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笔记目录及简介
《札朴》十卷,其中“温经”二卷,“览古”四卷,“匡谬”、“金石文字”、“乡里旧闻”、“滇游续笔”各一卷。有嘉庆十八年段玉裁的序和自序。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扎朴》
清代关于经史金石旧闻游记等综合类笔记,十卷,桂馥撰。桂馥(1736-1805),清文字训诂学家。字东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进士,官云南永平县知县。精于金石文字之学,曾取《说文解字》与古代诸经典文义相参校,撰为《说文义证》五十卷。所撰又有《缪纂分韵》、《札朴》等。
作者谦称自己的著作内容琐碎,就像削牍去掉的木皮,故名《札朴》。其实《札朴》是他毕生精力荟萃之作。其中“金石文字”、“乡里旧闻”、“滇游续笔”等篇对碑版的考订,即颇见所长。其它部分,也着重通过文字训诂来解经说史,考辨名物。清代小学大盛,素有说文四大家之称,桂馥即其中之一。他的《说文义证》五十卷,取许氏说文与诸经之义相疏证,为其毕生精力所萃。桂馥在《札朴》中亦多从小学出发,考订经义、文字、名物,援引宏富,辨证精详。每下一断论,文搜例证,加以归纳。如卷八韩勑碑条释“复”、“发”二字,于“复”征引经史碑志十八处,归纳为“免其赋役”为“复”。于“发”征引二十四处,归纳为“发谓调发”。卷三证“点”舆“玷”同,卷四证衍舆“羡”通举例亦多至一二十处。卷四“案”字条,首先引玉篇,说明“案”字有两义:“几属也,食器也。”桂馥为证明这两义,从字书、韵书、经史徽引近三十处。
桂馥治学态度谨严,在朋友间遇有不同意见不仅能讲出自己的见解,而且能和盘托出别人的不同意见。如卷七“贡”条,桂馥首先引《文选》卷十四班固《幽通赋》“周贾荡而贡愤兮”,认为“贡愤”当为“愩愤”以此质问王念孙。王氏认为“愤”舆“愩”同义,因此不必改“愤”为“愦”。本条后还特地把王氏回复的全文附录,以存两说。更为可贵的是,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错误时,能及时加以修正。如卷五“屠各”条,他从《后汉书》及《通鉴》关于“屠各”的记载中,了解到“屠各”为羌之一种后,坦率地承认以前的舛误:“余编《缪篆分韵》,误释‘屠各’。”
《札朴》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论述中也出现一些疏漏和错误,如卷二“诵”条引《左传·襄公四年》:“臧纥侵郜,败于狐骀。”其中“郜”乃“邾”之误;卷五“万”条引《左传·文公六年》文,“六年”乃“七年”之误;“跨灶”条引《左传·昭公十二年》文,“十二年”乃“十三年”之误。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辨正《札朴》误者达十余处。
《扎朴》有嘉庆十八年(1813)小李山房校刊本;光绪九年(1883)长洲蒋氏心矩斋校刊本,后者为通行本。
今有《扎朴》赵智海点校,以小李山房校刊本为底本,参考了蒋氏心矩斋校刊本,中华书局1958年版,2006年新一版。
《两般秋雨斋随笔》
清代历史琐闻类掌故笔记,梁绍壬撰。梁绍壬(1792年-?),字应来,号晋竹,浙江钱塘人,道光辛巳年举人,能承家学,工诗善文,学问渊博,爱喝酒。官至内阁中书。著作除《两般秋雨庵随笔》外,还有诗集《两般秋雨庵诗》等。
《两般秋雨庵随笔》是一部著名的丛著杂纂类笔记,在近代笔记中自成一家。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四类:稽古考辨、诗文评述、文坛逸事、风土名物。由于作者博设经典,因而该书中提供的许多资料很有价值,有很多轶事很有风趣,如卷八《愿为人妇》条,记当时士大夫对王夫之的崇拜:“船山先生,诗才超妙,性格风流。四海骚人,靡不倾仰。秀水金筠泉孝继,忽告其所亲,愿化作绝代丽姝,为船山执箕帚。又无锡马云堤灿赠诗云:‘我愿来生作君妇,只愁清不到梅花。’以船山夫人有‘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之句也。其倾倒之心,爱才而兼钟情,可谓至矣。先生戏成二律以谢云:‘飞来绮语太缠绵,不独青娥爱少年。人尽愿为夫子妾,天教多结再生缘。累他名士皆求死,引我痴情欲放颠。为告山妻须料理,典衣早蓄买花钱。’‘名流争献女郎身,一笑残冬四座春。击壁此时无妒妇,倾城他日尽诗人。只愁隔世红裙小,未免先生白发新。宋玉年来伤积毁,登墙何事苦窥臣。”亦词坛一则雅谑也。《两般秋雨庵随笔》还记有有名的《圈儿词》:“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我密密加圈,你需密密知侬意。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
有清道光十七年振绮堂刻本,清光绪十八年钱塘许氏吉华堂刻本,清光緒二十二年上海古香閣刻本,民國五年上海錦章圖書局石印本。
今有:《两般秋雨庵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笔记丛书1982年版;《两般秋雨庵随笔》常振国等点校,刘叶秋注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夷氛闻记》
清代记载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对华侵略和广东军民抗英事迹,五卷,梁廷枬撰。梁廷枬(1796—1861),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副贡生,后任澄海县训导。梁氏为岭南名士,学问涉猎颇广,喜爱著述。道光十五年(1835)入广东海防书局,此后即一直关注海防、外交问题。鸦片战争期间任广州越华书院监院。他对林则徐、邓廷桢领导的抗英斗争积极支持,就其所熟悉的“筹海防夷”事务多所陈述。后又应聘入两广总督祁土贡、徐广缙幕府,并以爱国士绅的身份参加并领导了1849年广州人民反英人入城斗争。咸丰元年(1851)因积功获授内阁中书衔,后又加侍读衔。梁氏的主要著述除《夷氛闻记》、《海国四说》外,还有《广东海防彙览》、《粤海关志》、《南汉书》、《论语古解》等多种。
《夷氛闻记》共五卷,约11万字,成书时间在道光末年。该书专记鸦片战争前后相关史事,这在历代笔记中具有独特断定史学价值。作者是主张禁烟、热心抵抗外侮并留意时务的广东士绅,亲身参与了鸦片战争。故此书作者对英国等列强窥视中国、鸦片贸易、禁火运动,及鸦片战争中侵略与反侵略的活动和过程等记载,详尽真切而有卓见,富有史料价值。本书特色是具有鲜明的爱国御侮思想,充分肯定抵抗派的活动,揭露英国侵略者的面目和投降派的可耻行径,大力赞扬民众反侵略的精神。《夷氛闻记》以一系列准确可靠的史实,有力地揭示出鸦片战争的爆发决不是由中国严厉禁烟引起,更不是林则徐所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当之处,而原因完全在于英国长期进行的危害中国的鸦片走私,以及英国政府处心积虑挑起对中国的野蛮的军事侵略!此书开即强调:“英夷狡焉,思逞志于内地久矣。”指出英国早已蓄谋对中国进行侵略,鸦片战争的爆发有极其深刻的必然性,责任在于英国。战争的导因在英国长期对中国实行鸦片走私贸易,使中国遭受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民众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书中揭示了英国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的一系列事实:“盖西南洋五印度之南、中、西,属诸英者十三部,而孟阿腊居首,与孟买部皆鸦片所自出。乾隆初年以来,内地嗜食渐众,贩运者积岁而多,一时来至二万余箱,价值逾六千万。由南洋新埠陆续运至粤海伶仃洋船,随卖随又运至不绝,谓之趸船。全恃沿海内地游手、走私奸民,为之载棹人口,灌输内地。沿海边郡,递于天津,皆趸船之所流注。”
书中还对广东人民抗英斗争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记述,这在当时的官私记载中是极其难得的。如书中记述林则徐严守海口、训练水勇的措施:
则徐以舟师出洋,不能如夷舶帆炮之得手,令水师不必在洋攻剿,但固守口岸藩篱,备火船,乘月黑潮退,出其不意,分起潜出,乘上风攻其首尾,火器皆从桅掷下。又招蓦渔蛋,董以兵弁,潜伏岛屿,随时挈小船攻扑,先炼钉夷舶四旁,使受火一时难脱,重给赏资。与兵勇约法三章,训练既娴,人知运用,踊跃争先。
今有:《夷氛闻记》,清代史料笔记丛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春在堂随笔》
清代逸闻轶事兼学术考据的综合性笔记,十卷,俞樾撰。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年间进士,四岁后迁居杭州。道光三十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咸丰三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五年简放为河南学政。七年,以御史曹登庸劾试题割裂罢职。罢职时年仅三十七岁。后侨居苏州,曾先后主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书院,而主持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投其门下者有戴望、黄以周、朱一新、施新华等人。其对后世学术的影响较大。俞樾在杭州时曾总办浙江书局,建议江、浙、扬、鄂四书局分刻《二十四史》,又于浙局精刻子书二十二种,当时称为善本。光绪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六。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专意著述。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读书研究,主张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特殊的语文现象。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所作笔记,搜集丰富,为学术史、文学史提供不少参考资料。著作宏富,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笔记则有《俞园杂纂》、《曲园杂纂》等,总称《春在堂全书》,共二百五十卷。曾国藩曾有“李少荃(鸿章)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之论。
《春在堂随笔》是作者根据平日所作笔记整理而成,共十卷,大体按年代排序。由于他学识渊博、根柢较深、因而笔记取材广博,文字简约。内容或为以经学、小学、诗文、石刻之考释和评定,或为师友间之酬和文字,或为游历览胜之实录实感,或为朝野之轶闻掌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如《汉武故事》旧称班固撰。俞樾据其载长陵女子徐仪君事云:“至今上元延中已百三十七岁矣。”(元延乃汉成帝年号),因而断定“此书乃成帝时人所为,非班固也”关于《石钟山》的得名,有似钟之形和似钟之声两种说法。俞樾从其亲家常驻湖口的湘军水军都督、兵部侍郎彭雪琴口中得知:下钟山“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春在堂随笔》通行本有: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本;上海进步书局的石印本《笔记小说大观》本。
今有:《春在堂随笔》方霏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春在堂随笔》中华书局2006年版;《春在堂随笔》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春在堂随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金壶七墨》
记载清代后期社会、政治、军事事件和社会轶闻的轶事类笔记,十八卷,黄钧宰撰。黄钧宰(1826—1876),一名振钧,字宰平,号钵池山农,别号天河生。淮安(今属江苏)人。清中后期的戏剧家、文学家。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曾做过奉贤训导,并在江西、安徽、南京等地做过幕僚。他“性好词赋而不乐制艺”,一生偃蹇不遇。著有《比玉楼传奇》四种,篇目为《十二红》、《管城春》、《梦呼么》、《鸳鸯印》。其中《十二红》为揭露南河总督署的积弊而作,针贬时弊最为有力,也最著名。又有笔记《金壶七墨》等。
《金壶七墨》十八卷,包括《浪墨》八卷,《遁墨》四卷,《逸墨》二卷,《醉墨》一卷,《戏墨。《金壶七墨》记录了作者自道光甲午(1834)至同治癸酉(1873)四十年间的“耳目闻见,可惊可愕之事”,写出了他生平“悲欢离合之遭”,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书中触所及近代中国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重要事件,小到平民的生活琐事,所描写的对象有帝王、官宦、文人、财主、商贾、平民、侠女、娼妓、乞丐;其内容有家世生平的表述,有地方掌故的考证,有本人为官的实录;还有一些神怪故事。书中记载的作者亲历的一些近代史上重要事件,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缺失的资料。如作者详细记录了亲身经历林则徐禁烟的经过,是不可多得的关于鸦片战争第一手资料:
初禁烟令下,大吏饬属严查。官弁泄沓者多,非滋扰穷民,即奉行故事,徒为胥吏肥己计耳。唯林公则徐由钦差总督两粤,规画周详,雷厉风行,搜缴尽善。定法:贩卖者杀,轻者流,吸食者黥。期以三月不悛,分别刑责。又延医配合药料,施给贫民。西洋趸船缴出烟土二万余箱,并所搜民间烟具,累箧连箱付之一炬。时通商国以十数,咸倾心受约束。独英吉利惧失重利,遂以索食为名,举兵犯尖沙觜。公遣参将赖恩爵等击走之,严断海济。先后六战,夷皆受创去。夷目义律潜赴澳门,倩西洋诸夷递说贴,求转圜。公以其言未可信,奏请相机剿抚。上手敕报曰:“联不虑卿等孟浪,但诫卿等畏葸。先威后德,控制良法也。”已尔,英夷反覆。又请停其贸易,并请沿海诸省严守备。谕曰:“该夷自外生成,是彼曲我直,中外咸知,尚何足惜!”公既奉谕,益慷慨,任劳怨。英人穷蹙,屡憾公不动,则大惧。知粤中无隙可乘,乃改图犯闽浙。初泊梅岭,扰厦门,总兵窦建彪等击退。遂由舟山攻陷定海,据之,掠宁波,窥吴淞,沿海骚动。当事不能御侮,争以激变咨公,因中伤之。代公督粤者为协揆某公。至则反公所为,而密输款于夷人。夷复舍定海去,拼力广东。
发生于1841年的“吴淞战役”是鸦片战争史上的重要事件,黄钧宰时任奉贤教谕,是这次战役的目击者。他记录了陈化成抗击英军、血洒炮台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揭露了两江总督、制军牛鉴“闻胜趋出”,遭敌炮击又仓皇逃跑的可耻嘴脸。尤为可贵的是,在《吴淞从殉》一节中,写出了普通士兵英勇殉义的情况,是难得的历史资料。作者指出,抵抗外辱失败,主要是清廷的无能和官吏将领的腐败,《粤师误胜》一节写清军“乘贼无备,夜令出战”,烧毁民船,却上报杀敌“获胜”,“夷艇四沈溺,死者甚众”。“大帅”也不调查、不核实,竟“相庆于室,官吏悉称贺”,其结果“夷人晏然”、“小吏荣升”,而百姓遭殃。
《遁墨》中还记载了民众自发抗英斗争,如《李国泰》条记上海民众自发联合起来惩治英侵略者及其走狗李国泰的经过:“时英夷捉人于上海,乡民卖布粜米,独行夷场者,辄被掠,积数月竟失数百人,又多失小儿,百姓切齿”。市民们在城隍庙演剧,英人也前去观看,李国泰不知“深浅”,还“据高座,华冠丽服,作夷语,指使左右,意气扬扬”。百姓持械“突前,痛肆以击,腹破肠出,气息奄奄”,愤怒的群众“奔集天主堂,堕其墙垣,毁其器物,扬言不得人终不休也”。英人没法求于官府,清吏也无法:“今百姓积怨,吾亦不能禁。”英人无奈,交出被捉之人,可是被捉入教堂的人,由于惨遭折磨,均瘦骨嶙峋,“漆身喑哑,莫辨谁何”,“乡民见之大哭,被捉者亦哭”
《金壶七墨》对太平天国、捻军基本上持批评态度。
《金壶七墨》通行本为清同治12年(1873)刻本。
今有:《金壶七墨》,江苏广陵古籍刊行社,笔记小说大观,1983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影印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