声再读课文。

  10.指名交流自读情况。

  11.听读,正音。

  12.轻声练读课文,并且思考。

  13.指名回答。

  14.指名回答并补充。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

  二.指导精读

  三.小结

  第三课时

  进行课堂练习

  1.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1)听写词语;

  (2)熟读课文,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诵;

  (3)了解巴金爷爷的有关知识。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组织交流搜集的有关巴金爷爷的知识。

  1.导入:了解了这些知识,我想对于巴金爷爷你一定有更深入的认识。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去为大家朗读你最喜欢的小节?

  3.现场采访:(1)你认为这一小节哪儿写得好?可以谈谈你的感受吗?

  (2)你认为可以怎么读出这种感受来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4.阅读相关小节,相机出示思考题:

  (1) 第一小节反映了巴金爷爷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 从两个“多么”可以看出什么来?这样的感情还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5.仔细阅读第三小节,边读边体会巴金爷爷的感受,并且思考以下问题:

  (1) 巴金爷爷说他写作的秘诀是什么?

  (2) 他对于自己的一生有着什么样的评价?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3) 巴金爷爷小结自己的一生,小结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对于这个真理,巴金爷爷是怎么透彻的解说的?

  (4) 对于巴金爷爷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能谈谈对于你有什么启发吗?

  6.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巴金爷爷的话吧。

  7.齐读这一节。

  8.提问:(1)“让我们的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

  (2)巴金爷爷是怎么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的?

  (3)对于这一段话你还有什么疑问?

  (4)从这一段话中,你们对于巴金爷爷有什么样的认识?

  (5)如果让你选一句巴金爷爷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

  9.齐读全文。

  1.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造句:

  多么……多么……

  不是……而是……

  (3)写出课后句子的含义。

  1.布置课堂练习。

  (一) 听写:

  (二) 近义词:

  爱惜( )真诚( )宽广( ) 1.指名交流。

  1.听写。

  2.听读,评议。

  3.交流资料。

  1.指名上台朗读。

  2.现场回答。

  3.指名补充。

  4.阅读相关小节,思考。

  5.小组讨论。

  6.指名回答。7.指名补充。

  8.仔细阅读第三小节,边读边体会思考。

  9.小组交流感受。

  10.指名回答补充。

  11.指名读。

  12.评议。

  13.齐读这一节。

  14.同桌交流。

  15.小组讨论。

  16.指名说。

  17.指名补充。

  18.齐读。

  1.指名交流。

  1.完成课堂练习。

  (四)反义词:

  真诚( )珍惜( )奉献( )

  (五)造句:

  1. 多么……多么……

  2. 不是……而是……

  (六)说说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2. 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小学四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反思

  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书信。字里行间饱含着巴金对祖国、对家乡孩子们的热爱之情。课文难点在于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体会巴金的高尚品质,受到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的教育。因为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没有吃过苦、受过难,很难切实体会巴金的高尚品质。在学习课文时,我采用多种方式来读这封信,让学生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在不懂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相互交流、答疑,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课后第三题的语段是这篇课文里比较难理解的地方,于是我采用一段口语练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次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 )是一朵花,( )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伟大的人。有的学生说:“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是一朵花。”有的说:“有的学生被难题困住了,我去帮助他,这也是一朵花。”……孩子们用身边的事例诠释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那么的真实、贴切。看着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我感觉非常惬意。


相关文章:

1.小学三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经典教案

2.小学四年级语文《水乡行》教案及反思

3.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娃》经典教案及反思

4.小学四年级语文《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教案及反思

5.小学四年级语文《荒岛日记》教案及反思

    323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