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古田军号观后感及影评精选_看完《古田军号》有感5篇

腾宇2分享

  《古田军号》这部电影以红军小号手孙子的视角讲述了革命前辈在艰难的岁月里所坚守的初心,展现了在国民党围剿下毛主席对革命道路的坚定,体现了一种红色文化及红色基因的传承。这部电影里的主旋律就是传承,是信念的传承,道路的传承,作风的传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古田军号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古田军号观后感及影评精选_看完《古田军号》有感5篇

  古田军号观后感篇一

  “嘟嘟嘟……”古田军号响起了,无尽的炮火轰炸在红四军的头顶,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冲出井冈山。红四军浴血奋战,突围成功了。

  这是影片中催人泪下的一幕。整部电影很感人,我差不多哭了一大半的时间。电影里,我看到了热血、传承,还有值得尊敬和铭记的人;电影里,我明白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忘初心,心齐成龙”。

  从生命垂危的小兵身上,我看到了热血。他在战场上受了重伤,脸被炸得不成样子,血肉模糊,身上绑满绷带。鲜红的血渗透了绷带,将它染成了红色,乍一看很像我们带的红领巾。他颤抖着双手,游离之际告诉毛委员:“我想战斗,我想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他看起来最多也就二十岁,可却为国捐躯了。当毛委员含着泪,哑声告诉他:“恭喜你,你以后是一位党员了。”这时,泪水顺着我的眼角悄无声息地滚落,我用手抹,却发现怎么也抹不干,泪珠顺着脸颊一个劲儿地滚落,打湿了衣服。是啊,他燃烧了曾经火热的生命,完成了愿望,成为共产党员,只可惜他再也不会知道了。

  在身板瘦弱的小战士身上,我看见了传承。记得有一幕,一位小战士左手插着腰,挺着瘦小的身板,头抬起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右手架在空中,举着那只哥哥送的号角,吹着冲锋号。战士们在号角声下整齐地走着,那只小小的号角仿佛和哥哥生前吹号的背影重合,承载着千万人的信念传向远方。这是哥哥将号角传承给弟弟,弟弟以自己的能力带动整个军队冲锋陷阵。在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把火,点燃了我心中的爱国热情。

  在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身上,我看到了坚持。他坐在“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的石碑前,背影震撼了我,就像看到了抗战老兵乘车再次接受人民检阅时,颤颤巍巍的行军礼的感觉一样。英雄迟暮,豪情依旧。他代表了曾经为和平而奋斗的军人们,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

  就像电影结尾的一句旁白:“爷爷让我好好活着,替毛委员、朱总司令他们看着现在的幸福生活。”它仿佛在告诉我,告诉我们:是的,我们要好好活着,那是多少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曾经的硝烟四起,战火纷飞,那是我们不能遗忘的历史,如今的和平年代,战争不再,我们需不忘初心,心齐成龙,一起走向美好未来。

  古田军号观后感篇二

  9月11日,在公司党支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古田军号》这部富含深刻教育意义的影片。

  《古田军号》这部影片用跨越九十年时空的表达艺术,以一个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在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节点——“古田会议”的前因后果,特别是在会议召开前的那段艰苦卓绝又紧张惊险的历史性阶段。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的重要时刻,也是对未来的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深远意义。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作为掌控红军生死命运的关键者,他们没有委曲求全,没有同流合污,遇到原则不让步,遇到困难不绕道,所有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可以争吵、可以拍桌子,却从未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无论是毛泽东、朱德、陈毅,还是一心念着苏联经验的刘安恭,都是如此。最终,他们探索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逐渐成长为党和军队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正是有了这样一个领袖集团,这样一支队伍,使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成为历史必然。

  观影结束后,我深感震撼,同时也深受感动。作为生活在一个平安幸福,繁荣富强年代的我,应当深知并且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身学习,沿着先辈们探寻真理的足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古田军号观后感篇三

  小时候在课本上读到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对这句话真没有太多的感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过《古田军号》后,才真正认为此句相当有力量有信心,才感受到了那一段热血励志岁月沉浸的厚重。

  《古田军号》开篇的是由三代投身革命事业家庭的农民儿子小号手开始,从他所见的一点点还原历史记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时的红军队伍在井冈山会师以后,在如何进行党的建设的问题上,进行了曲折而艰苦的探索。

  如何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建设党,形成比较系统的党的建设的思想纲领,怎么去建立一个适合队伍的制度,我们的党和军队,是经过了多次的碰撞与思想的摩擦,最终才有了后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了富强、文明、和谐的今天。电影用深化历史的方式,重塑红色记忆,令人感动而深佩。

  观影过程中,让人不时热泪盈眶,它有思想的交锋,也有梦想的追问,更坚定了信仰的力量。新时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石油石化人,如何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创新而不忘本,传承而不守旧? 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贡献当代共产党人的力量。通过观看《古田军号》,让我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作为共产党员,要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就要大力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弘扬实干精神,保持奋斗姿态,主动担当作为,用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自觉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到“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壮阔实践中,落实到公司“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持续盈利”核心任务中,致力于决胜全面可持续发展、迈上高质量发展奋斗中,努力为打造世界一流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商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想这就是我们每一名国企党员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意义所在。

  看这个影片,感动过,流泪过,从革命的故事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奋斗,虽历经艰辛仍不觉累,心中豁然开朗。人有的时候不能一直往前奔跑,要学停下来体会初心,才使得人生更加丰盈与自信。

  古田军号观后感篇四

  对军人而言,军号就是命令。

  在我眼里,军号是命令的符号象征。无论是枕戈待旦还是冲锋陷阵,我脑里均会闪现军人不怕困难、流血牺牲的英姿,呈现其坚韧不拔、雄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当一把古铜色军号,出现在电影《古田军号》片头,并作为“特写”推出时,让我倍感振奋与激动。

  在我心里,“古田军号”就是当年吹响在福建上杭上空的“集结号”。她告诉人们:红军是“为谁扛枪,为谁打仗,为谁服务”,其核心是“党指挥枪”。从此,红军队伍以“星火燎原”之势,发展壮大,而成千上万的闽西儿女则聚拢在“古田军号”下,听党话,跟党走,坚持革命斗争长达20余年,不仅为福建上杭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荣誉,也让我们看见当年红军及闽西儿女是如何用生命捍卫、践行“初心”的。虽然“古田军号”的吹响距今已有90年之久,但它所承载着那段辉煌的历史,却深深烙在你我心底,并随“古田会议永放光芒”,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古田军号》“吹响”的是凝心聚力的“集结号”,其核心“音符”是告诉人们这是支什么样的军队。

  影片将镜头对准毛泽东、朱德、陈毅、刘安恭等青年领袖之间对如何铸造红军这支新型队伍这一问题未达共识而产生激烈争辩,以中央特派员刘安恭为代表持“单纯军事观点”,力主“军人就是要能打仗,不是修房子种地,念三个纪律六个注意”。军长朱德推行极端民主思想,迎合群众落后意识,对违纪部下处罚“手软”,抹不开情面,给部队带来“一盘散沙”。前委书记毛泽东则旗高一着,高瞻远瞩,他预见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红旗还能扛多久”的问题,就必须把思想集中统一到“党和军队的一切权力,必须集中在前委领导下”,“红军扛枪是为穷苦人翻身解放”这一认识高度上。他严肃批评了刘安恭、朱德两人思想中错误的一面,并力陈红军为百姓扛枪,这是当前“在国民党大兵压境、敌众我寡、四面楚歌的时候”,“老百姓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要捍卫我们的这支军队”的原因所在,也是红军重振旗鼓,“星火燎原”发展壮大的根基。

  影片以“青蜓点水”“画龙点睛”之笔,将青年领袖之间为共同信仰,同甘共苦,走到一起,又为怎样实践信仰产生不同见解,各抒已见,还有脾气,互不相让,使得这场激烈争辩持续不下,几经回合,在经历血的教训后,特别是古田会议的召开后,终于“握手言欢”。于是,我们在影片吹响的“集结号”声中看到,“党指挥枪”不仅在红军高层领导之间,也在战士们心间“落地生根”,并营造出了军队与闽西百姓间“鱼水情深”般的情感,最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革命胜利。这就是古田会议期间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这一人民军队军魂铸就的过程,也是影片“集结号”的主旋律。

  古田军号观后感篇五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由陈力导演执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将于8月1日全国公映。今日,影片公布“军号嘹亮”版海报并宣布定档。《古田军号》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以一名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青年革命领袖带领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历程。

  冲锋号角嘹亮 “红色男团”激荡历史展英姿

  1929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史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这一永恒不变的军魂在此铸就。在今日片方曝光的“军号嘹亮”版海报中,一支军号在飘舞的红旗映衬下格外醒目,在军号后方星星点点的火光,寓意星星之火可呈燎原之势。在90年前的闽西革命战场上,嘹亮的冲锋号也曾穿透战火硝烟,红四军战士冲锋陷阵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从那一刻,这坚定有力的军号声便响彻时空经久不衰,至今依然鼓舞人心。

  当年的红色军团用血汗铸就革命史诗,90年后一批不忘初心的实力青春演员和老戏骨组成“红色男团”,共同塑造革命先辈的热血青春奋斗史。电影中毛泽东饰演者王仁君、陈毅饰演者刘智扬等青年演员均首次出演革命伟人,全心投入呈现青年革命者不凡气度。而此前已经诠释过诸多经典角色的王志飞与著名演员胡兵,此次也突破自我,分别饰演重要角色朱德、刘安恭。此外,电影还特别邀请到著名表演艺术家孙维民与李幼斌出演,两位老戏骨在影片中化身闽西百姓,演绎战乱中的黎民之苦与民众觉醒,他们娴熟的演技也是影片一大看点。“红色男团”集结并在导演陈力的执导下将为1929年发生在古田的这段激荡历史赋予更多新时代的解读。

  跨越90载时空见证初心的诞生

  《古田军号》导演陈力作为国家一级导演,从影数十年,与红色主旋律结下不解之缘,她此前执导的《血战湘江》《海棠依旧》《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作品均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称赞。“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是陈力导演一直以来的坚守。她也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提高质量当作文艺工作者的生命线。这一次她执导的《古田军号》,历经8年时间悉心打磨。导演陈力携主创多次深入闽西革命老区,采访当地百姓,力求还原当年历史。这样原景乡音的熏陶与沉浸,也让影片在呈现上更加丰满立体,更具有历史和艺术。

  在此前成功召开的“古田再出发—电影《古田军号》研讨会”上,导演曾表示“《古田军号》是一部与历史深情对望的电影”。影片用跨越90年时空的艺术表达,以一个红军小号手后代的视角,讲述了1929年红四军到达闽西后那段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这种“古今对望”、将历史融入新时代语境的表现形式,是革命史诗影片在艺术表达上的大胆创新。此外在内容上,影片更是突破性展现了红四军内部激烈争论的一段历史。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陈毅在经过激烈的意见冲突后,实事求是,投乐彩,最终达到思想和认识上更加高度的统一。在探索之路上虽有意见分歧,但初心始终一致,在共同的共产主义信仰引导下,历经磨难,百炼成钢,终于奠定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相关文章:

1.《古田军号》观后感5篇 看完电影《古田军号》有感

2.电影《古田军号》观后感5篇 看完《古田军号》有感

3.《古田军号》观后感范文

4.《古田军号》观后感范文

5.《古田军号》优秀观后感 观看《古田军号》有感5篇范文

6.2019《古田军号》观后感

    14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