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英语>英语学习方法>

如何快速学会英语

玉莲分享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但是我们可以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下,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快速学会英语的方法,供大家参阅!

  快速学会英语的方法:3大战略

  高级口译阅读的两大部分(选择题和简答题)各占 50分,考查学生最熟悉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概括能力,命题方式近似于其它考试的阅读部分。考生都知道,阅读是整个考试中得分的关键,和高口“两座大山” —听力与翻译相比,阅读相对而言更容易让考生树立自信,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搜寻线索,顺利解答,就能胜券在握。然而,高级口译考试本身的级别性质决定了阅读部分的特殊难度,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1. 文章长,字数多:高口阅读总长度在4500个词左右,每篇文章长达600-700个词,考生必须保持每分钟200词以上的阅读速度,容易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忘,忽略掉不少关键的细节。

  2. 答题时间紧张:以第一部分为例,30分钟就要完成四篇长阅读文章和20道选择题,阅读量较大,给考生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平时阅读速度慢,考试中依然慢条斯理,就无法完成阅读任务,四篇最多看完三篇。如果读的质量不高,就会在四个选项面前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反复回读,更加耽误时间。

  3. 涉及学科广泛,观点新颖:考题中6-8篇文章都选自英语国家近期出版的报纸和杂志,内容涉及到英语国家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学、心理学等众多的学科和主题。文章围绕最新的科技研究、调查发现和学派论争展开论述,观点往往比较新颖。考生如果缺乏背景知识或相关了解,就不容易接受、理解或记住各种结论,以致被干扰信息迷惑。

  4. 原汁原味的表达和语言:由于文章都来源于最新的报刊资料,原汁原味。说明和议论中会出现复杂句型、难词和大量的特殊表达,而多段式文章也决定了其结构的复杂。熟悉了四六级那种被加工和简写过的快餐文章后,读这些文章一定有点“水土不服”。

  第一大战略:跳读式阅读法

  一般来说,大部分考试中的阅读都属于快速阅读。在有限时间内既要完成整个内容理解,还要处理后面的选择。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并高效率答题呢?下面有四种阅读方式供选择:

  先读文章再答题目:容易把握文章主旨思路,全面接受信息,但非常浪费时间;

  先读题目再读文章:在五道题中找好解题线索,然后回原文重叠定位,非常节省时间,但由于定位时没有上下文基础,容易产生误解;

  边读文章边读题目:减轻长文章的记忆负担,确定答案准确度高;但前提是命题采用了顺序原则,即五题所问信息依照文章介绍信息先后设置,如果打乱,会感到难以及时找到对应;其实这种读法依然耗费时间。

  边读题目边看文章:读一个题目搜索一个相关对应句或对应段,减轻记忆负担,成功率较高及其节省时间。此种方法对细节题最适用,但由于掌握信息不够全面和连贯,碰到主旨题或判断正误题时就不容易定位。

  四种方法各有利弊,但对考生来说,在高口考试过程中既要抢时间,通过快速阅读和跳读提高效率

  第二大战略:同义表达定位原则

  高口阅读选择题中,考查最多的是细节定位题。我们的一般做法是找到原文中的对应句和对应表达,要注意对应表达往往是意义等同,但措词不同。同义近义的现象非常多。根据06年高口考试大纲样题的四段文章,我们发现大多数题目都是找细节的同义近义表达,或是以关键词的其它词性方式出现。

  第三大战略:排除六类干扰项

  由于文章较长,读完全文后我们的记忆接近饱和状态,往往在瞬间开始模糊。每次考试都会出现正误判断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not true about……?)。四个选项就是四个独立细节,如果不回到原文定位,我们常常会做出武断的选择,被干扰项欺骗。因此,在处理多项选择时,要时刻警惕各类干扰项,不要被它们的面具所迷惑。要知道80选项中,60个都是错的。当选项指鹿为马时,我们要清醒地识别和辨认,否则会认敌为友,损兵折将。总的来说,干扰项的设计有其特殊规律,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1. 无中生有型:

  原文从未提到,找不到具体出处。只是和考点有一定类比关系,或者本身在现实中具备合理性,使得考生误以为选项中的判断是对的。仔细核对,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被从不曾提及的信息欺骗了。

  2. 正话反说型或反话正说型:

  原文中提到了肯定内容,选项却反其道而说之;原文给予否定的信息,选项却正面肯定。这类选项经常在反义词上下工夫,或者仅仅加了个not,用来迷惑是非不明、记忆不清的考生。

  3. 张冠李戴型:

  原文中提到了若干个同类事物,如国家、人物、年代等。出题者有意将信息打乱,明明是美国制造却说是日本制造,明明是charles dickens的作品却安到了hemingway身上,明明是1956年却非要说是1965年。将信息重新组合乱扣帽子的现象可称为张冠李戴型。

  4. 虎头蛇尾型:

  选项在陈述信息时照搬原句的80%,却在最后一两个单词上出了问题。考生发现了熟悉的信息时迫不及待就作了选择,没料到最后一个单词是错误表达,使信息到最后偏离了方向,这类信息迷惑性极大。

  5. 以偏盖全型:

  原文陈述的内容有几个细节组成,而选项在回应问题时只提及一个细节,这样就无法正确解释文章的内容。我们不能只见树木就以为是森林,要注意其它选项是否展示了整个森林。

  6. 极端表达型:

  选项在陈述信息时基本照搬原句,只不过在中间插入了the only, all, 或形容词的最高级。原本客观平稳的表述突然以极端方式表达出来,十有八九是有问题的。阅读老师们都会建议,一看到这些极端表达时就要提高警惕。

  高级口译难,但还没有难于上青天,我们的阅读应当有其章法可循。本文提到的跳读式阅读法、同义表达定位原则、以及六类干扰项的排除规律,相信会帮助考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考试中高效破解选择类题目,赢得满意的分数。

  快速学会英语的方法:翻译贵在实践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留学法国,攻读法国文学和绘画,回国后将大量法国文学作品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他在1957年给《文学报》写的一篇题为“翻译经验点滴”的文章里就曾说过:“翻译重在实践。”

  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一定要通过实践。实践可以分为两类,直接的实践和间接的实践。

  所谓直接的实践,就是自己亲身参加的实践,也就是自己动手翻译。一回生,二回熟,日积月累,第一手经验多了,做起来得心应手,翻译能力有所提高。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但自己能译的东西是有限的,从这种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也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借助于间接的实践。

  所谓间接的实践,就是研究别人的译文。比如,一篇文章在手,准备翻译,这时先找一些有关的资料或同类文章的译文看一看,在词语和风格方面定会有所借鉴。常作翻译的人都会这样做。别人的译文是别人直接实践的产物,你看了别人的译文,就是从事间接实践。从总结经验的角度来看,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具有同等的价值。因此,有空的时候,找一些译文来,尤其是好的译文,加以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不过我还是要强调,只看别人怎样翻译,自己并不动手译,是不行的。我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编过一套翻译教程,有些学校办了辅导班。有一次,一位老师告诉我,他的学生只看我的书,并不作练习。我听了大为惊讶,连忙写了一片短文,登在《英语学习》杂志上。我说,学翻译犹如学游泳。只在岸边看别人游,或只听教练讲解,是学不会的。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快速学会英语的方法:造成口译失分的10种主要原因和建议

  中高级口译考试的第二阶段口试分口语和口译两部分。

  口语考试要求学生进行3-5分钟的命题发言,相当于口头作文,所涉及的题目一般都是社会热点话题,或与大学生学习或就业有关。由于进考场前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大部分同学能通过这一关。但需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练好口语是提高口译的第一步。如果口头表达不流利、词汇匮乏或语法错误多,口译也不会很好。

  口译考试是现场听录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口译。口译考试要求考生听四篇短文的录音,其中前两篇是英译汉,后两篇是汉译英。中口每一篇分4段,共16段;高口每一篇分2段,共8段。中口每段后约有20-30秒左右的间隙供口译。高口每段后约有30-40秒左右的间隙供口译。

  口译中造成失分的主要问题是漏译和错译。以下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十种主要原因和相应的建议。

  1. 记笔记贪多贪全

  考生记笔记往往是前面记得很详细,后面来不及,因此翻译出来的东西是虎头蛇尾。笔记不宜过多,过多的笔记会干扰对大意的把握,特别是英译汉部分。一般来说,口译笔记应记录一些重要的概念、逻辑关系以及一些孤立的、难以记忆的内容,比如数字、专有名词等。

  2. “卡”在生词

  一段录音中往往总是有一些难词或生词,许多考生就“卡”住了,没有跳过去听完全文,而继续停留在这一个词上,结果影响了对全文的理解。

  一般来说,口译段落中难词或生词的意思很容易从上下文中猜出。如一次口译考试出现这样的句子, “beautiful parks and gardens leak onto interesting lanes and footpaths, while houses and buildings of old times stand magnificently on the hills of the city.” 很多考生卡在“leak onto”,但从上下文,我们可以猜出大概的意思是“到处是”,如果猜不出这个意思,就可简单地说“美丽的公园里有一些趣味盎然的小路”。

  3. “卡”在长句

  口译考试针对的是正式场合的翻译,因此英语的句子有时会很长,有时一段话只是一句句子。

  平常要注意书中的定语从句和包含分词短语的长句。另外,考生可以调整句子的排序,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4. 不熟悉口音

  试题往往采用英语母语国家各种人员的录音,考生如果听录音少,就会感觉不适应。

  考生要熟悉连读、爆破等语音知识,平常要多听录音和看原版片和中央电视台的sunday topics,上海电视台的news at ten等。

  5. 不熟悉听力内容

  不熟悉听力内容,就导致思考的时间太长、无法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翻译。

  口译考试相当于小型的口译实战,因此考生应注意观摩和学习口译案例,如观看记者招待会和一些英语访谈节目,如dialogue.

  6. 欠流利

  “汉译英” 表现尤为明显,原因是英语不流利,不停地修正自己的发音和用词,以至于耽误了时间。

  练好口语是第一步。

  7. 词汇量不够

  汉译英和英译汉中都会出现因词汇量不够翻译不好,英译汉多表现在“漏译”,英译汉多表现在“死译”。

  口译者并不要求能懂每一个单词,关键在于能使原文意思清晰准确传达出来。著名口译专家达妮卡?塞莱丝科维奇在她的书中这样提到:“译文实际上是解释性的翻译,是译员对原讲话的一种解释和注释,…以易于接受的方法转达给听者。”译员在翻译时,是再现说话人的思想,而不是对原文的文字进行一一对应。另外,考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阅读china daily, time, beijing review, shanghai daily,shanghai star, newsweek等报刊对提高词汇将大有裨益。

  8. 心理紧张

  很多考生由于紧张,连中文都会听错,把“显现”听成“献血”而翻译成“donate blood”,还常把自己会的单词说错,比如说,“better and better”说成“gooder and gooder”等等。

  平常多做一些模考和实考题会帮助你逐渐克服心理紧张,另外,练习公众演讲会帮助你在压力下发挥正常。

  9. 多米诺骨牌效应

  大部分考生在做英译汉第一段时都特别紧张,没听懂原意翻得不好,影响了后面的情绪。

  如抱着放弃第一段的心理,把注意力放在“听懂”而不是“翻译”,这样非常有利于把握这一篇的大意,考生便能预测下文将出现什么,这将保证下面几段译文的质量。

  10.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理

  有些考生程度不错,但口译的时候由于总是想用一些特别优美的词,因此耗费了时间,虽然某个单句听上去不错,但由于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可能后面就要出现漏译。

  口译的标准是“准、顺、快”,做口译练习时,一定要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练习。关键是信息的准确。另外,口译考的是“技能”,而技能的获得是靠日积月累的努力,希望考生把功夫花在平时,打好基础,取得好成绩。

  以上是学习啦小编整理所得,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

    208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