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对课堂的期望值:轻轻地握住手中的沙子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眼见学生徜徉在自己所引领的文学殿堂之中,学生收获的心满意足或是意犹未尽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成就感。那么,课堂自然就是师生幸福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这个平台的期望值,也正是每个教师对于生活的期望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对于课堂,到底应该有着多高的期望值才恰当呢?
引发我思考的缘于《乡愁》这一课在不同教学班级的教学活动。余光中的这首抒情诗通俗易懂却又饱含深情,面对一首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诗歌,自己首先喜欢上了它。备课间无意找到了沧桑感倍显的朗诵作品与乡愁的咏叹调,如获珍宝般我将其带入了课堂。欣喜地发现第一个班学生的情绪在作品的咏叹与诉说间由骚动化为了沉静,音乐结束后,教室里静静的,学生口中似念念有词地揣摩着诗中的情感。自己为这小小的成功激动不已,带着这样的情绪,所设计的教学流程:进入情境——欣赏形式——掌握方法——拓展练习如期展开。而且在与学生的交流间偶尔还能碰出意外的火花,如由《乡愁》第二节对于妻子的思念联想到的情感相通曲《涛声依旧》;第四节游子望归学生哼出来的《故乡的云》;学生整体朗读水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让我激动不已。一切都在共同探讨、共同深入的氛围中进行,下课铃为此堂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回到办公室,进一步追击着这堂课的不如人意之处:流程不紧凑;读的环节精致;语言不够精练;问题设置过难等。将这些在上堂课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调整,让自己的下堂课的预设尽可能完美,期待着下堂课与学生一起产生的更为和谐的共鸣。
带着了然于胸的充分准备与期待走入教室,上课铃酝酿着我的蓄势待发。然而,课堂开始不到五分钟,在第一环节——进入情境中便开始出现差错,一个顽皮的学生故意将头贴在音箱旁,这一举动引起了教室内一阵哄笑,从那一刻起,学生的情绪便很难集中起来,课堂画面顿时陷入涣散。而《乡愁》本身就难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不细细品味、以读促情的话就很难生成诗歌与学生的对话,更遑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了。而我对这一没预设到的局势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控制下来,心里打起了小鼓,尽管一个劲的对自己说:没关系,找住兴趣点以期再抓住学生。但情绪和注意力都很难集中在文本的解读上了,更别说教学灵感,基本的教学流程都在自己勉强说教中和学生的勉强接受中进行,整个过程都是那样干巴巴的,像没有了水分的水果,光鲜和味道全失去了。不变的下课铃响起了,随着它踱出教室的步子却是不甘而又酸楚的。
坐在办公桌前,自己想了许久:为什么同样的教案会有两种不同的教学结果?为什么精雕细琢后的准备状态还不及不够成熟的教学效果?为什么自己的教学情绪会是渐入佳境与坠落谷底的不同感受?冷静下来,渐渐有了一些答案:第一堂课的期望值居中,带着轻松的心情披挂上阵,对于学生的反应没有过多的期望,然而,随着他们毫不掩饰地喜欢上《乡愁》的情绪,我的激情随之被调动,变成了一直水乳交融、和谐响亮的课堂交响曲。第二堂课理所当然地凌驾在第一堂课之上,对于学生和自己都有了明显的要求。带着此种没有缝隙的期望值走上讲台,体味到的是高处不胜寒。
那么,每堂课是不是无为而治要好呢?或说不应该有期望值呢?我想不能完全否定期望值的价值,至少它是创造的来源,激情的先遣力量,也是备好一堂课的动力所在,所以它应该有!但是期望值也应该适中恰当,不要过高地期望课堂预设的作用,因为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有二:即精心的课堂预设与精彩的课堂生成。期望过高反而受了约束,如一些不成功的公开课,教师们在课堂预设上都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是源于课堂生成均不够理想。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心态不够平和,这样势必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期望高导致处理偶发教学事件的能力降低,处理不当影响教师学生对话情绪,情绪低落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效果差进一步影响教师的自信心。如此一来,课堂便谈不上精彩了。
就如握沙理论,握得越紧,流得越快。轻轻地握住手中的沙子,沙子就稳稳地停留在你的手上,以平和的心态淡然处之,留给自己和学生的将是一个惬意而和谐的空间。
本文作者:仇娟娟(微信公众号:沙老师作文课堂)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