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社交文化与国内大学的差异
今天晚上睡前想回顾一下白天学术之余通过社会参与而有所学习和成长的话题——中美大学校园里社交文化的差异——基于康奈尔和清华北大的经历。分别是3个人和3件小事。
这个话题比较宏大,也比较复杂,但还是想写这个话题,哪怕是作为日后回味和思考的一个引子也罢。因为近日多次跟朋友聊天,不但有这种感受,而且朋友也会主动聊起这个差异,说明这种差异已经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了,一定可能存在某些值得关注的点。
日记里写不了多少,就提3个人和3件小事吧。
第一个是清华本科二字班学妹、现在在康奈尔读硕士的然(都简称好了)。除了我现在那位超导物理学方向的博闻多识的舍友龙之外,然是我来到康奈尔之前和来到这里之后,提供本地化生活、学习经验最多的人之一。一来是因为然是我爱人的本科舍友,二来是因为然既有清华本科的典型经历,又在这里有一年多的学习、独立生活和社交经验。前两天因为是否决定买二手自行车的小事儿,咨询了然关于这边日常生活、上下班节奏以及周末生活半径。无意中俩人聊到了这边的社交方式。
这边虽然地处偏僻的大农村,酒吧很少,但是大多美国学生每周依然会相约去酒吧1-2次,尤其是周末,从康奈尔大学与所在城镇伊萨卡通勤的第二大交通工具校车(第一大毫无疑问是私家车,身边很多在读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有自己的汽车,很便宜)运营时间就可以看得出来——校车在工作日一般九点左右就没车了,周六晚上最后一班车却是在十一点多。然而这边的学生上课学习却很拼命,而且运动也很规律,校园里几乎每天的任何时间段都可以看到有人在跑步或者骑行,而健身房从早晨6点就人声鼎沸了。
虽然他们去酒吧是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跟清华北大等国内高校学生社交很不一样,但是他们似乎也没有放松学习和健身这两件大事。用然的话来说,就是“这边的学生学习、社交和健身都很拼”,然后她又感慨了一下,“好像我们在清华时候,拼的大都是学习和社工”。当然清华体育锻炼是传统,但免不了因为一些强制性的体育方式而受到不同看法。
说到社工或者社会交往方式,然在一句话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汇:“国内很多社工或者社交带有浓厚的为了社交而社交的特色,而这边则很明显是基于专业的社交。比如说这边很多本科生都可以跟教授、高年级学生就某些话题谈笑风生毫不胆怯,只要观点在理,就不会胆怯。”相比之下,国内高校的本科生还没有适应跟专业人士或者高年级学生的对等交流,部分原因是因为尊师重教的传统,但是正如然补充所说,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年龄小而不会打交道,而是因为太不够成熟了。想起来我本科时候很多的经历,现在萦绕在脑海中,的确有一种“如果重来一次,我本可以做得更好”的节奏。当然,国内好在是学长学姐带学弟学妹的传统比较好,减少了很多本科生融入新环境的压力和门槛。当然在职业性格和专业交流能力方面,可以明显感受到,虽然清华已经做得很优秀了,依然又力不从心的地方。
第二个人是我中午一起跑步训练的跑友Alex,提到的他们平衡家庭、个人爱好和职业的方式。Alex和其他和HignoonAthlete Club的成员一样,大都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或者职工,当然,我导师也是差不多年龄的运动爱好者,每天都会跑上5-10公里或者骑行差不多的距离。Alex其实是我在康奈尔这边的导师的博士同班同学,如今是康奈尔大学产业与劳动关系学院(IRL)的教授,和商学院的定位差不多。他们的年龄大都在50-60之间,每天中午12点一起在校园里的森林和草地上跑5-8英里,大约8-15公里左右的样子,基本上是越野跑的节奏,而且都是在每公里5分以内的配速,是相当快了。
我加入之初就很好奇两个问题:第一,这帮人为啥年龄不小但是跑得都比我一点也不逊色?第二,为啥这个上个世纪成立但良好运营至今的非官方跑团一年四季都选择在中午12点这个奇葩的时间点跑步?今天跟Alex和另外一位老师一起跑步,边跑边用英文随便聊天,聊到了他们这个俱乐部成员以及个人成长经历。原来Alex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和同伴都热爱运动,学校里有各种运动队,而且都有专业的教练教学,他们不少人在学习成绩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体育运动出色(包括个人和团队)而获得考大学时大学的加分或者奖学金。也在读书和职业生涯中保持了运动健身的爱好。比如Alex今年55岁,5公里的最佳成绩是18分钟,比我的还快,差不多是清华在校生C类队前五的水平,并且现在在纽约州的各类短距离路跑赛事中都是年龄组的前两名——另外几名队友也在差不多的水平。这样的坚持不是因为他们工作清闲,因为我们都知道美国常青藤大学里做老师如果想提升到教授和终身教职的身份,比国内的竞争要激烈很多。同时欧美的文化里都很重视家庭,再成功的人也会花很多时间陪伴家人尤其是小孩子。
Alex说,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在中午跑步的原因——早上一般都会教学或者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客户或合作者视频会议等,下班后要回到家里陪家人尤其是小孩子,真正自己的时间很有限,只能牺牲中午午餐的时间,先跑步或者去健身,然后在办公室里一边工作一边吃点便餐解决肚子的问题,从而保证工作时间——昨天中午等我导师从办公室里出去一起跑步的时候,他从书包里取出一小袋看起来像是麦片的东西,倒进水杯,一边问“西明,你怎么吃午餐?”一边到门口的直饮水管处接了点水,咕咚咕咚三四下灌进肚子,“这就是我的午餐,让我们去跑步吧!”
当时我就惊呆了。
后来问起他的博士生,才知道原来这边的很多美国教授大都是这样对付午餐的——或者是一个三明治或者干脆几片沙拉叶子。而中午一起跑步的四十分钟里,是他们彼此的社交时间,既锻炼了身体,也能够充分地交流学术、生活和家庭琐事——比起国内的饭局来说,至少中午跑步、去健身房或者干脆参加学院的学术午餐会来说,在保证自己个人爱好和职业平衡的同时,能够留出充分的时间在下班后回到家里陪伴家人,以及大多数时间是陪家人一起散步和参与某项娱乐性的运动,比如我导师经常妻子带着和五个孩子去划船或者骑行、游泳——而不是打着工作应酬的名义去吃喝(或曰“腐败”一下)。
与Alex他们的跑步交流,让我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当然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探索到了平衡“事业+爱好+家庭”三者——而不仅仅是其中两者的不同进路。另一方面来看,Alex和我在这里遇到的大多数有家庭的人,比如RYAN博士生,都把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看作很幸福、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甚至比工作本身更重要。
在他们的案例中,三者不是相互挤占时间或者矛盾的关系,而是1+1+1大于3的幸福方程式。而在中国,随着全民运动习惯的培养,以及反腐制度化、市场关系规范化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这种三者平衡甚至是融合的人生方式愈发成为可能。如果真的有更多人接受和改变,那么对现在的问题儿童、家庭暴力、婚姻关系等社会话题的解决,也可能会是很好的帮助。
第三个是关于商学院大楼(Sage Hall)一楼大厅每天从早到晚从不停歇、老师和各个项目(本硕博MBA、EMBA、国际学生)学生都开放参与的“SageSocial”社交方式。尤其是今天(每周四)下午4点开始、持续一个多小时的、由学院提供皮萨红酒沙拉等茶点、需要参与者都佩戴自己的姓名牌参与的“SageSocial”活动。
伴随着音乐和美酒美食,学院大楼的很多人都会走出办公室和实验室,到一楼大厅取一点美食、倒一杯红酒或者啤酒,随便地加入无数个站着聊天的小小人群,聊上几句,认识几个新朋友,或者跟老朋友畅快地交流。连我们三楼的博士们,每逢这个时候都会走下来呆一会儿,聊聊在实验室不常聊起来的社会话题,彼此也多了一些了解。也偶尔认识新的朋友,无论是校友、本科生还是教授。这样的社交方式很有意思,其中的商业模式很值得捉摸。
比如今天下午五点在大厅碰到的一位来自北大光华的联合培养MBA学生,亮,和我聊起来这边的职业社交方式,和国内大家一起组饭局深入交流方式的差异,包括假如新团体的门槛、潜在时间成本和收益比、大家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彼此的连接并借助这样的社交模式交流一些公共议题、求职机会或者创业机会等等。很有意思的对比。
我们俩还约定日后继续观察体验,也许可以写一篇中美不同社交方式差异背后的组织与心理机制的文章呢!
尹西明
2017年9月28日凌晨
于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 尹西明-爷爷
公众号:爷爷奶奶读书会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爷爷奶奶读书会”一个专注发布原创书评与生活随笔的读书共创平台。
本文作者:尹西明,90后博士,爷爷奶奶读书会联合创始人,清华晨跑队、冬泳协会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好读书”奖获得者,奔跑在“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者”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