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教育故事:让爱充满每个孩子的心灵

晓晴分享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这些孩子虽然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中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进了恩里科的生活,看到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以及怎样去爱的。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记得在去年六年级二班的阅读课上,我发现渠晓晗、闫晓蕊、刘民硕、张锦超等几个男、女同学神情、动作异常,他们在课堂上互递纸条。“他们在干什么?早恋?还是?”我忽然想到这个敏感的字眼,心里对现在的影视开放程度产生怀疑。

  下课后,我一脸怒气地把班长渠晓晗叫到办公室,问她是怎么回事?她红着脸沉默了好久,她一看我要发火了,不好意思的从衣兜里掏出刚才在课堂上传的纸条:“这件事一定不要让柳老师知道。”我不看则罢,一看更加生气了:“作为班长,你必须得给我解释清楚------”班长渠晓晗一脸为难的样子说:“他们不让我告密,谁要说出去就是叛徒,以后就不跟他玩了,老师,求求您别再为难我了。”

  我不想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让她说出我想要的答案。心想:“小小年纪,还和我耍心眼,对,不能打草惊蛇,不妨放长线钓大鱼,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违纪。”

  两天后,我在批改学生的日记,发现渠晓晗在日记中写道:“《爱的教育》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孩子都知道关心同情别人。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少年更应该关心别人,富有同情心。”我忽然想到开学第一节课上,我向同学们推荐的《爱的教育》,我把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作为本学期学生必读的德育教材。这时候,刘红兵校长来到我跟前,商量给四级一班的赵奥迎捐款的事。“为啥给她捐款?”我满脸疑云,刘校长微笑着对我说:“还是你们班的班长渠晓晗给我提的建议。”说着把建议书掏出让我看,建议书上显示:赵奥迎同学家里太穷了,妈妈因生产她得了产后偏瘫不能直立行走,四岁时,爸爸外出打工因车祸不幸去世,妈妈至今还坐在轮椅上。赵奥迎小小年纪除了上学外担当起一切的家务活,并且还照顾妈妈的生活,家里因为没钱,用的电灯太小,小奥迎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作业,把眼睛累近视了,他们几个常常到她家帮忙。我越看越心酸,我重重地点了点一下头说:“好,明天上午在我们学校举办一个不记名捐款活动吧。”

  次日上午,正是全国扶贫日(10.17),今年的主题是:“大家一起过好日子。”刘校长把一个用纸箱做的捐款箱放在升旗台上,我们全校师生依次把自己的爱心投进捐款箱,最后,我们校委会的成员清点了捐款,把全部捐款送到赵奥迎的妈妈手中,她热泪盈眶,激动得重复着一句话:“好人啊,好人啊。”

  事后,我在班里表扬了他们几个同学的做法,肯定了他们读书为了实用的方法。

  难道我们还担心学生们这种无私的感情不会升华为对祖国的爱吗?这使我想起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爱国主义的一个观点,不应把爱国主义教育当作只是让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作文、讲演比赛,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实实在在地爱祖国。

  爱,是一次永远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行,一路上经历着许许多多或快乐,或忧伤,或感动,或幸福的风景。它让你感受到人生的绚丽多彩。教育中有爱,才会真正让孩子,让教师拥有更加丰盛的心灵。


  【本文作者: 留固镇西信都中心小学 柳开帆】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56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