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阅读推荐>

有关醉酒的感悟散文:心诚·酒诫(2)

莉莎分享

  酒场百态

  什么人喝什么酒,什么酒配什么菜。平民百姓喝酒,充当酒肴的多是青菜,再就是从咸菜瓮里捞出的白菜帮、萝卜樱、鬼子姜之类,少有荤腥。那时,我不知道公家人如何饮酒,更不知醉官与醉民有何异貌。

  我童年不得近酒,成年之后因家贫饮酒极少,故无缘得醉。在盐场工作时,每年也就醉个二、三次。小有权利之时,赶上了席卷全国的喝酒潮,但毕竟职业所限,多自节制,不至于醉。那么,何为醉?除去我见知的形醉,再就是我感知的身醉、心醉了。人逢盛世喜乐多,酒不醉人人自醉,何愁不知醉酒之味?

  官风领导民俗,民间聚酒早已弃小盅、取大杯,热汤小酌改为冷酒海喝,由家中设宴移至路边小店。百姓饮酒规矩少,可大胆放杯,无节无度,说亲道友,话语不忌,在这样的环境,往往不知觉中醉去。两杯酒已叫脑袋昏沉,一个话题或一句话,反复絮叨,刚刚说过,又觉得没有说,本无必要说,却觉非说不可,看看他人,都在说笑不休,说什么谁都不入耳,自说自听,听之即忘,又说有忘。口舌不控,此为初醉;饮至三杯,目光迷离,眼前酒客个个都现出醉态,只有自己仍是“清醒”。伸手夹菜,好不容易捉住一片往嘴里送,不等到位又滑落下来,或者错位运到鼻孔。身将将起,直觉腿发软,脚不稳,身发飘。慌乱之中扶住了墙壁或椅子背,或被同酒扶持一下,欲倒而未倒。四肢与大脑不再保持一致,却又高声叫喊“没事,没事!”“倒酒,倒酒!”此为中醉;饮三杯以上,杯中是酒?是水?已经不觉其味。开始抢酒喝,如果此刻有人命酒,皆畅饮不拒。待酒力爆发,脑袋涨得厉害,逐在朦胧中睡去若死。更有甚者或哭、或笑、或闹。不知何时停的酒杯,曾有何人同席。像死狗一样被扔进一个空寂的世界,没有生命,没有声息。此为大醉。

  其间,被人带出酒场,在野外,在路边,在家中,大吐污秽之物。酒醒先从胃开始,此前享用的美酒佳肴,在胃中搅拌翻腾了几个时辰或更短时间,就被无情的推了出来。恶味儿熏天,较之穿肠而过泻出的臭气更加叫人难忍。一阵呕吐之后,大脑又活动,决定多喝水清洗胃袋。喝下去,吐出来,又喝又吐。最后,吐出的全是清水,没有一点食物残渣,有时还混合着黄色的胆液,嘴里苦苦的。接着又睡。几个小时之后,迷失的魂魄回归肉体,睁开眼睛,拍拍脑袋,动动四肢,挺挺懒腰,直觉肚子空空,不想吃,不想喝。忆起之前的情景,恍若隔世。挣扎着坐起,又挣扎着下床,寻些吃喝,下决心塞紧嘴巴,难以下咽。只一会功夫,身上的营养和水分便补给到全身,身体复原如初。此为大醉。

  醉酒者极态为醉死。人们尽可想象其形、其貌,却无人知晓:他将死之时,曾否有欲语之言缠绕于心,而无气力告诉亲者?几年前,在寿光这个小地方,相继传闻有人毙命于酒场或丧命于车祸。死者尽兴,存者独悲。魂飞去,不复回!

  人们对醉酒者往往笑之、耻之、怜之,而不鉴之,是使醉酒之害得以无穷。然而,人又何以醉酒?老朋友、老同事和老同学在人生路上相帮扶,共同走过一段不能忘怀的历程,久不相见,感念愈深,一旦欢然相聚,心中激动油然而生,未酒而已心醉。人心热,酒似火,像一团火焰入口中,穿过咽喉,掉进胃里,烧得辣疼,又即可将热量传导全身,烧红了眼睛,烧红了面孔,烧红了全身,烧昏了神经,几乎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舞动双手,频频举杯,叹相见太晚,必欲一醉方休。今儿你请了我,改日得返请,人为有情灵物,迷于友情、亲情、碍于面子,迷情之醉,发于酒,而生于情。

  酒场是一品玲珑社会盆景,无不显出社会的形态,实现着社会的功能。进入酒场,不是躲开了现实,而是亲临另一表现形式的现实。大众有层,酒客有等。饮而常醉,伤情伤气者为酒徒,豪饮不醉、无视于人者为仙,能饮且调动他人能饮者为将,听令而饮、受命敬酒者为卒,善饮者叫酒鬼。酒鬼不必能饮,善于营造热烈而有秩序的气氛,操控酒客情绪,影响酒客判断,牢牢把握大方向,以有利于实现组织酒场之目的。公务酒场上,酒鬼多出主、客双方首领充当,余者皆充酒助。

3947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