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5篇

家锐2分享

  《送我上青云》是姚晨,袁弘等明星出演的电影,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一

  《送我上青云》故事核心挺简单的。一个女记者不幸得了卵巢癌,在她进行存活率很低手术前的一段经历。

  女主人公盛男生在一个旁观者看来都再惨不过的环境里:父母互相背叛,算不上朋友但擅长跟傻逼打交道所以才一直联系的很会来事的同事,喜欢的人虽有善心却是个爱高谈阔论哲学科学的无用之辈。

  她是记者,依然记得自己是记者,多年过去职业精神还在,“挑错”是她的职业病;她很刚,在给自己救命急需的钱和尊严的抉择面前,毅然在甲方说“给钱就是衣食父母”,贬低记者不过是“跑业务”的之后撕毁合同;在摘除手术前想和喜欢的人试一次,等等。

  最令我感到遗憾的,是刘光明被有钱岳父喊着当众背诵圆周率,一家人都把它称作是他的才艺。他是懦弱的,即使最后从别墅跳下去,也不过给他受尽屈辱的人生添补“残疾”二字,无任何改观,依旧在一个家里不起眼。很有意思的是,他唯一一次有“骨气”,可能是借岳父之父的葬礼,推着轮椅到达遗体前,带着仅剩的骄傲让所有人对他三鞠躬。

  尺度没有很大,只是把“性”话题摆在了明面并多讲了几遍。我们本来在这方面就缺乏教育,不是太过就是不足。不禁问,该引起谁的敏感呢?

  盛男自出生就被当成一个麻烦存在,晕机被父母嫌弃、生病被父母训责…所以结尾与母亲的对峙,她终于说出口:这么多年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最后还是得死。我不相信人有灵魂,死了,就是死了。她要帮忙写自传的那位老先生,看法不同,他说因为自己有信仰,我不评判这种力量的存在与否,但老人有句话说得很好:爱欲本是人的本性追求,我从那里来,也归往此处。

  前路其实挺渺茫的,我不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但我觉得,她没有白活,正是她的那点珍贵的正直和善良,拯救了她。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二

  女性电影

  由姚晨监制主演,滕丛丛编剧导演的女性电影《送我上青云》通过上海电影节步入了观众的视线,从主创的构建来看,这是一部有着坚定信念去创作的女性电影,在《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观点:“单身不是拒绝男人,拒绝爱,而是要提倡一种充实、自我的生活;女性自身的独立是为了争取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地位所必备的武器。”《送我上青云》的盛男所追求的职业理想与生活尊严,被她用刚烈倔强脾气所包裹,一个有着知识武装的,经济独立的女性面对趋利媚俗的环境也会窘迫,也难免遭受嘲笑,而她不再年轻,加班压缩她谈恋爱的时间,永远学不会谄媚,不爱随波追流,趋炎附势,就在她知道自己大难临头的时候,她似乎可以慢下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故事主要就是从她大难临头后的一次“接活”任务说起,在这个过程,她与三个男人有着不同的际遇,也同盛男所鄙视的母亲美枝关系发生了变化……她得学着面对身上这种会让她丧失女性一部分功能的疾病。

  辛辣诙谐

  《送我上青云》里辛辣幽默的对白频出,既杂糅了麻花的粉红色段子包袱,还有顽主式的语言机锋,以及韩寒电影中的笑中带泪,还自带一股嬉笑怒骂的潮涌快感。在《送我上青云》中姚晨的喜剧表演非常独特,雕琢细腻,层次丰富,跟剧情变化生发出一种独特的喜剧表演魅力,在喜剧的表演创作中也带有悲剧的深度探索,在苍凉的底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夏天的花海,故事与表演的结合,磨合出一股新鲜的喜剧形式,很久没有在现实题材中体验过那么酣畅淋漓的,饱含滋味的喜剧创作了。但这部影片有着“黑色喜剧”的一抹色彩,“黑色喜剧”或“黑色幽默”是指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然而“青云”却大胆地提亮或者突破“黑色喜剧”的创作范式,有些更深远的理想主义追求!看到结尾,似乎有种当初看奥斯卡获奖影片《鸟人》的感觉,那种我的倾注与付出,终于可以让我没那么伤痛,没那么不自信了,即便不能实现最高理想,但我不失我的尊严。

  注视本土

  《送我上青云》扎实的剧本创作,聚焦中国当代的女性困境。从女性的原生家庭,观念的形成,职场困境、健康状况,财务情况、婚恋现状等等问题入手展开叙事,直面痛点,精神可嘉,但电影绝不是卖惨,也不苦情,更不是兜售焦虑,以一种层层提升的豁达抒怀方式去展示盛男的精神世界,尽管在这个过程,盛男遇见了很多嘀笑皆非,令人难堪的事情,但电影始终带着平等的视角去看待每个人物,不仰视也不藐视,从血肉筋骨里去观察他们的精神世界,这种笔法有点儿老舍先生、汪曾祺先生的意思。另一个非常值得回味,又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电影展示了中国的西南地区的风貌,云舒云卷,氤氲环绕,大河弯弯,这种构思大气的“文人画”审美趣味与人物相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电影文化符号,也有点沈从文先生写湘乡的笔触。”编茅为屋,叠石为阶,何处风尘可到;据梧而吟,烹茶而语,此中幽兴偏长“,盛男在朴素风雅的山水民居中经历着喜忧参半之事,她暂留诗画山水间,思考死的恐惧,生的悠长,男欢女爱,悲欣交集,这是盛男的心性经过一次深层的磨砺。这部影片描述了中国女性的情爱观念,真实且充满力量。

  本片片名引自《红楼梦》,在精神上也致敬这部伟大的中国小说,写诟与净,真与假,生与死,探索“无常”。茶烟渐起,清谈渐欢,雅俗之间,悦人欢颜。呼朋唤友,且观片去。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三

  冲着姚晨抢了上影节的票,本以为是姚晨擅长的都市情感类型,没想到却是一部出乎意料好看的喜剧,笑点密集而高级,印象中从没在电影院里这么放肆地笑过。

  中国喜剧的高峰窃以为一是周星驰的早期电影,二是九十年代春晚的部分小品。网络时代以后,喜剧被消解了,以更短平快的段子形式迅速流传。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段子看多了,笑点自然就高了,于是似乎再也没有好笑的小品或电影,有的无非是一些过气段子的堆砌,如同鸡肋般乏味。

  这部片子的笑点很高级,所谓高级,一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二是它不是偶尔抖几个包袱,而是完整地塑造出了人物的喜剧人格,梁美枝、李老,一众配角形象鲜明,熠熠生辉,让人拍腿叫绝,相反姚晨和袁弘的表演都只能说中规中矩,不够突出。由于我笑得太过旁若无人,身边一个大胖子屡屡怒目以视,大概我的笑声干扰了他听清台词。

  这是一部以女性某个人生阶段的情感和困扰为切入的电影,通常这种题材是女性编剧和导演,但我在观影时很困惑,如果是个女性编剧,为啥她对男性的生理和情感视角又有那么深刻的洞察和游刃有余的解剖,好几个男性梗无比精彩,但我老婆压根儿没听懂。一查编剧,果然是女性,我猜,要么她经历过足够样本的男人,要么她情感经历单纯而想象力无比丰富,否则都难以写出这样的剧本。

  从电影的完成度来说,开头和结尾都略仓促,但如果仅仅是以观影过程中得到的快乐和满足而言,那又太饱满了。所谓真正的悲剧是把喜剧揉碎了给你看,而所谓真正的喜剧却是在让你放声大笑以后品味出,在不可避免走向人生终点的过程中,没有人是圆满的。那又何必执着。

  哈~哈~哈。期待上映后二刷。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四

  在first 现场看的,看完两个观感:

  1.如果大家不提,不会想到是女性向电影,只会想到“人”与“欲”。这部电影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光源,每个人物都是一个小小的光点,或明或暗,向外发射光亮,他们有自己的欲求,有自己选择的道路,有自己人生,“个体有个体生命的差异”,这一点尤为明显。

  2.没有大家所谓的沉重,反而看完更多的是轻松,对人物命运的轻松,哪怕是有生死的抉择,但至少他们每个人都被打开了,犹如最后敞开怀抱的三声大笑。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五

  有幸提前观看了《送我上青云》更开心的是听到了李筱懿和姚晨的对话,我对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围绕着人到底是要追求成功,还是要坚持自己所认为的东西,电影把这个时代生存的压力放大以及死亡,欲望,爱都放大,能让人看的更清楚,我始终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别人的故事,其实也是在看自己,每个人都逃脱不了世俗的枷锁,但很多人都是不甘的,希望自己能脱离世俗,但何其容易呢盛男在知道自己患了卵巢癌,需要30万手术费,但她没有那么多钱,她也想到了向家里求助,买了酒去看父亲,但父亲没有察觉到她的反常,反而给她要钱,我想那一刻的盛男,是很无助的,家本来是最后的避风港,但家没有给她任何的帮助,最后她不得不想办法自己去筹手术费我们已经习惯了很多电影或电视里面的形象都是塑造成功的人生,这部电影打破了我们惯有的思维,在里面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想要的去努力,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成功了的人,都拥有不完美,但我认为这更贴近生活,现实中成功的人本身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人是在为生活去奔波不管在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可能真的很少有人能生的起病,家里不管谁生病了可能都会把这个家打回原现,甚至没有钱去看病,但就像电影里的盛男一样,她们都没有放弃自己,都在努力的活着 感谢香蜜观影团的特别邀请,近距离接触到了姚晨,听了导演和姚晨、李老师的分享,发现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女人,哪个年纪,哪个行业,大家都会在现实生活中面临很多压力和挫折,被打倒了那就站起来,努力是常态,但也因此让我们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孤单

    9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