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精彩评论8篇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导演饺子执导的国漫电影,在今年暑假档成为最火的电影,目前哪吒的票房已经突破40亿,在国内票房也是实属罕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电影,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吧!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一
二刷,这次我打满分 比起第一次看更专注细致了解之下的满分 制作:我吹吹吹吹吹爆,每一帧都绝佳,看时就想光这几秒不知道究竟花了多少心思和时间,打心底佩服整个制作组,着实精良,很多画面都大饱眼福和震撼人心,打戏利索极其舒适,江山社稷图里的景精美到我词穷。BGM选得也很到位,特别是几个抒情时分很催泪。配音我绝对表白全体,光挑三个来讲就很好,申公豹的结巴出了圈,哪吒真的配出人小鬼大的感觉真心觉得贴合,日常搞笑也极逗,敖丙的温柔惊艳全场。最后还是要说说画风着实走心精致,不说完美,但能感受到在制作过程中团队绝对是尽善尽美的不去漏掉任何一细节,画面表现力极强,敖丙的万龙甲、哪吒浴火变成少年形态、六手撑起整个覆盖着陈塘关的冰阵、手持火尖枪对峙龙形态的敖丙、一起受天雷的全程,全都是极致的视觉享受,加上BGM放大且点燃全场,佩服又被震撼,坐在座位上倒吸抽着空气,真的经得起回味千百遍 剧情和人设:开头不久看到混元珠被分为魔丸和灵珠就开始想哭,大概是在第一次影院见时后期哪吒的拼死改命已经烙印在心里,想到就是起初的魔丸阴差阳错地降到哪吒身上最后才导致一系列的委屈与心酸,内心深处已汹涌澎湃。哪吒的母亲实在有勇又温柔,能刚也柔,在小哪吒刚降生时冒着全世界的不理解也要护住他看多少次都为之动容。人物刻画得很饱满,最熊得不行的是小哪吒,最希望被他人理解和善待的也是小哪吒,他一开始对村民看似无恶不作实际是最纯粹的那颗心被偏见伤害得只能用满身刺保护;父母说他是灵珠,修炼好了村民们会认可感谢他,他为此坚信了两年;他和敖丙初相遇一起踢毽子,背过身哭得说胡话“沙子里进眼睛了”又好哭又好笑,太招人心疼了;纵使被所有人打骂孤立,一听到父母说大家都会给他庆生两眼都在冒光;兴高采烈告诉敖丙生日愿望是希望他这个唯一的好朋友来参加自己的生日宴,最心疼他明着一副不在意可一听到能被认可就雀跃的模样。后期时他即使已压着对身世的绝望和众人更不认可他的打击仍然选择用一颗赤子之心拯救陈塘关,他明明懂事,听话,乖巧,善良,我看到的、了解到的是这样一个小哪吒,而他又极有担当和不服输,父亲对自己的那份期望让他哪怕耗尽气力也要竭力对抗敖丙对陈塘关的毁灭,六手顶天何其震撼,恩仇分明不杀敖丙,告诉他绝不认命,别人看法都是狗屁,活得这般洒脱有韧性。李靖很明了,公公正正有勇有担的大丈夫,但更让我深受感动的是他对哪吒的苦心教诲、不放弃和最深。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二
很难打破人们心中的偏见。是的,申公豹这句话非常值得深思。 哪吒一出生就被人们认定为妖童,他尚且系着肚兜的时候,陈塘官的百姓们就对他万分戒备,指指点点,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玩,朝着一个系着肚兜的幼儿扔石头,这一幕我记忆犹新,这也加剧了哪吒后来的玩世不恭。当时的哪吒尚且年幼,就算一出生就被上天注定了魔丸的命运,但如果村子里的人能对他多一点关爱和公平的眼光,他就不会那样厌世。 龙族在人们的偏见中是妖族,即使龙王拼尽全力镇压海底妖怪,即使敖丙解救了陈塘官百姓们,当看到他的犄角时,村民们依然发出了“到底是妖族”这样的唏嘘和不屑。这种话语伤人于无形,比刀枪剑戟残忍百倍。 申公豹,苦练功夫,可就是因为对豹子精的偏见,让他无法位列仙尊,他心有不甘,所以千方百计,偷走领主,换成魔丸,造成了哪吒和敖丙后来的一系列悲剧。
当然,人们的偏见不是所谓的“坏人”使坏的借口,但是,是否愿意给犯过错误的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却关乎下一步他将走向什么分岔路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还是希望这个世界多一点善意。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三
我命由我不由天,从某种程度上有导演 饺子 的心声,好电影 好动漫 ,值得去看,喜欢这个故事。哪吒的形象跟传统的也大相径庭,做了一些颠覆性的改变,但总体良好,支持国产动漫,希望在海外市场也能大卖 ,事在人为, 相信越努力越幸运,人定胜天。 哪吒是魔丸转世,李靖之子。因为魔丸转世的身份,他遭到了陈塘关百姓的歧视、排斥、嘲笑和敌对。也因此,他性格孤僻、冷漠、叛逆、憋屈、玩世不恭,时不时就要跑出门大闹陈塘关百姓,让大家也不得安生。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哪吒比谁都孤独,比谁都渴望认同。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四
写这篇的时候,《哪吒》票房破43亿了,成功占据内地总票房排行榜第三的位置,看排片和当日票房势头依然不错,前两天去看《沉默的证人》发现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去看小吒吒的~~
数据来源:中国票房实时数据
想想我也贡献了两张电影票给小吒,是参与了大项目的人了
这两天在豆瓣瞅了瞅,影评中有好几篇长篇影评给电影打了两星四分,仔细看完了,有些自己想说的,就记录下来吧,也算当个认真的自来水。
本文全是个人观点,如果和你的不一样那一切以你的为准哈哈哈
自古红蓝出cp:小哪吒和小敖丙
一、“哪吒”能改吗?
要说《哪吒之魔童降世》最引起争议的地方,估计是将和家人敌对的哪吒改为一个来自幸福原生家庭的孩子。不少评论说这故事改的太离谱了,李靖夫妇竟然变成了为子计深远的模范父母,哪吒不仅没自刎没剔骨还父还被父母之爱感化,完全丧失了哪吒所带的对专制父权的反抗,成了一个在家长羽翼下长大的熊孩子。
一直疼爱保护哪吒的李靖夫妇
历来文学作品的改编风险都不小,不论是影视剧化还是续书都是如此,近点的,赵薇版《京华烟云》把改成纠缠于小三插足婚姻里的怨妇;陈好版《纸醉金迷》里把天生就爱慕虚荣的田佩芝改成了遭人引诱的良家妇女,和原作的构思相差甚远。往远了说,《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里贾宝玉竟然会给巧姐讲解《女则》,想想就不能忍。
赵薇版《京华烟云》里的荪亚和“小三儿”曹丽华为了狗血点,曹丽华改的都没逻辑了
因为这些文学形象有着明确的作者气质和版权归属,由某一个人将其定型定性,反映了作者彼时的思想见地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态度,是具有独创性的,不适宜做大量改动。
就好比我们看到林黛玉一定会想到曹雪芹
但哪吒和这些形象是有区别的,作为神话传说人物,最开始是谁创作的并不明确,人设到底有没有标准,也不好说,从道教创造这个形象到现在,哪吒的细节一直在变化,他在《三教搜神大全》《西游记杂剧》《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作品中都有出场,会根据剧情需要被调整。
各种影视作品中哪吒的形象,但你看到的时候好像不会想起哪个作者
就像是观音到底是男是女?吸血鬼到底是什么性格?女娲是软萌仙女还是御姐风,这都说不清楚呐!
对于哪吒的呈现,相较于恪守成规,创作者借他所写的故事能不能自圆其说、逻辑自洽才更重要。虽然《哪吒》的故事还不是那么成熟,尤其是对敖丙的内心塑造太少,但剧情清晰、节奏紧凑这些基本要求都做到了。
此外,哪吒和敖丙的矛盾,敖丙最后关头和好友共同面对天劫完成自我救赎,都丰满了人物设定,并为后续创作留下了巨大空间。
我们的神话人物从来没那么多禁忌和标准,这对开脑洞搞艺术创作简直是太友好了。孙悟空、白骨精被周星驰、韩剧、动画片都改动成多少版本了,哪怕孙悟空和白骨精有了感情纠葛,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这些人物本身的喜爱 ,因为观众都会知道,这个形象的变化只是在某一部影片中,和形象本身是脱离的。
哪吒,一定是能改的。
二、“哪吒”该改吗?
撇开好坏不谈,就易于推广和传播的要求来说,契合当下时代精神和吃瓜群众需求这两点,应该是商业电影创作的共识。
《哪吒》是有着市场野心的,它的定位不是喜羊羊系列的低龄向动画,更不是《大护法》成人向的黑色幽默,而是辐射全年龄层、适合合家观看,既有质量又有票房号召力,就像《寻梦环游记》《疯狂动物城》这种。
《大护法》虽然很棒,但是就不太适合低龄小朋友看了
而想要做到这点,必须有一个简单主流的价值观导向,如迪士尼常见的真善美。
设想你带着幼儿园的娃,周末去电影院看小哪吒剖腹、剜肠、剔骨,还筋肉于双亲,看完后该怎么和年幼的娃提炼核心思想?如果是动画连续剧还能有很长的时间铺垫剧情,但两个小时的电影怎么说的清?至少我在两次刷完《哪吒》后,都听到有小朋友和爸妈说哪吒又酷又勇敢又可爱的。
导演饺子也早就表示,《哪吒》不过是“封神”系列动画的开始,后面还会和大圣碰面。就像所有会有续集的电影,为了后面情节的展开,前作的人设一定会留有余地,要是第一部就和爸妈了断了,在后续系列中哪吒和李靖见面说啥子?
孙悟空在《大圣归来》中能从顽劣不堪的石猴子变成了充满人情味的大哥哥,继承衣钵的《哪吒》也不过是一种温情风格的延续而已。
期待大圣和哪吒的会面
其实,当看到将哪吒的父母设定为儿子最大的支持者时,我是很开心的,因为,将敌对的父子关系改为支持和关爱,不仅是导演自己的生活投射,也是新一代人对家庭关系、父母形象的希望和期待。
如果说,豆瓣上“父母皆祸害”小组的产生是一代年轻人反抗家长制家庭的开始,那么当下我们所喜爱的“刀子嘴豆腐心”、可爱傲娇老爸等形象则是我们内心对平等、和睦家庭关系的渴望,或者说是成为父母的80、90后一代们,对传统父权社会中过于僵化的亲子关系的反思和扭转。
这,是个好现象。
三、打破成见还是接受自己?
有人说,《哪吒》虽然是反成见的电影,却处处充满成见,比如元始天尊就是因为成见才使得申公豹一直得不到重用;比如对胖子、结巴的群体性偏见和取笑,甚至哪吒明明就是一个杀人放火的熊孩子,却非要百姓接受他,也是强行要洗白。
关于哪吒是否爱民如子这点,个人觉得还是不适宜用日常观念去衡量。
哪吒在电影中的设定是天生魔头却被乾坤圈控制住魔性,天赋异禀但不通世事,老百姓害怕他疏远他,他很愤懑不平于是四处恶作剧,但对自己的能力会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没有概念,毕竟他和自己老妈踢毽子都能把老娘嵌墙上。
希望下一部哪吒的裤子可以有个兜
哪吒追杀海怪时并不知道自己炸了几条街,民间疾苦和百姓生死这些事儿在哪吒的眼中也仅仅是宏观的大道理而已,只有当被他劫走的小女孩真真切切靠近他,走到他身边时,他的情感体验才会具体。
心怀苍生是所有英雄电影的情节需要,复仇者联盟在天上飞来飞去打怪时会不会误伤平民估计也没人算过,把纽约炸了多少回了老百姓依旧是崇拜的要死,将不爱民视为哪吒的黑点,实在有些不公平。
当然,个人觉得引发这些质疑的部分原因是“打破成见”的电影宣发主题,其实,“打破成见”和“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两个概念,成见是外在的偏见,天命是一种注定,而电影本身的侧重点是主宰自己身为魔丸的命运,是“接受自己”后“控制自己”,对于百姓成见的着墨并不多。
哪吒他爹说,戾气和暴躁,是哪吒必须要学会控制的魔丸自带属性,而哪吒从放任自己成魔到主动把乾坤圈套在手上控制魔性就是他学会控制自我的结果。哪吒最后拯救了陈塘关,与其说他是出于保护百姓和守护一方安宁的动机,倒不如说是和自己和解的证明,百姓的感激只是哪吒的一个意外收获。
就像《冰雪奇缘》里艾莎从害怕自己的能力到放任自我,再到学会控制,打破周围人成见的第一步,是先接受自己。只不过,在我们的文化氛围中,这个转变的过程还伴有更深层的价值观传递,对实用主义和个人努力的信奉。
艾莎也是从抑制自我走向接受自我
对特殊群体的成见,这个确实是错误的存在。
从重视社会影响和尊重他人来说,我们的影视创作、包括社会氛围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有很多需要和友邻们学习的地方。韩综《姜食堂》最后一集聚餐时,点外卖都很注意不去评价餐厅的送餐速度,担心会对同类型的餐厅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目前,特殊群体在我们的文艺作品中沦为玩笑对象的情况还是经常出现的,希望今后此类现象能越来越少。
哎,有味无范的《姜食堂》啊,现在看着安宰贤真的是五味杂陈啊
至于申公豹被师父看不上,电影中听到的都是申公豹的一面之词,不好下定论,但至少在对待弟子的态度上,申公豹本人还是有些问题的。哪吒和敖丙遭受天劫时,总是误事儿的太乙真人义无反顾去救两人,但申公豹眼见大势已去转头就走。成见这个锅,暂时还是不要给元始天尊背了。
四、写在最后
我们一直苦于无力招架外来影视作品中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善良、爱心、正义之类的,那些对我们持友好态度的外界创作者产出的文艺作品又始终是浅尝辄止。当年的《功夫熊猫》很中国风,只是开口就是道呀、无为呀,别说外国人看,就土生土长的国人也是一头雾水。
《功夫熊猫》里师傅修的道到底是什么道也不知道
我们有那么多神话人物和传说,却始终没有发展出一个像复联、哈利波特那般有生命力的大IP。带有我们印记的东西似乎始终难以一种适当的、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形式影响到别人。
所以《流浪地球》的出现才那么让人惊喜,因为它把中国人浓烈的乡土情结外化成一句:要带着家一起逃亡。
《哪吒》则终于将我们神秘甚至有些拧巴的信念用动画电影的形式揭开一层帷幕:相对于神、佛、道、上帝啥的,我们似乎更笃定个人的勤恳、家族的团结、亲友的忠诚。
哪吒以为自己是灵丸的时候,开心的要死,老老实实听师傅的话,各种努力学习,打怪升级。发现自己被骗了,虽然很不爽,但想想这都对不起自己的修炼和老爹老妈支持,那就去你的鸟命吧,我命由我不由天。
敖丙也是,只不过是反着来,本来他是接受妖命的,但被哪吒一点醒,回过神了,我天生是灵丸啊,掌握这么多技能呢,那我得相信我灵丸的命,妖族啥的,一边儿去。
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就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么。
这态度,说白了就是,我信你的前提是我的努力要对应于收获,信了却没有用,那你就起开。就像是辛苦备考前去抽签,若是上上签那就是阿弥陀佛,若是下下签那就是“去你的封建迷信”
这些弯弯绕绝非简单的真善美可以说清,就像在我们的文化中,力量和控制、雄心和包容、寄托和自信始终相辅相成,虽然传承在当下融入了更多时代气息,但我们坚韧的生命力始终没有变。
最后,来个三星堆小门神镇宅!!
《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有很多不足,在未来的国产电影史中也可能只是一个闪光点,但,瑕不掩瑜,我还是很愿意把五星给它。
因为,有更多的有心人开始认真思考,如何让古老的东西在商业电影市场中焕然一新,如何将我们看待世界的态度展现给世界。
也许,小小的哪吒就是我们一个个大IP宇宙的开篇呢。
以上。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五
前几天跟朋友三刷过了,第一次把一个电影三刷。哪吒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国漫电影,但是给四星的原因的确是因为还有成长的空间。第一次看的时候,哪吒开口第一句就瞬间让我出戏的不得了,虽然电影后期配音很燃很ok,但是前期确实让我有些尴尬。还有殷夫人……虽然很帅很可爱,但有时候配音吞字吞音感觉也是有点让人不自在(哪吒使用仙术时咬牙喊“控火术”让我内心的槽无处可吐)。
剧情方面都挺好的,但是有些地方搞笑和煽情的转折会有点生硬,而且煽情部分的台词会比较……emmm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殷夫人点出哪吒不愿意学习仙术斩妖除魔的原因那里)。最后藕饼共同对抗天劫那里的“我吞不下啦”“吞不下就还给他”真的无论看几次都让我羞耻的想捂耳朵[捂脸]前几天跟第一次看的朋友看到这里的时候,她跟我说这俩人说这两句台词的时候瞬间想歪……所以台词方面还需要更加优化吧。
怎么说呢,其实我个人觉得哪吒有些地方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神乎其神,但是个人有个人的感觉,这也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当然有些地方是我和我几个朋友共同感觉的。除了这些地方以外,哪吒电影本身想要传达的意义和人物塑造以及特效等方面真的十分出色,真的是一部值得多刷的良心电影。
也祝福明年的姜子牙和几年后的哪吒2能够做得更好。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六
刷了两遍 特效很棒 剧情也不错 相比大圣归来我更喜欢这一部 教育意义也很好 我命由我不由天 作为旁观者也不能人云亦云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其实现在很多悲剧都是被社会环境逼出来的 所以无论我们作为当事人还是旁观者都要保持一颗初心 这部电影适合各个年龄段观看 尤其是网络喷子 最后期待下姜子牙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七
这世上,无论你怎么活,都有人说长道短,无论你怎么做,都有人指手画脚。无论你做的多好,总有人说你不好,不管你有多对,总有人说你不对。没有不被评说的事,也没有不被议论的人;做人难,难称千人心,难调众人口。所以,怎么开心,怎么活;取悦别人,不如好好善待自己。为自己而活,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八
特别奇怪,这什么世道?
气的本作者封笔好几天,快憋岔气了,按今日票房折合今日菜价,自打首映日,我已经吃下三亿七千万市斤的苦瓜了。
我就问一句,我为什么不能说它是山寨哪吒,这可不是这两年网络舆论的大势。各种乡土品牌就差把CEO的人名注册成商标了,广大的唾沫钉子不应该铸成版权保护的铁墙吗。
它就是山寨哪吒!它不能说电影是具象的,传记是抽象的, 你就没山寨,那不是也有字字珠玑的剧本儿呢!也不要提致敬,艺术工作者已经把这定义涂黑了。
按角色设定来说,《三教搜神大全》有云:“母素知夫人生下长子君吒,次木咤,帅三胎哪吒”,导演是对二胎有什么误解,把长次子无故夭折了?
《西游记》有书:“托塔天王李靖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导演是对道教神话有什么歧义,非来个灵珠魔丸的DNA鉴定?关于人物、情节的对标就不累述,因为爱好者称之谓『改编』,《钢铁飞龙》那样的改编也说的过去不是吗?有一篇影评叫《真的和奥特曼一点关系都没有》,它的关系凡人也理不顺的。
因为创作者拿来的太轻巧了。我有一个评判事物好坏的概念,即是做减法,例如此电影中,减去“哪吒”还有什么,或者说没有附着『哪吒』这一反叛情怀的话。魔童的改编,几乎是改变了整个神话背景,故事大纲,角色设定,它的票房就像是借壳上市,改的面目全非,李靖这样的人都毫无操守了,和哪吒还有什么关系呢,不如叫《魔童降世之熊大熊二》,两个耽美人设还有些血缘关系。对于爱观史读古书的人讲,这样的创造型改编缺乏一些尊重,它是可以起到一定形象传播作用,就像《王者荣耀》里荆轲的性别改换,它是于原作的坟冢上立新的牌坊,至于文化传承,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就对了。
再减的话,去掉特效有什么。观众有越来越高的鉴赏力,喜欢看一个好故事胜于看三位一体,因为梦中人是心上人这样的神思,好过于填鸭式的饱腹感。可以去回忆魔童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去转述看它是否有吸引力。
只做这一部电影的减法是刁难它,没错,我们进入了工业电影的阶段,正像片尾那二十余家外包团队的合作。去掉合资公司的背景,现在很多的电影都在做这样的堆砌,一昧地朝好莱坞跃进,做动漫的不要剧本,做动作的不要演技,做喜剧的不要走心,从立项到宣发的流水线,锣鼓喧天就是一切,乃至于喊出“我房都卖了”的营销口号,好像你有我风险我就是既得利益者。为什么不能回归电影本身呢,为什么要将艺术创作完全商品化,让观众去注意脸谱而忽视变脸的艺术性呢。恳切地讲,哪怕魔童减掉了十分之九的程式,我仍然赞服导演饺子的审美,因为他对乙方的高要求,成就了这张长的就反叛的脸谱,反叛写在脸上要比从行为上解构的难度小多了。
恳切地讲,我们已经剧荒十年不止了,在黄金岁月中我们在不是黄金档的时间里看了太多黄金电影,后来,那些可恶的娱乐大亨占据着我们仅有的假期用烂片闪瞎了我们的眼睛,到今天。所以有个不被资本裹挟的就叫好,没有天哪有地,片方吃的是空气?
影院的今天就是白面馍馍的昨天,观众值得被有诚意的好电影打动,不夹杂情怀的打动。我并不认为山寨哪吒是个坏主意,包括艺术流程化是不可取,世界上应该是这些东西,衣食住行中的一样。罪在于抬的太高了,生活还要继续的。我几乎见不到魔童的负面评价,一个金子都会有阴面,更何况它是国漫中的一块原石。
在山寨丛生的影视圈里,白骨精被混合花式吊打以三百次有余,孙悟空西行签证未妥性别未知取向也有问题,水浒传108汉个个风情万种,叶问倘若不是后人有继恐怕也难逃究极使命,身着李小龙同款服装一过江就搞歧视,姜子牙平行时空封神无数只需换身行头,射雕英雄传就快凑齐天龙八部。如此对比起来,我要予以《大鱼海棠》至高荣誉奖,起码它作为漫,它是原生的,虽然抄了一个大洋彼岸的;我要予以《白蛇·缘起》至高人文奖,爱无种别,虽然是发生在阿伦黛尔王国的故事;我要予以《大圣归来》至高安慰奖,你还在大闹天宫的烟蕴里,别人已经开山立宗了。
我真正想要鼓励的,是《小门神》《一万年以后》这样的作品,我觉得它们这样没钱没噱头的,才堪当本土漫的未来,所谓经典传承,并不一定是那几本书,也并不一定是那几个人,也更不会是穿越流,哪吒要学着用轻颜整容。
这几年很有争议的电影都在特效上有所建树,在娱乐趋势下,艺术性让位于技术性,视效流畅前置于逻辑合理,与其说我们在向前比肩好莱坞,不如说是横向复制后者,本身文化不一,为什么一定要接受后者的审美呢。我们总在说崛起,而崛起应该去展现蜕变的自己,而不是老旧的面孔和皇帝的新衣。
包括魔童在内,都裹挟着无端的情怀,舆论在它的是非上存在太强的偏激性,它是一部实验性电影而已,为什么就不允许那8.7分之外的人评价了呢?为什么不允许给出那1.3分的指正呢,一旦口吐不快,即被扣上PTSD的帽子。放眼媒体论调,能有100个人在扩大那1个人的不安;如果说你没有参演的票根,大概你就属于某时代的遗孤。舆论总是惊人的相似,批判掠夺了正常的发言权。
本来很简单,我觉得它好,喜欢或者平淡,因为舆论,被逼着打星,本来没有利益之谈,如果要分享,那我就摊开说说,这时,又被降维打击,说你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何必呢,同是观众,我们在一张圆桌上,而不是高台下。
今天我蹲在角落里数着火柴生着闷气,在这舆论大潮里是很炎凉,但就算它的票房有100亿,1000亿,我仍然保留意见,它还行,但没到不接受差评的地步。我知道在古代,天就是圆的,怎么可能是椭圆的。
散场时在等彩蛋,没想到是个广告。你觉得行,那你就觉得行吧,你觉得是哪吒是这样的,姜子牙是这样的,我也希望你的后代能记住这个时代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