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读后感>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家志分享

  学习啦: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如何把死亡与个人的理想重新结合,这才是要改变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合上《苏格拉底之死》,记忆最深刻的是苏格拉底所言的一句大意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然而他觉得自己还是比别人都要聪明那么一点点。他说是因为他知道他并不知道那些他实际上不知道的事,而其他人都以为他们知道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的事。

  理想主义者苏格拉底,也许正因如此《理想国》才称之为理想国。两本书要一股脑看完,都为对话形式,其实略微枯燥(理想国目前只看了三分之一),且有的逻辑性本质不严密,而形式的貌似严密看得容易头晕目眩,一旦你顺着他的思路思考就容易丧失部分自我逻辑思维能力,甚至我怀疑我能够意识到的他的部分逻辑思维辩证错误,或许也不过是因为在此之前我提前的经历阅历思索导致。

  那么如果我不曾知晓呢?是不是我们对于我们未知事物的接收程度就是最高的呢?而如果我们对未知接收程度最高的理由只是因为尚属于未知的范围。那或许这便是荒谬得以容易存在的理由?突然又觉得有太多的事情都经不起深思熟虑的推敲思索,一方面是总觉得容易进入思维的矛盾怪圈,另一方面是追本溯源其实是极难的一个事。

  只是又让人觉得可悲的是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许公元后二十一世纪的人与公元前五世纪的人(苏格拉底)的思考能力很可能相差无几,又或许大部分普通人甚至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也许你会说苏格拉底可被当时称之为最智慧的人呢,也许这也是事实,可同样,事实却也是二十六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的纯粹理性思考能力貌似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你困惑的迷茫的思索的好像他一样全都和你一样困惑迷茫思索过。(也许这么对比缺乏科学性,毕竟样本太少,而对比也不对等。

  自然,我也不知如果是事实,这样的无明显进步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忘记今天具体是什么事情和朋友讨论的时候,我突然说到如果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这个人,完全是因为这个人的经历的话,也就是说如果任何一个人经历了他所经历的经历也会变成他的话,那么他的一个特殊性体现在哪里呢?又有什么资格说他是他,而不是别人?

  我是我,而不是别人。我之所以说我是我,而不是别人,更多时候是因为我认为就算别人经历了和我一样的经历,ta也变成不了我,也不一定真的就能理解我。我认为存在某种可以说是自我选择的东西存在,又或者说只是,我希望存在。

  《苏格拉底之死》体现了某种程度上苏格拉底的人格统一性,他为完成自己的某种理想主义而牺牲,甘愿牺牲。虽然他说过他自己的无知,而很明显他也同样透露出一种高人一等的骄傲。

  不过最让我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我觉得显而易见的论点,如若对方不解,苏格拉底总是很有耐心的为其作进一步的解释(尽管存在有的解释是我无法认同的,又也许是柏拉图编纂的,苏格拉底并没有那么有耐心?),而我个人如果我觉得显而易见的对方却完全不解,我很可能不会多言只言片语。

  自然我不能完全理解苏格拉底,甚至自以为是的认为他是一种理想化追求超越了求生本能。这种伟大的牺牲感或许与战争时期英勇献身的士兵并无二致。这种行为在大部分的我们看来也许属于愚蠢,也许也并非毫无意义。但却又不能不承认这种信仰背后的伟大。

  让我联想到今天看到的在《月亮与六便士》上所言的一句:难道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宁是糟蹋自己吗?难道成为成为年收入上万镑的外科医生,取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

  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也许看上去契合度不是那么高,但总觉得有种本质的吻合点存在着。即你如何看待影响你如何选择与如何行为(自然行为本身也包含了选择)。

  6.19号等与坐飞机时看完的《苏格拉底之死》,后感却一拖再拖,所有理由都是借口。安慰自己也许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留下的更会是精华。又怕什么都留不下,不光光是书籍。

  公众号:野水中的孤舟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6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