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读后感>

《人生》读后感:真心去爱热情去活

文渊分享

  《人生》,中篇小说,是作家路遥的成名作。

  因为生活琐碎的事情,断断续续,历时近一个月,终于真正读完了《人生》这本书。首先感谢一位朋友把这本书借给我读。

  七月的第一天,读完最后一行字的时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是因为故事中那个叫巧珍的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她热烈而纯粹的爱情,以及像土地一般宽厚包容的品格,是金子一样闪亮的心。

  说实话,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得有些漫不经心。上学时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由于感到前半部分的枯燥而放弃继续阅读。拿到《人生》时,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八零年代,与现实的物质充裕的生活似乎相隔甚远。不过,还是一有时间就坚持阅读。也正是那份坚持,才有了后半部分的吸引和震撼。

  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出生在陕北农民家庭的有梦想青年,做为庄稼人的父母含辛茹苦供他到县城上学直到高中毕业,成为那个时期少有的文化人。后没考上大学回乡教书,日子本过得舒适惬意,不料被村干部高明楼的儿子挤掉了饭碗,落地当了农民,成为像村庄里所有男女一样的庄稼汉,必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跟着集体劳作。

  内心苦闷,情绪低迷的时期,村里的旺户人家刘立本的二女儿刘巧珍挽救了他。不顾全村人指点非议,义无反顾地选择和高加林在一起约会,对他一往情深,全心全意的付出。两个人沉浸在初恋的幸福当中,暂时掩藏了高加林心中渴望远走高飞的大城市梦想。

  后来,高加林的军人叔叔复员转业调回县城,马屁精马占胜通过暗地疏通关系,使高加林重新脱离农村生活,成为县城一名记者。心中激昂的梦想再次燃起,凭借才华和热情,在“外面世界”体味着自我价值实现的美好。

  与此同时,与高中才女黄亚萍的再次相遇,激起了两人对彼此的爱的渴望。于是高加林放弃淳朴善良的刘巧珍,黄亚萍抛弃相恋多年的张克南,在全县议论声中开始张扬地出双入对,享受所谓的罗曼蒂克爱情。绝望悲恸的刘巧珍很快另嫁他人,前男友张克南的妈妈存心报复,揭发了高加林靠走后门得职位的事实,使得高加林又被打回到农村。

  认清形势的高加林与黄亚萍断绝关系,沮丧痛苦地回到曾经生活的家乡。与巧珍相恋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适时她已为人妇。家人与村民的宽容和语重心长代替了唾骂和奚落,巧珍一如既往的善良宽恕,依然不求回报的为他能够回乡执教而奔走,使他深深醒悟到做人品格的缺失,已错失了人生最珍贵的人。

  小说读到结尾,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使我感受到文学大家留下来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被现世的我们传阅为经典,因为他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将人物的悲欢离合,以及人性的光辉非常精妙的展现出来。而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小说,只道你浓我浓。

  路遥使我感受到,真挚的爱情与人的品格是分不开的。小说读到一大半时,我对刘巧珍这个人物依旧没有太多好感,只觉得她没文化,傻乎乎的执着,怎么样也跳不出农村,和高加林不般配。直到她失去了爱情,她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更没有死缠烂打不放手,而是勇敢坚强地继续下地干活,通过在土地上挥洒汗水来释放心中的痛苦,向所有人证明了她的倔强不屈和无悔。不仅如此,高加林因被人告发再次回到他认为的梦想破灭的农村时,她没有恨他报复他,而是选择说服家人原谅自己一直以来深爱的人,继续支持他。

  读到此时此刻,我深深震撼于路遥先生写这本书的用意,这是对中国最大群体——农民品格的讴歌!同时,通过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起伏,戏剧性地向读者说明了人生选择的重要性。

  刘巧珍的爱情如同她的品格一样闪亮,这正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所拥有的。在她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善良朴素,热情真挚,勇敢顽强,以及无怨无悔的执着,是当下许多年轻男女所没有的,也是值得敬畏的。

  小说中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女二号,就是官二代美女黄亚萍。她与巧珍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想到她,就想起她在县广播电台播音的声音,高加林每每听到就热血沸腾的声音!也想起她的智慧,可以与高加林谈古论今,她的远见卓识总能使高加林热情洋溢地憧憬美好未来,沉浸在梦想成真的欢乐中。也会想起她的任性,大小姐脾气。她的爱情比起巧珍,更加势不可挡,更加自我,也可以说是自私。她的爱是有条件,霸道的。“我爱你,你必须满足我的一切要求”!

  张克南更适合她。同样在张克南身上体现了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

  最后,依然对巧珍妹妹那番话感慨万分,希望以此勉励自己:

  “以往的事,不要过分想。对待社会,我们常说要向前看,对一个人来说,也要向前看。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的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


  【本文作者:瓓蝶曦梦。(微信公众号: 先读后感)】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57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