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2019《何以为家》影评观后感800字

杨杰分享

  善良而倔强的叙利亚小男孩,默默把全世界扛在瘦弱的肩上,拖着生活往前走。最后他露出全片唯一一个微笑我一下就泪奔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2019《何以为家》影评观后感800字,欢迎借鉴参考。

  《何以为家》观后感

  一对兄妹因为家里太穷养活不了他们, 所以计划离开家自己到外面闯荡。一个小女孩被嫁给了年龄比她大很多的男人, 结果女孩不幸死了。一个女人离开了像监狱一样的栖身之所后不得已剪掉了头发。而她相依为命的小宝宝正处于危险境地中。如果她将小宝宝交给一个男人, 她的生活就能得到保障。

  这些不是欧洲中世纪的黑暗童话, 也不是中国旧社会的封建剥削故事, 而是纳迪·拉巴基在其精彩虚构但又极其接近惨痛现实的电影《何以为家》中所描绘的黎巴嫩贫困难民儿童的生活状况。电影原片名源于加利利海附近被耶稣诅咒的小镇迦百农, 在电影中连遭劫难、历经就像圣经描述的人间炼狱生活的是一个名叫赞恩 (赞恩·阿尔·拉菲亚饰演)的小男孩--他大概 1 2岁, 他的父母并没有留意记住他的具体出生日期。

  赞恩决定起诉他的父母 (法迪·尤瑟夫和卡萨尔·艾尔·哈达德饰演), 控告他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 却对他和他的弟弟妹妹们疏于照顾, 因此影片由一场庭审戏为线索贯穿始终, 通过交叉倒叙将赞恩在街头生活的种种遭遇娓娓道来。该片 (获得了2018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 对演员的要求很高, 好在拉巴基发掘了一些令人侧目且很有魅力的孩子们扮演这些角色。不过, 尽管依然遇到了明显的困难, 但是当小演员们以自己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来驾驭成年人为他们创造的残酷荒诞时, 你也会不自觉跟他们一起开心起来。

  因为心爱的小妹妹萨哈 (11岁的海塔·塞德拉·伊扎姆饰演) 被强迫嫁给了一个杂货店老板, 赞恩愤懑地离开了父母和众多弟弟妹妹。就像命运召唤一样, 偶遇的反超级英雄蟑螂侠 (约瑟夫·金巴齐安饰演)将赞恩带到了一个萧瑟的游乐园里, 在那里, 赞恩遇到了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难民拉希尔 (约丹诺斯·希费罗饰演) , 以及她小心隐藏恐人知晓的宝宝约纳斯 (博鲁瓦蒂夫·特雷杰·班科尔饰演)。

  在这样一个充满混乱和暴力的世界里, 体面生活成了一种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奢求, 大多数成年人唯利是图自私自利, 最终小赞恩甚至小婴儿约纳斯也被抛在一起自生自灭。

  美好和恐怖相互交织, 这样的童话故事最吸引人, 而童话的结局总是乐观的, 总是告诉我们, 只要我们足够热心, 开阔眼界看这个世界, 一切改变都有可能发生。《何以为家》基本上也遵循了这样的逻辑。从上空鸟瞰拍摄 (由摄影师克里斯托弗·奥恩拍摄)贝鲁特的贫民窟, 轮胎被当做装饰品点缀在临时搭建的屋顶上, 这一幕就像是一幅复杂的画作。

  你可能会注意到构图的优雅, 同时知道这个地方包含了这么多的人类痛苦。而这正是重点。拉巴基用许多方法来触及我们的良心和意识: 这部电影似乎在问, 这些孩子的不堪遭遇, 这些我们时代的阴暗面, 你希望子孙后代看到吗?

  当看到在赞恩一家人居住的破烂不堪的公寓里那个被拴在家具上哭闹的婴儿时, 不由想起了尔冬升的《门徒》中沾染毒瘾的张静初被注射毒品意外身亡后遗留下来的那个饿坏了的小女孩。

  与并不畏惧于讲述父亲卖孩子、遗弃孩子或其他复杂道德困境故事的达内兄弟的电影类似, 《何以为家》聚焦当下, 揭露事实。生活依然需要改变。有无数没有身份证明的难民儿童, 他们从未上过学, 每天都是为了生存而活着, 这是当今中东地区的现实, 他们的故事需要被更多人听到看到。

  《何以为家》代表黎巴嫩获得了今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就在去年, 同样来自黎巴嫩的齐德·多尔里执导的《羞辱》也入围了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国家不幸诗家幸”, 希望中国也能多拍一些这种正视问题揭露现状的优秀电影。

  《何以为家》观后感

  《何以为家》终于来了,该片在国内上映之前,很多观众应该已经看过这部原来被翻译为《迦百农》的电影。当时的观影范围仅限于有意愿到网络上寻找资源观看的观众,主要是对该片抱有好感的人群,那时的高分并不是完全客观的。

  现在《何以为家》经历过院线公映的洗礼,豆瓣评分依然坚挺在8.9分。可以说,在大量涌入持有各种态度观影者之后,《何以为家》的口碑经受住了考验。高分佳片的头衔实至名归。

  很多观点认为,《何以为家》的高评分不是高娱乐性的功劳,这些观点认为,这部电影并不具备娱乐性,甚至不该存在娱乐性,把这样的悲惨故事作为娱乐是罪恶的。

  不知从何时“娱乐”这个词成了“花边新闻、名人绯闻、明星生活周边和八卦”这些元素的代名词。就如同麻将牌成了“赌博”的代名词。

  我们可以看到,现今有许多人将学习作为一种娱乐,享受充实自身知识和见解的快乐。也有人以欣赏交响乐为娱乐,体验情感随音乐跌宕起伏的快乐。学习知识和欣赏艺术又有什么罪过。我要说的是《何以为家》不光是一部具有很强娱乐性的影片,同时有力的证明了娱乐是无罪的。

  电影用一场庭审当作引子,从一位12岁的少年犯状告亲生父母讲起。少年赞恩因持刀伤人被捕,如今他控告自己的父母毫无节制的生育后代却无力抚养,他们不负责任的繁殖造成妹妹不幸死亡,导致赞恩为妹妹报仇而持刀行凶。赞恩请求法官禁止他的父母再生育更多的孩子。

  最为刺激感官的场面本应该是赞恩得知妹妹的死讯,手握尖刀,找害死妹妹的人渣寻仇的那一段。这组画面却只持续了几分钟,镜头如同赞恩被仇恨冲昏的头脑一样眩晕模糊。可见创作者并不想花太多力气详细描述犯罪过程。毕竟观众不希望在电影院观看一条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作者把镜头指向了事件的背后,一个12岁的男孩,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扛起全家生活的重担,这样了不起的一个孩子,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孩子的视野中,犯罪的是不负责任的父母,但是在作者的讲述中,控诉的矛头直指“贫穷”。这样的一个故事是怎样具备娱乐性的呢?

  首先是《何以为家》带给观众的情感体验,在观众跟随赞恩走过120分钟的人生历程,体验他生活的价值从一个极端坠入另一个极端。这种体验是意味深长的,足以触动观众情感的深处。其次是《何以为家》带给观众丰富和可信的见解,电影展示了儿童身处极度贫穷中的日常,他们的生存状态残酷到难以置信,电影所呈现的却如此真实。电影的娱乐性就取决于这两点,他们在一位出色的电影创作者手中就成了雕刻思想的工具。

  优秀的电影创作者雕刻的不是光影,而是思想。他们具有将思想融进光影艺术楔入观众心灵的能力。由于作者把一段残酷到难以置信的故事拍成极富娱乐性的电影,通过《何以为家》精彩的诠释,任谁都很难说服观众不要去相信“贫穷”这个社会问题对儿童的残害有多么残忍。这样的娱乐怎么可能是有罪的!

  《何以为家》影评

  一

  当代,黎巴嫩,法庭上。庭长开庭。

  原告,你叫什么?

  赞恩。

  你多大?

  不知道,12岁吧。

  (看上去营养不良、单薄瘦弱,像8岁)

  你起诉谁?

  我的父母。

  为什么?

  因为他们生了我,却没能抚养我。

  你起诉你父母什么?

  我起诉他们不要再生小孩,不要孩子重复我的命运。

  读一下你的起诉书。

  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我只记得,我的生存里,只有

  暴力、侮辱或殴打

  链子、管子和皮带

  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滚,婊子的杂种”

  “滚,你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

  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

  我住在这里的地狱

  我像一堆腐烂的肉

  我像渣滓和野草

  没人需要我

  我并不存在。

  我本以为我们能做好人

  被所有人爱

  但上帝没有让我们这样

  上帝,不要再让我的父母生小孩。

  二

  赞恩的生活环境是这样,

  贫民窟、难民营、到处破败不堪、满目疮痍;

  处处垃圾,污水横流,嘈杂混乱,肮脏龌龊;

  一间不到十平米的空间,生活着九口人,

  全家不得不并排睡在脏地毯上,

  父母还在隔着帘子那边生孩子。

  忍饥挨饿受冻是他的生活常态。

  赞恩的生存环境是这样,

  制毒、售毒、在小卖部帮工送煤气罐、送货等。没有学上。

  赞恩的人文环境是这样,

  抽烟、暴力、咒骂、偷盗、撒谎、欺骗。

  赞恩的社会环境是这样,

  难民、非法移民无法得到工作、教育、医疗;

  儿童买卖、未成年婚姻、违禁药品交易。

  ……

  赞恩原型是一个14岁叙利亚男孩,

  电影大部分内容来自他的经历。

  拍电影时,他不识字

  脏话连篇。

  三

  十六世纪,科学革命兴起,

  不断揭露和瓦解万能上帝的神话和迷信;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一声“上帝死了”,

  再次惊醒世人。

  使西方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价值观,

  更加动摇。

  今天,《以何为家》又一次亮剑,

  直指宗教,

  所谓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这一促使数十亿信徒不停生育的动力,

  不过是一种烟幕。

  如果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只有贫穷、苦难和痛苦,

  父母凭什么要把孩子生下来?

  四

  影片使用航拍、近拍和跟拍等;

  以纪录片的手法,

  展示系列、连续组图,控牢了观众。

  画面晦暗、急促、生冷、坚硬、混乱、悲怆和压抑

  展示出黎巴嫩底层人民生活状况

  每一帧画面都让观众感到震憾和冲击。

  挑战观众三观,

  并使他们在流泪中感悟。

  深刻的思想性,赤裸的现实性,

  揭示地球上当今还有国度和人民如此生存。

  结构安排妥当,倒叙正叙相结合,

  编剧出一段精彩的主题鲜明故事。

  情节顺畅流利,衔接顺其自然,

  使观众轻松看懂。

  五

  《追风筝的人》,让我们通过儿童哈桑了解陌生的阿富汗

  《钓鱼的男孩》,让我们通过一家兄弟仨知道尼日利亚的政治罹难

  《以何为家》,让我们通过孩子赞恩认识黎巴嫩,以及叙利亚难民危机,

  看中国这边风景独好,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感恩生活在当代中国。

  愿所有勇敢的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情对待。


相关文章:

1.2019热映电影《何以为家》读后感精选范文 观看影片《何以为家》...

2.2019影院热映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素材摘抄

3.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马旭事迹心得,感动中国优秀观后感范文3篇

4.2019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马旭学习心得,感动中国优秀观后感精选

5.电影花木兰观后感800字

    450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