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范文8篇

邱妹分享

狼性,一种灵魂,一种桀骜不驯的灵魂,千万个灵魂聚集,就成为人们夸口相赞的图腾。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狼图腾读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一)

在没有看《狼图腾》以前,我对于狼的印象和大家一样,认为狼是凶暴、残忍的代表。

几乎没有人喜欢狼。有人喜欢可爱温顺的兔子、绵羊;有人喜欢威风凛凛的狮子老虎,但很少有人喜欢坚强、团结的狼。在童话故事中,狼是大坏蛋,兔子和小羊都是打败敌人的机智英雄。在最近热播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扮演了一个傻傻的、邪恶的侵略者,而喜羊羊却成了羊族的保护神。“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等许多成语也都在骂狼,却没有几个人能看到狼的优点。

《狼图腾》这本书彻底颠覆了狼在我心目中的坏形象。在书中,狼是腾格里派下的草原保护神。它们的策略、勇敢、团结都让人们吃惊、敬佩。草原人从狼身上学到不少打仗的本领,没有狼就没有成吉思汗,也就没有现在的内蒙。在鼠灾来临时,是狼消灭老鼠保护了草原;在黄羊群发疯地啃食草场时,是狼把它们驱逐出境;在草原人死后,又是狼把他们送上腾格里。

除了狼的本领外,最让我感动的还有人狼之情。

养狼,这听起来都觉得吓人。咬、撕、抓、吞,这些在吃食时的动作在我脑海清晰地浮现,我不仅为陈阵担忧。都说狼本性难改,狼牙又有毒,这不是找死吗?可看着看着,我也想养一条小狼,像书中那样和它玩,给它喂食,还可以像给小狗挠痒一样挠它的肚皮。我本以为陈阵可以和小狼一直快乐生活,可当小狼被拔了牙,被铁链控制了自由后,我不忍心往下看…….

小狼死了,黄黄、二郎也死了。狼群都被人打光了。老鼠、黄羊、旱獭成灾,把草原啃得只剩土皮。我伤心、愤怒,却流不出眼泪。因为我知道,那些像小狼一样的狗、狼们会在天上找到自由,而那些破坏大自然的人会受到惩罚。

这本书改变了我心中关于羊与狼的位置。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草原上的人们要把狼作为图腾了。如果再有人问起我最喜欢的动物,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狼,是自由聪明的狼。”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二)

额仑草原是一个战场,又是一个圣地。这是一个狼性冲天的地方,《狼图腾》用蒙古人最洁净,最豪放的语言,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千年迷雾,描述了一个北部的草原圣地……

我不想讲述这一本书的内容,因为这本书中有无数个狼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寓意深刻。不得不说,在中国儒家思想推崇的华夏农耕文明之下,被厌恶、被唾弃的狼在这本书中是成功的。是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及顽强不屈的性格,才让狼在这个冰天雪地,危机四伏的额仑草原上走下来。

狼是草原民族的兽祖、宗师、战神及楷模;蒙古人是富有狼性的人。当年成吉思汗冲进京城时凭得是什么?是那小小的几千战士?不,凭得就是那一种桀骜不驯的狼性,凭得是在冷酷无情的草原上历练出的毅力!而狼就是蒙古人最好的导师,正是这种精神和毅力,才带来了武则天,大清王朝。

中国人是农耕主义的民族,文章最后很客观的描述了这一点。认为炎黄子孙来到华夏定居时,可能狼性尚存,但是当他们后来面对肥沃的土地和儒家大力推崇的“安居乐业”的农耕主义下,人们确实变得软弱了。后来,蒙古人大举侵犯,占领国都这就等于给炎黄子孙输血。输入狼血,才就造就了一个大元朝。但是,面对华夏大片土地和强大的儒家农耕精神,蒙古民族也被软化了。所以元朝也是败得最快的。到了清朝,被满族人统领江山,为什么小小的满族可以统领汉族?是因为满族人懂得将狼性和农耕文化结合起来,一边与蒙古族通婚,以增加狼性血统,而且保持骑射搏击之术。一边大力推举农耕,增加国家的财产和粮食。所以才可以统领江山三百年。

最近,有人发现了一条原始的龙,用贝壳拼成的,但我发现其本身并非是现在的龙身,而像一只捕猎的巨狼神化的样子。而1971年在内蒙古三星他拉也出土了一条玉龙。我一瞧,这根本不是龙啊!尤其是头部,完全是狼头,长吻,翘起的嘴角,特别是眼睛,圆眼吊睛,完全是狼独有的特征,还有后面的“龙角”,其实是高耸的狼鬃。这些都是蒙古狼的特征。也只有把狼视为图腾的蒙古人,才可能雕出如此精美的作品。这就说明,龙图腾极有可能是狼图腾演化过来的。而且龙图腾是上下拱动的飞行,而狼飞奔时身体也是上下拱动。这就表示龙并不是由水中的鱼、蛇、蟒、鳄这等低级卵生动物演变过来的。因为鱼、蛇、蟒、鳄行进时是靠左右摆动身体前进,这是本质的区别。狼和龙之间,还有一只叫“饕餮”的神兽,饕餮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从正面看,它也十分像狼,圆眼吊睛,而且非常贪食。但是青铜器时代的人们很崇拜“饕餮”,为什么呢?是因为当初人们也爱贪食吗?可饕餮的吃相毫无神圣可言。然而与狼联系起来就明白了,贪食是狼的一个特征,一种代表,真正的狼是威武不屈,桀骜不驯的精神,这才是人们崇拜的理由。然而,后来农耕文化和儒家之人十分不解,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人们要崇拜饕餮。于是他们将它改造,名为龙,让饕餮退位给龙!

龙和狼同为图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现在呢?草原消失了,狼群没了,难道狼也要成为神话了吗?那有谁还会向往那草原上美丽神圣的腾格里呢?那些永不磨灭的狼性又飞去哪里了呢?当主人公陈阵看到小狼飞奔时,飞去那千万年来蒙古狼灵魂的聚集处-——腾格里时,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自己心中的狼图腾,看到了人们千百年来向往的额仑草原,看到了永远神秘的腾格里。那狼图腾和蒙古人豪放的性格会永远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狼图腾》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对草原、对狼痴迷的、让人悲伤的哭诉,是献给天堂里伟大母亲的礼物。虽仅仅一连串的故事,却体现了作者发自肺腑的感受。

如果我们没有这本书,只有那些恶毒的谩骂和唾弃,那么狼,尤其是蒙古狼——这个中国古代最神秘的图腾,就会像宇宙中那些神秘的、黑暗的物质一样,远离我们,漂浮在腾格里。漠视着我们对他的无知和愚昧,渐渐地变成一个遥不可及而又神秘的,一个曾经出现过的高贵图腾。但是它会在我心中留下了那神秘的烙印,让我去细细品味。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三)

爸爸说这是一部力透纸背的大书,妈妈说这是一部反思人性的好书。于是,在父母的建议下,我走进这本《狼图腾》的世界。开始阅读时,我认为只是刻意描写了狼性的凶狠残忍、恣意妄为,一点也不感兴趣。但是读着读着,随着故事的深入,狼性的本质就在字里行间慢慢地展现出来,而人性与狼性的冲撞也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激烈,让你内心波澜起伏,越看越起劲。

当我如痴如醉地拜读这本奇书时,仿佛全身心地融入在故事情境当中,跟着作者的文笔一起飞到那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大草原,去吮吸那沁人心脾的青草香味,去眺望那蔚蓝无比的天空,去欣赏那美如仙境的处女池,去放牧那绵延成片的羊群。似乎还和作者一起进入那温暖而又神奇的蒙古包,品尝那香味浓郁的手抓肉和酥油茶。但是更吸引我的是去感受蒙古人的深邃情怀,以及探索草原狼原始野性的灵魂。

在《狼图腾》这本书里,狼是团结、智慧的象征,羊却是胆小如鼠、一味的逃亡。而且狼那种渴望自由的想法震撼了每一个读者。故事中的小狼,从陈阵把它抱回家的那一刻开始,就不停地寻找回归狼群的机会,直到最后它终于为自由奋斗到终点。无论人类对它多好,它始终不领情,就算铁链活活把自己勒死也不屈服。这种精神是多么的令我们震撼啊!“狼性”应该得到尊重。

让我最感兴趣的是狼群与人类斗智斗勇的场景,狼群会跟人打地道战、青纱战、近战、夜战、奔袭战、游击战等一大堆的战术,比人还精通,还团结。就连故事中英勇善战的巴图与狼群在白毛风中战斗中,还损失了很多价格昂贵的军马呢!我想,这就是游牧民族把狼设为兽祖、军师以及精神模范的原因之所在。

当然,我也敬畏那些顽强不屈的草原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狼搏击,经历过无数丧命的危险,磨练出比狼更加强悍的毅力。他们也在与艰苦的自然环境抗争,激发他们更加团结一致,毅然生存,始终掌管着草原的命运,这就是游牧民族的鲜明特点。

而我们汉人,一个农耕大族,自认为十分强大,认为狼是“恶人”的代名词,什么狼心狗肺、狼狈不堪、豺狼之心等,真是偏颇了狼性所代表的图腾精神。狼虽然会残害草原上食草动物,但是牧民的羊群吃草,狼吃黄羊,一种食物链的关系,所以狼未必是人类的敌人,黄羊却是草原的敌人。狼是草原除害工,将草原维护的绿草茵茵、鲜花遍地,所以说狼是草原的朋友,与人类共同呵护着美丽的大草原。如果有一天,狼群被人杀光,从此灭绝,草原也终将变成荒芜的沙漠。草原狼的存在,还逼着蒙古马跑的更快,经过永不停歇的、生与死的追逐,让蒙古马锻炼成世界上速度数一数二的马的种类,这也是狼的存在意义。

狼虽然天性怕火、怕光、怕人,但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这使我想到,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生活在暖房里,自理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都很弱。虽然我们的时代物资丰富,生活无忧,但我们缺少的是吃苦耐劳的品质,缺少的是像狼一样的性格和狼一样的精神。所以说我们人人都要学会刚强,人人都要有狼性,才能变成强者,如果一个人的身体里的全是“羊血”那将一事无成。但愿我们新一代的人能重新补充补充身体里的“狼血”,虽然我们再也不可能像牧民那样彪悍,但是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磨练自己!

《狼图腾》煌煌五十万言,展现了游牧民族自强不息的特征,歌颂了蒙古人勇于挑战命运的伟大精神!我们尊重狼性,尊重狼的品质,就是强调尊重生物链,尊重自然,尊重生灵;我们也敬畏狼性,因为狼性让我们人类变得更加团结,懂得珍惜,胸怀大爱,大爱无疆!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四)

蒙古草原狼可以让我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用我稚嫩的文笔来写《狼图腾》的读后感很难写出草原狼的那种粗犷与沧桑。正如腾格尔说的:“它让我读出了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的蒙古长调与草原苍狼幽怨、孤独、固执于情亲呼唤的仰天哭嗥。”

这本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将它读完,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草原,对狼,对游牧生活的回忆和难忘,开篇首先将观察狼和蒙古老人给他讲狼开始,一步步把读者带入那历史悠久的内蒙草原,使读者感受到草原的辽阔,草原生活的恶略环境,草原人的勤奋,草原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的战斗中,然后将几个知青在草原的生活工作,详细的写在了里面,并使人们更清楚的更近距离的了解狼,了解了狼的团队精神狼对生活的积极拼搏,及对草原生态平衡的作用,了解狼的桀骜不驯,追求自由的精神,并写出了他们养小狼,观察小狼,对小狼的感情,草原游牧民族对狼的崇敬,对狼图腾的向往,最后,讲述了草原动物的减少,直至销声匿迹,人对草原的过度使用,对动物的过度捕杀,使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当几十年后几个知青再回到草原,草原已经面目全非,没有了当年的美景,没有丰美的草场,没有执掌草原的狼,没有了旱獭,没有了天鹅湖,没有了马群,没有了蒙古包,没有了游牧生活;增多的是摩托,汽车,圈起来的草场,固定的住所,人口和过度放养的牛羊,沙化了的草场。作者也在文章中讨论了人性,并阐述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区别,民族的性格特点。书中更多的是写草原环境的变化,人性的弱点,狼的精神,也将游牧人民和农耕人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游牧人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信仰,他们信仰狼图腾,更加崇拜腾格里,将腾格里视为上帝,而狼就是上帝的手下,配合上帝来管理这篇草原,游牧人名的智慧完全符合生态的发展规律。然而农耕人民只知道掠夺,狼吃羊,就把狼认为是十恶不赦的,将狼赶尽杀绝,为了自己的前途与发展不断的向草原索取,拼命的杀狼取狼皮来讨好上司,一副冠冕堂皇的样子。游牧人民将狼视为老师,是狼教会了他们坚强,更教会了他们该如何在生存,逆境才能出人才。

从知青的时代跳转到现在,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要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残忍。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给自己加压,正如张瑞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往往不利的形势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正是这个道理。社会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只有在不断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说到这里,我确实佩服姜戎先生,敢与狼搏斗,同时也敢在众人的反对下养小狼,对小狼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的,不断观察,不断学习,来研究小狼的习性。不管如何苦如何累,也从来都不哭喊一句,可是他在看到小狼将死之际,看到草原将毁之时,他哭了,触摸到真正属于他自己内心的狼图腾。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五)

读这本书,是源于好友的不断推荐,她说这是本好书,值得一看,于是我就借了一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虽说读得不是很精细,但是有几个精彩的环节还是留在了我的脑海中,也引起了我对人生的一点点思考。

《狼图腾》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狼丰富多彩的杀敌方法。开篇就是一个草原狼围捕黄羊的大战役,波澜壮阔,纵横捭阖,动静结合,一气呵成。真正的作战时间不过十几分钟,但作战前狼群耐心的伏击、精妙的设围、细致的观察,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紧张而又亢奋的氛围;而作战时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还有战斗力的黄羊而击其余部分的智慧,颇有些卑鄙却极其实用的狼抓黄羊的绝招,又让我们拍案叫绝,赞叹不已。这动静之间,却将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狼做的事情之所以会十拿九稳,是因为他们做每件事情前都会先想好策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

狼的智慧也是非常惊人的,几乎可与人媲美。狼的本领、狼的智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也是在几千年艰苦的草原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变幻莫测的草原气候、恶劣的草原环境、各种动物的逃生本能还有来自人的巨大威胁,使得狼始终生活在险境之中,随时都处在被饿死、冻死、打死的境遇中,狼的各种策略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人不是狼,但我们却可以从狼身上借鉴很多东西。学习草原狼不能拘泥于具体的战术,而是要锻炼自己勤于思考、善于应用策略的能力。主动的去观察和学习,积极的思考,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实战中磨炼自己,这就是狼的智慧源泉。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要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残忍。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给自己加压,正如张瑞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往往不利的形势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正是这个道理。

这个世界始终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即便厮杀的工具不再是尖牙利齿,不再是刀剑枪戟,但是本质是不会变的。有能力的人就能用他的能力用他的新的厮杀利器来赢取最大的利益。难道不是么,考试升级如斯杀,商场勾斗如斯杀,官场暗涌也是如斯杀,向往人道主义乐土的人士也不妨扣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这种厮杀格斗后的胜利者?是不是能给失败者真正的怜悯和体恤呢。自古就有自然的成败法则,狼坚持不懈地贯彻这一法则,我们应当敬佩,甚至以狼为师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诠释“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法则。

社会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只有在不断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狼图腾》是对我的一次洗礼,我喜欢狼的坚韧,狼的团结,狼的狡黠,狼的意志力和狼的生命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适应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六)

一卷《狼图腾》绘尽了美景,写尽了人情,诉尽了澎湃,谱尽了哀情。看到了吗?那千里万里绵延不尽的草场,嘶啸不止的牛羊,那顽劣可爱、温暖心间的人与小狼,可你看到了吗?阿爸眼中流下的泪珠。合上书本,不及回味壮阔的美景,可爱的小狼,一股哀愁便旋绕眼旁,经久不去。最难忘怀的,竟是不起眼的阿爸—一个垂暮的老人。

起初不懂,可当我再次回味的时候,我明白了这个老人的眼泪,明白了他的无奈,明白了他的凄凉。他所痛心的,是源于他的信仰。他始终坚守着“老祖宗的规矩”,看着子孙对草原无尽的索取,他无能为力,唯有老泪纵横,止不住的叹息,仍记得他说的话“天神不会收我了,他不会原谅我了,我要向他请罪。”他轻轻的呓语,重重的敲打在我的心上,我不禁扪心自问:“我是否有信仰?我能否视它如生命?”结果,我犹豫了,寻寻觅觅,终于在新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丝颤微的灯光,我的信仰之灯,你能否照亮我的心房?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人也一样,没有信仰,生活便失去了方向。信仰就是目标,信仰就是道德底线,信仰就是我们兜兜转转,用生命寻找并为之坚守一辈子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小悦悦”事件?为什么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敢扶?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我不禁想问,你们的信仰在哪里?是什么让你们失去自我?你们心中那盏信仰的灯,熄灭了吗?可同样,因为信仰的呼唤,那个“最美的公交司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是什么让巨痛来临之际,他毅然决然的忍耐、刹车?是信仰!不曾泯灭的信仰!即使“最美的公交司机”离去了,可他的信仰之灯照亮大地,映照了每一个人的脸庞,仿佛是一场接力赛,不能停止,亦不曾停止,最初的本性被唤起,那是信仰的力量。感受到了吗?这个世界是暖的,它充满了鸟语花香,渐冻的心被唤起,信仰之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世界!它是爱、是暖、是漆黑大地上的点点星光。

每个人都有信仰,找出它,让它照亮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

信仰如灯,青灯不灭,永耀我心。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七)

自古以来,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不高,从描写狼的成语、诗句中就可以看出,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嚎鬼叫”等等。可以说,中国成语词典上记载了许多相关批评狼的成语,而赞美的却少得可怜。在童话里,狼的形象再一次被贬低,狼竟成了邪恶的象征,妄图吃了“小红帽”。即使你从没看见过,仅凭这些,就让我们已经不寒而栗了。

但是,当我最近看了一本叫《狼图腾》的书后,我对狼的形象给予了重新的认识。起码在这本书里,狼已不在是残忍的、粗暴的……而人类却扮演了狼的角色。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内蒙广袤的大草原上,曾生活着狼,它们在这儿自由地奔驰、与人类斗智斗勇。然而,一群见识短的人竟然闯进这个属于狼的世界,进行了一次残酷的杀戮,多么惨无人道!多么淋漓尽致!

这就是《狼图腾》中讲述的故事。在这本书中,主人公陈阵与几名知青,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人民与狼的搏斗,看到了狼的兴衰起伏,由开始的害怕狼,到最后与游牧民族同化,近乎到了崇拜狼的地步。这几十个紧张离奇的与狼相关的故事,将我吸引到了一个狼的世界,似乎真的与这些狼共同生存在一起。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狼是智慧的、顽强的。它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以团队的名义,与人类进行抗争。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群中的友爱与亲请无不震撼着我的心灵。狼在捕食时表现的确极为残忍,但狼只在饥饿时才捕食,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去攻击牲畜和人,这比饱暖思欲,物欲横流,贪得无厌的人不知高尚多少倍。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却惟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这种精神不正是强悍进取的精神吗?我也深深地被这种 “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所折服。

学会像狼一样,强悍智慧,勇于进取,我想这是我读了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温良淳厚的思想已深深地扎进我们心中,忍让、谦和成了中华民族的主流。经历了几千年此文化的熏陶,我们的民族一度陷入了颓靡,无知与愚昧在过去一直充斥着我们的内心,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也因此卧睡千年,毫无进步。我们崇尚的汉文化虽一直延绵至今,但此中却无数次受到草原民族的攻击甚至是侵占。而他们正是在与狼的抗争中,不断强健起来。狼的智慧与精神和中国民族的懦弱与落后,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去的中国是落后的,这是由于如羊般的农耕精神促使的,这正是华夏民族中性格的缺憾和弱性。或许我们应该在狼的身上找到闪光点,如勇于开拓进取、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狼固有其弱点,但我们应看到狼性的本质。

也许《狼图腾》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在于这些,但是狼的智慧与拼搏却是我们最该学习的。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八)

狼,在历史有着无数洗不净的罪恶,许多成语都是来形容狼的无恶不赦,比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贪鼠窃等。人们一提到狼更是闻风丧胆,可谓是谈狼色变。曾经的我也对狼有极大的偏见,认为狼是邪恶的化身,可自从读过《狼图腾》这本书后,对狼反而有一种深深地敬佩感。

《狼图腾》这本书是历史上迄今唯一一本描绘、了解、研究蒙古狼的千古奇书。书中讲述了北京青年陈阵插队到蒙古草原做知青,并在草原与狼搏斗、与狼斗法、捉狼、养狼的事情。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情节紧张而又激烈,并不失悲伤之情。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激动地心情难以平复,就好像是享受了一顿精神盛宴,进行了一次生命洗礼。这本书已把我拉入了那个曾经绿意盎然的额仑大草原。

我敬仰狼,佩服狼,是因为狼的狡黠与智慧,狼的军事才能,狼坚强不屈的性格,狼的视死如归,狼的集体合作感,狼的家庭责任感这无不透露出狼高尚的品格。

如此之多的原因中,最为显著的便是狼的军事才干和坚贞不屈的性格。

狼的军事才能可谓是无人能比。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排兵、进攻、突袭、包围都十分精密,考虑周全,面面俱到,想要还真是难。狼在战斗中巧妙地运用了大自然中的环境,随时随地都头脑冷静,沉着镇定。一个个都是战术精湛的军事家。

狼坚贞不屈的性格让我最佩服。千百年前,狼和狗本是一家人,经过千百年的驯服,狗已变成了人类最忠实的伙伴,可它们失去了野性,多了一些懒性。而狼,就不同了,它们桀骜不驯,千百年的变化,它们的野性依然挥之不去,它们为自己是狼而感到鄙夷。所有的狼,都有着一个观念:我是狼,心中不可有傲气,但绝不可无傲骨。

回过头,再看看我们自己。懒惰、懦弱,生活在温室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称王称霸,出门便胆小如鼠。我们应改变这个现状,独立生活,培养独立性,变得勇敢,变得坚强。

狼魂,这区区二字,包含了狼的一切高尚品质。狼魂,一个不灭的灵魂,一个永存草原的信仰。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范文8篇相关文章: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怎么写

狼图腾读后感精选5篇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3篇范文

狼图腾读后感悟范文

狼图腾读后感最新作文范文十篇

狼图腾读书心得体会800字范文

狼图腾读书心得800字范文

狼图腾读后感范文五篇

狼图腾观后感精选6篇600字

读《狼图腾》有感1500字范文

    4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