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半边井》教案模板

李斯分享

  《半边井》课文通过讲述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表达了要懂得要关心周围的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半边井》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半边井》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读 8 个生字, (其中一个多音字)。

  情感目标

  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懂得要关心周围的人。

  能力目标

  巩固“能够提出不懂的问题” 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修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懂得要关心周围的人。

  教学难点:

  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管爱他人的品质, 懂得要关心周围的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 板书“井”, 谁了解井给大家介绍介绍?

  (二) 板书“半边”, 看到过这样的井吗? 由此想到什么? (半边井什么样? 在哪?为什么修成那样? )

  (三) 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了解半边井。

  二、 初读课文。

  (一) 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通顺, 不懂的字词查字典。

  (二) 检查重点字、 词认读情况。

  井口 鹿港 巷子 港( ) 穷困 乖巧 红砖 假日 内外 井 港 巷 巷( ) 困 巧 砖 真假 内

  (三) 把生字放回课文中, 再读课文, 标好自然段。

  (四) 指名读各自然段, 纠正读音。

  (五) 想想你明白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 交流探讨。

  (一) 读懂了哪些内容?

  1. 词语: 钦佩: 敬重佩服。 钦: 敬重。 难怪: 怪不得。 表示明白了某种情况的原因, 不觉得奇怪了。 乖巧: 讨人喜欢。

  2. 内容: 地点: 台湾鹿港。 形状: 围墙的正下方, 一半在院子里, 一半在院子外。 原因: 为照顾打不起井的穷人。 时间: 很古老。

  (二) 为什么说鹿港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分层次引导。

  1. “有人情味儿” 是什么意思? (人与人之间有感情, 互相关心, 不是只想自己,大家团结、 和睦等)

  2. 鹿港的人情味你从哪看出来的?

  3.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想: 我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向游人介绍? 大家当当“我”。

  4.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看了这么多, 听了这么多, 来这里的游客心里会怎么想, 小记者采访: “请问您是拿来的游客” 看到半边井后您有什么想法? 游客们, 咱们一起夸夸这里。

  四、 融情激情。

  (一) 我们了解了鹿港, 请大家谈一谈: 大家眼中的鹿港。(介绍有关鹿港的资料,了解鹿港)

  (二) 不仅鹿港, 我国还有许多地方也是像鹿港一样有人情味, 说说大家的了解。

  (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 使自己生活的地方人情味更浓。

  五、 总结全文。

  (一) 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 通过学习课文, 你懂得了什么?

  (二) 作业: 把课文读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半边井 台湾 鹿港

  一半在院里, 一半在院外

  有人情味儿

  小学三年级语文《半边井》教案模板二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字 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要关心周围的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要关心周围的人。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

  查阅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材料,幻灯片。

  学生准备

  课本、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读生字。

  二、学习生字生词

  学习多音字放假 寒假 请假 假如 假设 提出不懂的词语,其他同学通过字典帮助解释。钦佩:敬重佩服。钦:敬重。 难怪:怪不得。表示明白了某种情况的原因,就 不觉得奇怪了。 乖巧:讨人喜欢。

  学生和老师一起读认读字,写多音字,并给多音字组词。 通过字典帮助解释。 让学生认读 认读字。扩展知识,学习词语。

  三、熟读课文

  1、我给大家介绍半边井的知识,从哪里来的?

  2、我们看看爷爷是怎么说的。

  3、原来半边井是因为有一半井口露在墙内,所 以叫半边井。为什么要把一半井口露在墙外呢?

  4、那是不是只有我家有半边井啊?你从哪里看 出来的?

  5、这些人家挖半边井,让穷人从井里免费挑水, 你觉得这样好不好?这样的做法体现了什么? 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文章最后说,鹿港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谁知道鹿港为什么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

  了解鹿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游客在巷子里 走来走去? 为什么会盯着围墙下瞧个不停? 是爷爷说的过去鹿港有些人家比较穷困,没有能力雇工人挖井。为了让他们也有井水喝,有些人家就把自己家的井 挖在围墙下,井口一半在墙内,一 半露在墙外。这样一来,那些没有井的人家,也能来挑水喝了。 因为有些人家没钱挖井,没水喝, 所以把井口露在墙外面,让他们也喝到水。 不是。“有些人家就把自己家的井挖在围墙下,„„”肯定不止一家有半边井。 好。体现了人与人的互相帮助, 互相关爱。 从很久之前,鹿港的人就互相帮 助,互相关爱。现在还在延续这种 关爱。 指名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通过连环问题,引 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

  四、作业

  1、复习1-7 课生字,听写。

  2、熟读所学课文,并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3、复习巩固所学知。

  小学三年级语文《半边井》教案模板三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字。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关心周围的人。

  教学重点: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关心周围的人。

  教学难点: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关心周围的人。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半边井,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能够提出不懂的问题。)

  2、那我们就一起学习8课,半边井。

  二、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认读字表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为质疑问题找到答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困)

  2、学生自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区分:港和巷、砖和砌,默读课文,思考习题提出不懂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是否读正确。

  2、回答课后习题:人们为什么说鹿港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从哪看出鹿港有人情味?)

  过去鹿港有些人家比较穷困……那些没有井的人家,也能来挑水喝了。

  3、指导朗读:怎样朗读才能让听众感觉到鹿港的人情味?

  四、拓展延伸:说说我们生活当中有人情味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学习了自学课文的方法:

  自读,读正确;

  默读,想答案;

  朗读,提问题。

  以后遇到新课文,可以用这种方法自学。

  六、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8 半边井

  ? 人情味儿

  井口一半在院子外,一半在院子里

  课后反思:学生能给从课文中懂得一定的做人道理,就是个别的学生朗读还不过关。

  语文实践活动2

  教学目标:

  1、巩固部首查字法,提高查字典的能力。

  2、进行词语搭配的练习。

  3、体会“果然”的意思,并会运用。

  4、学习使用冒号、引号,继续练习使用句号、问号、叹号和逗号。

  5、进行口语交际。

  6、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体会“果然”的意思,并会运用。

  2、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教学难点:

  1、正确使用“果然”写句。

  2、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课时:4课时。(含习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部首查字法,提高查字典的能力。

  2、进行词语搭配的练习。

  3、体会“果然”的意思,并会运用。

  4、学习使用冒号、引号,继续练习使用句号、问号、叹号和逗号。

  教学重点:

  1、体会“果然”的意思,并会运用。

  2、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教学难点:

  1、正确使用“果然”写句。

  2、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教学过程:

  一、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1、指名读题,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理解题意)

  2、确定每个字的部首,用部首查字法独立查字典,并填写答案。注意所填页码是字典正文页码。(确定不收,然后独立查字,写答案。)

  3、订正答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练习。

  二、搭配词语的练习。

  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学生独立填写,把问题提出来集体讨论解决。

  3、指名说答案,大家评议。

  4、集体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指名读题,弄懂题意。

  2、分析例子,体会“果然”的意思和作用。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的或所想的一致。)

  3、试着口头补充句子。大家互相订正补充。

  4、在书上写答案。

  参考答案:气象台预报今天早晨有大雨,果然早晨下起了大雨。

  小莺下决心要夺得女子400米冠军,果然她夺得了女子400米冠军。

  四、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1、复习冒号、引号。

  出示p16第4题的句子,请学生读一读,结合句子说说冒号和引号的用法。

  (在提示语后面加上冒号,给人物语言加上引号。)

  2、自己读读句子,试着加上标点,注意正确使用问号和叹号。然后,再读一读。

  3、集体订正。

  (1)吴晓燕好奇地问:“叔叔,秋天也能植树吗?”

  (2)李岩问赵亮:“你长大了最想做什么?”赵亮想了想,说:“我最想当宇航员。驾驶着飞船,在宇宙中飞来飞去,多有意思啊!”

  4、要求大家学习了冒号和引号的用法,在写句子时要正确使用。介绍《语文读本》中《淘气的标点符号》。

  五、作业:用“果然”练习写一句话。(困)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或含义,提高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心,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希望。

  教学重点: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或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

  教学准备:每个同学提前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或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的名字,有的寄托了父母的殷切希望,有的倾注了父母无限的祝福。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的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几个名字,大家猜猜有什么含义?(出示几个同学的名字)

  二、进行口语交际:

  1、猜出示名字的来历。(每个同学自己纠正、补充)(困)

  2、同学之间互相猜猜名字的来历,自己做说明或介绍。

  三、进入交际高潮:

  1、猜猜老师名字的来历。(老师做介绍)

  2、介绍自己家长名字的来历。

  3、介绍自己收集的名人名字的来历。

  四、课堂小结:表扬同学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点希望:与人交际中要尊重对方,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注意在交际中准确使用礼貌用语。

  五、作业:把你好朋友名字的来历讲给家长听。

  习作(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2、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3、写完之后读给同学听。

  教学重点:

  1、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2、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教学难点:能够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刘新同学喜欢踢足球、李晓华爱好汽车、王思宇喜欢异想天开。他们都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学习例文:

  1、自读3段话,了解意思。

  2、你对哪段话感兴趣,先读一读,再说说它是围绕哪个意思写的,通过哪几个事例把第一句话的意思写具体的。

  (喜欢哪段话就读哪段话。以第1段话为例来介绍这段话是围绕我非常喜欢踢足球来写的。通过两个事例把这个意思写具体的。)

  3、说说这3段话的写法。(先介绍自己有什么爱好或特长,再用具体事例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三、指导习作:

  1、想想你自己有什么爱好或特长,有什么事实来说明。(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特长)

  2、在小组里说一说。

  3、试着写一写,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一改。(自读自改。)

  4、选择有代表性的,在班内读一读,讨论如何改进。

  5、在小组里读一读,请大家帮助修改。(集体评改。)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的方法,并练习了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五、作业:把自己写的一段话读给家长听,请家长提出修改建议。

  习作(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对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段话的习作进行评改,使学生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话,并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教学重点:对习作进行评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具体。

  教学准备:优秀段落5篇,待改段落1篇。

  教学过程:

  一、展示优秀作品:

  1、挑选几份写得好的段落请作者读给大家听。

  2、大家评议这些段落写得怎么样,好在哪。(评议: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话,并把这个意思写具体。)

  二、集体共同修改一段话:出示这段话,请大家自读并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1、不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话。

  2、意思写得不具体。

  3、意思表达不清楚。

  4、有错别字和病句。

  三、自己修改习作。

  四、作业:修改自己的习作。


相关文章:

1.小学三年级语文《画里少了什么》教案模板

2.小学三年级语文《新型玻璃》教案模板

3.小学三年级语文《海浪》优选教案模板三篇

4.小学三年级语文《在夏天里成长》优选教案模板三篇

5.小学三年级语文学情分析

    31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