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关于歌词的创作杂谈散文
书勤嘱我主讲歌词,事出突然,毫无准备,只好匆促上阵,闲聊几句。早先,我也是先从现代诗歌起步,也胡诌几句打油诗,后来因为写不出让人看不懂的新诗及不愿受平仄的约束,故而转向歌词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其实,歌词和古典诗词及新诗都是相通的,都离不开一个“诗”字。若无诗蕴诗意诗味,则三者都是失败的。但歌词与这两个姐妹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它要求口语化,一读别人就懂,无须反复咀嚼和回味。因此它必须明朗和清晰。但它又不是白开水,食之无味,它要做到通俗而空灵,因此有一定的难度。就我的认识,写古典诗词最难,歌词次之,新诗因较自由,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对于三者来说,都必须用形象说话,而且要形象鲜明,不可大而空。一首歌词由于短小,词中意象就不宜过多过杂,最好集中写好一两个,芜杂是最可怕的。
接着再聊。歌词的选材和古典诗词及现代诗也是有点区别的,不是所有物事都可入有普遍共性的题歌词,要审重选题,最好选取有普遍共性的题材,否则容易落入“小我”的枯井,不能引起共鸣。因此看起来歌词创作选择重大题材的作者较多的。几年前,泰州一些报纸就称我为“主旋律词作家”,因为我确实写了不少主旋律作品。
我写歌词注重“剑走偏锋”,即尽量避开别人写过的题材、角度、和句式,首先要想好一个好标题,题目就要让人眼睛一亮,俗说“秧好半年稻”,题目就是“好秧”,就有一半了。如,我歌颂非典时期的医护人员,题目是“让我看一看你的脸”,写竹海景点,题目是“竹海飘过一袭红裙”,力求抓人眼球。词风我崇尚清新自然,不喜欢堆砌和雕琢,创作时喜欢一气呵成,不愿意断断续续,反复修改,因为那一刹那间的灵感往往是最宝贵的,稍纵即逝啊!
现在中国的歌词队伍正在迅速扩大,因为很多作者认为歌词短小,好写。其实不然,乔羽大师说过:歌词好写,是因为它的短小,歌词难写,也是因为它的短小”,我更看重的是它的后半部分,越写越觉得难写了,难于超越自我。
歌词作者的成败不在于他发表了多少作品,获了多少奖,而在于有没有留下经久传唱的作品。因为歌词的终极目标是要飞起来,她不是睡美人,而是鸿雁掠过你的头顶,让你仰目远送。
【本文作者:张海。(微信公众号:黄桥文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