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读后感>

看民间小调有感:读夏元明《走近团陂街》有感

晓晴分享

  听着叶小青老师原汁原味演唱的《一进团陂街》小调,过细品读夏元明教授《走进团陂街》的赏析文章,很是感动!《一进团陂街》这一民间小调流传应有百余年了,但这是第一次有人且还是文学评论大家认认真真地对它进行了赏析。充分展示了小调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爱情故事的本来面目,让这一上不了台面的民间小调得到升华。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团陂街人,又作为夏教授的朋友,在感动之余,觉得不说两句感言不“匠”。那就来个画蛇添足吧。

  从教授的赏析文章中,我品味出这个小调里很多过去没有去思考的相当有内涵的东西。

  一是揭示了团陂街的悠久历史性。从这个歌名可以看出,团陂街历史悠久。据考证,团陂在唐代就已建制,叫湖陂里。中心就是现在的团陂街。里,即一个大湾,大社区而已。到宋代即叫“团陂市”。有团陂与大灵交界处的舍利塔为证。此塔上书:团陂市朱记捐建。其落款为宋代时期。这个“市”,与现在的市不一样。当时的市就是集市,做买卖的地方。说明到宋代团陂已经是物资交流聚散的中心,有了一定规模,“街”基本形成。街在汉语里的定义是三个条件:1、有商铺;2、有较宽的街道;3、有一批居民。团陂街大约从这个时期演变而来。而且达到一定规模,约一公里长的街面全部是商铺。有的下店上居;有的前店后坊。特别手工业加工如缝纫、针织、竹木加工、铁业等很有规模。旅店、小吃店、布店、百货店,应有尽有。街道全部是青石板铺垫,还有一个火王庙大戏台,天然锅形,可以容纳数千人聚会。这些在过去那是比较豪华“奢侈”的事情。几乎是县城的规模了。

  而小调时间应该是民国时期的故事。你看小调中“手拿洋伞一尺八”的洋伞,应是清末民初才从外国或者香港、上海大城市流过来的。这说明团陂作为鄂豫皖三省交界的水码头打自唐代起就得到历朝历代政府和商贾的青睐,从而得到不断发展繁华。

  二是表现了团陂街历史上的开明开放性。一听小调,眼前首先闪出的是电视剧中清末民初时那些有钱人家在外面回来的大小姐形象。“头发黑如墨,脸上桃红色,生的个瞄儿冒得话说,满街都晓得”。“手拿洋伞一尺八,两手甩莲花”。从这几句词中可以得到几个信息。一个她家条件不错,不是富商就是开明“干部”。不然脸上长不了“桃红色”。二个她家比较开明,如果封建,整天关屋的,不会“满街都晓得”。三个应该读了书,甚至留了洋。“两手甩莲花”相当于舞

  步,说明她受过教育,有气质。加之后面故事发展,她胆子蛮大,追求爱情像现在的丫样勇敢。更说明她读了不少书。那时候让一个女孩子读书、让一个女孩子街上玩、让一个女孩子单独走家婆家,不是这一个家庭开明,而是整个团陂街这个社会开明。一个开明开放的环境必然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打我们记事起我们就知道街上基本没有重男轻女思想。再困难没有哪家不让女孩子读书的。所以人家说团陂街出美女那是确实。“街中一群女裙钗,胜过祝英台”。团陂街的女丫哈是自由恋爱,变成了女神,没有变成“蝴蝶”,当然胜过祝英台了。

  三是体现了团陂街的包容性。小调中的“祝英台”不仅和“野杂种”谈恋爱了,而且还把他带到屋去了。这种伤风败俗之事要在其它封建落后的地方,族长胡子不气落了,那还不要沉塘呀!但在团陂街上不以为然。即便后来小调传流数省,团陂街人亦笑之。为什么团陂街人能够容得下呢?这是因为团陂街的居民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有外乡外县的,还有外省的。而且都是做生意、讨生活走到这里来的。有点像九十年代闯深圳的味道。所以这街上的人大都见多识广,没有地缘观,没有门第观,也没有那么多封建世俗观。所以小时候就听街上人说:“街上的丫儿出了观夫河桥就哈有用”。也确实,从这小小街上走出去的天南地北,光博士就有七八个。真是从五湖四海来,又奔五湖四海去也。

  据传,“祝英台”确有其人,她家祖上好像是个秀才,来此落脚与本地女子通婚,才有了聪明漂亮、流芳百世的“祝英台”。但现在“祝英台”的后人也都天各一方了。正是这个街容得下外来客,所以这里基本没有近亲通婚现象。所以这里后辈比较聪明漂亮也缘于此吧。

38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