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徒手攀岩》6篇精彩观后感800字

家锐2分享

  《徒手攀岩》讲述的是亚历克斯·霍诺德在2009年的时候,就立下了一个目标,徒手攀岩酋长岩,为此他先后做了1000多次的尝试和准备,在借助绳索攀爬了接近60次的酋长岩之后,他追求卓越的完美,在无绳索保护下爬上酋长岩的故事。希望以下观后感对您有所帮助!
《徒手攀岩》6篇精彩观后感800字

  《徒手攀岩》观后感一

  纪录片(documentary)对心灵的震撼是超越电影的(movie)。因为还是有演员无法胜任的角色,编剧无法写出的情节;也因为最真实。《徒手攀岩》展示了这种震撼的力量。

  芸芸众生,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尽管年轻时,都自命不凡,但经历沧桑后,可以直面的自己普通的都已算睿智。但今天我意识到,还是有一群人,他们在普通人的对面,是一群“非凡人”。他们的出现是引领普通人的,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在世界上。

  alex就是这样一个“非凡人”,他以free solo出现。生命,对于任何人都是珍贵的,alex也珍视自己的生命,听从自己的心声。所以在他第一次攀登中有不好的感受时,果断放弃。放弃也是一种勇敢。但在他充分准备后,再次徒手攀登,创造历史。他的成功向世人展示,面对挑战,面对恐惧,置之死地而后生。

  影片也展示了柔情的一面。怎样去爱一个“非凡人”。alex的女友做了最好的诠释,爱上一个非凡人就要抛弃普通人之间相爱而关爱对方的想法,要走进他的身体,成为与之合体的一部分。alex很幸运,他的女朋友成全他,不让他有丝毫分心,接受他在攀登的整个过程中根本不考虑她的存在,这才是大爱。

  《徒手攀岩》观后感二

  作为一个在日本的古山道上狠狠崴了脚并发誓以后再也不爬山的jio残患者,看这个片子简直是自虐。太刺激太精彩太可怕太紧张,不忍直视又不敢错过一秒,呼吸都屏住了生怕打扰到了正在徒手攀登的男主角。上海影城巨幕放映效果太好,电影节氛围也很好,主角成功登顶后大家都鼓掌了。拍摄团队成员既是主角的好朋友也是专业登山者,这个配置让这个充满危险的运动需要的不受打扰和专注以及拍摄的效果都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

  主角的父亲疑似阿斯伯格症,母亲又是个苛求完美的人,他成名后接受脑部扫描说是杏仁核比常人更不活跃因此需要比一般人更强烈的刺激才能感觉兴奋(也许这回答了为何他会一次次挑战这样充满生命危险和成就感刺激诱惑的运动),而有一次因为恐惧而放弃后拍摄团队的好友一边紧张一边笑称原来Spoke也会有情绪,让我想到了最爱cos Spoke的Sheldon。和女友的耿直互动真的也是很引爆笑点了。(登顶过程中在几百米岩壁上遇到的穿连体动物服男真的太棒了,全场爆笑,这是纪录片的魅力)

  主角提到了,他父亲为了培养他攀登的爱好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去世非常早,他刚离世主角就立刻退学开始住在车里到处流浪和徒手攀登,他功成名就后依然还是过着原先简朴的生活,但是捐出了很多钱成立了基金会,即使登顶也只是淡淡地说:我挺高兴的,但是不无遗憾地表示:如果他能看到我后面做的那些有多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许并没有那么多可以等待的时间;bide your time!

  free solo,寸草都不生的岩壁上,与之共舞的只有死神。虽然一直和自己说既然拍成了电影,那应该是happy ending吧!但是就像主角的好友摄影师在最紧张的那段完全不忍直视镜头那样,这样的电影看一次就够了,绝对不想再看一次了!

  另外,说个题外话,虽然票子都售罄,但是十几排当中黄金位置好多都是空的,万恶的黄牛,真是令人惋惜。

  《徒手攀岩》观后感三

  作为一名恐高症患者,我真的是捏着手心的汗,看完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徒手攀岩》的。

  这是真正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在用身体的极限,挑战自然的极限。“青衫磊落险峰行,玉璧月华明”,艾利克斯却是一袭红衫,孤身绝壁,在高达900多米、几乎笔直的酋长岩艰难而又灵动地攀爬,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团红色的生命火焰在跃动。但在这三小时56分钟里,每一个突发状况,每一个轻微失误,都可能会让这团火焰随时坠落、熄灭,怎能不让观者触目惊心,让亲友提心吊胆,而对于艾利克斯本人来说,更是步步惊心,性命攸关。

  没有比生死更大的悬念,更何况,比起命悬一线,艾利克斯的生死悬念,真的是答案在风中飘。

  看这部片子时,我一直在想,这种徒手攀岩的冒死之举,到底其意义在哪里,究竟值不值得?我想到了两句话——

  一句是木心的:“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一句是电影《头文字D》里陈冠希饰演的角色凉介的:“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这世间的每一个人,因为经历、性格、认知的不同,对于人生的意义和成功的理解都各有不同,这也就让我们有了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但不管是哪种人生,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并且没有伤害到他人,在我看来,都是值得一过的人生。

  在片中,艾利克斯谈到自己与女友的差别之处:“桑妮看待事物的方式跟我不一样,在她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幸福,在于结交让自己生命更充实的人,好好享受一切;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成就,谁都能活得舒服快活,但如果人人如此,世界就无法进步。”

  我想,这就是艾利克斯徒手攀岩的乐趣和动力之所在:“生命之意义在于奋勇当先,至于个中原因,倒不见得多么重要,这就是你的人生道路,你要好好走下去,你直面恐惧,只因这是实现目标的必然要求,这就是他妈的勇士精神。我觉得徒手攀岩精神与勇士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二者都要求精力的百分之百集中,因为这关乎生死。”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一种人生态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各有各的优劣,也各有各的道理,每个人大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人生处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当然,审慎中若还能葆有勇敢,勇敢中若还能秉持审慎,该勇敢时勇敢,该审慎时审慎,就更是理想的人生状态了。

  但我想,这部纪录片要说的,绝不仅仅是梦想和勇气,而是一个人需要做哪些磨砺和准备,才能让自己的梦想和勇气有所凭藉、不至落空。

  我们看到,为了攀登酋长岩,艾利克斯真的是十年磨一剑,未曾缺席过一天的锻炼,对于所要攀爬的路线,不厌其烦地进行尝试和检验,并用记日记的方式,总结提炼需要注意的要点。到最后,他熟悉酋长岩就像熟悉自己的身体一样,所以才能做到人壁合一,如臂使指。

  这就像庖丁解牛,唯手熟尔。

  他也必须这样,因为岩壁上每一个裂缝和凸点,都可能是他的生机,而每一阵风、每一只鸟的突袭,都可能致他于死地。

  所以他说:“攀岩总是离不开卓越和完美二词,我始终在这条路上追求着,不断践行。”

  而我们看得到的卓越和完美,背后,都有看不见的努力和付出。

  但是即使做到了这些,也未必就能万无一失。在片中,我们看到很多与艾利克斯一样的同好者,相继殒命,他们有可能是死于失误,但也可能,只是在劫难逃。这也难怪,你选择了怎样的人生,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其实,我们都是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上,面对这个绝壁般的世界,赤手空拳,向死而生,这本身,就是我们的英雄主义。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都应该像艾利克斯一样,不断“拓宽自己的舒适区”,既耐得住寂寞,又活得出精彩。虽然不必都要“会当凌绝顶”,但至少,莫负此生,一路风景。

  为此,我们要活得勇敢,更要活得认真。

  《徒手攀岩》观后感四

  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

  从小到大那么多爱好,唯一坚持下来的,只有打游戏。

  其他半途而废的爱好,多得跟米一样。

  回想我小时候,也是学过不少东西,舞蹈、钢琴、日语、吉他……

  除了还不错的气质,和积灰的乐器以外,就没留下什么了。

  可为什么像郎朗这样,学琴学到被父亲逼着跳楼,也没就此一蹶不振,反而还能重新找回对钢琴的热爱呢?

  是天才比普通人更有毅力吗?

  真的吗?

  当我们在学习一项技能之前,往往习惯在大脑中提前设定一个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感的值。

  以学吉他为例子,假设在学习之前,我设定的目标是一个月后学会弹《那些花儿》,结果一周后我连《小星星》都弹不好,那么我会产生挫败感,认为自己在音乐方面毫无天分,并认为3周后学会弹《那些花儿》的可能性低于10%。

  最后在挫败感和自我苛责中,渐渐地放弃了。

  由于我们将关注点放在尚未发生的事情上,便很难专注于当下。

  而经常判断那些“未完成”的部分,会浪费掉我们许多的精力。

  那么,“天才”们精进技能的过程,又有什么不同呢?

  今年的奥斯卡获奖最佳记录长篇片,《徒手攀岩》,介绍了站在Free Solo Climbing世界顶端的男人——Alex。

  影片的叙述也很直接。影片一开始,就介绍了Alex在本片里要达到的目标是,登上酋长岩。导演也在片中铺垫了,要达成这个目标的难度非常大,甚至有生命的危险。

  Alex有没有关注目标?当然有!他的一系列行动都在为攀登酋长岩做准备。但这不是喊着“坚持就会胜利”的一部电影。

  目标虽然在Alex的脑中,但他的眼睛,只是盯着自己的脚而已。

  “我要走出的这一步是什么?”

  “这一步,走得稳吗?”

  练习的过程因为队友的疏忽摔伤腿,筹划攀登酋长峰结果屡屡碰壁……在这些失败的过程里,你能看到Alex“失落”的情绪,但转瞬即逝的是,他从失败的方案中调转车头,重新开始。

  每一次的失败,都只是像在平地上摔了一跤这么简单。

  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会发下,Alex并不执着于得到目标本身,而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里,尽情地活在当下。

  这即是一种,“有觉知的练习的心态”。

  在这些多花费的时间里,你的每一次无用功,每一回失败,其实都是一种进步,名为“试错”的进步。

  我们的成长过程,很大程度上,建立了我们“分数决定自我价值”的这样一种感觉。拿60分是及格,80分是不错,90分是优秀,100分是成功。

  但人生这个课堂,却告诉每一个人,不管方向,只要你好好走出了这一步,就是一种“进步”。

  有胆量试错,灵活纠错,用每一步的“成就”来肯定自我价值。

  这三点循环进行,让能力不断上升。

  我想,这才是坚持的意义,也是区别“天才”和“凡人”的关键点。

  Alex在“试错”前进的过程中,又做了哪一些事情来让自己越来越靠近目标呢?

  第一,练习。

  在身体上,Alex因为自己长得比较瘦小,所以多年来,他见缝插针地练习悬吊,让身体强壮到足够完成整段旅途。

  在精神上,Alex做瑜伽,使大脑对当下更敏感。这样一方面能提升专注力,培养“直觉”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辅助身体,获得更高的平衡力。

  第二,调整。

  Alex花了一整年的时间调整饮食,从挑食转变成接受素食。

  Alex能快速调整着自己的心态。不管是面对同行的死亡,还是在风险的威胁下,不激进,不冒险。伺机而动。

  如果说成功是一只狐狸,那么他展现了一名优秀猎人的风范。

  第三,协作。

  虽然是Solo,但Alex从不是个自大的人。

  他不是孤独地埋头做事,而是会寻求团队的帮助,一步一步地完成目标。

  尽管我们没有像Alex那样的极限目标,但他的行动还是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用过程作为行动导向,而不是遵循结果导向。

  保持耐心,肯定每一步付出的价值,不苛责,享受自己经历过的人生体验。

  最后你会发现,“坚持”很容易,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

  《徒手攀岩》观后感五

  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颁给了一部纪录片,叫做《徒手攀岩》。

  自从上周听别人说起过《徒手攀岩》这部片子的大名后,就一直想看,但一直也没有机会。

  这不趁着端午的假期,给自己过了一把极限运动的瘾。

  我以前体验过一次“深浅”,就是从一个浅滩开始,背着一个氧气罐沿着海面往深处潜。

  越往深处走就会越黑暗,人也会越来越感到一种无助,不断会有水渗透进眼睛嘴巴里,必须牢牢记住教练之前说的话,不然真的很危险。

  当时是和朋友一起深浅的,潜到十几米的时候(预计要到30多米),他中途心态崩了,害怕不敢往下潜了,就出了一次小意外,差点丢了小命,幸好遇到另一位潜水教练把他救了。

  真的是恐惧感和兴奋感相伴而生,但是一旦战胜了恐惧,牢牢记住一些技术要点,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很容易让人上瘾。

  也算是简单感知过极限运动的那种魅力吧。

  对于“攀岩”这种极限运动,很多人都没接触过,不太理解,更别提“徒手攀岩”了。

  攀岩(Rock Climbing )运动有“岩壁芭蕾”、“峭壁上的艺术体操”等美称,由登山运动衍生而来,富有很强的技巧性、冒险性,是极限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攀登时不用工具,仅靠手脚和身体的平衡向上运动,手和手臂要根据支点的不同,采用各种用力方法,如抓、握、挂、抠、撑、推、压等,所以对人的力量要求及身体的柔韧性要求都较高。

  正常情况下,攀岩时要系上安全带和保护绳,配备绳索等以免发生危险。

  而徒手攀岩,是指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进行攀登,这样的运动对攀岩技巧要求极高,同时也是对心理考验的极大挑战,名列世界十大危险运动之列。

  好,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这部片子。

  纪录片拍下了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及酋长岩的壮丽景色及霍诺德登顶的历史时刻。

  除此之外,片中还回顾了他怎样处理极限目标带来的生命风险,以及他如何追求卓越完美,从而在无绳索保护的情况下保证万无一失。

  《徒手攀岩》在第91届奥斯卡上获得了最佳纪录片大奖。

  有人说这是一个奇迹,因为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一般更倾向于政治题材影片,而且极限运动这个题材本身也并不能引起全民关注。

  所以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导演之一伊丽莎白·柴说:“谨以此片献给所有相信不可能的人。”

  整片分为两部分,前面有很大部分都是在记录Alex准备挑战酋长岩筹备过程,只有最后的10分钟是才是真正挑战酋长岩,并在登顶后达到电影的高潮。

  很多人说,这部片子的前面部分跟攀岩无关,只看后20分钟就好了。

  其实不然,就像《华章讲透孙子兵法》里解读的那样:

  “真正的战略、真正的胜战,看上去往往是平淡无奇的,是没有故事的。”

  “最不重要的就是战斗本身了,一切在之前就决定了,因为训练没有故事,所以功夫都用在了没有故事的地方。”

  《徒手攀岩》不仅仅是关于攀岩而是关于生活。

  我倒觉得导演的这种用意其实非常好,掺杂进了对人性、爱情、亲情、事业的许多讨论,也让这部片子增添了更多解读的维度和层次感。

  其中,本片有三个让我感到意外的地方,比较有意思。

  1、Alex不是一个好胜的人

  印象中喜爱极限运动都比较高调,爱出风头,爱自由爱生活那种。

  然而顶级攀岩大师亚历克斯·霍诺德(Alex Honnold),却不是一个好胜或寻求关注度的人。

  甚至一开始选择无保护攀岩,其实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找人做搭档。

  在10岁第一次接触到攀岩后,他的父母一直默默支持着孩子的爱好:爸爸在地面拉绳索做保护,妈妈准备好饭菜迎接他每周训练归来。

  但上了伯克利大学后,霍诺德的父母离婚,而后父亲又不幸突发心脏病去世,于是成绩优异的霍诺德选择了直接从加州伯克利大学退学,进行一场孤独的旅行,攀岩成了困境的出口 。

  “我觉得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死去,徒手攀岩只不过是让那一天来的更快而已。

  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要控制好心理,因为你不是在控制你的恐惧,你只是在努力脱离恐惧。

  你直面恐惧,只因这是实现目标的必然要求,这就是他妈的勇士精神。就攀岩而言,就那些可得到的终身成就而言,我始终觉得,我不会去选择去谈恋爱,反而是选择攀岩。

  有些事情你必须要逼自己去尝试,因为那些事太酷了!耳边有微风吹过,我感觉自己踏入空中,那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受。

  我百分之一百的确定,我不会脱落,正是那种确定感让我不会脱落。对我来说,无保护独攀大岩壁最主要的就是做准备。

  实际上,在攀爬前的日子里,我已经完成了攀爬必须要做的功课。当我一旦开始攀爬,所要做的仅仅是执行。”

  ——亚历克斯·霍诺德Alex Honnold《徒手攀岩Free Solo》

  2、风险和后果是两回事

  徒手攀岩酋长岩的难度相当大,900多米的高空,比世界上最高的大楼迪拜塔(828米)还要高出100多米。

  不可控的因素很多,一个风吹草动带来的操作失误,就有可能会摔下悬崖,变成一堆烂泥。

  在常人眼里,这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行为,但Alex的原话却是:

  “风险和后果是两回事,徒手攀岩的风险很低,只是后果很严重。”

  那攀岩的风险是不是可控的呢?

  “可以,只需勤于练习。”

  Alex成长于酋长岩附近的萨克拉门托,他称自己从2009年就梦想着徒手攀登该巨石,此后尝试了1000多次,而徒手攀登酋长岩是自己的 “终极目标”。

  为此,他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借助绳索攀爬过近60次酋长岩。他表示,自己这样做并非为了进行预演,而是反复尝试不同的岩点,研究攻克最难的区域。

  图片 | Alex在他的房车里训练

  甚至当他成功登顶酋长岩的时候,导演问成功后接下来准备干什么的时候,他回答下午要继续回拖车练习引体向上。

  3、最大的风险是内心的情绪和压力

  最大的风险往往不是外部的,而是内部的。

  要知道在上升的攀岩途中,人的恐惧感也是逐渐递增的,你爬到1楼往外看跟爬到100楼往外看,风险不同,人的压力处理也会不同,整个人的心态都会不一样。

  因为往往越是害怕失误,失误反而会多起来,攀岩到高处一旦失误真的会要命,必死无疑。要处理好这种恐惧感,只能训练自己的大脑,增加对情绪的控制感。

  在纪录片里,医生对Alex的大脑做过一次核磁共振,发现他的杏仁核比普通人要平静。换句话说,Alex在攀岩的时候,不会像普通人那样感到恐惧。

  这是为什么呢?你可以说是基因的原因,Alex的大脑就是异于常人。

  但Alex自己的解释是,他跟悬崖峭壁相处的时间太长了,所以,他的杏仁核已经习惯了,不会那么容易恐惧了。这是练习的结果。

  纪录片也拍摄了霍诺德与女友的相处,他为创作新书在西雅图旅行时与女友相识。Alex自从交了这位女朋友之后就开始不断失误,所幸都没有大碍。

  “桑妮看待事物的方式跟我不一样,在她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幸福,在于结交让自己生命更充实的人,好好享受一切。

  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成就,谁都能活得舒服快活,但如果人人如此,世界就无法进步。

  你知道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亚历克斯·霍诺德Alex Honnold《徒手攀岩Free Solo》

  在第一次徒手攀登酋长岩失败后,女友担心他坠崖而死,却又充分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成功登顶尝试之前,为了不影响霍诺德,女友驱车离开了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纪录片拍下了她流泪无措的时刻 。

  在网上看到作家周晓枫的一番话,也暗合了这个道理。

  她说很多人都以为作家的本事是自由创作、文无定法、驰骋想象。其实不然,作家真正的本事是,对一个意思的表达,能做到非常准确。

  对,是准确。

  一个高手之所以是高手,不是因为他在享受更多的自由,而是他看到了更多的限制。

  成为高手的过程,不是一个更放纵自己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受到约束的过程啊。

  《徒手攀岩》观后感六

  今年奥斯卡最佳记录片,让无数观众看到手心冒汗。

  2018年9月上映,迄今为止,豆瓣一万多人评价,评分9.1。

  (IMDb评分8.4,烂番茄指数98%)

  相当亮眼的成绩。

  讲了什么?

  85后男生Alex,挑战徒手攀爬3200英尺的“酋长岩”。

  电影记录了他的攀爬过程,

  以及在攀爬前做准备工作的生活日常。

  枯燥吗?

  这部片子比我们想象得有意思多了。

  电影第一个镜头,俯拍视角。

  垂直几乎90度的光滑的岩壁上,一个小小的红色身影正在向上蠕动。

  很“蜘蛛侠”,却是被摄影机记录下来的真实一幕。

  无任何保护措施的Alex吸附在岩壁上,缓缓向上攀爬。

  幽深的谷底向起虫鸣鸟叫,愈发衬托周围的安静。

  我们不自觉地屏息,看几个镜头切换,

  沾满的手紧紧扣住一条缝隙,Alex的呼吸声被放大。

  抬头,这条路,还有遥遥一半。

  酋长岩的攀登难度,是身体所需克服的客观存在困难。

  更大的挑战,来自心理。

  Alex的这次攀登,选择了Free solo。

  在众多攀岩者心中,“Free solo”是一组迷人的单词,

  是心之所向却步履艰难的存在。

  因为它等同于无保护措施。

  Free solo就是全程仅使用双手进行攀登,不借助其他装置进行攀登,因而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名列世界十大危险运动之列。 ——百科

  室外攀岩,无任何保护措施,与引力作斗争,与死亡共舞蹈。

  还不能排除各种不可抗力因素与意外。

  用汤米的话说,

  “Free solo”相当于一个参奥的运动员,但拿不到金牌就会死。

  不是完美登顶就是粉身碎骨!

  两个极端的结局,

  让Alex试攀时的每一次掉落或受伤都被无限放大,

  这些失误就是镜头传达给我们的情绪。

  即使试攀时有保护措施,观众手心也会时刻捏一把汗——

  究竟能不能顺利登顶?

  巨大横切面上一次侧踢没卡好,

  一次跳跃没抓稳,

  甚至一个2mm小岩点没扒牢,

  都将迎来惨败的结局。

  无论最终是否成功,攀登过程都足以让屏幕外的我们心惊肉跳。

  只有1%攀岩爱好者尝试过徒手攀岩。

  影片一开始就透露了这个信息,表明徒手攀岩难度之大。

  而此前的徒手攀岩名人,大多死于自己热爱的这项运动。

  Alex似乎也早已预见自己的结局。

  “我觉得,凡是将徒手攀岩视为生命里不可或缺之事的人,现在都已经没命了”。

  影片选择跟在这句话后面,贴出一系列徒手攀岩先驱者的新闻:

  年轻的生命陨落,后继者脚步不停。

  在常人看来有些匪夷所思:

  Why?

  为什么非要做冒险的事情?

  脑子有病吧?

  Alex就经常遭遇这种质疑,为此他专门去做了检查。

  结果显示他的大脑结构很完整,只有杏仁核异常平稳。

  作为大脑恐惧情感中心,

  比起常人的杏仁核,Alex需要更高程度的刺激。

  这或许也解释了Alex对攀岩的热爱。

  攀岩是一种艺术,一种疯狂的艺术。

  酋长岩则是艺术的最高圣地。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赠予酋长岩瑰丽的面貌,

  每个攀岩爱好者都希望自己是那支临摹描绘的笔。

  Alex也不例外。

  嘴上说着不敢去,不会去,留给后人挑战,

  但眼里始终折射着兴奋的光。

  十年磨一剑,即使半路折回,难以突破心理障碍,

  最终还是选择重新开始。

  第一个尝试徒手攀酋长岩的,是沃伦·哈丁团队,耗时十六个月,爬了46天。

  而Alex,用了3小时40分钟。

  他创造了一个奇迹。

  影片有个小细节很戳人。

  在医院检查大脑的过程中,Alex做了一次测试。

  前面的问题,他的答案都能脱口而出。

  在看到“是否压抑”时,Alex犹豫了。

  轻轻的一声hmm,悄悄透露了他的心态。

  Alex是单亲家庭,父亲“语死早”,母亲是完美主义者。

  在一个并不算美满的环境中长大,

  Alex不知如何与人交往,有些偏执,有些孤僻,追求完美。

  他离群索居,住在房车里,游离边缘之外,

  是一个连拥抱都是有意模仿别人才学会的怪胎。

  而攀岩,这项看似孤独的运动,

  带给他更多拥抱生活的可能性。(虽然顾虑也因此增多)

  因为攀岩,他开始挣钱,

  认识攀岩爱好者,交到女朋友,在访谈中开开玩笑,

  甚至被学生调侃时,大方露出做公益的那颗善心。

  攀岩带给他刺激以外更多的乐趣,

  他回馈给攀岩的,是做到极致的尊敬。

  “我没有向任何一样东西妥协,即使曾经它们对我无比重要”。

  成功攀岩后,导演问Alex接下来要做什么。

  大家都以为他会庆祝一番,最起码也得休息。

  他淡淡表示自己要做悬挂训练。

  果真,镜头一切,一双沾着的手已经勾住了房车门。

  电影到这儿戛然而止,一个不算大结局的结局意味隽永。

  “优秀的人从不浪费时间”——

  这碗刺激中取胜的新鲜热鸡汤,不如先干为敬!

    1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