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优秀作文>

过年前优秀作文:廿四夜送灶神

晓琼分享

  廿四夜,即农历腊月二十四,(又叫小年),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来历无从考证。但是,“小年”有一个习俗,就是“敬灶神”,泰兴人称“送灶”。

  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吃小豆饭,餐前,必须先盛一碗放在“灶上”给“灶君”,同时,再“来点”豆腐,(灶家菩萨只吃素),还要点上一柱香,以示“尊敬”。

  “灶君”,即泰兴人说的“灶家老爷”。在泰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歇后语:“灶家老爷上天——有句说句”;也有人说:“灶家老爷上天——句句实言”。

  在我们泰兴民间,有这样一个笑话:有几个村庄靠在一起,一般人家都是腊月廿三、四请“灶神”,即泰兴人说的“送灶”,可偏偏有一个村庄,腊月廿五才赶来“送灶”,其他村庄的人则笑话这个村庄:“半类不吊,廿五送灶”,谁知这个村庄的村民反唇相讥:“龟三、鳖四,穷老子廿五。”

  传说,腊月廿五“请神送灶”的这个村庄,因为“老祖宗”家底薄,但一直没有忘记“灶君”,为了赶上送“他”`,以至于人们沿途要饭。而“灶君”本来就是个急性子,加至于“玉帝”要他在农历的腊月廿三、四这两天,必须回天庭报告人间情况。

  正当他打算回天庭的时候,突然一查,还有一个村庄的人没有来,他想不等这个村庄的人来送他了,还是“灶君奶奶”说了句话:“再等一天吧。”这个村庄的人们,终于在农历的腊月“廿五”,赶上了送他。于是,便出现了上面的笑话。

  “灶君”到底是哪路“神仙”?据传说,“灶君”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专门管人间的“饮食”的。

  他在未被封官前,玉帝就知道“他”的“嗜好”……“吃”,索性给他一个“灶君”的封号,专门“管理”人间的饮食,这时的“灶君”是“大拇指头扒耳朵——扒不到”。

  但是,玉帝在他“上任”前,强调了又强调:必须把人间的生活情况,尤其是人间的话言话语,及时上报。

  其实,“灶君”是一个“憨厚”的老人,但是,说句大不敬的话,“他”到了人间,除了管理人间的饮食,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跑东家,走西家,没事坐下来听汰话;甚至:张家长,李家短,谁家的闲事“他”都要管。

  因此,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如果有秘密的话语,只能悄悄说,生怕会被“灶君”,倘若被“他”听见,“他”会向玉帝报告的。

  “灶君”领命后,立即来到人间,直奔各家的厨房,“围着”灶台不停转悠,时时刻刻“恪尽职守”,“耳朵”听话特别仔细,因此,迄今为止,每家每户的灶台上都有“灶君”的画像,而且还为他题了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这既是一种祈祷,也意味着人们“请”灶君大人不记小人过,倘若有时不注意讲了些“不中耳”的话,还请“他”老人家多多担待,更不要“记下来”上报给“玉帝”。

  “灶君”为什么只“藏”在厨房里呢?因为厨房本来就是“他”的“管辖区”,再加上厨房人多,所以他能“听”到的话也多。其实,“灶君”虽身在厨房,且不像“财神”那样受人“器重”,但大家可别小看他,因为人们的一言一行“他”都会“记”下来,然后上报给玉帝,玉帝会根据“他”的“记录”,把“财”交给“财神安排”。

  当然,“送灶神”这一习俗,平时也有,只不过没有“小年”隆重罢了。不知大家注意没有,“灶君”有时也会“发脾气”的,如果平时不怎么“尊敬”“他”,“他”也会“怒火冲天”的。

  换句话说,农民朋友平时用“灶”煮饭时,灶膛里的燃料不能太多,过分多的话,会增加“灶君”的负担,搞不好“灶君”会“生气”的;另外,灶膛的燃料尽量要“干燥”,

  倘若把“似干非干”的燃料放进灶膛,“灶君”会“发火”的,说不定火苗一下子喷出灶膛,这就说明“灶君”已经在“大发雷霆”了,所以,使用灶煮饭时,燃料一定要干燥,而且灶膛燃料不能太多,这样,“减轻”了灶君的负担,“他”就不会“生气”了。

  因此,人们在“送灶”的“小年”这天,会摆上一些糖果、糕点、蜜枣等“甜食”,目的是请他老人家到天庭后,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到了年三十,还要点上大香大烛、摆上他喜爱吃的食品,小心翼翼的“请”他下界,继续主管人间的饮食。


  【本文作者:珊瑚/丁勇军。(微信公众号:黄桥文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4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