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漫步随笔:"走湖"夜记
编者按:临近傍晚,很多人都喜欢去漫步。我在环湖小道上行走,也感觉自己越发有精神,越发有劲头。
越是最热的时候,人们越是豁出去淌汗了。空调越吹越可怕,脂肪越积越多,越厚,越恐怖。小米运动软件肆意闯进时尚人们的生活,跟手机,手环一链接,要什么数据有什么数据,无论是谁一经检测,吓你一跳,立马拔腿往外跑,就觉着越远心里越踏实。
四面八方走到湖边来的人们,谁也很少看谁一眼,顾自汗淌淌的往前方走。谁也不去笑话谁奇形怪状的身材,都知道,好身材一般不会出现在这样的地方。
早年的玄武湖,可是个风雅宁静的公园景区,不买门票休想往里踏上半步。哪年开始敞门入场的记不清了,一早一晚,这里是最能体现政府和百姓实现"一带一路"的祥和景象。
省城的百姓可以在这里享用大自然最丰厚的给养和每一寸公益绿地,盘湖大道。所有向老百姓敞开的公共资源,都让人们油然而生一种当家作主的荣誉感和幸福市民的满足感。
一年四季,老百姓当这里成了自家的天然氧吧,茶余饭后都会拖家带口来这里美美的吸上一口。玄武湖,也算是省城市中心一扇吞吐量和呼吸频率最为频繁"肺叶",有多少人进进出出,就能测量出这扇"肺叶"的肺活量有多大。
三伏天的傍晚,是环湖小道人流量最密集的时分,不管多远,人们还是宁愿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往这里聚集,越是有满满人气的地方,往往越是能够相互吸引,相互给力,相互刺激的磁场。从这个密集的磁场又会释放出一种强大的运动气场。这里,除了所有景点,亭台楼阁不动,所有人都在运动,一旦这个时辰到了这里,没有人让自己懈怠下来,运动强度越大,大汗越是淋漓的那些人,才是人们最羡慕,最欣赏,最看好的。
来到这里的人们,年龄,职业,贫富,职位都隐身了,只有一个称谓:"走湖的人"。
多半的人们都是有备而来,装束齐备,行头多样。有浑身捆满大大小小的包包,故意勒出肌肉线条块状的,有索性将全身上下过剩的肥膘抖抖嚯嚯,颠颠簸簸在众人眼前不羞不躁的,也有不管三七二十一。
最刺激的,是突然一列齐刷刷的男女,在一面小红旗的引领下,跟着领头那位系在腰间的微型音箱传出的类似摇滚的快节奏音乐,奋力甩着胳膊腿,昂首挺胸,疾步行进的"暴走团"。他们呼啸着从你身边经过,带起一阵热浪和"狂风",个个表现出视死如归的木然和赴汤蹈火,像是去"玩命"的英勇气概。
公园里不多的几家小卖部灯亮着,生意却异常惨淡。他们不是不知道,发奋来这里的人们,几乎都发过"绝食"和"断顿"的毒誓,哪会去小店买上一瓶饮料而功亏一篑,让自己前功尽弃。
我和娜娜属于混进人堆里的那种被"小米运动"测量仪惊吓过的,边走道,边看腕上的"小米手环",走了多少步了?体脂是不是有了变化?肌肉能力强了还是弱了?心率快还是慢了?脂肪燃烧度怎样了?水分下降了吗?。。。。。。
属于那类赶一回时髦,淌一身臭汗,拍几张夜景,发一轮朋友圈的主儿,明知坚持不了几天,也掉不下几斤肥肉,却还假模假式跟在"走湖"人群里作秀的。
走着走着,我也想再次遇见,去年也是在夏夜"走湖"时,遇见过的,一人背着一架手风琴边走边唱的"走湖合唱团",他们唱的是苏联歌曲《小路》,还有那首红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那种感觉简直好极了,并不专业的琴声和歌声,玄武湖的夜仿佛让她们唱亮了,唱穿了,唱凉了。
奇了怪了!跟在她们的队伍后头,"走湖"走得好像越发有精神,越发有劲头,越发有奔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