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2019最新《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

杨杰2分享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19最新《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希望你喜欢。

  2019最新《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1

  本人浏览豆瓣超过十年历史,注册也有几年,从来没有发过任何东西,也很少评论。做了十几年的潜水员,为什么突然选择走出来说上那么一两句话?因为这个事件和我有着擦肩而过的“缘分”。

  作为一名国内某航空公司的机长,每天都在重复着单调高空高压高辐射,却使命感极强的航班任务。把每天踏上我飞机上的每一位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是我的飞行使命。就在那天,我飞早班从某地前往成都,在川航航班后面四十分钟落地成都,但是由于它的特殊,成都机场把常用的跑道关闭,我们使用不常用的跑道且不常用的进近方式落地成都,早晨大雾还差点因为能见度问题复飞。在第一现场经历了此事件且作为行业内部人士的我,真心觉得此事件是民航业内的一个可歌可泣的壮举。

  飞机的构形缺失,机组人员面临高空寒冷且极端条件下的环境,飞机自动化能力的失去,事故发生时的地理环境,早起航班给机组人员带来的脑力和体力上的亚状态,成都清晨的能见度欠缺……所有的现状与真实条件都给航班成功落地成都增加了若干难度,但是他们做到了。记得看到机长的采访,飞机停下来的那刻,第二机长在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人相互不言而喻的眼神……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呢?

  记得在贵阳管制区域的时候,空中的正常频率和紧急频率都能听到各种杂音,有飞机在帮忙传话,有空中管制焦灼的呼喊…带着起床气的我,还在抱怨:大清早的,叫什么叫?落地成都打开手机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停在我几百米开外的另一架飞机,遇到了这件百年难得一遇的特情。

  看过丹泽尔的《航班》,看过东木的《萨利机长》,看过我们干飞行这一行都会收藏的经典剧集《空中浩劫》……很多片段让人深思,很多情感感同身受,很多前辈提供的前车之鉴……各行各业都不容易,珍惜彼此,珍惜现在,珍惜生命。

  肯定会去电影院支持的,估计公司会发电影票鼓励每个人都去看,哈哈……

  2019最新《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2

  这部片我还没有打分,不是因为这部片没有分,而是我不希望用分数限制我们的思维。

  这个国庆档,看三强对决。

  电影还没上,票房预测和评论已经满天飞。能理解,三部大体量电影齐聚,少有。

  但我唯一喜欢的还是《中国机长》。

  深蓝色调,有着一种暗流涌动的紧张感,对应的,当然是5.14川航备降事件,在飞机遭遇极端险情的生死关头,英雄机长刘传健以沉着且精准的应对措施带领全体人员安全脱险。

  海报中央,是张涵予饰演的身着一整套川航制服的“中国机长”。

  在现实中,刘传健机长就是穿着这身制服,戴着这顶机长帽,驾驶着飞机翱翔天际,之后,在飞机突然遇险,气温骤降、驾驶舱释压、仪器多数失灵的危急时刻,顶住所有压力,成功备降成都。

  飞机虽然是安全系数较高的交通工具,但是一旦失事的死亡率几乎在90%以上。也就是说飞机要么平安无事,要么机毁人亡。

  然而川航做到了成功,这是中国民航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空难事件中为数不多的无人员死亡事件。

  如果把国产主旋律类型大片发展视作一场飞行,如何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国庆档,看《中国机长》的了。

  先说一种影评观点表达的担心:这种现实事件,观众都知道结果了,还能拍得好看吗?

  说几个细节吧。

  为了帮助片方更好地完成整部作品、如实讲好英雄故事,中国民航局委派了上千名工作人员直接和间接地参与了电影的协拍工作。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曾公开表示,中国民航从电影创作前期、素材收集阶段,到实地拍摄,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全面配合,“我们相信《中国机长》一定是一部能讲好中国故事的经典之作。”

  从《中国机长》片方新释出的物料可以看到,预告片的确忠实还原了当时的险境:

  近万米高空,飞机右侧内风挡突然出现裂纹;紧接着,一声巨响,副驾驶(欧豪饰)面前的挡风玻璃骤然脱落。乘务员被狠狠撞到天花板上。

  瞬间的释压使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舱外。

  一瞬间,驾驶舱温度骤降、缺氧,紧跟着就是各种仪器失灵。

  客舱内,餐车打翻,一片狼藉,代入感和画面感超级强。

  再说故事。时隔一年多后,不仅中国观众都已知事件的结局,连许多外国友人为此为惊叹:英雄的中国机长,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最终使飞机稳稳降落于成都双流机场。

  外媒评论的标题是:“史诗级”、“中国奇迹”。

  但观众提前知道了结局,不代表了解了故事的全貌。

  危机突至,机舱瞬间释压、温度骤降、大风灌入。

  全机人员面临严重缺氧,整班飞机陷入极端罕见的危险处境……

  几十分钟,空中惊魂。

  飞机遭遇了什么?

  在那段被无限抻长的时间里,机组人员作出了哪些努力?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安抚乘客的焦虑情绪?

  我们的中国机长,如何能在几乎无法视物、全身几乎被冻僵

  的情况下保证飞机迫降顺利?

  怎样成功完成这趟惊险的旅程?

  新闻报道里、10万+爆文里的叙述,终究还是太抽象。

  将奇迹背后一幕幕的细节真相展示给公众,这正是《中国机长》的意义之一。

  实际上事件出来后,就有不少网友在感慨,如果能把它拍成电影该多好。难道这些网民不知道结局?还是我们非常期待在大银幕上再看一看这个民航史上的奇迹,如何完成?也是为了完整展现这个奇迹发生的过程,一向很少将电影片长拉得很长的刘伟强,这次用了111分钟。

  这不是对“短片”的看轻。而恰恰是对“史诗”的尊重。

  要么不拍,拍,就拍出我们中国机长的风骨,拍出我们的中国骄傲。

  为什么我看好《中国机长》?

  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中国电影史上最高票房记录,由吴京导演并主演的《战狼2》获得,总票房56亿人民币,至今无人打破。

  大家可能只知道《战狼2》很牛逼,但是谁曾想到这部片曾经被“判死刑”。

  在上映前遭到了很多人的不屑和差评,甚至被一些电影专家“判了死刑”。他们认为中国的主旋律不可能有市场,因为中国历年以来的主旋律电影都不是商业电影,都是自己拍给自己看的,属于“国人自嗨”。而且主旋律电影也没有几个能打出海外市场的。

  而且吴京当时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导演和演员。论导演,他比不上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些一线大咖;论表演,他不是表演专业出身,充其量也就是个动作替身演员,也没有好的资源。

  但是吴京成功了。

  因为《战狼2》,吴京一夜成名。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导演变身成为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从一个十八线演员变身成为大众电影百花奖影帝。他真正正正做到了“山鸡变凤凰”,国内基本没有几个演员像他一样晋升如此之快的。

  而人就是这样,人们会记住你辉煌的时刻,却不会知道你为了此刻的辉煌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吴京曾经在央视综艺节目《开讲啦》里面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不怕一切从头开始。

  为什么吴京成功了,因为他不怕从头开始。即便《战狼2》失败了,他也不会损失什么,大不了重新开始。而国内很多导演不敢这么做,他们不敢去挑战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所谓“烂题材”。他们太爱惜自己的光环和头衔,害怕失去一切。

  其实我们中国人只要想拍,只要敢拍,一样可以挑战极限,捅破天花板。战争片从来都不是美国人的专利,科幻片也不是好莱坞一枝独秀,我们中国也一样可以。

  《中国机长》是一部传记灾难片。

  华语电影并非没拍过传记题材电影,也不是没拍过空乘题材电影。

  但,刘伟强导演,有刘伟强导演的拍法。

  主旋律题材,大片风格。

  空中遇险,驾驶舱风挡碎裂,座舱释压、低温、大风、缺氧等一系列连锁高危反应。

  这还不止——风挡脱落那一刻,飞机正在海拔近万米的高度巡航。

  这是个什么概念?

  珠峰的高度才不过8844米!

  用爆款文的表述:比南极还寒冷,比珠峰还缺氧。

  但我们的机长就是以血肉之躯,和死神的威胁正面刚。

  大危机催生大恐慌。但,也能催生人性中最坚定的一面。

  危机关头,殊死一战,能不好看?

  拍大场面的同时,电影也没有忘记人。

  电影做的一件关键的事,就是尽量让细节说话。

  《开讲啦》关于川航事件的那期节目中,来了一位乘客,她提到,“看到空乘人员推着餐车飞起来了。”以及乘坐这种失控飞机的感觉是,“像坐过山车,但感觉被放大了一万倍。耳朵像针刺一样,心脏特别难受。”

  刘传健也在采访中说到一个关键点。在看到玻璃裂痕的时候,他的本能反应是,完了。之后的一系列操作都是靠着他的职业素养在支撑。

  直到看到第二机长进来,冲他比了一个OK的手势,他踏实了,那个手势是告诉他,客舱所有人员安全。

  手势,是电影塑造人物一个重要细节,电影里,机组人员稳定乘客人心的一个重要手势,就是竖起大拇指。

  一个手势。大家都懂,无声胜有声的力量。

  所谓大片,人与危机的对抗固然惊心动魄。

  但人和自己内心的角力,才是类型片永恒的好看法则。

  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在面对极端情况时临危不乱。过硬的演技,为观众呈现出我们中国机长的风采。

  饰演乘务长的袁泉,则通过坚定的眼神,一边吸氧一边广播等细节,让观众知道什么是最美空乘。

  欧豪则在片中挑战了从影以来最“惨”角色——特情发生时,那个半截身体被吸出窗外的副驾驶,由他扮演。

  这些有分量的角色,构成了电影的底色,电影呈现的情感状态,就传递出一种中国力量,传奇故事,就此有了质地。

  现在,我们来说这部电影的票房,为什么不一定拘泥于过去的所谓类型天花板。

  先举个例子,同样有杜江、欧豪参演的另一部“中国骄傲”系列的影片《烈火英雄》。

  知道一开始业内票房预测是多少?五亿封顶。

  但是最后封顶了吗?没有,仅仅在上映后第四天,影片已经突破五亿票房,目前影片的累计票房,是16.7亿。

  《烈火英雄》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它自身过硬的品质,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市场一直笃信所谓的类型天花板。可是如何划定天花板高度?根据过往同类型影片。但中国电影市场还在起飞途中,飞机拉升阶段的高度,能够代表最终凌空飞行的高度吗?《战狼》,《战狼2》,《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等等。那些我们眼中的超级爆款,哪一个不是靠实力打破了所谓的票房天花板?

  那么,只要品质过硬,谁说传记灾难类型不能卖座?谁规定的已经知道故事结局的电影不能大爆?我偏就信这个讲述中国机长如何力挽狂澜,完成奇迹备降的故事,能创造一个大家都想象不到的票房。

  现在说说我最想说的问题:我们的主旋律大片,怎么拍才能票房口碑双赢?

  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曾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颁奖词里有这样一段话:“在万里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还记得去年3U8633备降成功后,网上曝光过一段疑似机长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对话录音。录音里,机长说完“现在…有点故障”后,就申请下调高度和返航。再之后,随着一阵巨大的杂音,机组陷入沉默。

  谁能想象当时的紧张?

  在一遍遍“四川8633,成都叫你”的呼叫声中,听录音的网友一个个泪湿眼眶……

  可是,这段空白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不值得被电影人拍出来,让更多人看到真正的中国英雄,在危机关头是什么样?

  那么,我们主旋律大片又该什么样?

  首先,它应该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紧张点、爆点、泪点,该有的商业元素全都不能少。另一方面,观众最想看到的,仍是影片还原真实事件,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中国机长”的魅力。

  有记者问过刘传健,作为一名机长,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的回答是:“就是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对付万分之一的隐患。”我们机长的专业经验,决定了能飞多高;但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他能飞多稳。

  而这正是我对电影最大的信心:111分钟,用电影,稳稳地还原传奇。正如主演们在路演中反复提及的——我们是真心佩服他们。

  电影只是电影而已,但看完111分钟,观众若能在某个飞行的瞬间,想起他们,再一次,真心佩服、敬重他们。那就是这部电影另一个重要价值。

  2019最新《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3

  中学的时候看过课本对徐志摩坠机的文字记录。那时候对坐飞机心生恐惧。徐志摩认识泰戈尔,而泰戈尔曾经写过一句诗“天空没有鸟的痕迹 但它已经飞过”。

  鸟确实飞过。

  2009年1月15日,前美国空军飞行员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汤姆·汉克斯饰)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这架空中客车A320-214飞机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切斯利·萨伦伯格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后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萨利机长成为最大的英雄。

  这就是后来电影《萨利机长》的原型故事。

  那么《中国机长》的故事原型是什么呢?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的多重考验下,机组人员成功解救119名乘客的故事。

  《萨利机长》北美票房1.25亿美元(当时秋季的冠军),中国大陆票房6228.0万(不太理想)。在国内票房不理想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

  (1)人们对周边的故事感兴趣、越是遥远的越是失去兴趣。《萨利机长》故事和中国观众的距离有点远。

  (2)《萨利机长》开篇节奏文戏太多(后续故事 机长陷入公关危机后节奏会加快),会失去一大群观众。曾经我在电脑上拉着看,开始把我看睡着了。 不过今天再来看,发现开始还是慢。 不过这依然不影响此片的深刻意义:机器模拟也应该基于人的因素和实际情况。(补充:飞机出事和萨利机长危机公关两条线处理得很好 看完觉得很喜欢)

  (3)《萨利机长》不是纯类型片。它没有用灾难片的方式去渲染灾难的毁灭和恐惧;也没有放大萨利机长的英雄形象(这一点我有点担心《中国机长》 生怕用力过猛而显得刻意)。《萨利机长》事件追踪+案发现场还原,来讲述关于“任性”的故事。严格来说,这是披着灾难片+英雄片的皮,本质上是作者电影。对于文艺青年是一场洗礼;对于中国普通观众就是一场“说教”——普通观众的诉求就是要创作者通俗通俗通俗地给观众讲一个故事。

  回来再说《中国机长》可能成功的几个因素。

  (1)中国民航的电影,这是第一个。而且还是中国的故事,这就更接地气。会有好奇心。

  (2)现在处于爱国氛围里,观众更喜欢看英雄片。很明显,《中国机长》是英雄片。根据新闻报道,这个电影是高度还原故事,而且还是顺叙的。应该很通俗。想来,里面应该不会讲什么大道理。

  目前,我怀有一个私心。这部电影除了讲高度还原故事原型。还没有什么惊喜?!!!带着这个疑问,我将在9月30日下午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

  拭目以待。

  2019最新《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4

  尽管外国的空难电影一大摞,但飞机依然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93航班》《萨利机长》等,刺激和震撼之余,真实的空难依然离自己很遥远。

  可就在刚过去的2018年,有一百多人生生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飞机事故。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5·14川航备降事件。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在成都区域巡航时,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罕见的爆裂脱落。

  飞机在万米高空破开了一个大洞,简直要命。

  据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为零下40度左右,飞机的时速在八九百公里。

  想象一下,当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寒冬里,把车开到时速200公里飞奔,还是敞篷的,是什么感觉?

  恐怕脸都不是自己的了吧?

  何况是在万米高空中高速行驶的飞机。

  机长刘传健形容:“强烈的风吹着我,脸上有撕裂的感觉,感觉整个人变形了。”

  狂风、低温、巨大的内外压力差。

  接踵而来的是驾驶舱电子设备的集体故障,飞行组件控制面板直接被吹翻,整架飞机剧烈抖动。

  副驾驶的半个身子都挂在了窗外,幸而系了腿部的安全带才没有飞出飞机。

  而在乘客舱,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飞机突然颠簸,随之吹进一股强大的气流,就像沙尘暴一样,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同时,机舱突然变暗,氧气罩一下子掉落,所有乘客都懵了。

  很多乘客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种电影大片中的场景,居然真的发生了!

  而机长刘传健却没有功夫恐惧,他在风挡玻璃爆裂的第一时间,牢牢把住了操纵杆,保持住了飞机的正确姿态。

  但,下一步该怎么办?

  刘传健的内心很纠结......

  驾驶舱失压,剧烈的狂风吹翻了组件控制面板,他无法获得准确的飞行数据,只能手动操作。

  这好比蒙住眼睛开车,任何一个未知的故障,都有可能改变飞机的姿态。

  “如果姿态无法控制了,前面的努力就都白费了。”机长道。

  因为,一旦无法控制姿态,飞机就会失速下坠。

  面对这种事先毫无预演,没有任何应急预案的状况,他只能咬着牙凭经验一步一步操作。

  最终,在历时40分钟后,这架飞机终于迫降在了成都双流机场。

  机上119名乘客安然无恙。

  当博纳影业准备以此为原型拍摄影片《中国机长》,找来张涵予饰演机长刘传健(影片中为刘长健)时,张涵予表示压力山大。

  “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而我要使出十二分的力气把这个角色演好。”

  其实,张涵予本身沉着冷静、有勇有谋的硬汉形象,和英雄机长这个角色非常契合。

  这在他以往的电影《集结号》《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中就能感受到。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就是我心中的机长!”

  如此高的呼声,让张涵予的压力更大了。

  因为,刘长健这个角色是有原型人物的。而且,距离5·14川航备降事件过去才一年多,热度未退,英雄机长呼声正高。

  演得好,是荣誉,演不好,则可能会令角色口碑暴跌。

  为了把角色塑造得真实可信,张涵予在开拍前和其他演员一起,前往四川航空培训中心接受高强度的专业训练。

  拍摄时,高压液态管和高强度风筒模拟万米高空的气压,张涵予每日被狂风喂饱,饭都吃不下。

  但他说:“和原型人物相比,我们的任务已经很轻松了。”

  这是实话,但是演员自有演员的难处。

  演员不仅要熟悉角色的生活、工作环境,还要模仿角色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气质乃至气息。

  总之,要可能地贴近角色。

  为此,张涵予没少做努力。

  2018年11月16日,张涵予随英雄机组重返蓝天,在真实的操作现场,感受英雄们的职业风采和人格魅力。

  平时,张涵予还与机长刘传健成了好哥们,从影片到生活,从角色到真实的人,张涵予在聊天中一点一点揣摩、吸收、积累。

  最终成为网友们喜爱的中国机长的样子。

  在预告片里,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刘长健,操作干脆利落,整个人的状态很入戏。

  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和地面塔台通信时的声音,不紧不慢,甚至能称得上轻松自在。

  无论语速、语调还是语气,都和塔台记录里机长刘传健的语气一模一样。

  大家可以去听一下,央视专访有播放当时的语音记录。

  这是非常令我感动的地方。

  这已经不仅仅是台词功底过硬就能做到的了,这完全是一个演员花了大量时间和心思去揣摩角色的结果。

  要说敬业,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机长刘传健看过电影拍摄后,连连感叹:“演员太不容易了!”

  这颇有点英雄惜英雄的味道。

  真正的英雄,不是觉得自己了不起,而是在经历了生死考验后,还能用普通人的心态和立场去体恤他人,关心他人。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而张涵予,在成功塑造众多英雄角色,拿过华语电影最沉甸甸的奖杯之后,依然发自内心地崇拜着刘传健机长。

  这,是成大事者的胸怀。

  所以我似乎从这部《中国机长》中看出了别样的味道。

  影片内外两个魅力四射的男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到了极致,荣誉属于他们,胜利属于他们!

  2019最新《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5

  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想到电影中那些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 他们亦或因为奇遇有幸获得了超能力,或是拥有超越常人的大脑以及富可敌好几国的钞能力。 可我们不能忘记,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英雄存在的。

  他们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却能以肉体凡胎创造奇迹、拯救生命。

  这些人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最燃的英雄大片! 川航机长刘传健就是这样一位创造了奇迹的英雄,虽然他的传奇经历就发生在一年多以前,但是已经被改编成了电影搬上了银幕!

  这部电影就是《中国机长》,将在9月30日登陆国庆档。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2018年5月14日,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样正飞跃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驾驶舱副驾驶侧的右挡风玻璃毫无征兆的爆裂,脱落。 驾驶舱瞬间失压,能击穿耳膜的狂风灌进,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在这种状态下根本无法生存,而两位飞行员当时还穿着极其单薄,飞机的仪表盘都已被狂风掀翻。 副驾驶员半个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刘传健根本来不及拉住他,还好安全带将他拴在了机内。

  冷风利如尖刀,这时已不再是形容,而是事实,从下图副驾驶着陆后的上衣和长裤残片我们就可见一斑。 在这种危机之下,机长刘传健依然保持了极端的冷静,成功让飞机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119位乘客安然无恙,两位驾驶万幸仅受轻伤,一位空乘被重达150斤的餐车砸伤了腰部,但这已是创造了国际飞行史上少有的奇迹。 是不是只是听着形容就感觉令人热血沸腾?这样的故事简直就是天然的电影剧本! 在《中国机长》最新发布的“紧急呼叫”预告中,便能管中窥豹的了解到影片对于事件的高度还原,废话不多说,先来看看预告,感受一下这份身临其境的紧张。

  预告一放出,无论是在豆瓣还是微博,都是好评如潮,网友的评价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就是“好燃”和“泪目”。

  这款预告之所以能将时间的凶险展示的如此淋漓尽致,和它精缩呈现了片中各个角色的多样角度有着不小的关系。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了解到的多是机长的驾驶舱视角,而在影片里,我们能近距离的感受当时飞机上乘客的恐惧与惊慌,以及了解到机组其他成员在事发之时又做了哪些事,从更加丰富的角度呈现了飞机上的惊魂时刻。

  影片更是将副驾驶飞出机舱的惊险场景都还原到了我们眼前。

  直接的危机场面,加上乘客的惶恐不安,有人痛哭,有人呕吐,有人丧失理性,让观众即便在知道事件会有一个完满结局的情况下,依旧紧张的手心捏把汗。 预告中还突出呈现了事发时不断与刘传健联系的民航管制中心管制员的一声声呼叫,李现扮演的管制员一次又一次喊出飞机的编号,却无法得到回应,就如同一个倒计时一般,失联时间越长,状况便越危险,越是让人心里没底。

  在现实中,也的确是管制员的快速应变为飞机的安全降落提供了保障,他们要在联系不到刘机长的情况之下,仅凭雷达讯息,清空飞机前往备降机场航道上所有可能经过的航班。 角色原型: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区域管制中心管制员 罗天宇(李现 饰演)

  光是机场附近的区域就有8架飞机的航线临时变动,在8633着陆前,因为没有办法确认将在哪个跑道降落,机场塔台更是协调清空了所有跑道。 整个过程中,管制员对8633的呼叫从未间断,不仅是为了尝试重连,同时也是不停将地面现状和航道情况报给机组人员,哪怕是可能压根没有人能收到。 预告中张涵予饰演的刘机长和李现的对话,也完全还原了事发当时的录音,刘机长语气的淡定至极和逻辑清晰,与当时的凶险程度和其他人的惊恐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强大的心脏,刘机长才可以当机立断化解了这场看似无解的危机。 张涵予成功诠释出了这种波澜不惊的沉稳与老练,只是看着他的脸就让人有种安心和靠谱的感觉。

  预告中其他空中飞机在收到管制员帮忙呼叫的请求后,不同口音的呼叫声音顿时让人心头一暖!

  飞机周遭虽然只有一望无际的天空,下面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但这一刻机上的人并非孤立无援!

  8633上有尽职尽责的空乘,有临危不乱的机长,地面上也在为迎接降落做着万全准备,空中的伙伴也在一刻不停的尝试通话。

  在预告的最后,备降成都机场的地面保障部门,消防、医疗也是全员出动,等待8633的归来。

  在这款预告中,我们还能看到《中国机长》对于事件的呈现角度之详尽,甚至还包括了机组成员和机上乘客的家人与朋友,他们就像是此刻我们这些观众,忧心忡忡的密切关注着事态,却也无法帮上什么忙。 在事件过去之后,刘传健机长曾被央视邀请参加《开讲啦》节目,主题是“从平凡到非凡”。 刘机长在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时表现的异常淡定,就像他是在讲述别人的不凡故事。 直到节目尾声,一位小姑娘哽咽着像刘机长表示感谢时,刘机长也一时间湿润了眼眶。这位姑娘事发时正和自己的男友一起坐在8633的机舱中,体验了一把生命的大起大落。

  她说虽然自己第一次和刘机长面对面,但除了父母外,刘机长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刘机长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两人激动相拥时,我明白了虽然两人从未谋面,但一起意外让他们拥有了同样不可磨灭的记忆。 当刘机长提到重新回到岗位后有什么感受时,他说:“我觉得我的责任更重了,对生命的理解更进了一层,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敬畏生命。”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这辈子都无法亲身经历这样的危机与奇迹,无法体验到当事乘客和刘机长那跌宕的感受,但《中国机长》给了我们身临其境体验这样一次死里逃生的奇迹之旅的可能。 这样一部影片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刘机长等奇迹缔造者们为什么能成为英雄。

  9月30日,让我们走进影院,在向这些平凡又非凡的英雄致敬同时,也能够跟着《中国机长》一起,重新审视一下生命的分量。


相关文章:

1.《中国机长》2019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2.2019《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心得影评5篇精选

3.2019《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心得影评5篇精选

4.2019《中国机长》观后感

5.2019《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心得影评5篇

    14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