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观后感>

《起跑线》观后感影评

小琼分享

编者按:就电影反映社会问题深度而言,印度电影人这次又赢了。《起跑线》讲述了一个富裕家庭装穷让孩子读名校的喜剧,可实质上却反映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严峻、官员贪腐不作为等社会弊病。笑中带泪,感动与悲伤同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起跑线》观后感影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起跑线》观后感影评1

《起跑线》还是有许多缺点,比如剧情太套路,皮雅挤掉了邻居儿子的名额、邻居识破拉吉装穷、拉吉幡然醒悟等一系列剧情都过于巧合。

虽然满满都是套路,但台词还是非常感人肺腑,从而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邻居识破拉吉的时候,说道:“我们的孩子得到教育的机会没了,你们把那机会给偷走了,为什么?是因为如果我们的孩子受教育了,他们会说英文了,那就没人伺候你们了,是吧?你不是同情我的孩子吗?你为什么剥夺了他的权利?现在你却在做慈善,我们不想被施舍,我想要我孩子的权利,他的权利被你夺走了,给了你女儿。”

拉吉非常愧疚,他觉得是自己占用了邻居孩子的名额,他主动请求校长将名额转让给邻居儿子,然而校长却说:“如果我把这个学位给一个贫困孩子,那我怎么从中受益?”

拉吉在开学典礼上当众展开的演讲也很具有感染力,批判了人们的思想,批判了校长、学校、教育制度。

故事的最后,拉吉离开这里,决定把女儿送进公立学校。

《起跑线》和《天才枪手》的结局有点类似,都是政治正确。不过这里所说的“政治正确”并不是贬义词。

有网友表示《起跑线》最后十分钟烂尾了,我个人的理解是,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好学校,好学校已经不亚于五星级酒店,有空调教室、欧式食堂和恒温泳池,而公立学校的资源和设施变得越来越差,这样下去贫富差距和等级分化只会更加明显。

而解决办法就是更多的人愿意去公立学校,愿意对公立学校投入更多的资源。

拉吉送女儿去公立学校,是想起一个表率作用,他希望也有人愿意跟着他这么做。

正因为人人都想读好学校,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果读公立学校就吃亏了。所以男主愿意做第一个人。

这就好比挤公交车,人人都觉得排队就吃亏了,但要想让人们变得有素质,总要有第一个人排队,才有第二个、第三个人愿意排队。

除此之外,上流人士是虚伪的,人们听了拉吉的演讲无动于衷,即便有所触动也选择沉默;而贫民窟的穷人是热心肠的,邻居为帮助拉吉凑钱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碰瓷。这样的人设未免显得太刻意和有偏见。

但如果电影中的上层阶级有好人和坏人,下层阶级也有好人和坏人,冲突和矛盾又不够深刻了,电影很难做到各方面完美。

《起跑线》虽然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还是优秀之作。

有网友表示,为什么我们拍不出这样的电影?

我倒觉得我们比印度好多了。

在我国,要进入国内的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的。

先进国家的素质教育可能并不适用于我们,否则,说不定就会像电影那样产生严重的阶层固化和恶性循环。虽然备战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孩子提供了凭借实力打败富家子弟机会。

也许,我们该庆幸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没有电影中那么可怕吧。

《起跑线》观后感影评2

电影让我想起了科幻小说《赡养人类》和《北京折叠》,《北京折叠》中,主角老刀穿越于三个空间之间。

《起跑线》中,拉吉一家人何尝不是穿越于三个阶级呢?

印度人在这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或者说上层社会、中层社会、下层社会,或者说高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是同样的道理。

上等人的孩子将来也是上等人。

正如富太太所说:“我们送他们到德里的顶尖学校,那样他们长大后就能有所作为,构建他们的未来。”

中等人的孩子将来也是中等人。

正如顾问所说:“如果皮雅进不了顶尖的幼儿园,那她就进不了我国任何一家好大学,如果她的履历表上填的不是好大学,那她就不可能进跨国公司上班。”

下等人的孩子将来也是下等人。

正如邻居所说:“如何在贫困中生存是门艺术,我会教你的,因为我经验丰富。我爸爸很穷,我爷爷很穷,我太爷爷很穷,反正就是我祖先都很穷,我来自贫困家族。”

我们探讨得再深入一点。

试图进入上层阶级

米塔铁了心要把女儿送进排名前五的学校,因为她觉得“不能让女儿接受我们接受的教育”理由是“公立学校学不到东西”,说明人们已经形成了固定思维。

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学校只收住在附近3公里的学生,于是拉吉立即豪掷千金买了学区房。

但是他们发现自己与上层阶级完全是格格不入,说英语的富家子弟根本不和说印地语的皮雅玩耍。

因为,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阶级。

为了拿到招生表格,拉吉这样的普通人需要一大早就来排队,有的5点就来了,有的4点就来了,还有的凌晨12点就来了,而和学校有关系的上等人就可以走后门。

试图进入下层阶级

拉吉冒着坐牢的风险找到黄牛党,帮他伪造贫困证明。

为了应付学校的工作人员来调查,拉吉一家还特意搬到了贫民窟,与下水道、垃圾、老鼠为伴。

由于拉吉的双手很柔嫩,一点不像穷人,邻居就带着拉吉挤公交去打工。

拉吉根本无法胜任工厂的体力活,而且一天只能上两次卫生间,上第三次就要罚款。

另一边,米塔打水要被欺负,买米要讨好工作人员。

事实证明,他们学不会做富人,也学不会做穷人。

改变阶级的途径之一就是接受教育,然而教育制度又有太多问题了。

《起跑线》观后感影评3

拉吉和米塔是印度一对家境富裕的印度夫妇。孩子皮娅到了入学的年龄,妈妈米塔觉得普通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实在堪忧,就发誓要让孩子进入最顶尖的私立学校,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进好学习,必须要选学区房。两口子卖掉了平民区的房子,搬到了一处富豪别墅区来住。身边邻居非富即贵,在生活方式和待人接物方面明显与自己有很大的差距,还有点看不起自己的样子。可为了孩子,夫妇俩只能忍着。

学区房买好了,可这只是一个开始。学校要全面考核孩子以及家长的情况。对,没错,还要考核家长的方方面面。比方说身份,最起码不是贱民;比方身价,最起码在中产以上;比方说素质,张嘴闭嘴都要说English;比方说穿着,不能穿得差但也不能穿得太土豪。

当然,观念很重要。夫妇俩的三观要正,要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更要给面试官好的印象。不能大大咧咧,不能太过放松,不能不当回事,不能掉以轻心。总之,孩子还没入学,家长先经过了八十一难,练就了七十二变。

学校名额就这么多,想进名校的学生可大有人在。孩子皮娅落选了。一家人苦苦郁闷的时候,丈夫拉吉突然获得了一条重大利好:自己心目中的名校,每年会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一定量的入学名额,以示教育资源的公正,对贫民家庭的帮助。一家人兴高采烈搞到了入学机会,但问题来了,他们要假装自己很穷,搬到贫民窟住一阵子以应对教委调查。

为了孩子,都忍了!那么有钱的一家人,放弃了锦衣玉食搬到贫民窟开始了自己的“装穷”生涯。没有自来水,到处是老鼠和蚊子,和别人一样挤印度公交。自己笨手笨脚收入都成问题,明明自己有钱却不敢用。

日子虽苦,拉吉一家人却感受到富豪区无法感受的友情和帮助。生活条件够差,却再一次放下身价,享受着普通人的友谊和快乐。

考核通过之后,需要再交一笔费用。贫民邻居希亚姆为帮助拉吉凑钱,甚至不惜跳到路中间碰瓷。命是捡回来了,钱也凑够了,皮娅成功入学了,希亚姆的儿子却落选了。

在一段时间的交往中,拉吉一家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曾经自以为是的骄傲,在希亚姆一家贫苦的挣扎面前显得太过苍白。自己不顺?只有对比才知道什么是真的不顺。自己此时不顺?只有对比才知道人与人的差距下他人生活的艰辛。

带着无限的愧疚,拉吉一家人离开了贫民窟。为了补偿希亚姆一家,特别是孩子。拉吉一家人慷慨解囊,大力掏钱资助希亚姆儿子所在的学校。

自己的儿子终于有了新的校舍、书本和各种设施,好心的希亚姆一定要亲自感谢捐款的好心人,可当他来到“恩人”别墅时候,发现一切美好的祝福都被眼前这个衣着光鲜的富翁打破了。正是这个捐助自己孩子的男人,抢走了自己孩子进去名校的机会。正是这个自己玩命筹钱帮助的邻居,骗了自己,骗了所有曾经帮助过他们一家的街坊邻居。。。

本片是一部喜剧为外壳,批判为内核的通俗剧情片。虽然我们与故事主人公身处不同的国度,但影片中所涉及的种种社会弊病,却是相同的。

主人公的遭遇我们也是能感同身受的。影片中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教育建设严重滞后的情形,放在国内来看同样完全成立。

影片中高收入家庭“偷走”贫困家庭教育资源,表面上看是经济能力问题,可对印度这个国家而言,又多了一份数千年种姓制度遗留的诟病。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的命运从自己出生之日起就已经决定了。

阶级,这个在中国还有可能改变的社会定位,在印度却成为一道逾越不过的障碍。影片中小女孩皮娅的母亲之所以孤注一掷让孩子上名校,说英语,就是因为“英语”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是一个阶级的象征。贫民孩子一门心思想学好外语,也是希望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本片从头到尾都传递给观众一种希望和欢乐。但导演并不止于这份简单的快乐。拉吉一家人的幸福建立在身份和身价上,去贫民窟【体验生活】带来的巨大反差也确实起到了必要的效果。

但所有笑料都是以牺牲、折磨和苦难为代价。他们的【破绽百出】背后,是无数贫苦家庭的生活日常。我们眼中的所谓“笑果”其实正是希亚姆等贫民家庭悲惨的生活日常。

影片中希亚姆一家面对儿子的落榜,只能含笑解嘲,来调侃“我们贫民家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便这不是电影台词中原句,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字幕组对角色内心台词的精准把握。当自己生活中一切问题都无法掌控,只能苟延残喘活着,也就不存在什么悲伤和苦恼。唯一的希望(孩子入学机会)已经被人抢走,只能含泪苦笑坐等命运的蹂躏。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受教育机会缺失,严重制约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起跑线》一片中富人也好,贫民也好,都要被高度集中的教育资源所左右。受教育不仅成为改变命运的机会,更成为一种社会特权的标志和延续。影片中提及,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取得优势,爬上更高的阶级,这与中国式的教育环境不谋而合。

贫富差距和阶级困局所引发的教育资源不公,是本片所极力痛斥的。影片结尾拉吉一家人放弃了女儿的贵族教育机会,和普通孩子一样登上公立学校的班车,成为最理想化也最不可能的一幕。父亲拉吉对所有富豪家长的侃侃而谈,可以换来大家的认同,却并未得到大家的响应。这样的处理方式残酷而又现实。电影毕竟是艺术化的表达,现实中的我们也一样只会感动,而无力与这个世界抗争。

老生常谈的腐败问题一直困扰着印度,阿米尔汗这样有心变革的先行者也只能是呼吁,而无法彻底改变数千年的不堪和卑劣。所以影片中教育部领导那副官方嘴脸就那么无耻得存在着。以至于这种两面三刀的官僚嘴脸成为一种能让所有人逆来顺受的扑克脸。只有服从,服从,和服从。

电影表现的是印度,可看完全片我们却觉得背后发凉。今天的我们有着持续增长的GDP,房地产事业更是如火如荼,经济形势在中国梦的推动下何其高亢。可现实中的教育资源匮乏,拼爹拼钱等问题却依旧困扰着我们。教育商品化的负面效应持续增加,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整个社会的反思么?

只可惜,这样有深度的喜剧片我们拍不出来。原本就在你我身边的生活情剧,编剧导演想不出来。我们习惯了和《前任》死磕,电影院里撕心裂肺哭,习惯了《战狼》玩狠,被自己的爱国热情打鸡血,唯独忘记了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忘记了这个环境下自己的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物质的生活。有人会说,这样的片子咱就拍不出来?对!就拍不出来!

《起跑线》观后感影评:一部无缘内地大银幕的印度佳片相关文章

《起跑线》观后感影评:一部无缘内地大银幕的印度佳片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范文

印度电影《起跑线》观后感

印度电影《嗝嗝老师》观后感作文5篇

电影《嗝嗝老师》观后感范文5篇

    392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